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术本末体用与练法打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25154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意拳术本末体用与练法打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形意拳术本末体用与练法打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意拳术本末体用与练法打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意拳术本末体用与练法打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形意拳术本末体用与练法打法形意拳术有“本末体用”之说。本者,体也;末者,用 也。但体用二字又分为两层论法,兹分述于下。第一层本末体用之说自己练习者为(健)体,行之于敌为用。说到这里,就涉 及到体、用与拳之练法和打法四者不分的问题。因在练本体 时就要涉及到顾法与打法,要想取胜于彼,必先健其体,在 练功时不出一切偏差。要有明师指教,在练法中要通医理合 道义,练法中又分为初练,长练和久练。初练时,意念要注意到形体姿势正确与否(只因练武术练 的是经脉之气,经脉之气要以形体来引动),由初练者至长练 者就是把正确身形固定下来。在这段时间内,自己练习时眼 神不可散乱,或视一远点,或看自己之手,神气要定住,内

2、 外要合一,不可移动。这就给大脑神经开始灌入了打法的印 象。由初练、长练身形正确固定之后,就转入久练阶段。意 念也就要随之转变,应注意到以打法为中心的习练。开始利 用拳经所云“眼前无人似有人”的意念练法,要幻想着敌我 二人彼来我往相攻守,仿佛敌人在面前相较胜负的情景。这 就又给大脑皮层慢慢渗透至脑神经接到彼方的刺激,自动就 有本能性的反应得以锻炼。所以,在套路熟悉以后,练习时 眼神就水能散乱,或视一远点,或看己手,要将神气定住,要以防为主。也就是说防护住本体,才有用字一说周身要活动,不可拘束,达到内外合一。但到长练时,就要 将身缩住(缩住丹田、即抱也),内外开合。虽往回缩,外形 之式还要舒展,

3、顺中有逆,逆中有顺。是故形意拳之道,内 中之神气要中正相交,外形之形式要和顺不悖。总之,身形 动作要按合道之窍而内外合一(即形神合一),定而不可移动。第二层体用之说敌我相较体为本。敌我二人相较胜负之时,首先要顾住 本体自身不受彼方之伤害,为“保其本”。既保其体,所以 说“本者体也”。体者不受彼之伤害才有其末。末者,是对 彼所用之招术。如若本体为彼所伤,末则自然消失,也就无 用的必要。因此,“本末体用”四字可使“体用”二字代称 即可。形意拳最主要的体用不分之说,是指出某一拳全是顾打 相兼。所以说体用莫分。拳经云:“起为躅,落为翻,起蹒 不见蹬,落翻不见翻。”又云:“起落蹶翻一瞬间。起也打, 落也

4、打,起落如同水浪翻,蹴翻顾打俱周全。”又云:“起 为蹴,落为翻,不蹦不翻寸为先;伸为打,缩为顾,出入连 环敌难顾。”拳经又云:“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 风。”再云:“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等等, 这类术语多矣。以上所述,说明了形意拳之顾打全在阴阳变化同时协调, 内外如一,团结如球,一枝动百枝摇,全身之整劲由丹田而 发。所以说“形意拳之体用是不分”,体用是同时兼而行之 的。体用莫分的练法配合在一起,这在练体时,身形固定之 后,练套路时,把前面所写的起、落、蹴、祖八顾、打,还 有利用阴阳、动静、虚实、刚柔、闪展、伸缩、曲直、纵横、 往来、变化无穷之意念,全配合协调,加于所练习的五

5、形、 十二形及各种趟路的招术之中同时练习。以上两种本末体用之说,形意拳师在给学生教拳练习的 过程中,全要把这些通医合道之拳理按部就班的讲说明白, 使学者法清理明,大脑中有了对技击初步体用二字的印象。 也就是认识了顾与打的路径,使学者就在练习中慢慢渗透于 大脑中枢神经之中。那时如接到彼方的刺激,自然就有本能 性的反应加以锻炼。这种教学方法就比从前保守式的教法(等 练好拳后再教顾打之法)比较容易进步到实战。前辈打法谱诀关于形意拳术的打法(即体用之用),笔者 采选了几位师祖的留著,也有代代相传的口授秘诀,现公诸 于各位武术爱好者。刘师祖奇兰公对打法曰:“形意拳用之于彼,或看彼之 两眼,或看彼之中心,

