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6852086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一、选择题1通过Al2O3+N2+3C=2AlN+3CO可制得陶瓷材料Al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N是氧化产物B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1C每生成1.12 LCO,转移0.1 mol电子D14N2和12C16O所含中子数相等2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2SO4H3PO4B热稳定性:HFHClHBrC微粒半径:K+Na+Mg2+D第一电离能:NaMgAl3“玉兔”号月球车用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位素B与互为同素异形体C与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D与具有不同的中子数4根据下列反应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反应结论A非金属性:CSi

2、B非金属性:BrIC金属性:NaKD金属性:FeCuAABBCCDD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霓虹灯通电灯管变红是氖原子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属于p区元素D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6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四、五、六周期的副族元素均为10种B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的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8C元素周期表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D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A族的元素与第三周期第A族的元素核电荷数相差13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乙醛的结构

3、简式:CH3COHB2丁烯的键线式CH3O+的电子式:D基态Cr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原子中,L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K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如果某一基态原子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的自旋状态必然不同10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 H=-566.0kJmol-1B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104s24d5C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DHClO的空间填充模型:11下列化学用语

4、或图示错误的是AHClO的结构式为HOClB基态Cr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C顺2丁烯的球棍模型为D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模型是玻尔提出的B宇宙大爆炸后短时间内产生了氢、氦和大量的锂C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布共同决定了元素的性质D电子云模型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1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C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1D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B基态溴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C甲醛的电子式D水分子的空

5、间结构模型15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苯的含有的分子数为NAB0.1molCH4与足量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0.1 NAC合成氨工业中,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D由H218O与D216O组成的4.0g混合物含中子数为2NA二、非选择题16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_(填序号,下同),违反能量最低原理的是_,违反洪特规则的是_,违反泡利原理的是_。:17(1)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2)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3)光催化还原制备反应中,带状纳米是

6、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4)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和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8用元素符号填空:(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2)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3)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4)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19地球化学中,通常用热重分析研究矿物在受热时的质量变化以确定其组成。取66.6 mg由高岭石Al4Si4O10(OH)8和方解石(CaCO3)组成的矿物

7、,加热到673K1123K区间内分解为氧化物,样品总失重13.8 mg。高岭石受热分解反应方程式:Al4Si4O10(OH)8 2Al2O3+4SiO2+4H2O(1)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_个不同的电子层中,核外最外层电子分布在_个不同的轨道中。(2)硅与铝同周期且相邻,化学性质有相似性,写出Si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高岭石是长石的一种,不同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由钙长石化学式CaAl2Si2O8可推知钠长石的化学式为_。(4)此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为_。a. 44% b. 56% c. 77.5% d. 80%(5)若对高岭土进行煅烧活化,然后利用盐酸进行分解

8、,对于分解出的氯化铝溶液及二氧化硅再分别加入碱溶液进行去杂提纯,最后得到的氯化铝溶液可制备氧化铝。写出由氯化铝溶液得到纯净氧化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最节约):_。(6)用焦炭与石英砂(SiO2)混合高温,产生粗硅,现由两种方法将粗硅提纯:第一种方法:Si+2Cl2 SiCl4 SiCl4+2H2Si+4HCl第二种方法:Si+3HCl SiHCl3 SiHCl3+H2Si+3HCl。工业上常用第二种方法来提纯单晶硅,其原因是_。20下表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25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钪钛钒铬锰元素符号V核电荷数2122232425最高正化合价+3+4+5+6+7(1)写出

9、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V_;_。(2)已知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不符合构造原理。人们常常会碰到客观事实与理论不相吻合的问题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你的态度是_。(3)对比上述五种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你发现的规律是_;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21(1)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2)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3)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元素Mn与O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4)镍元素基态原

10、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5)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有_个未成对电子。22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A的元素符号为_,其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_性。(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则B的元素符号为_,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则D的元素符号为_,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4)E的基态原子的M能层全充满,N能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的元素符号为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

