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努利实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005654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努利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伯努利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努利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努利实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柏努利实验一、实验目的1、研究流体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关系及转换,加深对能量转化概念的理解;2、深入了解柏努利方程的意义。二、实验原理1、不可压缩的实验液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时,其机械能守恒方程式为:22Zg + + + +匕=Z2g + +段+(1)2 p2 p式中:5、3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m/s;Pn P2一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zi、Z2一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平的垂直距离,m;P一流体密度,Kg/m; 脏一液体两截面之间获得的能量,J/Kg;g 一重力加速度,m/s2;Eh,一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K

2、g。2、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若无外加能量和损失,则可得到:22UiPlU,V.4g + T += Z2g + f + =(2)2p2p表示1kg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 定相等,但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之和为常数,能量可以相互转换。3、流体静止,此时得到静力学方程式:Zig + & = Z2g + &(3)p P所以流体静止状态仅为流动状态一种特殊形式。三、实验装置及流程试验前,先关闭试验导管出口调节阀,并将水灌满流水糟,然后开启调节阀,水由进水管送入 流水槽,流经水平安装的试验导管后,试验导管排出水和溢流出来的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流体流量 由试验

3、导管出口阀控制。进水管调节阀控制溢流水槽内的溢流量,以保持槽内液面稳定,保证流动 系统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维持稳定流动。图1柏努利实验装置图四、实验内容(一)演示1、静止流体的机械能分布及转换将试验导管出口阀全部关闭,以便于观察(也可在测压管内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A、B、C、 D点处测压管内液柱高低。2、一定流量下流体的机械能分布及转换缓慢调节进水管调节阀,调节流量使溢流水槽中有足够的水溢出,再缓慢慢开启试验导管出口 调节阀,使导管内水流动(注意出口调节阀的开度,在实验中能始终保持溢流水槽中有水溢出),当 观察到试验导管中部的两支测压水柱略有差异时,将流量固定不变,当各测压管的水柱高度稳定不 变

4、时,说明导管内流动状态稳定。可开始观察实验现象。3、不同流量下稳定流体机械能分布及转换连续缓慢地开启试验导管的出口阀,调节出口阀使流量不断加大,观察A、B、C、D处测压管 内液柱变化。(二)实验1、流量一定,确定流体各截面静压能.接演示部分,试验导管内流量达到稳定后,取一量筒和秒表,在导管出口,用体积法测流量, 并对压差计读数进行校核看是否与式(2)计算结果相等。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实验设备基本参数 4二30 mm , d2=18 mm2、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表1实验记录表mmH2O 号hih2h3h4h5h6h7h8V, mlt, s133253380331033103310332032

5、503320100014. 53233103370331033103290330032203300100013. 72332003300320032103200320531003190100011.831、计算压强:由压强换算公式:10.33加2。= 10133105。得:3 325例:3325mmH?O_x 1.0133 x 105 pq = 32616Rz210.33u2、计算速度:由嗫717 2公式得:d4列举序号1计算UyU2如下:uxVs1000I X 10-6/14.53x0.0324=0.09736 mis1000 x 106/14.53=0.2765 mlsx0.0182 4表

6、2实验结果整理表色压强,PaPa4pc稣upm/su2,m/s1326163246932469318800. 097360. 27652324693246932273315560. 10310. 28643313903139031390304090. 11960. 3322核算A与B、Zig +PlZ2g +C与D是否与上式相等I Pl22g +Pl当液体流经的系统为一水平装置的管道时,由于A点与B点高度,即Za=ZPi = pZ2g +Pl可简化为PbUB = U1 得只需核算2 a2PaPbp是否相等即可2a I2Pa0.2 765 23261632 .6541000J/KgPb0.097

7、3632469100032 .474J/Kg可知,A点截面静压能和B点截面静压能并不相等。22P1 =2 同上,分别核算同一高度A与B和同一高度的C与D,2 夕2相等,并将结果列于下表:表三核算结果静+动压头A, J/KgB, J/Kg132. 65432. 474232.51032. 474331.44531.397静 压 能 并 不 相 等PlZig + + =+ 2 P该式是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无外加能量和 损失情况下可相等,实际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有流 动阻力、管壁摩擦力等阻力存在,不能做到完全 相等,但结果相近。对于实际流体力0,则各截 由上表比较得,同一高度下的两点截面静压能并 不

8、相等。六、实验结果与总结由上表比较得,同一高度下的两点截面XC , J/KgD, J/Kg132. 47431.918232. 27831.627331.39730. 464面的机械能之和必随流过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之间的差值即为阻力损失压头。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 的各种阻力均与流速有关。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装置系演示仪器,因此所测得的数值精确度较差,但在一定情况下仍能定量地说明问 题。2 .高位槽的水位一定要和溢流口相齐,否则流动不稳定,造成很大实验误差。3 .若管内或各测压点处有气泡,要及时排除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4 .有的标尺固定不紧,因振动会上下移动,应及时予以调整。5 .测压孔有时会

9、被堵塞,造成测压管液位升降不灵,此时可用吸球在测压孔上端吸放几次即可疏通。七、思考题1、管内的空气泡会干扰实验现象,请问怎样排除?答:调节流量,调节压力,但不超过最大压力。2、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结果相符合?解释其原因。22U DU 9D 97 。 -I-1 I / 1= 7 p- -I- z I / 乙答:不相符,因为2一 z爸 2 p该式是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无外加能量和损失情况下可相等,实际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有流动阻力、管壁 摩擦力等阻力存在,不能做到完全相等,但结果相近。3、比较并列2根测压管(hl与h2、h3与h4、h5与h6、h7与h8)液柱高低,解释其原因。答:偶数的液柱比奇数的液柱高,即h2、h4、h6、h8分别高于hl、h3、h5、h7。因为hl、h3、h5、h7测的是静压强,h2、h4、h6、h8测的不是静压强。柏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