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I 228-2023 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699937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_CI 228-2023 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T_CI 228-2023 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_CI 228-2023 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I 228-2023 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兔兔标准下载ICS13.020.01CCSZ00/09T团体标准T/CI228-2023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velopingandEvaluatingofQuietCommunity2023-12-14发布2023-12-14实施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建设原则.35建设与评价流程.36建设内容.67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9附录A宁静小区建设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11附录B宁静小区建设评价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13参考文献.16I学兔兔标准下

2、载T/CI228-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元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华展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伟、汪嘉杨、方淑红、邵超峰、李智、赵锐、何明、王伟平、李晓君、李晓东、印红玲、陈婷、赵妍、杨勋渝、童霏、韦布壹、王亚晨。

3、II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宁静小区建设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了宁静小区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以及宁静小区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已建成投入运行后需要保持安静且具有明确边界的居住区开展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工作,其他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和规划新建小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196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

4、值GB22337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50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T15190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25078.1声学低噪声机器和设备设计实施建议GB/T41283.1声学声景观第1部分:定义和概念性框架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640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706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90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DB3305/T207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及电力接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居住区residentialarea

5、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相对封闭、独立的居民住宅群体或居民住宅区域。1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3.2宁静小区quietcommunity通过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管理等综合措施把各类噪声控制到规定标准,从而为居民生活居住、学习办公等提供安静人居环境的小区。主要包括居民住宅,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区域。3.3噪声noise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来源:HJ2.42021,3.13.4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被测量噪

6、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来源:HJ7062014,3.13.5等效连续A声级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Aeq,T表示(简写为Leq),单位dB(A)。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公式如下:𝑒=10𝑙101式中:LAt时刻的瞬时A声级;T规定的测量时间段。来源:GB30962008,3.20100.1𝑑3.6昼间等效声级day-timeequivalentsoundlevel、夜间等效声级night-timeequivalentsoun

7、dlevel在昼间时段内(6:00至22:00之间)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昼间等效声级,用Ld表示,单位dB(A)。在夜间时段内(22:00至次日6:00之间)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夜间等效声级,用Ln表示,单位dB(A)。来源:GB30962008,3.33.7噪声测量值measurednoiselevel对被测噪声源进行噪声监测,测量得到的等效声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噪声测量值包含了被测噪声源排放的噪声和其他环境背景噪声。2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来源:HJ7062014,3.23.8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automaticmonitoringsystemofenvironme

8、ntalnoise基于噪声监测设备、数据通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噪声自动监测并实时进行环境噪声数据统计分析的系统,一般由一台或多台噪声监测子站及噪声监控系统组成。来源:HJ9072017,3.23.9声景观soundscape是指在给定场景下,个体、群体或社区所感知、体验或理解的声环境,包括自然声景(配置叶片宽大的树种、种植引鸟植物吸引鸟类营造风声、动物声等自然声)和人工声景(设置人工瀑布、钟楼、隐藏式扬声器等,营造喷泉声、钟声、音乐声等人造声)。来源:GB/T41283.12022,3.34建设原则4.1以人为本人作为宁静小区的主体,必须将人放在核心地位。在建设时必须满足人的身心健康和

9、舒适度,为居民生活、学习、办公等提供安静的人居环境。4.2因地制宜宁静小区建设应根据居住小区的内部和外部声环境特点,科学选取有针对性的噪声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和谐。4.3公开透明地方政府或小区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循宁静小区的建设和评价程序,相关工作应向社会公开,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有效参与,保证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4.4持续改进宁静小区建设应将“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紧密联系起来,建成后应开展常态化跟踪评价,强化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5建设与评价流程宁静小区的建设与评价包括准备阶段、建设阶段、评价阶段和