11、排布式为_。23元素X、Y、Z、M、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数之比为3:4;R-、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R常温下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2)写出X、Y、R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3)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室制备R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R非金属性强于M,下列选项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填字母序号)。A常温下的R单质熔沸点比

12、M单质的高BR的氢化物比M的氢化物更稳定C一定条件下R和M的单质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RM(6)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弱酸酸式盐A。向A溶液中通入氯气,得到无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AlN,A错误;B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氮气为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碳为还原剂;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错误;C没有标况,不能计算反应中转移电子的量,C错误;D1分子14N2和12C16O所含中子数分别为72=14、6+8=14,故所含中子数相等

13、,故D正确;故选D。2D解析:A非金属性ClSP,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A正确;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B正确;CK+有三层电子,Na+、Mg2+均为两层,Na+核电荷数较小,所以半径:K+Na+Mg2+,C正确;D由于Mg的最高能层电子为全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即第一电离能:NaAlMg,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3D解析:A.与质子数不同,它们不是同种元素,故不互为同位素,A错误;B.与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两者互为同位素,不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C.与不是同种元素,化学性质不同,C错误;D.

14、与的质子数都为94,中子数分别为144和145,两者的中子数不同,D正确;故选D。4B解析:A该反应中C是还原剂,Si为还原产物,说明该条件下还原性CSi,所以不能体现非金属性CSi,A错误;B该反应中溴单质为氧化剂,碘单质为氧化产物,说明氧化性Br2I2,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也越强,说明非金属性BrI,B正确;C该反应中Na为还原剂,K为还原产物,说明该条件下还原性NaK,但实际上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即金属性KNa,C错误;D该反应不能比较Fe和Cu的还原性强弱,所以不能比较Fe和Cu的金属性强弱,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5C解析:A电子由基态获得能量跃迁到激发态,从激发态跃迁

15、到较低的能级,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光的波长对应一定的颜色,故霓虹灯通电灯管变红是氖原子中的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谱,A错误;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该轨道上的电子大概率在球壳内运动,小概率出现在球壳外,B错误;C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属于p区元素的ns2np3,C正确;D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洪特规则,D错误;故选C。6B解析:按照洪特规则,基态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Ar3d104s1,故B正确;答案为B。7C解析:A第六周期含镧系元素,故该周期的副族元素超过了10种,A项错误;B第三周期和第四周期的同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过渡元素左侧时原

16、子序数相差8,如Na、K的原子序数相差8,B项错误;C元素周期表的形成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而核外电子排布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C项正确;D第四周期第A族的元素为As,原子序数为33,第三周期第A族的元素为Mg,原子序数为12,则二者核电荷数相差21,D项错误;故选:C。8D解析:A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故A错误;B2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键线式为,故B错误;C水合氢离子是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电子式为,故C错误;D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故D正确;故选D。9C解析:

17、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A错误;B每个轨道中最多可以填充两个电子,这两个电子自旋相反,能量完全相同,B错误;CL层有2s、2p能级,K层只有1s能级,L层上电子能量肯定比K层上电子能量高,C正确;D如果某一基态原子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这2个电子可以占据不同的电子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错误;故答案选C。10D解析:A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放出的热量,故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错误;C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C错误;D的结构式为,空间填充模型为,D正确。故选D。11D解

18、析:AHClO的结构式为HOCl,故A正确;BCr是24号元素,基态Cr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故B正确;C顺2丁烯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D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故D错误;故选D。12B解析:A波尔在卢瑟福核式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A正确;B宇宙大爆炸产生了氢元素和氦元素,以及很少的锂元素,B错误;C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布共同决定了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C正确;D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即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3C解析: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

19、数为7,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子数为5、质量数为18,原子符号为O,故B错误;C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C正确;D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价层电子排布图为,故D错误;故选C。14C解析:A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错误;B基态溴原子的核外有35个电子,分4层排布,基态溴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5,B错误;C甲醛分子中H、C原子间共用1对电子,O、C原子间共用2对电子,O原子外围达到8e-结构,其电子式为 ,C正确;D水中氧原子分

