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散记散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875790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间散记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间散记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间散记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间散记散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间散记散文乡间散记散文接近春节,书法家伴侣要去一个村庄义写春联,我也紧跟了去。 早年那种村人尽出、红艳艳一片的场景已很少见道,我急于看到重现、 瞅见乡亲喜悦、质朴的容颜,那些安静的田园、鲜活的老日子,豫剧 里的人物般远远走来。我想起多年前这个时候,在乡下老家,我的一个本家爷爷非常 兴奋和劳碌,早早把八仙桌搬到大街一处空地上,倒墨润笔,摆开阵 势为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年年如此,每家的门上时间漫溃,仿佛张贴 着他一生的美德。他是早年的老牌儿高中生,古诗词底子很是厚实, 因此写起春联特殊有意思,别有情趣,往往依据各家各户的状况临时 编写内容,一个萝卜一个坑,各不相同。比如你家后生今年娶媳妇, 意思就

2、会是祝愿明年万喜添丁;他家今年倒霉出事,他就流露出很惋 惜的样子,上联替这家出气,下联劝慰、鼓舞一番;两个家庭若有冲 突,平常打照面一句不拿,他特意支配两幅对联前后挨着写,内容是 人互让互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类,两家人此时对面站着,一看不好 意思起来,旁边的人用劲儿鼓动、撮合,一对冤家也就顺势搭上腔, 从今摒弃前嫌,烟消云散。各家虽上联、下联内容各异,但横批只一 个:村庄平安。老先生去世,全村人都去,凑钱立碑,其上刻五字: 小崔庄好人。车在一棵大槐树下停住,树上挂一爱护的牌子,树龄五百余年, 枝条上挂满红布条,热闹、奔放,像它前世之喜。对面靠墙是一口老 井,红石柱、木杠和辘结都在,墙上白灰抹一

3、块长方形平的版面,上 面用毛笔写上“千年老井。趁着他们找桌子、预备笔墨纸张之际,我 顺着沟去看村子。村子沿一条窄宽、深浅不一的沟壑而建,凹凸曲折,错落有致。 上世纪八十年月还水流潺潺,鱼虾绕岸,浣衣嬉水,叮咚之声流进四 季,是村人幼时的摇篮曲。后来上游开煤矿、采石头,流水去了未知, 沟河失去水韵,风起尘飞,梦里也是干涩和千万次的念想。我在沟的 最高处,村东,一扇铁质朱红大门前站下,黄铜色门钉严厉 对视时 间的溜走,毫无方法,它有点狐假虎威的样子。走进去一眼观察两孔 窑洞镶嵌于黄土之中,像时间之贴,从前的气息一下涌来,漫过现代 的天空,掩盖我;像时间倒流,回到最初先民临溪而安、掘穴而居的 散漫年

4、月。门用厚重的青砖圆圈而成,和着两旁柴门小窗,极像古人 一张沧桑的脸,木讷、呆滞,看着眼前的虚无和苍茫。黄土斑驳,自 上而下的冲刷痕迹爬满其上,那是它曾经的爱情和泪痕。一间养牛、 鸡,墙体好像是刚落下的黑幕,随时又要拉开。一间做灶火,火正嗨 啪旺着,几百年过去,这顿饭仍在煮沸,煮着曾经来此者的生命和 记忆。右面是瓦房,左边是早几年乡下流行的平房。从房子存在的先 后来看,包括崭新的大门,它们呈现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时间 的灵牌,但又是现在活着的人的座右铭,连续村庄的烟火和基因。顺沟而下,五百年以上的老槐树有十几棵之众,难得。在漫长 的岁月里如此多的树集体地留存下来且生气尚在,应是在浩瀚里,这

