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防雷接地综合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38882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检测+防雷接地综合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防雷检测+防雷接地综合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检测+防雷接地综合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检测+防雷接地综合解决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雷检测+防雷接地综合解决方案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和高能量等特点,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 大的威胁。为了防止或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包括防 雷接地和防雷检测。地凯科技将介绍防雷接地和防雷检测的基本原理、综合应用方案和国 家标准规范。防雷接地是指将建筑物的金属结构、防雷装置和电气设备与地面连接,形成一个接地系 统,以便将雷电流引入地面,从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破坏。防雷接地系统包括接地 体、接地导体和接地连接件三部分。接地体是指埋入地下的金属材料,如钢筋、钢管、铜线 等,它们与土壤形成良好的接触,提供低阻抗的通路。接地导体是指连接接地体和建筑

2、物金 属结构、防雷装置或电气设备的金属线或带。接地连接件是指用于连接接地导体和其他部件 的金属件,如螺栓、垫圈、夹子等。防雷检测是指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以评估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存在缺陷或故障。防雷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地电阻检测、接地连接件检测、 接地导体检测等。接地电阻检测是指用专用的仪器测量接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反映了 接地系统引入大地的能力,越小越好。接地连接件检测是指用目视法、手摇法或电流法等方 法检查接地连接件的紧固程度、锈蚀情况、损坏情况等,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完整性。接地导 体检测是指用目视法、尺量法或电流法等方法检查接地导体的长度、截面积、布置方

3、式、敷 设深度等,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为了说明防雷接地和防雷检测的综合应用方案,地凯科技将以一个位于广西南宁市的高 层建筑物为例进行介绍。该建筑物高120米,有30层,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该 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办公和商业,内部有多种电气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空调、照明等。 该建筑物的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和建筑物及周边环境 安全评估规范(GB/T 21431-2008)进行了防雷风险评估,并确定了该建筑物为二类建筑物, 需要采取外部和内部两种防雷措施。外部防雷措施是指在建筑物外部设置防直击雷装置、金属结构接闪装置和接地系统,以 保

4、护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的危害。该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直击雷装置:防直击雷装置是指在建筑物顶部设置的用于吸引和接收雷电流的装置, 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该建筑物采用了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装置,共设置了四根避 雷针,分别位于建筑物的四个角落,高度为L 5米,材料为不锈钢,直径为16毫米。避雷 针与接地导体之间采用焊接法连接,以保证可靠性。金属结构接闪装置:金属结构接闪装置是指将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与防直击雷装置连接, 以使金属结构也能起到吸引和接收雷电流的作用。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接闪装置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屋面金属结构接闪:屋面金属结构接闪是指将屋面的金属结构,如钢梁、钢柱、钢板

5、等 与防直击雷装置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的金属环。该建筑物的屋面金属结构接闪采用了铜线 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与金属结构之间采用螺栓法连接,与防直击雷装置 之间采用焊接法连接。外墙金属结构接闪:外墙金属结构接闪是指将外墙的金属结构,如铝合金窗框、铝板幕 墙等与防直击雷装置或屋面金属结构接闪连接,以形成一个垂直的金属环。该建筑物的外墙 金属结构接闪采用了铜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35平方毫米,与金属结构之间采用螺栓 法连接,与防直击雷装置或屋面金属结构接闪之间采用焊接法连接。内部金属结构接闪:内部金属结构接闪是指将内部的金属结构,如电梯井、水管、煤气 管等与防直击雷装置或外部金属结构

6、接闪连接,以形成一个水平的金属环。该建筑物的内部 金属结构接闪采用了铜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与金属结构之间采用螺栓 法连接,与防直击雷装置或外部金属结构接闪之间采用焊接法连接。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指将防直击雷装置和金属结构接闪与地面连接,以便将雷电流引 入地面。该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地体:接地体是指埋入地下的金属材料,如钢筋、钢管、铜线等,它们与土壤形成良 好的接触,提供低阻抗的通路。该建筑物的接地体采用了钢筋作为主要材料,共设置了四个 接地体,分别位于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与避雷针对应。每个接地体由三根钢筋组成,长度为 3米,直径为25毫米,间距为0. 5米,埋深

