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传播学概论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69277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7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传播学概论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传播学概论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传播学概论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传播学概论 .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播学概论(试题库二)一、填空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我们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 历史传播学、 ()和边缘传播学。2传播效果的特征具有:内隐性、累积性、() 、层次性和两面性。3美国传播学者赛弗林和坦卡德通过对50 年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审慎回顾和总结,对效果研究的轨迹作了四点理论概括,即:“枪弹论”; “有限效果论” ; (“” )和“强大效果论” 。4传播者与受众的四种关系包括:支配的关系、() 、圈层的关系和服务的关系。5信息崇拜论者()在信息崇高一书首先声明:“我丝毫没有否定和诋毁计算机的意思。”6在传播学研究中,过程学派把

2、传播视作“信息的传递”,而符号学派则把传播视作(“” ) 。7媒介的构成要素包括:物体、()和信息8传播技巧的获取途径主要有:掌握传播理论、()和深入传播实践。9受众的特点有四个方面:自在性;自主性;()和归属性。10 环境的类型包括: (1) 大环境和小环境; (2) 硬环境和软环境; (3) ()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人际传播是()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B、是指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和思想的沟通活动;C、是指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下沟通和交流。

3、D、是指是指借助媒介和符号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2 施拉姆等人的 报刊四种理论 把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基本分为四种,分别是()A、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维埃理论;B、封建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民主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科学社会理论、共产主义理论、苏联体系。3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是汉语文献中“信息”一词的最早记载,它来源于()A、李中的暮春怀故人;B、杜甫的北征 ;C、李白蜀道难 ;D、高适的燕歌行4 “迷雾指数”的提出者是()A、史罗伯特冈宁;B、格顿斯;

4、C、温德尔约翰逊;D、雷蒙斯罗斯5纯粹受众是指()A、不仅接受信息而且传播信息的人;B、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C、充当信息中转站,进而扩散信息的人;D、只接受新闻信息,并继续下传的人6比喻法是()A、运用具体的感人形象喻证抽象的观点和道理的方法;B、运用抽象的事理来喻证形象的观点的方法;C、运用逻辑性的语言来达到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D、运用生动感人的形象来比喻日常生活的道理7接种法包括两种。它们是()A、强行接种和自愿接种;B、长期接种和短期接种;C、有偿接种和无偿接种;D、主动接种和被动接种;8提出媒介情境论的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5、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A、欧文戈夫曼;B、梅罗维茨;C、约翰弥尔顿;D、戴维巴特勒9有关个人差异论的说法,正确的一个是()A、 由卡尔霍夫兰年最先提出,并由德弗勒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的;B、 由学国学者约翰 赖利首先提出,并由怀特赖特修改形成;C、首先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并由贝雷尔森修正完成; D、由加拿大学者卡茨最先提出,罗伯特维纳修正完成。10传播环境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A、大环境、小环境;硬环境、软环境;行为环境、心理环境;B、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民主环境

6、、精神环境;C、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D、空气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居住环境、生存环境。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传播的社会功能有()A、宣传功能;B、教育功能;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E、经济功能。2以下被称为职业角色的有()A、导播; B、技工; C、教师; D、士兵; E、工程师。3属于信息爆炸后果的有()A、暴力信息;B、信息超载;C、信息泛滥;D、信息洪水;E、信息疾病。4构成传播易读性的条件有()A、文章长短;B、字词形式;C、迷雾指数;D、人情味成分;E

7、、句子的形式。5印刷媒介的特点有()A、传播信息迅速及时;B、容纳信息多,内容广;C、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 D、传受之间交互性强;E、媒介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6运用传播技巧的原则有()A、技巧要与谋略相吻合;B、技巧要为实践服务;C、技巧要灵活运用;D、技巧要为内容服务; E、技巧要为受众接受。7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包括()A、接受性理解;B、歪曲性理解;C、创造性理解;D、顺向性理解;E、卷入性理解。8媒介环境包括()A、封闭式媒介环境;B、循环式媒介环境;C、开放式媒介环境;D、经营性媒介环境;E、复合式媒介环境。9有关受众的角色,正确的有()A、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B、受

8、众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C、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D、受众是传播过程的监督者;E、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10传播效果的特征有()A、内隐性; B、累积性; C、恒常性; D、层次性; E、两面性。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传播2媒介组织3接受定向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4迷雾指数5沉默螺旋论五、简述题(本大题共5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一)传播者的特点(二)一

