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96886835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2.1 校园生物大搜索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2、调查校园生物时的步骤:(1)明确调查任务;(2)制订调查方案;(3)走进校园,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的事项:(1)选用合适的工具(小铲和放大镜)。(2)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曾经过往的动物也要调查。(3)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4)可以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

2、不知名的动植物等。(5)要注意自身安全。2.2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二歧分类法: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由拉马克首先提出。应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中的植物进行分类根据茎含木质成分的多少,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多称“草”)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多称“树”)2、生物分布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生物需要的生活环境,同一地点生存的生物种类等重要信息。3、动植物的关系: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

3、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4、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3 形形色色的植物1、两株植物,一株是由另一株结出的种子或植物器官培育来的,“另一株”称为亲代,“一株”称为后代。2、可以通过实物、照片或标本来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的异同。如对比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等。3、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4、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比如杂交水稻、无籽西瓜、抗倒伏小麦等。5、遗传学之父

4、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奥秘,这就是孟德尔遗传定律。2.4 多种多样的动物1、动物亲代与后代有相同和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也有遗传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2、根据动物身体中是否有脊柱骨,把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等)(1)鸟类: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如企鹅、鸡)(2)哺乳动物: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哺乳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马、牛、猪、猫、狗、袋鼠、河马、海豚、鲸、蝙蝠等。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3)鱼类:终生在水

5、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鱼类包括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有一些动物名称里含“鱼”字,但不是鱼类,如如泥鳅、鲨鱼、鲸鱼、鳄鱼、章鱼、墨鱼等都不属于鱼类。(4)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昆虫包括蚂蚁、蚕、蝴蝶、蜜蜂、苍蝇、蚊子、蜻蜓、蟑螂、蟋蟀等。(5)两栖类:卵生,幼体在水中,用鰓呼吸;成体在陆地,用肺呼吸(蛙、蟾蜍、蝾螈、大鲵)(6)爬行类:体表有甲(鳞片),贴地爬行,用肺呼吸,卵生(鳄鱼、壁虎、蛇、龟)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2.5 相貌各异的我们1、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2、 耳

6、垂、发际、下颌、双眼皮这些相貌特征在生物学上又被称作性状。3、 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2个性状可以呈现22=4类相貌,3个性状可以呈现222=8类相貌4、 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2、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3、灭绝指某一生物物种不再存在。演化又称进化,指生物在不同

7、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4、化石的作用(1)复原出各种古代生物的样貌。(2)分析古代生物的生活环境。如根据猛犸象化石推测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3)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4)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研究发现恐龙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7 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建筑、 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持水源、土壤,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开发、乱砍滥伐、过度捕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8、。3、目前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海报。4、世界最早的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6、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多样性日。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第1课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1.人、动物、植物、房子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2.厨房中有许多物质,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3.厨房中的物质会不断的

9、变化,如,米煮熟会变成饭,冰箱里的水会变成冰。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的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我们称这种变化为物理变化;而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5.咬过后的苹果发黄、食物腐败、泡沫灭火器喷出泡沫、放烟花和铜狮生锈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第2课 产生气体的变化1.有些化学变化会产生气体,如,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当白醋滴入有小苏打瓶盖中时,会冒气泡,发出“哧哧”声,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其它五个瓶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3.收集产生的气体:打翻瓶盖后,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体,使密封袋鼓了起来。4

10、.二氧化碳使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5.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冷藏食物、制作碳酸饮料、灭火剂等。6.白醋浸泡过的鸡蛋壳和贝壳都会产生气体。第3课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1)将一个透明玻璃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会发现玻璃杯内壁有水珠产生。(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玻璃片上会留下黑色的炭黑。(3)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1)起初,白砂糖熔化,这是物理变化。(2)后来,熔化的白砂糖变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黑色固体并冒烟,我们还会

11、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固体和特殊的气味都是新物质,所以加热白砂糖的变化是化学变化。3.用面粉烘制蛋糕、钢铁生锈、虾煮熟变红都有新物质产生,都属于化学变化。4.有些化学变化对人类有益,如:粮食发酵、金属冶炼等,有些化学变化对人类有害,如铁生锈、酸雨会毁坏森林,腐蚀建筑物。第4课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铁生锈)、发光发热(蜡烛燃烧)、产生气体(白醋加入小苏打中)、产生沉淀(牛奶与可乐混合)等。有时这些现象会同时发生。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1)几天后,没有水的铁钉不生锈,被水完全浸没的铁钉也几乎不生锈,一半被水浸没的铁钉生锈最严重。(2)铁在水和空气共同作用下才会

12、生锈。3.并非所有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泥水沉淀、烧开水产生气泡、红墨水在水中扩散颜色变淡等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4.阻止钢铁与水和空气接触能防止钢铁生锈,传统防锈方法:刷油漆、电镀、制成合金等。第5课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1.各种矿物、宝石是地壳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产生的。2.亿万年前死亡的植物大量堆积,被掩埋在底层深处,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了煤。煤颜色与植物不同,它们的燃烧能力也比植物强,说明煤是新物质,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3.石油可以分离出燃油、塑料、沥青和纤维等。4.氧气占大气体积的21%,早期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经过长

13、时间的演变,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出现,地球上的氧气才逐步增加。5.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6.药品的合成,化肥的制造过程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第6课 生命中的化学变化1.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2.食物能被点燃,说明食物具有能量。3.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为人体提供能量,并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人体的一部分。4.在淀粉中滴加碘酒,会变成蓝色。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与唾液混合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有甜味的物质,滴加碘酒不再变成蓝色。5.人

14、的情绪变化也与化学变化有关,如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多巴胺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时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第7课 美丽的化学变化1.紫甘蓝的汁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加入酸性的白醋里会变成红色,加入碱性的苏打水会变成蓝色,这是一个化学变化。2.通过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漂亮的颜色,美化我们的生活,可以生产药物,可以制造矿泉水。3.塑料制品轻便,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把它们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学会回收矿泉水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酸化,破坏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