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沉渣图谱分析 PPT课件.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6994395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液沉渣图谱分析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尿液沉渣图谱分析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液沉渣图谱分析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液沉渣图谱分析 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尿液沉渣分析及临床意义南平市第二医院检验科赖垚河尿液沉渣分析定义: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是尿液经过离心后,形成的沉渣。是尿液有形成分的组合。包括细胞、管形、结晶、细菌、精子等各种病理成分。尿液沉渣分析一、尿中红细胞二、尿中白细胞三、尿中吞噬细胞四、尿中上皮细胞五、尿中管型六、尿中结晶尿液沉渣细胞管型细菌结晶其他成分一、尿中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约8微米,厚约3微米,中度折光性,侧面观呈沙漏状。高渗尿中,呈锯齿形,有时可见表面呈颗粒状。低渗尿中,血红蛋白溢出而成为无色的影细胞。当每升尿液中的血液在1mL以上时,能见到不同程度的红色,称为肉眼血尿;而在1mL以下时,只能用隐血试验

2、或显微镜检查发现,称为隐血或镜下血尿。根据红细胞体积和形态,尿中红细胞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1肾小球性血尿(非均一性血尿)尿液中20%80%的红细胞为畸形红细胞,且类型在2种以上者。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可见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锯齿形红细胞、影性红细胞、半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等,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一。常伴有尿蛋白及管形。临床意义: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2非肾小球性血尿(均一性血尿)尿中80%的红细胞形态和大小正常、一致,细胞膜完整,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即使偶见影形红细胞或棘形红细胞,但异常形态种类不超过2种。尿蛋白

3、增多不明显,管形少见。临床意义:一过性镜下血尿:健康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出现暂时性血尿。泌尿系统疾病:泌尿道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及先天畸形等。其他:出血性疾病、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前列腺炎、盆腔炎)等。非肾小球性红细胞肾小球性红细胞二、尿中白细胞正常尿液中白细胞形态完整,较红细胞大,呈圆球形,浆内染色质颗粒清晰可见,胞核清楚。中性、弱酸性或碱性尿中细胞核着色较浅。低渗尿中白细胞吸水涨大,易溶解;高渗尿和酸性尿中,白细胞常皱缩变小;脓尿标本可见白细胞伸出伪足,形成变形白细胞;炎症时白细胞吞噬大量细菌而变异或死亡,外形不规则。闪光细

4、胞:指炎症感染过程中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多核白细胞。尿中出现这种细胞,提示泌尿系感染。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在低渗条件下有时可见到中性粒细胞浆内颗粒呈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由于光折射,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闪光细胞。尿液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泌尿系疾病,尤其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或泌尿道慢性炎症,尿中可出现大量的淋巴和单核细胞。尿液中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新月形肾小球性肾炎。过敏性炎症、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泌尿系炎症可见嗜

5、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所致变态反应、泌尿系其他部位非特异性炎症等。尿液白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肾盂肾炎活动期或慢性肾盂肾炎的急性发作期,尿中可见闪光细胞,在膀胱炎、前列炎时偶尔可见。尿中出现大量脓细胞,则可能是泌尿系原发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脓肿、尿道炎、淋病等)、泌尿系继发性感染(结石感染、尿道梗阻性感染)、泌尿生殖系邻近器官和组织疾病(如肾周围炎、尿道脓肿、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炎及急进性肾炎早期也可以出现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尿,这些患者并无泌尿系刺激征,尿菌检查阴性。肾移植排斥反应、丝虫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也能见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及

6、狼疮性肾炎。三、尿中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来自于中性粒细胞,约10微米,可吞噬细菌、红细胞碎片等,呈圆形,有一较大而明显的核,常为卵圆形偏于一侧,胞浆中有较多颗粒和吞噬物,有时有空泡和伪足。大吞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约100微米,核呈肾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质丰富,常有空泡。临床意义:吞噬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常伴白细胞增多,并伴有脓细胞和细菌,尿液吞噬细胞数量常与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四、尿中上皮细胞1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体积略大于白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内常见粗大颗粒及小空泡;细胞核大,呈圆形,核膜较厚,在所有上皮细胞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核质比最

7、大。2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角区及尿道近膀胱段等处的移行上皮,形态多变,呈圆形、纺锤形、尾形和圆柱形。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胞体较大,直径3040微米,呈圆形或梨形,膀胱体部发生表浅炎症时多见,又称大圆上皮细胞。中层移行上皮细胞:胞体较小,直径2030微米,呈柱形或尾形,后者称为尾形上皮细胞。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角区急性炎症时,多见尾形上皮细胞。表层移行上皮细胞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底层移行上皮细胞:细胞体积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接近但核质比略小,边缘呈圆形或不规则。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见于泌尿道深层炎症,尤其是慢性膀胱炎。3鳞状上皮细胞:细胞体积较大,扁平似鱼鳞状,形状不规则