7、为1米,与地面呈45度角。接地体与接地导体 之间采用焊接法连接,以保证可靠性。接地导体:接地导体是指连接接地体和建筑物金属结构、防雷装置或电气设备的金属线 或带。该建筑物的接地导体采用了铜线作为主要材料,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与接地体之 间采用焊接法连接,与建筑物金属结构、防雷装置或电气设备之间采用螺栓法连接。接地导 体的布置方式为环形,即在建筑物的四周沿地面敷设一圈铜线,与四个接地体相连,形成一 个闭合的环形接地系统。接地连接件:接地连接件是指用于连接接地导体和其他部件的金属件,如螺栓、垫圈、 夹子等。该建筑物的接地连接件采用了不锈钢或铜制的螺栓、垫圈、夹子等,以保证其耐腐 蚀性和导电性。内

8、部防雷措施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雷电涌保护装置、电气设备屏蔽装置和信号线保 护装置,以保护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免受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的危害。该建筑物的内部防 雷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雷电涌保护装置:防雷电涌保护装置是指在建筑物的进线端或分支端设置的用于限制 或消除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的装置,如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等。分支端防雷电涌保护:分支端防雷电涌保护是指在建筑物的各个分支配电箱处设置的用 于限制或消除由内部引入的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的装置。该建筑物的分支端防雷电涌保护采 用了浪涌保护器作为主要装置,型号为地凯DKSPD-40KA/385VAC,额定工作电压为380伏, 额定放电流为40千安培,

9、最大放电流为80千安培。浪涌保护器与分支端之间采用铜线作为 连接导体,截面积为10平方毫米,长度不超过05米。浪涌保护器与接地系统之间采用铜 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长度不超过5米。电气设备屏蔽装置:电气设备屏蔽装置是指在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周围设置的用于隔 离或减少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的装置,如金属外壳、金属网、金属箔等。该建筑物的电气设 备屏蔽装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金属外壳屏蔽:金属外壳屏蔽是指将电气设备包裹在金属外壳中,以形成一个闭合的金 属空间,从而隔离或减少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该建筑物的金属外壳屏蔽采用了铝合金或不 锈钢作为主要材料,厚度为1毫米,与电气设备之间留有一定的

10、空隙,以防止短路。金属外 壳与接地系统之间采用铜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10平方毫米,长度不超过1米。金属网屏蔽:金属网屏蔽是指将电气设备包裹在金属网中,以形成一个多孔的金属空间, 从而隔离或减少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该建筑物的金属网屏蔽采用了铜网或铝网作为主要材 料,孔径为1厘米,厚度为0.5毫米,与电气设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防止短路。金属 网与接地系统之间采用铜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10平方毫米,长度不超过1米。金属箔屏蔽:金属箔屏蔽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信号线或数据线包裹在金属箔中,以形成一 个细长的金属空间,从而隔离或减少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该建筑物的金属箔屏蔽采用了铜 箔或铝箔作为主要

11、材料,厚度为0.1毫米,与信号线或数据线之间紧密贴合,以防止泄漏。 金属箔与接地系统之间采用铜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长度不超过0.5 米。信号线保护装置:信号线保护装置是指在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线或数据线的输入端或输出 端设置的用于限制或消除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的装置,如信号线浪涌保护器、光纤隔离器等。 该建筑物的信号线保护装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号线浪涌保护器:信号线浪涌保护器是指在信号线或数据线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设置的 用于限制或消除由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引起的过高电压或过大电流的装置。该建筑物的信号 线浪涌保护器采用了地凯DKSPD-RJ45/100M型浪涌保护器作为主要装置,适

12、用于RJ45接口 的网络信号线或数据线。该浪涌保护器具有以下参数:额定工作电压为5伏,额定放电流为 100安培,最大放电流为500安培,保护电压为15伏。信号线浪涌保护器与信号线或数据 线之间采用RJ45插头连接,与接地系统之间采用铜线作为连接导体,截面积为2. 5平方毫 米,长度不超过05米。光纤隔离器:光纤隔离器是指在光纤信号线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设置的用于隔离或消除由 雷电感应或感应电涌引起的过高电压或过大电流的装置。该建筑物的光纤隔离器采用了 FIS0T000型光纤隔离器作为主要装置,适用于单模或多模光纤信号线。该光纤隔离器具有 以下参数:工作波长为1310纳米或1550纳米,插入损耗小于1分贝,回波损耗大于50分 贝,隔离度大于30分贝。光纤隔离器与光纤信号线之间采用FC/PC或SC/PC型光纤连接器 连接。以上就是防雷接地和防雷检测的综合应用方案的简要介绍。该方案旨在保护建筑物和设 备免受雷电的危害,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方案还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设 计、施工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要求和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