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827601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即将开头,信任老师们都已经制定好完整的教案 了,好的教案有利于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下是范文社我细心为您 推举的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11、设计思路老奶奶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 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慧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 并在小动物们的关心下开头查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伴侣美丽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妙憧憬,也同 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2、活动目标听故事,理解老奶奶让大家“吃了粽子讲故事的美妙愿望。(2)乐于参加传话、词语接龙等语言嬉戏,体

2、验听说的乐趣。3、活动预备图画书、ppt课件自制大粽子两只:一只用来“传话,一只用来“接龙粽子糖若干4、活动过程(1)阅历回顾,引发爱好1、重点: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晰连贯地表达2、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嬉戏的欢乐活动预备:?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活动过程:一、回忆阅历并导入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 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结合音乐观赏故事,老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叙述故事,让幼 儿能静下心来感

3、受故事的魅力。二、看看讲讲故事今日这个奇妙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观赏故事)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一一谁就会讲故事了)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 事吗?2、看看讲讲故事其次部分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 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焦急,怎么办?还 能请谁来帮忙呢?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 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3、倾听、理解故事最终一部分t:

4、(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胜利了么?(pptlO 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方法把小姑娘找回来?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连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 尾)三、做嬉戏吃粽子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伴侣吃粽 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嬉戏(藏在粽子里):1、打开粽子一,嬉戏:听话。要求:幼儿认真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2、打开粽子二,嬉戏:接龙。(1广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 尾是下一词的词首。(2广句子接龙要求:用很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

5、 重复一遍再接下去。3、打开粽子三,嬉戏:静静话。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在玩语言嬉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育认真听仔细想的好习 惯。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四、吃了粽子讲故事老师操作故事盒,幼儿叙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 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老师与幼儿一起叙述故事)以幼 儿熟识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叙述的愿望和参加活动的爱 好。活动反思: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特别好,活动很顺当,幼儿特别喜 爱,特别投入,活动的微调特别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好玩 的嬉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阅历的基础

6、上 都获得了阅历的提升和语言力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当、有 序的开展奠定了特别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 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育。如:学习习惯的培育。当 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急躁等待,仔细倾听;当 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嬉戏规章的 建立和嬉戏意识的培育。如在嬉戏“静静话中,要仔细认真地听,听 清晰了,再按嬉戏规章进行传话,这样嬉戏就能顺当进行了。除此之 外,在以后的嬉戏活动中,都要留意嬉戏规章的建立和嬉戏意识的培 育。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6教学目标:1、熟悉15个生字,会写8个字。2、自主积累词语。3、正确、流

7、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育同学对 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鄙视之情以及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来历的爱好, 从而拓宽同学的学问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教学重点:熟悉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情境法、嬉戏法、小组合作法教学预备:生字卡片、挂图。课时支配: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师动情叙述屈原的故事。2、板题揭题。3、说说你对粽子有多少了解?二、初读课文。1、同学自由读课文,把不熟悉的字标出来。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会生字。(问老师、问同学、联系上下文)3、再读课文,巩固刚刚学会的生字。4、标

8、出课文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5、指名评价,订正读音。三、学习生字。1、小老师带读生字。2、齐读带拼音的生字。3、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4、猜字嬉戏。其次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开火车读生字。2、找伴侣嬉戏巩固识字。3、同学相互介绍几个难字的记忆方法。二、朗读课文。1、同学自由读课文。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3、小组竞赛读课文。4、选择自己喜爱的自然段背诵。三、拓展延长。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第三课时一、复习生字。1、开火车读生字卡。2、踩地雷嬉戏。二、写字。1、出示“方、工、快。(1)、认读。开火车读。齐读。(2)、扩词。(3)、记字形。指导书写。

9、2、出示“信、作、伟、住、伴。(1)读一读,找规律。(2)扩词。(3)指导书写。3、同学练写。第四课时一、积累词语。1、在这课你学到了哪些词语?2、把这些词语抄在你的采蜜本上。二、快乐乐园。1、词语嬉戏。送鲜花入瓶。2、跟同学讲一讲吃粽子的来历。相互评一评。3、选择自己喜爱的自然段背诵。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7教学目标:1 .复习端午节的一些习俗。2 .学习用纸质材料做香囊。3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民族骄傲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囊。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课前预备:(同学)制作香囊所需的材料(折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报纸片、 毛线、流苏)。(老师)课件、

