职业健康培训 PPT课件.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052518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培训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职业健康培训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培训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培训 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防职业病危害,促进劳动者健康主要内容:n一、职业危害的现状与特点n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n三、健康监护的要求n四、健康促进的探索一、职业病发生形势与特点n统计分析表明,我国职业病患者有逐统计分析表明,我国职业病患者有逐年递增趋势,如果不加以干预年递增趋势,如果不加以干预,累计累计数目将会巨大惊人。数目将会巨大惊人。20032003年年-2008-2008年年全国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全国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势。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一)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一)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群大、分布广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群大、分布广统计表明,我国劳动力人口超过统计表明,我国劳动力人口超过7

2、.58亿,接触亿,接触各种职业危害与伤害因素者近各种职业危害与伤害因素者近2亿(其中农民亿(其中农民工占工占90%)分布在三十多个行业)分布在三十多个行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2000多万个多万个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一是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一是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据称中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据称中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1600万家,受到职业万家,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危害的人数超过2 2亿。截至亿。截至20092009年年底不完全统年年底不完全统计(职业病报告数据):职业病累计发病计(职业病报告数据):职业病累计发病7272万万例,其中尘肺病尘

3、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例,其中尘肺病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数的79.9679.96。职业病正处于高发时期。职业病正处于高发时期。2010年职业病报告情况n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急性职业中毒617例,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其他职业病1394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分别为13968例、2575例和2258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9.02%。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

4、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n(一)尘肺病。(一)尘肺病。2010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3812例,死亡病例例,死亡病例679例。例。23812例尘肺病新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病例中,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分别为12564例和例和9870例;例;57.75%的病例分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布在煤炭行业。n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10年,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

5、告总例数的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WHO-WHO-尘尘肺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肺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它继续存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它继续存在下去在下去二是发病率较高。二是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我国每年“显性显性”职业病报告病例超职业病报告病例超过过1.51.5万人,一些万人,一些“隐性隐性”和潜在损害和潜在损害劳动者健康的现象大量存在,全国有劳动者健康的现象大量存在,全国有2 2亿劳动者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亿

6、劳动者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分布广,中小企业问题突出。由危害分布广,中小企业问题突出。由于劳动条件差,工艺落后,缺乏有效于劳动条件差,工艺落后,缺乏有效防护措施,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突出,防护措施,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突出,监管几乎为零监管几乎为零。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n(二)职业中毒。2010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54%。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19起,中毒215例,死亡28例,病死率13.02%。报告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占21.59%;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煤炭行业;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

7、涉及30余种,居首位的为一氧化碳,共发生78起175人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硫化氢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n2010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499例(占35.22%)、272例(占19.20%)和157例(占11.08%)。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和电子等行业。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n(三)职业性肿瘤。2010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80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49例,焦炉工人肺癌18例、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共10例、联苯胺所致膀胱癌1例、砷所致肺癌和皮肤癌1例、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1例。

8、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等疾病。2010年共报告1314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7例(其中噪声聋多达333例),职业性眼病251例,职业性皮肤病226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25例(其中中暑117例,手臂振动病100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201例(其中布氏杆菌病159例,森林脑炎42例),其他职业病64例。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三是经济损失大。三是经济损失大。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危害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千亿元造成的经济损失千亿元.WHO WHO统计:全球经济损失统计:全球经济损失 4%4%我

9、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我国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残率由于职业危害具有群体性,致死、致残率高,以及难以治愈等特点,造成了家庭伤高,以及难以治愈等特点,造成了家庭伤害和单位、地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害和单位、地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20092009年以来,年以来,先后发生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患尘肺病事先后发生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患尘肺病事件、河南省农民工张海超尘肺病事件等多件、河南省农民工张海超尘肺病事件等多起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充分暴露出职业起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充分暴露出职业危害防治形势的严峻。危害防治形势的严峻

10、。四是影响严重。四是影响严重。导致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导致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n用人单位(企业)法律责任没有落实用人单位(企业)法律责任没有落实n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和劳动者自我防范的意识不强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和劳动者自我防范的意识不强n中小企业无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中小企业无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n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按照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进一步规范;n职业病防治机构、经费、制度等在许多用人单位尚未落实到位职业病防治机构、经费、制度等在许多用人单位尚未落实到位

11、n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原有的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已被剥离或即将面临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原有的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已被剥离或即将面临剥离,企业职业卫生机构受到严重的冲击剥离,企业职业卫生机构受到严重的冲击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1、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主要精神n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由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年10月月27日通过,自日通过,自2002年年5月月1日起施行。为了预防、控制和消日起施行。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除职业病危

12、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定本法。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法目录职业病防治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1-121-12条)条)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前期预防(前期预防(13-1813-18条)条)第