10、跟踪阶段。工作流程见图1。5.1准备阶段3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拟开展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的小区,应明确小区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并根据本标准的评价指标收集小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标识标牌、声景观设置、环境保护宣传等数据资料,然后进行预评估,分析指标达标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5.2建设阶段对于已建小区,根据预评估结果提出宁静小区建设目标,并制定实施方案或计划,从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管理三方面开展宁静小区建设。对于新建小区,重点从空间布局、绿化降噪、降噪材料、声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5.3评价阶段小区各项指标达到本标准要求后,小区管理部门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宁静小区

11、建设自评报告,主管部门或委托评审机构可采取资料审核、现场核查、问卷调查(附录A)、专家评审等方式开展审查。对于综合得分大于等于70分的小区可授予“宁静小区”称号,确定等级并公示。5.4跟踪阶段建议每3年开展一次宁静小区跟踪评估,对于已获得“宁静小区”称号的小区,小区管理部门可以向主管部门提交宁静小区跟踪评价报告,主管部门或委托评审机构对其进行重新评级。如果发现小区声环境质量不达标、居民满意率低于95、噪声投诉未解决等问题,应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小区,撤消其“宁静小区”称号,并进行公示。4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图1宁静小区建设与评价流程5学兔兔标准下载T/CI

12、228-20236建设内容6.1目标与计划根据小区自身条件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要求,制定宁静小区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宁静小区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规范宁静小区建设工作。通过宁静小区建设,提升小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公众对小区安静、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要求。6.2建设领域宁静小区建设应以小区现有设计与建设为基础,基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开透明、持续改进”等原则,重点从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管理三方面进行宁静小区建设,不断完善小区运营管理体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6.2.1声环境质量6.2.1.1声环境质量监测(1)手工监测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

13、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62014)相关要求开展小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和修正。对于机场附近的小区,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9661)开展声环境质量监测。(2)在线监测根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9072017),在小区公共活动区域安装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开展24小时连续噪声自动监测。根据手工监测或在线监测数据,取所有监测点位昼间、夜间两个时段的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代表小区昼间和夜间的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6.2.1.2声环境质量满意率通过向小区住户发放调查问卷(

14、参考附录A),统计分析小区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以及噪声污染防控、物业管理等工作的综合满意度。6.2.2噪声污染控制6.2.2.1降噪措施小区噪声源包括外部噪声源和内部噪声源,因此应从外部、内部同步开展噪声污染防控工作。(1)外部噪声防控针对小区外部噪声污染源,在满足建筑间隔和采光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周边噪声源分布情况,临近噪声源侧优先布局商务类建筑以形成建筑屏障,必要时采取围合式布局,同时通过设置声屏障、绿化带等降低外部噪声污染。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社会生活噪声须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建筑施工噪声须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

15、11)、工业企业噪声须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房间的使用功能噪声限值(等效连续A声级,dB)昼间夜间睡眠4030日常生活40阅读、学习、思考35兔学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2)内部噪声防控小区内部功能布局需考虑康乐设施、游憩广场等公共活动区域与住宅之间的间距,以及绿化或景观构筑物降噪设施的布局,从而降低公共空间聚集性活动产生的噪声影响。小区安装的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公用设施设备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对于小区内部的电梯、水泵房、管道振动噪声等,可以采取隔声、减震、吸声、消声等措施进行噪声控制。针对装修噪声,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应对装修活

16、动实施登记管理,严格控制装修作业时间,禁止在12:00至14:30、18:00至次日8:00开展产生噪声、振动的装修活动。此外,对于小区居民关心的突出噪声污染问题,应强化源头预防、严格传输管控,确保小区各类噪声达标排放。对于新建小区,应优先通过建筑功能布局达到降噪目的,在建筑设计时把对声环境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辅助用房、走廊以及无门窗的墙体等面向噪声源,从而实现隔声降噪作用。如果涉及较多或较大噪声源,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噪声预测与评估,分析其规划设计方案是否能有效控制外部或内部噪声影响。6.2.2.2噪声投诉处理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升调解处理噪声纠纷的能力。同时,建立公众监督机制,

