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主要看点与机遇.pptx

上传人:z** 文档编号:96786375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7.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主要看点与机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经济主要看点与机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主要看点与机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主要看点与机遇.pptx(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形势作了科学研判,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也在上升。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基调,加大宏观政策协同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继续扩大内需,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培育外贸新动能,确保重点领域顺利实现新旧模式切换。前言导读 1“以进促稳”,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稳中育新提

2、振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目录 3外贸新动能加速聚集 4“注册制”改革往深里走 5中国金融开放步稳蹄疾,双向开放结硕果显成效目录 6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PARTONE如何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安永在今年两会首日为您盘点2024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看点与机遇。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以进促稳”,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进促稳”,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并实现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增长5.2%,完成年度增长目标。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活动复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房地产、

3、金融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仍面临压力,并且这种态势可能将贯穿2024全年。“以进促稳”,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将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宏观政策将加大力度并协同配合: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心,细化任务目标和发展路径。“以进促稳”,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促消费、扩内需,要多管齐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改善就业形势,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政策支

4、持,从而提振消费、投资信心。防风险、促改革是重中之重: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仍是今年的工作重心。“先立后破”要求金融行业精准施策、精细助力,赋能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PARTTWO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人民币4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服务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北上玩雪、南下避寒、文化体验和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假日出游的热门选择,文旅消费进入新一轮提质升级期。2023年,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性,伴随居民收入

5、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消费实现扩容提质的韧性增长。2023年稳中育新提振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稳中育新提振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 提振大宗消费,稳住消费增长基本盘。抓住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有利于带动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消费与投资畅通循环。展望展望2024年年,提振大宗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挖掘培育新型消费挖掘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扩大服务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抓手。稳中育新提振大宗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释放发展活力。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消费增长

6、的主要来源,各类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受到青睐。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文化赋能、政策扶持、监管优化将推动服务品质升级,丰富内容供给,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服务消费细分和多元化,激发服务性消费市场活力。多措并举,挖掘培育新型消费,以新促兴。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主力消费群体、消费理念等方面产生新变化,消费市场在业态、模式和内容等方面加速革新,更多聚焦健康消费、绿色智能消费、数字消费等潜力较大的领域。PARTTHREE中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并好于预期,货物进出口总值达人民币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持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服务进出口为人民币6

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中国外贸发展不仅克服了世界经济下行、外部需求不足和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等不利因素,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还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亮点突出:2023年外贸新动能加速聚集外贸新动能加速聚集 外贸新业态加速培育跨境电商进出口人民币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既助力中国产品通达全球,也与世界共享了中国市场机遇。绿色和数字出口新动能发展快电动汽车(+80.2%)和锂电池(+33.6%)出口值增长领先,其中电动汽车出口量已占到中国汽车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体现了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果,并为全球绿色转型做出贡献;数字服务出口8规模达人民币1.54万亿元,同比增长9%

8、,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贸新动能加速聚集 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的出口同比增长9.3%。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中间品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到61.1%,体现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入新阶段。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更紧密进出口规模达到人民币19.4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6.6%,规模和占比均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东盟已连续四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PARTFOUR中央经济工作会围绕“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等具体措施,对“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做了部署。尽管外部环境仍面临挑

9、战,但在政策支撑、产业转型、国内消费回暖等积极因素推动下,预计中国外贸将继续巩固综合竞争优势,保持高质量发展。展望2024年“注册制”改革往深里走“注册制”改革往深里走 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基础制度;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2024年A股IPO保持阶段性收紧趋势,IPO政策继续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倾斜,IPO行业集聚效应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革故鼎新,砥砺前行。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释放发展活力。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

10、量。产业相关的并购重组将迎来窗口期,市场预期面向头部大市值公司的快速审核机制会适时推出,鼓励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将“应退尽退”,资本市场会加速优胜劣汰。“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已成共识,支持和鼓励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政策将不断出台,政策端会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投资者信心将持续恢复。PARTFIVE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显著加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持续推进,金融机构“引进来”和“走出去”取得系列成果。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中国金融开放步稳蹄疾,双向开放结硕果显成效“注册制”改革往深里走“引进来”方面,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

11、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持续拓宽,沪伦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及ETF互联互通等机制平稳运行。人民币国际化脚步加速,在我国跨境交易中占比升至51.1%,超过美元成为第一大交易货币。从货币的收支、储备、外汇交易等各个角度来衡量,人民币的全球地位正在稳步提升。行业层面,银行、保险、证券、资管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与2017年末相比,2023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增长19.13%。机构层面,国际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23年末,外资参控股券商已达18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已达9家。“走出去”方面,截至2023年上半年,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了145

12、家一级机构,6家中资保险机构在8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5家境外分支机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2024年工作会议中,把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列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展望2024年,全国两会将为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指明未来的方向。我们相信将会看到一个更加成熟、稳定和富有创新力的中国金融市场。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金融改革开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中国金融开放步稳蹄疾,双向开放结硕果显成效PARTSIX我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五成;新能

13、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产品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持续引领我国创新发展。2023年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这是首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一方面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数智力技术、绿色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在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变革创新;另一方面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发展机遇,加强对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