5、群植物无意间担当起一种隐秘的使命,在嶙峋的肌肤里隐蔽着村庄将 来生存的密码,它们因此不卑不亢、坚韧地活下来,在村庄劫难的当 口,把这个密码交给村庄的智者,解对,连续存在;解错,败落消亡。 而村庄的人,出走,不辞而别,像命运的私奔,留下老人、孩子,留 下牲口和土地,在繁盛的城市一角局促担心。孩子们把对父母的思念 和怨恨写在脸上,他们对这片土地慢慢失去记忆和好感。将来,那密 码,他们可否解读,或者说,一无可解之人。村中间一棵千年老槐, 粗枝搭地,它疲乏,筋骨似要散架,村人悯惜它,它反过来可怜村人。 它怀揣担心,僵而不倒。走遍村子,有个印象深刻不去:村里全部的建筑物全都涂上白 色,上部刷土褐色颜料,

6、原先白石头、红石头的小桥也是白色,特别 醒目、刺眼。一问,是为能够入选传统村落而为。我问入选了吗?没 有!我也满是圆满。回想起刚进村时看到的老井旁的介绍文字,显得 俗气、多余。另一处地方而专铺地,十几平米,中间放一盘半新的磨盘, 推磨的推杆是新的,四周整齐地摆放着五六个红石牛槽,人为造作痕 迹太重,像稻草人穿一身新西装,不真实,太假气。原来,那些石头 的房子、石头的路面多好,非要给它们穿一身白衣服、抹一层水泥, 失去本真和质朴。你以为城市里来的人是看这些?传统村落,去掉传 统两字,就没有了原先的灵魂灵动。但站在村民的角度反过来说, 只许你城里人臭美,房子贴瓷片、喷各种各色高级的墙体涂料,水泥、

7、 路砖硬化路面,就不兴俺庄也美观美观?问题在于,现在的村子大多 虚空,青壮年只春节回来,有的几年不回来探望爹娘、儿女一次,一 些地方却仍在新建村庄,好看气派,但房舍大都长期地空荡着,圈不 住人气。我常去乡下,喜爱走村串庄,听到老乡的心音,结合到一些 专家对城镇化的再理解,乡村该是享受到城里人日常的生活便捷和 质量,在经济富足的状况下,传承文化的血脉,重建金黄的乡土。村 庄和城市是扁担的两头,但早已如失衡的天平。服务乡亲义写春联的横幅已经挂起,八仙桌的一只低一节的 腿已经垫支稳当,笔墨、纸张就位。起初是几个女人扭捏过来,问清 不要钱后拿起我们带来的红纸,麻利裁开。书法家把帽檐拉往脑后, 拿出一本

8、对联集锦,提笔,摆试、比划几下,开写。人不多,有点冷 清,远没有那年我们村子写对联时的喧闹。后来过来几个老人,有写, 有不写。一问,不写的老人说,孩子们过年都不回来,俺七老八十的 人,哪会爬高上低的糊对子。有人说,有些家好几年都不贴,一是没 人住,一是这些在家的老人,不利索,就不贴。年轻人进城,孩子们寄宿在镇上或县城上学,或者跟着外出打 工的父母,只老年人灰暗的衣着,让村庄的颜色愈来愈单调。春节, 该是添红透光的日子,但已淡去很多。人都说年味少,说无尽的乡愁, 处于村子里的人说不清晰,就是城里的人也越说越愁,最终迷失脚跟。书法家伴侣刚伸展开胳膊进入状态,那些拿着写好对联的人相 继离去,未再有人来。他有些失落,站在那里,手里的笔豪渐渐僵硬。 此时大风,村庄好像哆嗦一下。这是村落最终的布景。乡土重建,不单单是盖几排新楼房、招 手让从前出去的人回来,而是传统文化和精神道德的重构。或许应当 召唤乡绅的归来,他们是乡土文化坚决的捍卫者和传承者。某一天, 我也会回到父亲的家乡,车里装满书籍,读书写字,做乡间绅士。夫 人养鸡、种菜,喜鹊枝间飞。这是我精神的乌托邦,但我宁愿这种思 考在剩下的、白的时间里刺痛我。堂屋之上的乌鸦连续它的黑,它昭 示天亮。【乡间散记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