10、自制香囊、制作材料等。教学过程:一、了解挂香囊的用途,激发自制的爱好。师:同学们,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拍起来一一五月五,是端阳。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荷包香,香衣裳;菖蒲插在门框上, 龙舟下水喜洋洋;这儿那儿都是端阳!歌谣说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一一生:端午节师:对!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忙起来,忙什么?一一生:吃粽子、 赛龙舟、吃“五黄、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师: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历久弥新。佩戴香囊是 端午节的其中一个传统习俗。瞧,(课件出示挂香囊的画面)美丽 吧?一一美丽!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内装香料,佩戴时香气扑鼻。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佩戴香囊呢?端午

11、节佩带香囊不仅能避邪驱害,还是美丽的装饰呢。二、观看香囊,争论、探究制作香囊的方法及留意事项。师:留意了,老师要变魔术了,一、二、三(出示香囊)想知道这些 香囊是怎么做的吗?一一生:想!师:想啊,这节课老师就教你们制作香囊高兴奋兴迎接即将到来的 端午节(出示课题)。小身板直起来,脑子动起来。看,问题一:做这样的香囊需要哪些材料?折纸、剪刀、胶棒、毛线、水彩笔、流苏(课件出示)师:材料有了,就可以动手了,(出示问题二:)怎样使用这些材料 来做香囊呢,我先露一手你们看看。(老师示范)拿出折纸,老师把它对折一下,喜爱什么外形的香囊呢?老师喜爱 爱心就画爱心形吧!(画爱心)看这是什么?(举起剪刀)老师

12、要开头剪喽! 剪好了,变,两颗爱心,现在这两颗爱心光秃秃的不好看,老师给它 们装扮装扮。(拿出水彩笔在爱心上画图案)。k,老师帮它们装扮好 了!(将画好的亮相一下)接下来,用胶棒把两颗爱心粘起来,胶棒要涂在没有图案的那面, 留意了,胶棒沿着爱心涂,假如整圈都涂满了,行吗?生:不行。师:对啦,爱心上方不要全部粘起来,否则香料塞不进去就不叫香 囊啦。把流苏粘在爱心下方,再往香囊里填充报纸片让香囊有立体感。 最终把毛线粘在爱心上方,瞧,一只香囊完成了,可以挂在脖子上!师:制作香囊一点都不难。现在,我要考考大家,制作香囊需要几 个步骤?生:第一步用折纸剪出香囊的外形;其次步用水彩笔在香囊上 画图案;第

13、三步往香囊里面填充报纸片;第四步在香囊上方粘上毛线。师:我还有个疑问,是不是全部的香囊都是爱心形的呢?生:不是师:那你告知我香囊有什么样的外形和装饰图案?(出示问题三)老师给大家一些例子,你在做的时候可以仿照上面的也可以画自己 喜爱的。师:拉长耳朵啦,我还有温馨提示给大家呢?师:1、香囊两面的装饰内容可以有所变化。2、使用剪刀时要留意平安。3、把剩下的报纸片等材料装入盘子里。三、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囊。接下来是你们展现才艺的时候了,比一比,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 囊最美丽。赶快行动吧!(同学制作,老师随机指导)四、相互欣赏,体验自制香囊的欢乐。佩带香囊有杀菌和提高身体反抗力的作用,赠送香囊则代

14、表着平安 吉利和幸福。下面就让我们相互赠送香囊,把平安和幸福送给同桌。(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把你的香囊挂在同桌的脖子上,说一句祝愿 语吧!挂着同桌送的香囊,心里肯定很兴奋跟同桌齐诵拍手歌吧:五 月五,是端阳。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荷包香,香衣裳; 菖蒲插在门框上,龙舟下水喜洋洋;这儿那儿都是端阳!这儿那儿都是 端阳!五、升华情感小小端午香囊,承载了人们对端午民俗更深更美的祈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端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了更 深的熟悉,老师信任今年的端午节大家肯定会过得特殊有意思。出示封面:一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一听说过包着故事的粽子吗?今日就来听一听粽子里的故事。(