13、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9-3819-38条)条)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39-5439-54条)条)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55-6155-61条)条)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62-7662-76条)条)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附则(附则(77-7977-79条)条)职业病防治法职责分工-政府监督职责政府监督职责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者权利义务权利义务支持系统支持系统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服务保险赔付保险赔付保护健康权益保护健康权益促进劳

14、动力资促进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源可持续发展用用人人单单位位劳劳动动者者工工会会组组织织履行义务主张权利权利义务行行业业协协会会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劳动者权利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劳动者权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者10101010项义务项义务项义务项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职业病报告义务职业病报告义务对患职业病者

15、的救治、安置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未成年工、女工保护未成年工、女工保护9 9 9 9项权利:项权利:项权利:项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管理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要求

16、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核心内容企业责任举例核心内容企业责任举例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卫生要求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的工作环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危害申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申报和卫生评价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申报和卫生评价对职业病诊断提供病人暴露史对职业病诊断提供病人暴露史职业病报告责任职业病报告责任建立职业病防治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相关规章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场所劳动保护条

17、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放射工作工作卫生卫生防护防护管理管理办法办法放射防放射防护器材护器材与含放与含放射性产射性产品管理品管理办法办法放射放射工作工作人员人员健康健康管理管理规定规定放射放射事故事故管理管理规定规定配套规章:配套规章: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卫生监督程序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尘肺病尘肺病防治条例防治条例核设核设施放施放射卫射卫生防生防

18、护管护管理规理规定定规范用人单位规范用人单位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技术服务规范技术服务标准与技术规范标准与技术规范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职业病危害分类职业病危害分类危害项目申报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作业场所管理作业场所管理作业管理作业管理健康监护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鉴定职业病诊断鉴定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监测职业病危害监测标准管理办法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分类职业病分类建设项目设计建设项目设计接触限值接触限值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放射卫生防护放射卫生防护听力保护

19、规范听力保护规范事故处理事故处理监督程序监督程序处罚办法处罚办法2424有毒有害作业有毒有害作业企事业个体单位企事业个体单位有害因素作业人群识别识别评价评价控制控制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诊断早处理职业病与职业病与职业多发病职业多发病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卫生工作内涵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卫生工作内涵2525有毒有害作业有毒有害作业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有害因素作业人群识别识别评价评价控制控制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定期体检离岗体检退休体检职业病职业病职业多发病职业多发病职业禁忌证职业禁忌证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宣传教育宣传教育人员培训人员培训

20、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范围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范围提供依据提供依据监督监督法规标准法令法规标准法令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劳动卫生学调查劳动卫生学调查科学研究科学研究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有害的影响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放射、化学、物理、放射、生物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

21、害因素。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分类1.1.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2、职业危害因素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分类p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

22、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p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化学因素化学因素 包括:包括: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物理因素物理因素 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

23、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如引起职业性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等,引起谷痒症、稻田皮炎等的昆虫和如引起职业性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等,引起谷痒症、稻田皮炎等的昆虫和尾蚴。尾蚴。职业损伤性因素职业损伤性因素如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如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系统的过度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如职业性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因素等。如职业性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因素等。3、怎样会损害健康和造成职业病?、怎样会损害健康和造成职业病?超过可以接受的暴露水平(OEL)不

24、同的途径IfOEL工人的暴露OEL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职业暴露限值职业暴露限值呼吸吞咽皮肤吸收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化学性危害化学性危害金属中毒气体溶济蒸气中毒皮肤病尘肺症农药中毒物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异常气压听力损失人因工程危害人因工程危害腕隧道症候群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皮肤病肌肉骨骼疾病神经及感觉器官病变呼吸道疾病心脏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癌症 4、

25、职业危害因素的健康危害:n最常见的存在方式:气体、蒸气、液体和气溶胶(尘、烟、雾)n气体:泄漏、高温加工n蒸气:灌装、混合、清洗、喷射、干洗等;n液体:溶剂、酸、碱等n尘:打磨、切割、压碎、过滤等;n烟:焊接、切割等n雾:喷洒、电镀、切割、喷漆等;5、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n化学危害: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急性、慢性等;n腐蚀性:接触部位组织破坏(皮肤、眼、消化道);浓酸、浓碱、磷;n刺激:组织炎症、湿疹、皮炎、水肿等;(皮肤:酸、碱、溶剂等;呼吸:氨、氯气、光气、臭氧等)n变态反应:皮肤(甲醛等)、呼吸(异氰酸酯等)n窒息:甲烷、乙烷、CO、硫化氢、氰化氢等;n癌症:

26、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联苯胺(膀胱癌)、石棉(肺间质瘤)等;n生殖效应:生殖和性功能、后代影响:锰、二硫化碳、乙醚、汞、CO、铅及溶剂等。n其他: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1010类类115115种种n n尘肺(尘肺(尘肺(尘肺(13131313种)种)种)种)n n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111111种)种)种)种)n n职业中毒(职业中毒(职业中毒(职业中毒(56565656种)种)种)种)n n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 5 5 5种)种)

27、种)种)n n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 3 3 3种)种)种)种)n n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8 8 8 8种)种)种)种)n n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3 3 3 3种)种)种)种)n n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 3 3 3种)种)种)种)n n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8 8 8 8种)种)种)种)n n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5 5 5 5种)种)种)种)职业接触限值

28、(OEL)的分类几秒钟至几天几个月至几十年急性慢性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8hoursaverage,40hrweek)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15-minutes)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化学

29、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n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8小时工作日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n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超过的15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

30、触水平。n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我国的职业接触限值接触限值分类物质(因素)总数 MACTWASTEL化学物质33056284286粉 尘47-7070生物因素16107(孢子数m3)物理因素*9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 -总尘与可吸入尘n分别制订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分别制订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PC-TWAPC-TWA和和PC-STELPC-STEL。n建议尽可能进行呼吸性粉尘的评价,当不具备建议尽可能进行呼吸性粉尘的评价,当不具备测定

31、呼吸性粉尘的条件时,可以测定总粉尘浓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条件时,可以测定总粉尘浓度。度。6、职业危害控制、职业危害控制职业危害控制策略职业危害控制策略职业危害具体控制措施职业危害具体控制措施对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对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危害消除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风险转移职业危害控制的策略职业危害控制的策略职业危害控制职业危害控制n-工程措施消除危害可以接受的程度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措施途径危害来源健康危害工人-p选择控制措施的原则选择控制措施的原则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消除消除预防预防减弱减弱隔离隔离连锁连锁警告警告个体防护个体防护粉尘控制措施粉尘控制措施12组织管理措施组

32、织管理措施3卫生保健措施卫生保健措施技术措施技术措施n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n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n局部排气罩:1.密闭罩 2.开口罩: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3.通风橱。n排出气体的净化: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n个体防护(一)化学毒物危害治理措施:(一)化学毒物危害治理措施:(二)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二)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n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粉尘发生的根本措施。n改革工艺:使

33、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n湿式作业。n密闭-抽风-除尘: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n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n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三)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三)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噪声的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4848高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高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1)场源屏蔽把空间电磁强度降到要求的限度,场源屏蔽通常采用屏蔽罩或小室的

34、形式。材料可选用钢、铝或铁,以铝质材料为最适宜,非导体材料无屏蔽作用。(2)远距离操作操作岗位距场源较远者,不一定都要求屏蔽,但在其周围要有明显的标志;对一时难以屏蔽的场源,可以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远距离操作。(3)合理的车间布局高频加热车间要求较一般车间宽敞,各高频机时,应尽可能远离场源操作岗位和休息地点。4949微波的防护措施微波的防护措施n微波辐射能的吸收调试微波机时,为使波能不向空间发射,需安装功率吸符器吸收微波能量。因工作需要在屏蔽小室中调试微波机时,小室内四周上下各面均应敷设微波吸收材料,以免工作人员受到较多反射波的照射。n合理安排工作位置根据微波发射有方向性的特点,工作点应置于辐射

35、强度最小的部位,尽量避免在辐射对流的正前方进行工作。n个体防护用品一时难以采取防护措施,短时间作业时可穿戴防护微波专用的防护衣帽和防护眼镜。预防控制的三级预防预防控制的三级预防n n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病因预防(群体)病因预防(群体)病因预防(群体)qq预防、消除危害源头预防、消除危害源头预防、消除危害源头预防、消除危害源头n n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群体)(群体)(群体)qq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与评价工作场所职业

36、病危害定期检测与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与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与评价qq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n n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个体)(个体)(个体)qq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qq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四、职业健康监护的要求四、职业健康监护的要求n定义定义: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

37、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态,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将结果报告给单位和劳动者,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n特点特点:不是一般查体不是一般查体,而是观察而是观察 早期发现劳动者早期发现劳动者的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的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以便早期采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取干预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基本原理示意图职业健康监护基本原理示意图劳动环境作业人员危害因素健康损害环境监测健康检查接触评定健康评定信息管理健康监护评价 报告第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卫生标准诊断

