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分段挖空、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704712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分段挖空、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谏太宗十思疏》分段挖空、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分段挖空、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分段挖空、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分段挖空、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检测第一段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一、 挖空训练,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臣闻求木之( )长( )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 )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臣虽( )下愚( ),知其不可,而( )况于明哲( )乎!人君当( )神器( )之重,居域中( )之大,将崇( )极天( )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 )其厚,情不胜( )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二、 一词多义(一)之臣闻求木之长者:燕雀安知鸿之志哉:句读之不知,惑

2、之不解:(开学考)所著歌诗数十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二) 固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三) 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燕雀安知鸿之志哉:项王曰:“沛公安在?”:不念居安思危:(四) 理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而天下之理得矣:(五)虽: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六)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人君当神器之重:安步当(dng)车:(七)休永保无疆之休:休戚与共:现在的学生,日夜不休:三、 理解性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_,_。”(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

3、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_”;要想国家安宁,就“_”。(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认为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的两句话是:“_,_。”(5)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认为:如果不“_,_。”并且不能保持德行的深厚,不能克制自身的贪欲,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缘木求鱼。答案:一、臣闻求木之(主谓取独)长(长得好)者,必固(使稳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疏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表转折、却)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安定),臣虽(虽然)下愚( 谦辞,

4、愚昧无知的人),知其不可,而(递进)况于明哲(明智的人 )乎!人君当(主持、掌握)神器(帝王)之重,居域中(天地间 )之大,将崇(推崇 )极天(皇权 )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 )。不念居安(安稳的环境)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保持)其厚,情不胜(克服)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二、一词多义(一)之臣闻求木之长者:主谓取独燕雀安知鸿之志哉:结构助词 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标志(开学考)所著歌诗数十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代词,带前文所说的诗歌(二)固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稳固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本来生乎吾前,其闻道

5、也固先乎吾:本来(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哪里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不念居安思危:安定的环境(四)理德不厚而思国之理:安定而天下之理得矣:根本道理(五)虽: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虽董之以严刑:即使(六)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面对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安步当(dng)车:替代,当作(七)休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休戚与共:喜庆、福禄现在的学生,日夜不休:休息三、理解性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必

6、浚其源泉”;要想国家安宁,就“必积其德义”。(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认为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的两句话是:“人君当神器之重_,居域中之大。”(5)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认为: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且不能保持德行的深厚,不能克制自身的贪欲,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缘木求鱼。第二段一、挖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凡百元首( ),承天景( )命,莫不殷( )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 )繁,能克终者盖( )寡。岂( )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

7、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 )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 )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句式: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句式: ),其( )可忽乎!二、一词多义(一)善有善始者实繁:善假于物也:“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林黛玉进贾府):择善而从之:(开学考)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二)盖能克终者盖寡: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盖世英雄:(三)以虽董之以严刑:余以乾隆三十九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开学考)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三、理解

8、性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不利于国家的稳定。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同样用舟与水关系,提示统治者要提高警惕的两句话是:“_,_。”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把发展的国家比喻成奔驰的马车,并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不能竭诚以待下,如同腐朽绳索,暗藏隐患。答案:一、 凡百元首(帝王),承天景(大)命,莫不殷(深切地)忧而

9、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确实)繁,能克终者盖(表推测,大概)寡。岂(难道,表示反问)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已经,以后)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他人)。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督察)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句式:状语后置),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句式:省略句、状语后置),其(难道)可忽乎!二、(一)善有善始者实繁:好的善假于物也:善于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熟悉择善而从之:好的意见(开学考)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交好(二)盖能克终者盖寡:表推测,大概盖儒

10、者所争,尤在名实:句首发语词,表引发议论,无实义盖世英雄:超过、胜过(三)以虽董之以严刑:用,介词余以乾隆三十九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在,介词(开学考)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认为,动词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把,介词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相当于“而”,这里表示修饰,连词三、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

11、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同样用舟与水关系,提示统治者要提高警惕的两句话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把发展的国家比喻成奔驰的马车,并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不能竭诚以待下,如同腐朽绳索,暗藏隐患。第三段一、挖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 )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

12、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 )能而任之,择善( )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 )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 )职,役( )聪明之耳目,亏( )无为之大道哉!二、一词多义(一)游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二)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三)信信(诚信的)者效其忠: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二、 理解性

13、默写(1)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_,_”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一句话:“_”。(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担心自身懈怠,就应当“_”。(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_,_”。(5)谏太宗十思疏中,劝皇帝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戒骄躁的两条是:“_,_”。(6)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14、:“_,_”。(7)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8)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答案:一、君人者,诚能见可欲(贪图的东西)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谦虚)而自牧(养),惧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则思江海下(居于之下)百川,乐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慎),虑壅蔽(被堵塞蒙蔽)则思虚心以纳下(采纳臣下的意见),想谗邪(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奸恶的人),

1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不恰当地奖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选拔)能而任之,择善(好的意见)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诚信的)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不言而化(百姓)得到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管理)职,役(役使,劳损)聪明之耳目,亏(毁坏,减损)无为之大道哉!二、(一)游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游乐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同游、交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游览(二)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把当作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16、:认为(三)信信(诚信的)者效其忠:诚信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随意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确实、实在三、(1)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思虚心以纳下”;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思正身以黜恶”;担心自身懈怠,就应当“思慎始而敬终”。(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5)谏太宗十思疏中,劝皇帝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戒骄躁的两条是:“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6)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7)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8)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