15、2)倾听、理解故事情节包粽子(出示第15页):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事?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小结:原来,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吃粽子(出示第612页):一谁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会讲故事吗?一学学小动物吃了粽子后的样子。小结:小动物们虽然吃了粽子,但是它们不会说话,所以不会讲故事。讲故事(出示第1322页):一小动物用什么方法找来小姑娘吃粽子?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样?小结:小动物们为老奶奶引来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完整观赏故事:一小姑娘带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假如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会做什么呢?迁移运用,开展嬉戏一

16、老师这里有几只大粽子,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讲故事吧!(拆开第一只粽子。)传话嬉戏: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将词组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依次传话至最终一个,公布答案,比比哪组传的精确率高,哪组便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规章:传话者要附在听者耳边传话,声音不能响但应清楚;听话者 要认真倾听传话内容,尽可能正确仿照并传递。(拆开其次只粽子。)词语接龙: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老师说出词组后,由两组幼儿轮番依次接 龙,直到接不上为止,接上的一组可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规章:词头接词尾,可同音相接。(4)延长活动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事,这里还有最终一只粽子,里 面有很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

17、次你可以和伴侣一起 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2教材分析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欢乐,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供 应操作探究的机会。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 情,提前感受端午节的欢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 的暖和,专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 不同味道。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究竟, 有自信念。3、喜爱参与“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欢乐,感受中国文化 的丰富。活

18、动预备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 和小伴侣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活动建议1、利用教学课件,关心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外形。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 八宝粽、绿豆粽等许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我国地方 不同,包出的粽子外形也不同,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2、了解包粽子需要的原料,知道不同口味的粽子需要不同的原料。提问:制作粽子都需要什么东西?粽叶和苇叶哪里不一样?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 一片可以包一

19、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馅料需要: 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粽绳, 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1)引导幼儿观看苇叶,比一比,看一看,包粽子用的苇叶和刚采摘的苇叶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为什么?小结:新奇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 苇叶就不会撕裂了。(2)引导幼儿观看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 并引导幼儿尝试。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简单粘连在一起,糯 米就不会漏出来。摆放苇叶一倒一正平铺在木板上,苇叶之间要叠压 一部分。(3)引导幼儿熟悉糯米,了解

20、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糯米粘性大,包出的粽子糯米煮熟后膨胀性比大米小,粽叶不会被 胀破,而且粘性好不会散。(4) 了解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家长老师讲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鼓舞大家尝试用不同的 方法包粽子。(5)亲子合作包粽子,体验亲子合作的欢乐。幼儿分组与家长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拿、放材料,边看边 沟通: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包粽子的挨次是什么?要留意什么?家 长指导幼儿尝试包粽子。4、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向厨房的阿姨了解煮粽子的方法。延长活动粽子煮熟后,品尝粽子,体验劳动的欢乐。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31、设计思路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 我

21、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消失, 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 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 子的大争论以及端午热。2、活动目标(1)熟识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伴侣一起品尝粽子,共享节日的欢乐。3、活动预备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外形、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4、活动过程(1)导入激趣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2)叙述故事完整叙述:

22、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一谁吃了粽子?最终谁会讲故事?一粽子里包着的究竟是什么?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4一、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伴侣们找到了很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 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慧的老奶奶把故事 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二)主题分析通过叙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查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 子的曲折经受,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妙憧憬,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 故事的愿望。(三)情节分析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 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 小读者是否很担忧

23、呢?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消失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 子做什么呢?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 不同小动物的叫声肯定引起了孩子们的爱好,也引发了焦虑:松鼠、 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 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 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肯定也很想听听吧!(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 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爱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消失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存的性格 一览无余

24、。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 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小姑娘惊慌、惊异、快乐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 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五)图画分析1 .画面构图、颜色画面的颜色光明,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 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暖和、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在构图上,运用了大片的、简洁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 物的动作和表情非常清楚,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2 .图画中隐藏的细节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 小绿裤的服饰装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

25、叶的画 面.这些细节的咳U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呈现出浓浓的民俗韵味。(六)语言分析故事中的文字美丽,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加了故 事的可读性。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 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妙心愿。“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消失的词汇,但加上了 “又青又香 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简单理解和把握了。“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消失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二、活动设计故事小粽子小粽子教案篇5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妙情感。2、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晰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嬉 戏的欢乐。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5、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活动重点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