38、标准接触第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工程控制)(工程控制)第三级预防第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职业健康监护内容职业健康监护内容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职业健康检查包括:n(1)上岗(前)健康检查。n(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一般周期为1年)。n(3)离岗时健康检查n(4)应急医学检查n(5)离离岗岗后后的的随随访访医医学学检检查查(不不是是所所有有离离岗岗后后都都需需要要)职业危害潜伏期长的职工需要追踪随访-n健康监护的评价方法分为:个体评价个体评价:个体评价主要反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对劳动者个体健康的影响 群体评价群体评价:群体评价包括工作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

39、素浓度范围、检测点合格率、发病率、检出率、受检率、患病率、疾病构成比等,评价剂量(浓度)-反应(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关系,防护措施效果。n评价报告30日内递交用人单位,并督促妥善处理每个遭受健康损害的劳动者。n个体评价结论个体评价结论n根据健康监护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评价结论可分为5种:nA 目目前前未未见见异异常常(包包括括大大致致正正常常)检查未发现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且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或一些项目虽有轻微改变,但无明显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nB复复查查 检查时发现单项或多项阳性结果,暂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者(怀疑职业病);职业性复查、非职业性复查;nC 可可疑疑职职业业

40、病病检查发现健康损害可能符合可疑职业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nD 职职业业禁禁忌忌证证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患者;nE 其其它它疾疾患患或或异异常常除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之外的其它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群体评价群体评价n在个人健康评定的基础上,结合作业环境检测结果,对每个作业群体进行健康水平的评定,寻找剂量反应关系和健康危险度(HR),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群体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接触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人数,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患者及需要复查的劳动者人数,分析用人单位工作环境是

41、否达标,卫生防护措施和干预措施效果,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分析检查结果中异常指标是否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关,是否存在新的职业危害等。-n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必需及时将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结果反馈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并向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为指导用人单位完善防护措施和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提供依据,为政府制定或修订有关卫生政策提供支持。(信息反馈与报告)n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查结果,对职业禁忌者提出调离原工作岗位的意见,对需要复查者提出限期复查的意见,对疑似职业病者或职业病患者提出到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诊治观察的意见,并填写职业病报告卡,上报有关部门。若发现其他疾患者

42、,应建议其到有关医院检查治疗。(建议与措施)健康管理的实质健康管理的实质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 合,实行三级预防。合,实行三级预防。美国经过美国经过20年的研究得出一个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结论:对于任对于任 何个人和企业都有一个秘密:何个人和企业都有一个秘密:90%和和10%90%的个人和企业经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的个人和企业经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用降到降到原来的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参加健康管理,医疗费的个人和企业未参加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用比原来上升上升90%五、健康促进概念五、健康促进概念 WHO 对对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的定义是:是:“促使

43、人们提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的责任。”目的目的在于努力促使人群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建在于努力促使人群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建立与创造良好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立与创造良好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一切支持系统。及一切支持系统。简要地说,健康促进就是健康教简要地说,健康促进就是健康教育加支持系统。育加支持系统。效果及效益评估效果及效益评估n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率n职业性健康检查率n作业场所检测率n预防性评价审核率n卫

44、生实施安装率n职业病的发病率n工作相关疾病发生率n常见病的发病率n作业场所满意率n职业人群社会适应率。-(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年)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粗细搭配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每天足量饮

45、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二)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说明 n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300g500g和200g4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居第四层,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50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层塔

46、顶是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食盐不超过6g。由于我国居民现在平均糖摄入量不多,对健康的影响不大,故膳食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入量,但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饮料。饮酒的问题在指南中也有说明。新膳食宝塔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n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其需要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应感到

47、口渴时再喝水。目前我国大多数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体育锻炼,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n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凝集了诸多宝贵的膳食营养观念。1989年我国修订了第一个膳食指南,1996年中国营养学会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共同组织了中国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资料论证工作,对原有的膳食指南进行了修改,同时对指南进行了量化,并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

48、1997年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发布。n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向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倡导合理膳食和适度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该版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的基础上修改完成,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紧密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提出了10条基本原则,对各年龄段的居民都具有指导意义。食物分五类n食物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49、。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它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体力活动与健康规律性体力活动对健康的益处:n减少死于冠心病的危险n减少心脏病复发的危险n降低总血

50、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或“好”胆固醇)水平n减低患高血压的风险n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n减少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n降低患直肠癌的危险n有助于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n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n促进心理健康和缓解紧张情绪n帮助建造和保持健康的骨骼、肌肉和关节n使老年人强壮而且活动自如,不易摔倒或过度疲劳资料来源: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1996 美国膳食指南n自1980年后每隔5年修订一次,由美国农业部(USDA)和卫生与公共部(HHS)指定的膳食指南顾问委员会(DGAC)完成。n2000年美国膳食指南有10条:n保持健康体重;每日有体力活动;按“金字塔”指南选择食物;每日选择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