9、般信息的特征(三)符号的易读标准(四)传播媒介的类型(五)受众的角色特征六、论述题:要求展开论述 (第 1 小题 13 分,第 2 小题 12 分,共 25分)1评1述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2请看下面的材料,然后展开论述:传播研究者曾将受众比作消极被动的“靶子”,只要传播媒介对准目标一扣扳机,它就会应声而倒。如今,人们又把受众看作是能够呼风唤雨的万能“上帝”,只要传播媒介日日烧香、天天祈祷, 就可以万事大吉。就以上两种受众观点展开评述,再提出你认为正确的媒介受众理论。传播学概论(试题库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10、-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我们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 历史传播学、 (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2传播效果的特征具有:内隐性、累积性、(恒常性)、层次性和两面性。3美国传播学者赛弗林和坦卡德通过对50 年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审慎回顾和总结,对效果研究的轨迹作了四点理论概括,即:“枪弹论”; “有限效果论” ; (“适度效果论” )和“强大效果论” 。4传播者与受众的四种关系包括:支配的关系、 (疏离的关系) 、圈层的关系和服务的关

11、系。5信息崇拜论者(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高一书首先声明:“我丝毫没有否定和诋毁计算机的意思。 ”6在传播学研究中,过程学派把传播视作“信息的传递”,而符号学派则把传播视作(“意义的表述”) 。7媒介的构成要素包括:物体、(符号)和信息8传播技巧的获取途径主要有:掌握传播理论、(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传播实践。9受众的特点有四个方面:自在性;自主性;(自述性)和归属性。10环境的类型包括: (1)大环境和小环境; (2)硬环境和软环境; (3) (行为环境和心理环境)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人际传播是(A )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

12、语言符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B、是指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和思想的沟通活动;C、是指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私下沟通和交流。D、是指是指借助媒介和符号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2施拉姆等人的 报刊四种理论 把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基本分为四种,分别是( A )A、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维埃理论;B、封建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C、自由主义理论、民主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科学社会理论、共产主义理论、苏联体系。3 “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是汉语

13、文献中“信息”一词的最早记载,它来源于( A )A、李中的暮春怀故人;B、杜甫的北征 ;C、李白蜀道难 ;D、高适的燕歌行4 “迷雾指数”的提出者是(A )A、史罗伯特冈宁;B、格顿斯; C、温德尔约翰逊;D、雷蒙斯罗斯5纯粹受众是指(B )A、不仅接受信息而且传播信息的人;B、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C、充当信息中转站,进而扩散信息的人;D、只接受新闻信息,并继续下传的人6比喻法是(A )A、运用具体的感人形象喻证抽象的观点和道理的方法;B、运用抽象的事理来喻证形象的观点的方法;C、运用逻辑性的语言来达到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D、运用生动感人的形象来比喻日常生活的道理7接种法包括两种。

14、它们是(D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A、强行接种和自愿接种;B、长期接种和短期接种;C、有偿接种和无偿接种;D、主动接种和被动接种;8提出媒介情境论的是(B )A、欧文戈夫曼;B、梅罗维茨;C、约翰弥尔顿;D、戴维巴特勒9有关个人差异论的说法,正确的一个是(A )A、 由卡尔霍夫兰年最先提出,并由德弗勒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的;B、 由学国学者约翰 赖利首先提出,并由怀特赖特修改形成;C、首先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并由贝雷尔

15、森修正完成; D、由加拿大学者卡茨最先提出,罗伯特维纳修正完成。10传播环境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A)A、大环境、小环境;硬环境、软环境;行为环境、心理环境;B、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民主环境、精神环境;C、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D、空气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居住环境、生存环境。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传播的社会功能有(BCDE )A、宣传功能;B、教育功能;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E、经济功能。2以下被称为职业角色的有(AC)A、导播; B、技工

16、; C、教师; D、士兵; E、工程师。3属于信息爆炸后果的有(BCE)A、暴力信息;B、信息超载;C、信息泛滥;D、信息洪水;E、信息疾病。4构成传播易读性的条件有(BCDE )A、文章长短;B、字词形式;C、迷雾指数;D、人情味成分;E、句子的形式。5印刷媒介的特点有(BCE )A、传播信息迅速及时;B、容纳信息多,内容广;C、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 D、传受之间交互性强;E、媒介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6运用传播技巧的原则有(ACDE )A、技巧要与谋略相吻合;B、技巧要为实践服务;C、技巧要灵活运用;D、技巧要为内容服务; E、技巧要为受众接受。7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包括(BCE

