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初识的酸和碱 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docx

上传人:李仲 文档编号:96783812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初识的酸和碱 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5章初识的酸和碱 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初识的酸和碱 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初识的酸和碱 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识酸和碱 一、单选题1下列对宏观性质或现象的微观解释中,合理的是A钠元素和镁元素存在本质区别,因为钠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不同B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实验室制取O2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

2、预留少量的水或细沙3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在科学上成立的是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B汽油要密闭保存防止分子间出现间隔C酸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有酸根离子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碳原子结构不同AABBCCDD5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要求更高。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

3、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蒸发食盐水D稀释浓硫酸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C稀释浓硫酸D点燃酒精灯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B氧化铜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紫红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C红磷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D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铝固体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

4、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B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1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生石灰B食盐固体C氢氧化钠固体D硝酸铵固体1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要将其除掉可选用A汽油B稀盐酸C酒精D水二、填空题13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许多“明星物质”出现在公众视野。回答问题:(1)口罩有很好的阻隔作用,起过滤作用的主

5、要是内层过滤布,其材质主要是聚丙烯,原材料是丙烯(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每个丙烯分子中有_个原子。(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测得某84消毒液的pH值为12,该84消毒液显_ (填字母序号)。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确定(3)甘肃中药材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生石灰常用来保存中药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14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物质的变化,探究物质的组成等等。将下列实验中A与_(填字母)分为一组,分类依

6、据是_。A水通电的实验B铁生锈的实验C甲烷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D浓硫酸腐蚀布料(2)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许多酸,其中一种重要的酸是盐酸,它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又叫氢氯酸,硫化氢(H2S)与氯化氢相似,硫化氢的水溶液又叫_。请写出硫化氢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15用恰当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_( )(2)水通电分解_( )(3)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_16亚硝酸钠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类食品的添加剂。亚硝酸钠是一种有咸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容易被误食,过量食用会中毒,因而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暴

7、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_。(归纳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归纳两条)(2)鉴于亚硝酸钠的性质,其保存方法是_。(3)区分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是_。三、实验题17下面所示为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该组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要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EF装置E的作用是_(3)

8、欲用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某同学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DC。仪器C中看到的现象是_。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则计算出的结果将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其中之一)。18小楠同学在探究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以上三个实验中,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楠记录他观察到的现象。实验:_;实验2:_。(2)实验中玻璃广口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楠寻找一种生活用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选用的物品

9、是_,改进后看到实验的现象是_。(3)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各装置中的现象虽然不同,但其原理都是_。(4)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氢氧化钠应_保存。四、推断题19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均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甲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乙俗称消石灰。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 _ 。(2)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_ 。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写出中的丁转化为中的丙的化学

10、方程式: _ 。20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写出E、F的化学式:E_;F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AD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CA_。五、计算题2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铝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取457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8000g溶液,再逐渐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沉淀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图象如图:(已知氢氧化铝沉淀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11、应生成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X轴表示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W为116克,K为272克,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图象中,A点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g,B点氢氧化钠的质量与A点氢氧化钠的质量的差值为 g(2)计算氯化镁样品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01),写出过程22向10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点所对应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所含溶质为_。(2)求(1)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请写出计算过程)试卷第7页,共7页参考答案:1C【详解】A、

12、由元素的概念可知,钠元素和镁元素存在本质区别是因为钠原子和镁原子的质子数不同,选项错误;B、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选项错误;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过程中,H2O2分子分裂呈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部分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同时另一部分氧原子构成氧分子,选项错误,故选C。2C【详解】A、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利用降低温度的原理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选项正确;B、实验室制取O2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能够避免浪费药品,选项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烧

13、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散热,选项错误;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导致瓶底受热不匀发生炸裂,选项正确,故选C。3C【详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都含有10个质子,但不是同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B、置换反应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碳元素

14、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NaOH=Na2CO3+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但反应物不是酸和碱,所以此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A正确;B、分子在不断运动,汽油易挥发出汽油中的各种分子,要密闭保存,故B不正确;C、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酸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C不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

15、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故选:A。5D【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口没有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食盐水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食盐水,让其均匀受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6A【详解】A、

16、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7C【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A不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

17、低处保持水平,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不正确。故选C。8B【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