6、或看彼之两足。不要站定成式,不可 专用成法,或掌或拳,望着就使。起落进退变化无穷,是用 智取胜于敌。若用成法,即使胜人,也是一时之侥幸耳。所 以晓者,须固住自己神气,不使散乱,才能制胜于人。”拳经云:“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固灵根而动心者, 敌将也。敌将之用者,起如钢锤,落如钩竿,起如伏龙登天, 落似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束身而 起,长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 落如箭,打倒还嫌慢。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胆心如风 响,起落似箭蹬。遇敌取胜,四梢要齐,是内外诚实如一也。 进步不胜,心有胆寒之意也。此是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所 用之法也。”“道艺之用者,拳

7、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忽 然有敌来击,心中并非有意打他,随彼意而应之。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所用之法。” 恩师张长发按师祖奇兰公之子文华师爷密本之传,曰:“如遇高手,在彼我二人未曾交手之前,言谈话语之中,要 察其言,观其神。在彼我交手往来两手初期又有四种劲,即, 刚者有明刚、暗刚,柔者有明柔、暗柔也。”我对四劲之体会明刚者,不与人交手,周身动作神气皆露于外,若是相 交,彼一用力抓住我手,如同钢钩一般,气力似透于骨,自 觉身体如同被人捆住一般,此是明刚中之内劲也。暗刚者, 与人交手,动作如平常,起落进退之动作,亦极其和顺,两 手相欺,觉彼之手指软如棉,用意一抓,神

8、气不只透一骨髓, 而且牵连心中,如同触电一般。此是暗刚中之内劲也。明柔 者,视此人形势或动作毫无气力,若是知者视之,虽身体柔 软无有力气,然而在动作时身轻如羽,内外合一;神气围身, 并无一毫散乱之处。与彼交手时,抓之似有,再用手打或撞 而又似无,此人又毫不用意于己,此是明柔中之内劲也。暗 柔者,视之神意威严如同泰山,若与人交手,两手相击如同 转动之钢珠,手到此人之身似硬,一用力打击,则彼身又极 灵活,手如同鳏胶相似,胳膊如同钢丝一般,能将人粘住或 缠住,自己觉得诸方法不能得手,此人又无格外用力,总是 一气流行。此是暗柔中之内劲也。此是我与人道艺相交之经验。以后学者如遇这四种劲势 之人,量自己道

9、理深浅,神气厚薄而相较量。若是自己不能 被彼之神气欺住,可与彼相较。若是见面先被彼之神气锁住, 自己先惧一头,就不可与彼较量。若是有求道之心,只可以 虚心而恭敬之,以求其道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 胜。”能如此待人,可无敌于天下也。无敌天下并非能胜人, 乃为英雄也。虚实巧拙者,是彼此两人,一见面数言,就要交手,察 彼之身形高矮,动作灵活与否,又看彼之神气厚薄,一动一 静,言谈之中是内家,还是外家,不可骤然取胜于人。先用 虚手以试探之,等彼之动作或虚或实、或巧或拙,一露形迹, 胜败则可知也。若高于己,只可待机而动,乘其不备而攻之, 击其不意而取之,或以智胜于彼,则不能直打硬上而攻也。 若不

10、如己亦不可自骄。兵法云:“骄敌必败”。要用“捉猫 如捉虎”之态度,才能胜于敌也。宋师祖世荣公曾云:“形意拳术有道艺武艺之分,有三 体式单重双重之别。练武艺者重心在两腿之间,则为之双重, 其坚如铁石,站如泰山,与人相较,不怕拳打足踢。”经云:“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营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 打硬进无遮拦。”此谓之敌将之武艺也。若练到至善处,亦 可无敌于天下。李师爷存义先生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是化劲练神还虚之用也。明暗劲之体用,是将 周身四肢松开,神气缩回,而沉于丹田,内外合成一气,再 将两目视定彼之两目或四肢,自己不动而为体也。若是发动, 刚柔、曲直、纵横、圈研

11、、虚实之劲,起落、进退、闪展、 伸缩变化之法,此皆为用也。此是与人相较。按练时而应之 为用也,虚实变化不能常用,因彼之所发形势而生之也。师爷周明泰留著云:“形意拳术对彼之用,外形不可 有散乱之势,内中不可有骄惧之心。就是遇武术至浅之人, 或遇不识武术之人,内中不可存骄傲之心,也不可以一手 法必胜他人。自己两手或虚或实要灵活,不可拘力。两足 进退要便利,不可停滞,或一二手或三五手不拘,将伊之 真情引出,再因时而退之,可以能胜他人也。倘若遇武术 高超之人,知其功夫深矣,亦见其身体动作形神相合,己 心中赞美他之功夫,亦不可生恐惧之心,务要将神气贯注, 两目视定他之两眼这顺逆,再视他之两手两足,或虚实