17、)A、接受性理解;B、歪曲性理解;C、创造性理解;D、顺向性理解;E、卷入性理解。8媒介环境包括(ACE )A、封闭式媒介环境;B、循环式媒介环境;C、开放式媒介环境;D、经营性媒介环境;E、复合式媒介环境。9有关受众的角色,正确的有(ABCE )A、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B、受众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C、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D、受众是传播过程的监督者;E、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10传播效果的特征有(ABCDE )A、内隐性; B、累积性; C、恒常性; D、层次性; E、两面性。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传播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18、-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对于这个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2媒介组织所谓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3接受定向它是一种接受者预先就有的趣味方向或预存立场。这种趣味方向和预存立场在整个信息接受过程中, 直接影响到受众注意什么和怎样注意,一切与其接受定向相矛盾或相背离的信息,

19、往往不是遭到抵制或回避,就是受到歪曲和攻击。4迷雾指数这是罗伯特冈宁(1953)提出来的一个标准。迷雾指数是指文章中词汇的抽象程度、艰涩程度以及句子让人困惑不解的程度。通常,迷雾指标越高,阅读、理解的难度越大。5沉默螺旋论这是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 _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1973) 和沉默的螺旋: 一种舆论理论 ( 1974)中推出的效果理论。她认为,大多数人都有被孤立的恐惧。因此, 在舆论传播中, 个人便通过观察以了解哪些观点占优势、受欢迎, 哪些处于劣势、不受欢迎,然后采取相应对策。通常,如果自己的观点属于前者,他便会侃侃而谈;或属于后者, 他便会沉默不语。这样, 一方讲话另一

20、方沉默的倾向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舆论确立为主要的意见。结果, 表面上强势的舆论显得更加强劲,表面上弱势的舆论则更加软弱。五、简述题(本大题共5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一)传播者的特点1代表性职业传播者特别是新闻记者虽然也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但是,他一旦从事职业传播(进行采、写、编、导、传等),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2自主性虽然代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播者的言行有一定的受控性和约束性,但他们仍有很大的自由驰骋的天地,有较大的传播权利和传播自主性。3专业性一是指新闻传播者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训练,拥有一

21、定的知识和技能,方有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格;二是指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并以此谋生的职业特点。专业性是新闻传播者区别于行业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一个重要特点。4集体性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往往需要集体合作和一批传播者。个人是无法完成复杂的现代传播任务的。5复杂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在大众传播中,专业传播者不仅人数众多、协调性强,而且分工复杂。(二)一般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信息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

22、在。不管人类是否承认它的存在,是否已经感知到它或认识到它,它都客观存在着。2抽象性信息作为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反映,具有物质的属性,但它不同于物质,是一个既没有大小, 也没有重量的非实体的抽象的内容。这种抽象性使信息可以浓缩,可以累积,可以继承,可以遗传。 3 感知性信息是能够通过人的感官被接受与识别的。其感知的方式与识别的手段因信息载体不同而各异:物质、文字上的信息由视觉器官感知,音响、声音中的信息由听觉器官识别,水火和天气冷热的信息则由触觉器官感知。4传递性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状态的情况,只有经过传递、交流才能转化为知识,才能为人们所感知和接收,并发挥作用。5存储性信息可以借助物质载体长期累积存放

23、,以便随时提取。信息存储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的大脑进行记忆存储;二是利用各种物质载体进行记录存储,这种存储性可以使人类的知识得以保存、继承和发展,延绵千年。6共享性信息一旦生成、传播出去,就可为众多的人所接收、占有和享用。交流和传播并未使信息本身的 “质量” 和效用受到影响,传播者也未失去对原有信息的占有和享用。信息共享的人数同信息传播的效果成正比。(三)符号的易读标准1字词的形式多用常见的词,忌用冷僻的字词;尽可能选用实体动词、及物动物,尽量少用形容词和介词,有部分成语、诗化的词和高度文学性的词也要少用或不用;尽量使用普通词汇,避免使用行话或专业词汇,以减少受众的“词汇负担”。2句子的形式

24、宜用短句,尽量少用长句;宜用单句,尽量少用复合句;要多用主动语态,尽量少用被动语态、介词短语。3行段的形式文章多分行、常设抬头,留下空白,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让眼睛有短暂的休息时间,提高阅读效果。4迷雾指数这是罗伯特冈宁(1953)提出来的一个标准。传播学主张,写作、说话要具体形象,不要太抽象概括;要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要平和谦逊,不要盛气凌人;要以通俗易懂为本,不要以卖弄知识为荣。5人情味成分接近受众生活的、能够深切打动受众的心灵的内容越多越好。具有叙述人物的词汇以及表达人情味的词语越多,越具有易读性;具有对读者发出疑问、请求的句子越多,越具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25、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易读性。(四)传播媒介的类型1书写媒介书写媒介笨重粗拙,使用时多取之自然,顺乎自然;其在单位面积上的符号负载量和信息蕴含量很少,既无法与印刷媒介相比,也无法同电子媒介、电脑媒介相比;书写媒介又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从书写工具的使用,到符号的编制、 信息的表达, 都反映了传播者的个人特点; 而个性化的另一面则表现为创造性,即写了文字的媒体总是既有别于他人的,又有别于自己的以前的;同时,这样的媒介只能是单一的,而非机械的批量生产。这些都使得书写媒介的

