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王树青 第三版) 思考练习答案参考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026532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王树青 第三版) 思考练习答案参考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语文(王树青 第三版) 思考练习答案参考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王树青 第三版) 思考练习答案参考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王树青 第三版) 思考练习答案参考第三单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诗词揽胜黍离1 .略2 .黍离一诗,开头以黍稷的茂盛起兴,表达作者看到昔日繁华宫殿被旺 盛黍稷所代替的悲伤之情。作者还运用“比”的手法,用“中心如醉”和“中心 如噎”两个比喻使这种悲痛写得更加具体可感。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重章复 沓。全诗三章,后两章只换了几个字,由“彼稷之苗”,更改为“彼稷之穗”、 “彼稷之实”,通过“稷”的变化,表明悲伤之重,与日俱增。由“中心摇摇”, 更改为“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层层渲染,表明悲伤之浓,心情愈发沉重。 这首诗还运用了 “靡靡”这个叠字,把作者形单影只,心也沉沉,行也沉沉的样 子勾画得栩栩如生,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意境,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浓浓的忧

2、伤基 调。3 .黍离,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黍离之悲意思指对国家残破, 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现实意义:略4 .参考答案:诗经的现实主义,表现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 风诗里。首先,它深刻地揭示了西周及春秋前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其次,较 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春江花月夜1 .略2 . A3 . (1)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2)由时间到空间,由此时到彼时,在时间的无穷面前,一股淡淡的忧愁油 然而生,时间多么漫长,人类短短的生命何其渺小,情丝悠长。体现了诗人对人 生的思考。4 .全诗紧扣标题的春、江、花、月、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

3、诗以月 升起,以月落结。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后八句收 藏: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 下,若断若续,缠绵俳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实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 西斜、落下的过程而展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1 .略2 .悲痛哀伤。“凄凉” “泪千行”“断肠处”等。3 .虚实结合。词的上片是写现实,写尽了词人的相思之苦,可以说是日有所 思,夜有所梦;下片一开始由现实进入梦境,写出了词人在梦中看见亡妻的样子, 词人多少的相思苦痛蕴含其中;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表达了词人无法与 亡妻相见的绝望。4 .主要抒写词人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

4、深沉的思念。月下独酌四首1 .略2 .“花间一壶酒”,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喝酒。 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独酌无相亲”,眼下无人作伴,独自一人喝酒,心情不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 潇洒,何其自在。3 .略蒿里行1 .略2 . B3 . D4 .曹操,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为魏武帝。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 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 一笔。曹操的诗内容大致有三类: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

5、和顽强 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的消极情绪。他的诗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细, 喜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抒发感情往往悲凉慷慨,跌宕 起伏,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后人称曹操的诗是“汉末实录,真史诗也”。曹操的诗歌是十分创新的,他尤其擅长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 杂言诗,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原本从诗经之后已见 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 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都是四言诗的佳作,使四言诗重生并再放 异彩。单元综合实训一、L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 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

6、了一个回环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 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 恨”,反复渲染玄宗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 “渔阳颦鼓动起来” 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恨歌完整地表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作为一篇叙事诗,它从 杨妃的入宫、专宠写到安史之乱的发生和杨妃的惨死、明皇入蜀以及回长安后的 深切思念,再写道士上天入地找寻贵妃之灵、蓬莱仙岛上的贵妃寄情,故事情节 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传奇小说的动人魅力。同时又保持诗歌的特质, 语言精醇简练,感情浓郁,以情叙事,借景托情。

7、诗中故事情节的每一发展,作 者无不以情语出之,诗中对景物的每一描写,作者也无不以情来渲染。故事性与 抒情性的完美融合,充分表达了特定的情思。2.从历史的真实角度看,首先李、杨之间是一种君王与后妃之爱,有其本质 属性,这样的爱情生活首先就表现出封建性与腐朽性;第二方面是李、杨之间爱 情又具有一定的强烈性和专一性,这是具有特色的帝王爱情。从艺术的真实的角度来看,作者在长诗里描叙的李、杨的爱情悲剧已超出了 帝王生活的本身,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一个人在无可奈何中失去了自己的爱 人,此后又终身不渝地思念追寻她,这在封建时代是许多不同身份的人可能会有 的爱情悲剧。在这一点上,作品后半部的李、杨已经不单纯

8、是帝王与后妃的形象 了,它概括了某些无辜的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概括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七月 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这样的具 有典型意义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怎能不叫人万古传颂呢?长恨歌是作者思想复杂性的产物,其主旨在于揭露玄宗昏耳贵误国,沉醉 于缠绵的爱情之中,以至于不理朝政,这是“安史之乱”的根源所在。但是诗人 在鞭笞的同时又流露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惋惜与同情之情。作者用很大的篇幅 来描写李隆基的缠绵哀思,触景睹物、情丝不断,以及杨贵妃的仙境幽思。诗人 大肆渲染、尽情抒写,引导人们进一步探究导致李、杨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用 李、杨忠贞爱情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正是这篇作品之所以具有巨大艺术 魅力与感染力的原因。爱情观: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