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刘艳梅 PPT课件.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015052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刘艳梅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刘艳梅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刘艳梅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刘艳梅 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刘艳梅n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n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n糖尿病的预防n糖尿病的综合管理n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目录2n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n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n糖尿病的预防n糖尿病的综合管理n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目录3调查年份(诊断标准)调查人数年龄(岁)患病率(%)IGT患病率(%)筛选方法1980年(兰州标准)30万全人群0.67尿糖+馒头餐2hPG筛选高危人群1986年(WHO1985)10万25641.040.68馒头餐2hPG筛选高危人群1994年(WHO1985)21万25642.282.12馒头餐2hPG筛选高危人群20

2、02年(WHO1999)10万18城市4.5农村1.8IFG2.7IFG1.6FPG筛选高危人群20072008年(WHO1999)4.6万209.715.5OGTT一步法中国30年流调显示糖尿病患病率急速增长4p特点n2型糖尿病为主: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5.0%,其他类型糖尿病0.7%n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发达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n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美国约48%n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文化程度大学以下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n表型特点我国糖尿病患者BMI25k

3、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n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n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常见我国糖尿病流行的特点和原因p原因n城市化n老龄化n生活方式改变n肥胖和超重比例增加n筛查方法n中国人的易感性n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5n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n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n糖尿病的预防n糖尿病的综合管理n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目录6p诊断标准的设定n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n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n目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p糖尿病漏诊率n指南指出:仅查空腹血糖我国糖尿病的漏

4、诊率较高n建议: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应行OGTT检查n理想选择: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及OGTT后2hPG值中国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设定7糖代谢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P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6.7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p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1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研究发现即使进行少量的体育运动(如平均每天10分钟)也是有益的。如果患者觉得达到所推荐

5、的运动时间有困难,应鼓励他们尽一切可能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p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较强体育运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骑车上坡p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运动,训练时阻力为轻或中度。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p运动项目要和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p记录运动日记,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p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p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建议患者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治疗原则29p运动强度不可过大,运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

6、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十分不利p若运动中患者出现了诸如血糖波动较大,疲劳感明显且难以恢复等不适应的情况,则应立即减小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p活动量大或剧烈运动时应建议糖尿病患者调整饮食和食物,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治疗注意事项30低血糖诊断标准3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低血糖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p胰岛素p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p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p应用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

7、动剂的低血糖风险较小p临床表现n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n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n老年患者: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n夜间低血糖: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n屡发低血糖: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p分类n严重低血糖:需要旁人帮助,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n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n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p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称可疑症状性低血糖),也应该及时处理低血糖临床表现32诱因预防对策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

8、调整剂量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或适当调高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诱因和预防对策33低血糖诊治流程34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血糖仍3.9mmol/L,再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推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h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血糖仍3.0mmol/L,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低

9、血糖已纠正:p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伴意识障碍者,还可放松短期内的血糖控制目标p注意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p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糖监测p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低血糖未纠正:p静脉注射5%或者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p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p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h意识障碍者意识清楚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给予50%葡萄糖液20-40ml静推,或胰高血糖素0.5-1mg肌注每15min监测血糖1次

10、n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n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n糖尿病的预防n糖尿病的综合管理n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目录35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36注*:毛细血管血糖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37一线药物治疗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二线药物治疗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抑制剂三线药物治疗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四线药物治疗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治疗路径备选治疗路径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或FPG11.1mmol/L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1-3次注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预混胰岛素每日2-3次或或38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