26、传摇范围、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或拖累。2印刷媒介所谓印刷媒介,就是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3广播媒介就像印刷媒介是对书写媒介的超越一样,广播媒介是对印刷媒介的超越。广播媒介是跨国传播的敲门砖和先行军,它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传播讯息瞬息万里,受众范围遍布地球上的每个角落。4影视媒介电影技术属于光学、声学和机械学的范围,而电视技术则是电子学的范畴。但两者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趋势。电影传播通常要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露天放映须在晚上),传播范围也有限,而电视传播则不受时间、空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传播范围非常广阔。5互动媒介电脑作为

27、互动媒介,一问世即倍受青睐,发展迅速,以致有人预言:以电脑为主体的电子报刊将取代普通报刊,新型互动媒介将取代大众媒介。(五)受众的角色特征1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信息产品“像其他的产品一样,是工业加工过程的产物”。 “需要劳动分工、复杂的社会化组织和大量的高级技术资本投资。”作为消费者,受众阅读收听和接受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信息,亦即消费信息产品,必付出一定的金钱或代价。2众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传播者一编码一讯息一媒介一译码一受众。传播者将采集到的信息编制成符号,使其成为可以传播的讯息,然后讯息进入传播媒介为受众所接收,受众对符号进行还原或“翻译”,赋予意义并接受。3

28、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而且是大众传播和互动传播的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等于没有发生。4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信息的传播过程,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沟通,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合作互动,受众也不是消极吸收还有积极反馈。六、论述题:要求展开论述 (第 1 小题 13 分,第 2 小题 12 分,共 25分)1评述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参考答案: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

29、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一)集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种传播制度理论。它强调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没有国家,人类只能处于原始状态。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 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 (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出公诉,等等。作者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摒弃了。(二)自由主义理论由约翰弥尔顿最先提出,由拉斯基的欧洲自由主义的兴起一书加以系统化。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

30、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了“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行调节过程”的自由观念。(三)社会责任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时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正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这无疑是个正确的态度。(四)苏维埃理论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 大众传播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

31、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对传播制度理论的批判(一)传播制度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来的(二)传播制度理论是依据北美观点提出来的(三)传播制度理论应该不断修正与更新(四)传播制度理论在分析问题时的四个切入点也值得商榷不论施拉姆等人,还是阿特休尔,他们几乎都是从四个方面切入主题的,那就是:( 1)传播事业由谁主办?( 2)传播媒介为谁讲话?(3)以什么形式 (政治的或非政治的)讲话:(4)新闻媒介能否不受控制而自由地讲话?我们认为,这四个切入点并不能使问题泾渭分明和便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它们。2请看下面的材料,然后展开论述:参考答案:传播研究者曾将受众比作消极被动的“靶子”,

32、只要传播媒介对准目标一扣扳机,它就会应声而倒。如今,人们又把受众看作是能够呼风唤雨的万能“上帝”,只要传播媒介日日烧香、 天天祈祷,就可以万事大吉。就以上两种受众观点展开评述,再提出你认为正确的媒介受众理论。参考答案: 受众:既非“上帝”亦非“靶子”一、受众是特殊角色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受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是职业传播者是否够格的评判者。没有受众的反应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 -

33、 - - - - - - - - - 评价,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效能和效率。换句话说,在传播活动中,受众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人和成万上亿人;可以是一国、一代的人,也可以是全球、几代的人。受众作为构成传播过程的两极中的一极,它在传播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1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信息产品 “像其他的产品一样,是工业加工过程的产物”。2众是传播符号的“译码者”。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一编码一讯息一媒介一译码一受众。 传播者将采集到的信息编制成符号,使其成为可以传播的讯息,然后讯息进入传播媒介为受众所接收,受众对符号进行还原或“翻译”,赋予意义并接受。3受众

34、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不仅是人际传播的而且是大众传播和互动传播的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等于没有发生。4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信息的传播过程,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沟通,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合作互动,受众也不是消极吸收还有积极反馈。二、就受众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具有以下四种特点:1受众具有自在性。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观点的人。2受众具有自主性。不是大众传播的孚虏。3受众具有自述性。受众对信息产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播者决定。4受众具有归属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