17、接受公众监督,鼓励居民互相监督,接到噪声投诉应及时处理。噪声投诉频率较高的小区经过整改后,其声环境质量能够稳定达到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且投诉频率应显著减少。6.2.2.3小区绿化根据小区用地规划、内部和外部噪声源分布等实际情况设置适宜的绿化带,从而达到衰减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作用。宜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常绿阔叶树种和低矮乔木或灌木、草地组合配植,小区不得出现裸露土壤。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抗风、喜光、树冠较大、枝叶较为浓密的本地树种。6.2.2.4建筑隔声建筑物噪声来源包括室外噪声源和室内噪声源,建筑物外部噪声源和建筑物内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限值应满足建筑

18、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要求,详见表1、表2。此外,住宅的室内隔声、吸声、减噪设计等还须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相关要求。表1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限值注:1、夜间噪声限值应为夜间8h连续测得的等效声级;2、当1h等效声级能代表整个时段噪声水平时,测量时段可为1h。7房间的使用功能噪声限值(等效连续A声级,dB)睡眠33日常生活40阅读、学习、思考40学兔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表2建筑物内部建筑设备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限值6.2.2.5声景观当小区存在较大噪声源或较多噪声投诉时,可以针对主要噪声源,通过设置声景观

19、来掩蔽噪声,优化小区声环境。根据小区实际需要,科学设计并丰富小区声景观资源,通过配置叶片宽大的树种、种植引鸟植物吸引鸟类以营造风声、动物声等自然声景,通过设置隐藏式扬声器等营造音乐声等人造声景。6.2.3设施与管理6.2.3.1机动车充电桩为了减小机动车噪声污染,应鼓励小区居民购买使用电动车等低噪声的机动车辆。小区配套建设的充电桩数量根据小区总停车位进行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总停车位的10%。总停车位小于50个的小区,充电桩数量应不少于2个。充电桩宜选用静音充电桩,安装点位远离住宅或居民活动区,以降低充电桩的噪声影响。6.2.3.2标识标牌科学划定禁止机动车行驶和使用喇叭等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在

20、临近小区的外侧道路、小区出入口、地面停车场,以及内部机动车道路靠近居民住宅等点位设置限速、禁鸣等标识标牌,防止车辆鸣笛、车速过快产生的噪声污染。在小区公共活动区域(广场、球场等)设置噪声提示标语,活动时间不应早于7:00、晚于21:00,同时限制音响设备噪声不高于75dB(A)。6.2.3.3内部道路对小区道路路面表层材料进行技术处理和针对性选择,可以有效缓解或降低道路摩擦噪声。小区路面可以选择加铺厚度2-4cm的耗磨层,或者使用多孔性沥青路面,通过增大孔隙率吸收车辆与路面产生的摩擦噪声,有效降低路面噪声的声压级。此外,小区内部道路应实行人车分流,通过在小区主出入口附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或者

21、在小区内部地面道路划定机动车禁行区域,减少机动车噪声污染。6.2.3.4噪声自动监测与显示设施在小区内广场、中庭等人员活动场所设置户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若小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应至少设置一套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若小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应至少设置两套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噪声监测子站技术指标应满足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HJ907-2017)。6.2.3.5声环境保护宣传社区居委会或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向居民宣传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防治的认识和关注度,引导小区居民自觉维护小区声环境质量,优先选购低噪声家用电器设备、

22、安装隔音减震垫等,广泛参与到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8一级指标与权重序号二级指标指标参考值指标权重指标属性声环境质量(0.365)1小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100%0.135约束性2小区夜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95%0.135约束性3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满意率95%0.095约束性噪声污染控制(0.332)4低噪声设备使用率100%0.049约束性5小区噪声源排放达标率100%0.068约束性6物业管理部门噪声投诉结案率100%0.049约束性7小区绿化覆盖率35%0.068约束性8建筑隔声达标率90%0.049预期性9声景观设置满意率90%0.049预期性设施与管理(0.303)10标识标牌设置完成