8、,边缘常卷折,胞核很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可有两个以上的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甚至不见。来源于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正常尿液中可见少量,如大量增多或成群出现并伴有白细胞增多,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外,则表示泌尿道有炎性病变。五、尿中管型形成条件:蛋白尿的存在,是形成管型的首要条件。肾小管对尿液的浓缩与酸化功能:浓缩使蛋白含量及盐类浓度提高,酸化能促进蛋白的沉淀凝聚。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肾单位病变时肾小管内蛋白浓缩、沉积形成管型。当管型大量出现,特别是病理管型(如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出现时,提示有肾实质性损伤。1透明管型:透明管型是最常见,是各类管型的基本结构,形态为无色透明的

9、圆柱体,质地均匀,偶见少许颗粒或细胞。大小、长短不一,折光性差,易漏检,应在弱光下观察。透明管型在正常成人的清晨浓缩尿中偶见;剧烈运动后、高热、麻醉、心功能不全时少量出现;急性肾实质病变,可出现大量透明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2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管型呈黄色或黄褐色,易折断,碎裂成片状,红细胞残缺不全。当红细胞管型退变成为色素状、颗粒状管型时,称之为血红蛋白管型或血液管型。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有出血渗入肾小球内,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充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胶原性疾病、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等。尿中出现血红蛋白管型,见于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及急性肾小球坏死、肾

10、出血、肾移植术排异反应等。白细胞管型:管型内布满白细胞或脓细胞,细胞多退化变性。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上皮细胞管型:管型内含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胞体比白细胞大,可滴加稀乙酸予以鉴别。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重金属和化学物质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3颗粒管型:管型基质内的颗粒占其体积(或面积)1/3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型,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两种。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常见于运动后、脱水及发热时,如大量出现时,提示有肾实质损伤的可能。粗颗粒管型:多见于慢性肾小球或肾病综合征。颗粒管型与透明管型同时存在:多见于急性、

11、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严重感染及肾动脉硬化等。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常见于运动后、脱水及发热时,如大量出现时,提示有肾实质损伤的可能。粗颗粒管型: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4脂肪管型:管型内有多量的脂肪滴,当含量超过管型面积的1/3时,称为脂肪管型。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所致。较大的脂肪滴在偏光镜下可发现“马耳他十字交叉”样改变。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及类脂性肾病。5蜡样管型:是由细颗粒管型继续变性碎解而来。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浅黄色,质地厚,有切迹,折光性强,有时呈扭曲状。提示肾脏长期而严重的病变,预后差,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及肾淀粉样变性。六、结晶尿中结晶的析出,与形成该结晶物质的

12、浓度、溶解度及尿液的PH、温度、胶体物质浓度等因素有关。生理性结晶:酸性尿中的尿酸盐结晶、草酸盐结晶等;碱性尿中的磷酸盐结晶、碳酸盐结晶等。草酸盐结晶磷酸盐结晶六、结晶病理性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见于组织大量坏死性疾病;胱氨酸结晶起因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尿酸结晶见于痛风。酪氨酸结晶胱氨酸结晶临床意义:尿液中常见的结晶如尿酸、草酸钙、磷酸盐类一般无临床意义。如有不常见的结晶,如亮氨酸、酪氨酸的出现,提示体内组织迅速分解破坏,可见于急性肝萎缩、化学品中毒和肝硬化、肺癌等。如有胆红素结晶,可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硬化、肝癌等。如有胆固醇结晶,可见于肾炎、肾变性及泌尿系统肿瘤等。患者尿液排出草酸

13、钙结晶,并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如尿痛、尿频、尿急或有肾绞痛、血尿,则应考虑肾结石的可能;患者尿液长期出现磷酸盐结晶,应注意磷酸盐结石的可能;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食物,可使尿液中尿酸增加,但急性痛风、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也可排出大量的尿酸盐;患者排出的新鲜尿液中含有大量尿酸铵结晶,应考虑是否有尿道细菌感染。补充:药理性结晶:磺胺类结晶。磺胺类结晶多为患者服用大量磺胺类药物产生。小结尿液沉渣分析是三大常规中的一项。是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能为临床提供泌尿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疾病的指导方向。当我们掌握了尿液沉渣检查各有形成分的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后,以此为参照,就能够根据化验报告单得出有力的诊断依据。由于尿液沉渣分析目前都由仪器检测,存在仪器漏检和系统误差的可能,在临床操作中,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发现问题,积极予以显微镜复检,以保证结果的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