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研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7358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研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研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研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研讨一、金融系统复杂性特征(1)复杂性。复杂系统一般的特征是规模巨大、耦合度高、透 明度低、动态且开放,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 性与系统的自适应性。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相互联系的事物 不是单方面的影响,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这就是 非线性的本质。金融系统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虚拟资本规模巨大、是动 态变化的开放型系统、内部层次多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且含有 人类决策行为这一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由于各组分之间的 非线性作用而呈现貌似随机的不稳定状态,并且由于系统自组织作用, 其内部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有序性与稳定性。(2)高风险性。金融系统的

2、高风险性来自其本身的复杂性与介 稳性,首先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 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其次是人 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不足,对预期收益至今也没有找到较 好的预测方法,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3)周期性。金融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 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 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 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 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 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地

3、向前推进的。当前我 国金融系统风险现状。很明显,当我我国金融系统风险主要集中在银 行系统。银行系统隐藏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一是高达90%的银行信贷 生态的不正常,积压的逾期贷款额度呈几何形增长。虽然近20年来, 几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促使我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系统的防范和 措施调整,银行的信贷环境逐步改善,且政府甚至直接收购的大型银 行的不良资产,但由于制度等原因,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金融系 统仍不健全,与国外金融巨头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二、当前复杂金融系统工程及风险管理研究动态(1)基于复杂性角度考虑的复杂金融系统工程研究。时至今日, 金融系统涉及的外延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一的经济范畴,而呈现向边缘

4、 学科及交叉学科延伸的特点,混沌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 的时间演化特性;行为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的空间 特性和结构,针对有效市场其提出的假说主要包括:投资者非理性行 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时发生、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是非线性 的,不同的投资者对信息的认知度存在差异;投资者会以积累的方式 对不同阶段的信息做出反应。(2)基于VaR模型的金融系统工程风险管理。VaR法是目前世 界范围内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主要采用的方法,事实证明,作为一 种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市场风险度量技术,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管理大量 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滋生的市场风险。风险管理系统涵括数据采集 部分、投资组合

5、部分和风险测量等三个部分。数据采集主要侧重历史 数据和当前市场活跃的金融信息,并借助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初步处 理;投资组合主要是对收集的数据依据模块化方法进行逻辑性加工分 析;风险测量是在宏观上把握风险的性质,在微观上精确度量风险的 大小,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因子的海量与经济体量的不断膨胀使得作为支柱的金 融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性也随之不断增强,世界金融危机也侧 面暴露出了我国在金融体系理念、技术创新、金融体制搭建和监管方 面存在的漏洞,也让我们看到加强与国外,尤其是金融系统健全的西 方发达国家间的合作来加快推进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的完善的必要性。 为此,本文从复杂性角度阐述了金融系统复杂性特征,并简要概述了 我国金融系统存在的漏洞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当前我国在金融系统 工程与风险管理方面的新进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性。就金融 属性而言,只有不断加强金融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积极与国外金融管 理先进的国家展开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加快构筑我国健 全、成熟、完整的金融系统,为建设金融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