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34702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篇一三天半的家庭教育集中培训结束了,这次培训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结构宽,跟 原来想象的还真是不同,让我比较震撼,也对家庭教育指导师思维里的印象有很大 的改观。搞好家庭教育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国和家是联系在一起的,家是国的 基础,是一个国家的细胞,只有细胞是健康的,我们的肌体才是健康的;其次,家 庭教育表面是培养孩子,实质上是传递观念,家庭是文化的载体,是传递文化的渠 道;再次,我们都知道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影响我们一代代人的思 想;最后,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稳定,愚昧的思想是很可怕的,我们要通过教育 的力量进行改变。通过专家们

2、的分析,我还认识到新形式下家庭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家长的心态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这使孩子的健康状 况每日向下,还有家长存在着急的心理,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还有的家长 有攀比之心,借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2、孩子跟家长感情疏离,这是由家长在孩子身上金钱投入多感情投入少造成 的,这种现象特别是在留守儿童身上尤其明显,缺少对孩子爱的陪伴。3、关于独生子女和离婚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着眼点。现在作为一名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们首先要多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了解 教育规律,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次,向内进行自我剖析,多研究自 我的成长和发展,尽可能愈合早年的心

3、理创伤,及时解决自我的冲突和纠结,做的 自己,才能做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最后,要做到多观察、多交流,多实践, 积累一手资料,在普及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深耕细作。通过这几天的培训使我感觉自己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今后的家庭教育工 作中我要做到1、多了解多研究家长的特点,及需要,考虑问题要结合家长的实际,使用的 语言要建立在家长的理解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2、注意研究和学习,传授儿童的成长规律;3、注意收集身边的案例;4、注意积累教育资料,比如专家言论,实验资料,短片,课件;5、交流过程中注意言辞,不说过头话。最后感谢教育局领导给我这次成长的机会,希望我能在这一年有大的收获和提 高,帮助别

4、人提升自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篇二隆重的家长会最后落下帷幕了,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家长,我长长地舒了口 气,置身焕然一新的教室,还留存着浓浓的爱意,我倍感欣慰!是啊,长达一个月 的精心准备,凝聚了我和孩子们无数的心血!一、家长会发言稿,它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展示自身素质的最佳平 台。我在最初设定的大体框架上,重点穿插了 “孩子的变化”这一板块,让家长们 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孩子小学仅仅半个月时光里,学习及行为习惯变化的有多么的 大,几易其稿,反复修改,最后完成了一份令自我和家长满意的答卷。二、家长会基本状况首先,针对五年级学生,学校先组织了群众的会议,具体介绍了学校的基本状 况和详细

5、要求和纪律,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及成绩。然后是分班召开, 由班主任老师针对不一样的状况做具体的介绍和事项安排。我班具体介绍了学生的 基本状况、在学校的近段表现,还有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纪律、学习、生活方面的 要求。令家长都个性的用心和支持。二、意见推荐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部分家长还向学校和老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针对 性的推荐和意见,此刻简要总结如下:1、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学校周边设 置安全警示标志。2、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多组织一些有好处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自理 潜力,让孩子更全面的成长。同时期望不要因为太多的活动耽误过多的孩子学习的 时光。3

6、、教师就应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学校和家 长、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三、总结反思:从会后与家长的交流和周一学生的反馈状况来看,本次家长会开得相当成功, 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交流,透过报告会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必须要改变自我 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 合,教育好每一名学生。一个孩子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到成为独当一面的国家栋梁。成长的每一步都离 不开上辈的指点和教诲。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他的心灵是纯洁 的,看到的天空是湛蓝的,周围的空气是清新

7、的。但为什么在以后的成长的历程 中,以至于有人工作突出受到领导的表扬,有人犯罪受到社会的谴责呢?归根结底 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人为和环境造成的。孩子一睁眼看到的是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现在的社会,一家 三代守着一个孩子的大有人在,哪个父母不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口里怕 化了,更何况还有爷爷、奶奶宠着,很容易让孩子从小成为“养尊处优”只会发号 命令的“指挥家”。我家邻居就有这么一小孩,今年都快两岁了,平时爸爸妈妈工 作忙,是爷爷奶奶从小带着的,只要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它是不是属于自己 的,都想据为己有,稍有不从便连蹦带跳、大声哭闹,爷爷奶奶要么惟命是从帮其 占有,要

8、么连哄带骗如:这东西有毒、哪个叔叔会抱你走,你会找不到自己的妈妈 让孩子的幼小心灵从小就生活在被蒙骗的氛围中。所以要想让孩子的人生有一个好 的开始,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首先要担负起“教师”这个称呼,不要让孩 子在你的教条下养成“好坏不分” “是非不辨”的性格,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 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孩子一生是否能健康的成长,也取决与环境的影响,父母不和、天天争吵或者 是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照顾不到自己的孩子,没有给孩子制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孩子所处的环境孩子觉得不安全、不温暖、不健康,同样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每当看到有的父母对孩子听之任之,由着他们的小脾气来而不去加以引导和纠 正

9、,我真的替孩子们鸣不平,有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的时候,喜欢 用“树大自直”来安慰自己,以求的心灵暂时的平静,我就教过这么一个孩子,从 小父母娇生惯养,想怎样就怎样,到后来对于父母的话不听不信,总是与父母对着 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养成自由散漫的性格,以致造成上课做小动作、不听老 师话的坏毛病,每次为此事与家长想沟通的时候,家长总是说“树大自直”,面对 家长的无知真替孩子惋惜。孩子就同小树,该修剪就修剪,对于35岁的孩子,正处于模仿和学着分辨是非的时候,作为家长你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采取措 施,就是在往小路上领孩子,等到你控制不了他的时候,你想拉都拉不回,到那时 你真是悔之晚矣。所以

10、,现在的家长,你必须认清形势,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 样,教会他为人、做事的的道理,所谓“三岁看大”就是这个理幼儿教育,帮助孩 子从小找准前进的方向,在前进的道路上大步走向明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得体会篇三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 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家长,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 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取得 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

11、每位教师长期以来在 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 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 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 育效果一一孩子的成绩一定好。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 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逆反的的行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 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1

12、、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 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 健康成长、进步,真正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 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汇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 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相互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同 时更能够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围。2、作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适合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 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能够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 育教学工作。如果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 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 间。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 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 效果来。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