12、或 进退。相较之时,彼进我退,彼退我进,彼刚我柔,彼短 我长,彼长我短。亦得量彼之真假虚实而之。不可拘定成 法,而必胜于他也。如此用法,虽然不能胜于彼,亦不能 一交手即败于彼也。故练拳之道不可自岁其能,无敌于天 下,亦不可有恐惧之心,不敢与人相交也。所以务要知己 知彼,知己不知彼不能胜人,知彼而不知己亦不能胜人。 故能知己知彼,可以能胜人,亦能成为大英雄之名也。”师祖郭公云琛拳经所谈化劲的练法与打法言道: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从前面之谈来看,是以众位师姐祖对打法之留著为主, 有的为明暗化劲相互相连打法之论述,有的将明暗两劲打 法写于一起,把化劲分开另写

13、。笔者本文开卷之谈,是在 练习中内含幻想之打法。打法三种在练体时,师祖郭公云琛日:“练体分三层道理,三 步功夫,三种练法。”此论甚为合理。笔者以此联想,在 对彼之打法方面,亦可作三种来讲。第一种打法(即用),要按照前面诸位师祖留著之言, 详细研考理解清楚。在对待彼方时,能够想到诸位老前辈 说的,并能作到的真理明言,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要做到 心里明白。如二人见面之后,在言语中就要先做到审查彼 方是练内家的还是练外家的。如我与彼方抱拳较技开始用 于彼方时,先要看其两眼,或看彼之中心,或看彼之两足, 不要站定成式。这就是要用形意拳与八卦掌相合之盘根术, 使身形左闪右转前后进退,抱丹田定神气,以神形合

14、一, 你进我退,你短我长等等方法。行动之间看彼之神与身形 步法,动作巧拙,刚柔虚实变化如何。这些是为了知彼知 己,这第一关。看清彼方,自己心中不可有骄惧之心,可 攻可守,心中以道理而定。如攻,不要有用手一定胜于彼方的思想。如遇彼方有 变化,自己还可继续而变之。但还要记准兵法云“兵不厌 诈”。要以智而胜彼,指左打右,指上打下,乘其不备而 攻之,击其不意而取之。如得机而发手时,必要用拳经上 所云“宁在一思尽,莫在一思存。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 后”。在这时发动猛攻,一要毒,二要狠,三要稳,四要 准,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 倒还嫌慢。总之,在利用紧急发动之势,对彼方连发三至 五

15、手,被彼全部化转而神稳,自己应当退转回身。此时应 明白古人云:“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当退则退, 以诈法长身而退(退时必须长身,起用践步才能退出燃眉 之险地。或以败中取胜之手法取胜于彼),束身而落(将身 形束住,也就是用踩、扑、裹、束、决之。束字,束而为 一也。身形一束丹田即抱也)。同时回转身形,落地抱丹, 面向彼方,以避彼方追击之患。伺隙再进也。此乃明暗劲 之用法,也就是“敌将动心者”之用法也。第二种用法即化劲之道艺。除要详细深研苦练,功到 自悟而明其理,还必需师兄弟或其他拳友在一起真打实战。 这样练打齐攻,功才可成也。总之,把艺业练至一有彼方 之刺激,自身就有本能之反应而对敌。也就是练

16、至“拳无 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境界。第三种打法为久练时防之打法。亦可说成九练十防之 打法。分述于下:1、久练时防,即是由初练、长练之后,继续如常来 锻炼,甚至有志习练于一生。此为久练。时防,简明来说 就是时时刻刻要有病患与敌我之防,为防而久练。九练十防之打法,此又分两种。一种是师祖郭云琛讲“三 回九转之练法”,另一种变九数之练法,是三回九转是一 势。指明是要多练,由练明劲而转入暗劲,由暗劲之毕方 能进入到化劲。总结三种练法才能称为三回九转是一势。 由此观之,这一定是练的功夫年久月长。可是以九字为多 数之练,但下面还有个十字的十防。由此之见,防字之重 要比练字还要重矣!也就是防住病患,才有健康之体,艺 业加健康之体才能防住敌之击打,才有对敌用法,因此才 有九练十防之说。我们久练还是为了防患未然,总之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