20、别与两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2个孤电子对,则水分子为V形结构,空间结构模型为,D错误;故选C。15D解析:A. 标准状况下,22.4L苯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A错误;B. 0.1molCH4与足量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等混合物,故B错误;C. 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合成氨工业中,1mol N2和3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少于2NA,故C错误;D. H218O与D216O分子的中子数均为10,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由H218O与D216O组成的4.0g混合物含中子数为=2NA,故D正确;故选D。二、

21、非选择题16 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和正确;中电子排完轨道后应排轨道,而不是轨道,违反能量最低原理,正确的应为;中没有遵循洪特规则,第三能层的轨道表示式应为;中忽略了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为半充满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正确的应为;违反泡利原理,正确的应为;故答案为 。17 O HCGeZn O 或解析:(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O的电负性大于N;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N的电负性大于P,又H的电负性小于O,因此,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O;(2)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3)Zn、

22、Ge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稀有气体元素除外),而O是活泼非金属元素,电负性仅次于F,由此得出O、Ce、Zn的电负性依次减小;(4)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可能是Li或P,因为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应为P,D元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C、D同周期,所以D为Cl。和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为O,B为Na.电负性最大,即非金属性最强的为O。P为15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18(1)H(2)He(3)F(4)K解析:(1)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H。(2)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

23、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原子越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大,He最难失去一个电子,则He的第一电离能最大。(3)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F的电负性最大。(4)原子越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小,则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K。193 Si+2NaOH+H2ONa2SiO3+2H2 NaAlSi3O8 c 2AlCl3+3H2OAl2O3+6HCl 温度较低,耗能少;HCl可以循环利用【分析】(1)根据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2)S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3)根据不同

24、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结合化合价代数和是0可写出钠长石的化学式;(4)由高岭石Al4Si4O10(OH)8和方解石(CaCO3)组成的矿物,加热到673K1123K区间内分解为氧化物,方解石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高岭石受热分解反应方程式:Al4Si4O10(OH)82Al2O3+4SiO2+4H2O,所以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列方程组计算;(5)Al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6)根据反应中能量的消耗和原料的使用来分析。解析:(1)硅为14号元素,其核外有14个电子,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则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3个

25、电子层,核外最外层电子分布在3个不同的轨道中;(2)硅与铝同周期且相邻,化学性质有相似性,S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3)结合钙长石的化学式可知钠长石就是将钙长石的中钙更换为钠,铝硅酸阴离子不变,以及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可得钠长石的化学式为NaAlSi3O8;(4)由高岭石Al4Si4O10(OH)8和方解石(CaCO3)组成的矿物,加热到673K1123K区间内分解为氧化物,方解石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高岭石受热分解反应方程式:Al4Si4O10(OH)82Al2O3+4SiO2+4H2O,所以减

26、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设矿物中高岭石为x mol,方解石为y mol,则516x+100y=66.610-3 g,4x18+44y=13.810-3 g解得:x=110-4 mol,y=1.510-4 mol,则高岭石的质量为110-4 mol516 g/mol=51.610-3 g=51.6 mg,则此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为100%=77.5%,故合理选项是c;(5)Al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则氯化铝溶液得到纯净氧化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最节约)为:2AlCl3+3H2OAl2O3+6HCl;(6)用焦炭与石英砂(SiO2)

27、混合高温,产生粗硅,现由两种方法将粗硅提纯:第一种方法:Si+2Cl2 SiCl4 SiCl4+2H2Si+4HCl第二种方法:Si+3HCl SiHCl3 SiHCl3+H2Si+3HCl。第二种方法反应温度较低,能量消耗少,而且HCl能循环使用。【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子排布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硅酸盐的表示方法、物质含量的计算、工业生产的条件选择等,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结合物质的性质、能耗等分析解答。20 (或) (或) (或) (或) 尊重客观事实,注重理论适用范围,掌握特例(或其他合理答案) 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都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s能级和次外层d能级电子数目

