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学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44276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石之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石之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石之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石之瓠》学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周五石之瓠导纲班级:姓名:小组号: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2 .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3 .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厘清文章文章的主旨。难点: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课程流程一、知识链接1 .走进作者:庄子庄子(约前369 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和老

2、子并称“老庄”。他 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 人。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 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 积极意义。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2 .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

3、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 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与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 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 面。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善于虚构,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 色彩。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3惠子,又名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人,做过魏国的相国,名家学派(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的主要

4、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主要倡导者,魏齐楚对抗秦国。根据庄子一书,惠子与庄子是有趣的辩友, 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的论题有“大而无用”“人故无情”和“鱼之乐”等。4 .写作背景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 的战争愈演愈烈。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士提 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 生追求。惠子“五石之瓠”和庄子

5、“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真实写照。5 .道家思想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用“道” 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 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一般来说,老子所说的“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道”无形无象。在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的门徒多,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 以其独有的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

6、生命力。6 .题目解读“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道遥游(庄子集释,中华 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着加的。五石之瓠,指能容纳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二、课程主体根据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 )我大瓠之种(zhbng),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 6 ng)水浆.其坚不能 自举也。剖(p6u)之以为瓢,则瓠(hud )落无所容。非不喏(xi ao)然大也,吾为(we i)其无用而 拾(pou)之。庄子曰:“夫(千)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un)手之药者,世世以 济湃统(p I ng p I ku a ng)为事。客闻之,请

7、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济湃统,不过数金。今 一朝而鬻(y u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yu 6)吴王。越有难(nGn),吴王使之将(jiGng)。冬, 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 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f 0)!” 三 讨论学习“大瓠”的?对于大葫芦的用处,庄子和惠子的分歧在哪里?“不龟手之药”的?这个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观点?3 .“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中宋人和惠子有何相同点?客和庄子有何相同点及不同点?4 .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Ng五、课

8、堂小结所 用导 也四、拓展升华寓言之中蕴含哲理用寓言故事和人物形象作为依托。文中刻画了惠子和庄子两个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庄子讲述了 “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来反驳惠子认 为“五石之瓠”无用的观点,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形象 特点。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加大而无用 C明) u注亍白勺后I也大而无用 哈)未人世代5票次分举u局14勿= 刁年乎之为 又寸匕匕: OI 春:吉圭寸二1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 惠子和庄子两人的对话贯串始终,用两人对话的形式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故事内核。(3)以小见大,思辨性强。本文借助“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这两则 小故事,深刻地阐明了 “有用”与“无用”可以相互转 化的哲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引发人们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