18、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9A【详解】A、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符合题意;B、氧化铜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铝难溶于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氢氧化铝固体中,紫色石蕊溶液不能变成蓝色,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详解】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推理错误;B、碱的溶液显碱

19、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推理错误;C、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氖原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同不是同种元素,推理正确;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带正电,不是离子,推理错误。故选C。11B【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故A错误;B、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也就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B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

20、侧水面上升,故C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降温后收缩体积变小,使U型管右侧水面下降,故D 错误。故选B。12B【分析】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故该白色物质是碳酸钙。【详解】A、汽油与碳酸钙不反应,故A错误;B、盐酸可以将碳酸钙溶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B正确;C、酒精与碳酸钙不反应,故C错误;D、水显然不会清除碳酸钙,故D错误。故选B。13 9 +1 C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详解】(1)由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可知,每个丙烯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共个原子。(2)NaClO

21、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84消毒液的pH值为12,则该84消毒液显碱性,故选C。(3)生石灰常用来保存中药材,原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1) C 探究物质的组成(2) 氢硫酸 【解析】(1)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的组成;B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甲烷的组成;D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所以A、C两实验的探究目相同可归为一类;(2)利用类比的方式命名较为简单,氯化氢的水溶液叫氢氯酸,则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与氢氧

22、化钾反应生成硫化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详解】(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而碳酸呈酸性,所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产生了氧气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3)胃液中含有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盐酸含量过多则会引起胃部不适,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胃酸,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故填:。16(1) 有咸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易与氧气反应 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2)密封保存,避免高温(3)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色的是食盐;【解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在没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所以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为有咸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为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2)因亚硝酸钠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所以应密封保存;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所以应避免

24、高温;(3)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的水溶液为中性,可以用无色酚酞溶液进行鉴别,方法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色的是食盐;17(1) AEF (2)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偏小【解析】(1)图中只有A装置为发生装置,且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则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则连接顺序为AEF;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想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则需要除杂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则装置E的

25、作用是干燥气体。(3)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仪器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则计算出的结果将偏小。18 溶液进入试管内,试管内的液面上升 气球胀大 塑料瓶 塑料瓶变瘪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利用反应物被消耗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合理即可) 密封【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与外界有气压差。实验的现象是溶液进入试管内,试管内的液面上升;实验的现象二氧化碳被消耗,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小气球胀大;(2)塑料瓶易变形,

26、将广口瓶改成塑料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由于瓶内压强减小而出现变瘪的现象;(3)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 + CO2 = Na2CO3 + H2O;在各装置中的现象虽然不同,但其原理都是利用反应物被消耗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4)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19 改良酸性土壤 CaO 2NaOH+CO2=Na2CO3 + H2O Na2CO3+ Ca(OH)2=2NaOH + CaCO3【详解】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物质为盐酸、乙物质为氢氧化钙,故:(1)氢氧化钙是碱可用于改良酸性

27、土壤,所以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改良酸性土壤;(2)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因为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盐碳酸钙,所以丙可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可以与酸反应,所以丁可能是氧化钙,故丁的化学式为CaO;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碳酸钠,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生成的新碱,则丙可能是氢氧化钠,故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 + H2O;写出中的丁为碳酸钠,转化为中的丙为碳酸钙的反应是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也可以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故化学方程式:Na2CO3+ Ca(OH)2=2NaOH + CaCO

28、3。20(1) CO C(2) 分解反应 【分析】框图式的推断题,抓住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特殊的性质及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级题目的“题眼”, 该题的题眼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说明是碳酸钙,B为氧化物,可判断为氧化钙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C,C又能转变为碳酸钙,故可判断B为氧化钙,C自然为氢氧化钙,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可判断为一氧化碳,点燃生成D,说明D为二氧化碳,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且F是单质,说明为碳;【详解】(1) E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F为碳,化学式为:C;(2)A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故AD: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为多”,属于分解反应;C为氢氧化钙,A为碳酸钙,故CA: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1)400;80(2)41.58%22(1)Na2SO4(硫酸钠)(2)7.1%【详解】(1)A点为硫酸铜溶液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液中所含溶质为硫酸钠;答案:硫酸钠;(2)设A点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为x, x=14.2gA点所对应的溶液总质量为100g+109.8g-9.8g=200g;A点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7.1%答:(1)中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1%答案第7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