28、之和 能级交错使得次外层d能级上的电子也参与化学反应【分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定则等可以写出核外电子排布。解析:(1)Sc是第21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因为第4层的s轨道的能量比第3层的d轨道低,所以电子先排第4层s轨道的两个位置,再排第3层d轨道的一个位置,Sc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或);Ti是第2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因为第4层的s轨道的能量比第3层的d轨道低,所以电子先排第4层s轨道的两个位置,再排第3层d轨道的2个位置,T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29、V是第23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因为第4层的s轨道的能量比第3层的d轨道低,所以电子先排第4层s轨道的两个位置,再排第3层d轨道的3个位置,V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或);Mn是第24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因为第4层的s轨道的能量比第3层的d轨道低,所以电子先排第4层s轨道的两个位置,剩余5个电子再排第3层d轨道的5个位置,Mn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或);(2)已知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并不符合构造原理。人们常常会碰到客观事实与理论不相吻合的

30、问题,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态度应该是: 尊重客观事实,注重理论适用范围,掌握特例,故答案为:尊重客观事实,注重理论适用范围,掌握特例(或其他合理答案);(3)对比这五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可以发现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s电子和次外层d电子数目之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能级交错使d电子也参与了化学反应;故答案为: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都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s能级和次外层d能级电子数目之和;能级交错使得次外层d能级上的电子也参与化学反应。21 N 球形 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Mn 1s22s22

31、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 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3d104s24p2 2解析:(1)基态K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K、L、M、N,能量依次增高,处于N层上的1个电子位于s轨道,s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2)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可知其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3)根据构造原理可写出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Mn和O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63s23p63d54s2、1s22s22p4,前者的3d轨道中5个

32、电子均未成对,后者的2p轨道中有2个电子未成对,所以Mn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5)Ni是28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根据洪特规则可知,Ni原子3d能级上8个电子尽可能分占5个不同的轨道,其未成对电子数为2;(5)Ge(锗)元素在周期表的第四周期A族,因此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3d104s24p2,p轨道上的2个电子是未成对电子。22 N 碱 Cl KCl Fe 第四周期族 Cu l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解析:(

33、1)A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A位于第二周期,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即A为N,其最简单的氢化物为NH3,其水溶液为氨水,溶液显碱性;(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为Cl,C为K,Cl和K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l;(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为半满,原子失电子,先失去最外层电子,即D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64s2,即D为Fe,位于第四周期族;(4)E的基态原子的M能层全充满,N能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

34、04s1,即E为Cu。23 第3周期第VIA族 Na+ 2H2O22H2O+O2 MnO2+4H+2Cl-Mn2+Cl2+2H2O BD HSO3-+H2O+Cl2=SO42-+2Cl-+3H+【分析】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为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数之比为3:4,则M为S,R-可能为F-或Cl-,Z+ 或X+可能为H+或Li+或Na+,R-、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且元素X、Y、Z、M、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R为Cl、X为H、Z为Na。解析:(1)M为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VIA族;Z为Na ,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第3周期

35、第VIA族;。(2)X为H ,Y为O,R为Cl,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是HClO,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X为H ,Y为O,形成10电子的分子为H2O,18电子的分子为H2O2,H2O2转化成H2O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4)R为Cl,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Cl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5)A. 常温下的Cl2的熔沸点比S的高,不能说明Cl2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A错误;B. 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36、Cl2的氢化物比S的氢化物更稳定,能说明Cl2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B正确;C. 一定条件下Cl2和S的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说明Cl2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C错误;D. 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4H2SO4,说明Cl2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D正确;故答案为:BD。(6)X为H ,Y为O,M为S,Z为Na,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弱酸酸式盐为NaHSO3,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2O+Cl2=SO42-+2Cl-+3H+,故答案为:HSO3-+H2O+Cl2=SO42-+2Cl-+3H+。【点睛】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