23、率100%0.069约束性11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安装率100%0.069约束性12小区道路沥青路面比例90%0.067预期性13机动车充电桩数量占小区停车位比例10%0.049预期性14声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频率2次/年0.049预期性准下学兔兔标载T/CI228-20237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7.1评价指标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4号)、“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大气20231号)、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声学声景观第1部分:定义和概念性框架(GB/T41283.12022)等法规标准,从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控制、设施与

24、管理三个方面筛选确定14项宁静小区建设评价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5项,详见表3。指标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见附录B。表3宁静小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C=100iWk7.2评价方法7.2.1指标计算宁静小区建设综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niFLi式中:C综合评价值;Fi第i个指标现状值;FLi第i个指标参考值;指标权重。9分数等级特征90C100一级宁静小区建设水平高。小区声环境质量好,居民对声环境质量满意率高,噪声污染控制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声环境管理水平高。80C90二级宁静小区建设水平较高。小区声环境质量好,居民对声环境质量满意率高,噪声污染控制水平较高

25、,基础设施较完备,声环境管理水平较高。70C80三级宁静小区建设水平一般。小区声环境质量好,居民对声环境质量满意率高,噪声污染控制水平一般,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声环境管理水平一般。学兔兔标准下载注:14个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指标无量纲指数()=,其最大值为1。T/CI228-2023指标现状值指标参考值7.2.2评价等级根据参评小区综合评价值(C),小于等于70分的小区未达到宁静小区建设要求,大于70分且所有约束性指标皆达标的小区确定为宁静小区,分为3个等级,详见表4。达到宁静小区建设要求的小区,经公示后可进行授牌。表4宁静小区建设分级表10兔学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附录A(资料性)宁

26、静小区建设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宁静小区建设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重点是获取小区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噪声污染防治、噪声监督与管理等工作的满意度相关数据。问卷调查表宜使用表A.1,由审核评估单位统一发放和回收,且回收的问卷数须达到总发放问卷数量的80%以上。问卷调查对象原则上应为年满18周岁以上居民,同时在参评小区居住满6个月以上。表A.1宁静小区建设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小区名称:入住本小区时间:年龄:性别:1、在小区居住生活期间,您是否受到噪声影响:单选题是否(备注:选择“否”不用回答2-8题,选择“是”需回答2-8题)2、在小区居住生活期间,您受到噪声影响的主要时段是:可多选昼间夜间(备注:昼间为6

27、:00-22:00,夜间为22:00-6:00)3、在小区居住生活期间,您受到噪声影响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可多选室内室外4、本小区主要噪声污染源有哪些:可多选汽车鸣笛噪声附近商铺噪声附近工厂噪声居民活动噪声(广场舞等)学校噪声邻里噪声公用设施噪声装修、基础设施建设等施工噪声空调外机噪声其它5、受到噪声影响后,您是否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小区噪声问题:单选题是否(选择“否”不用回答第6题,选择“是”需回答第6题)6、您是向哪些部门反映小区噪声问题:可多选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小区所属街道办事处12369环保举报热线其它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1兔学兔标准下载T/CI228-20237、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是否

28、重视噪声监督管理:单选题是否8、您认为噪声对您造成的危害有:可多选精力无法集中精神焦虑听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其它9、购买电器设备时,您是否考虑过设备的噪声影响:单选题是否10、对于空调外机、洗衣机等噪声较大电器,您是否安装隔音减震垫:单选题是否11、您认为哪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噪声影响:可多选安装隔音墙安装隔音门窗安装厚窗帘佩戴防噪耳塞道路降噪绿化降噪其它12、本小区每年举办声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次数:单选题一次两次两次以上从未举办不清楚13、您对本小区声景观设置情况是否满意:单选题是否(备注:声景观包括自然声景和人工声景,例如配置叶片宽大的树种、种植引鸟植物吸引鸟类营造风声、动物声等

29、自然声,设置隐藏式扬声器等营造音乐声等人造声。)14、您对本小区总体声环境质量状况是否满意:单选题是否15、您是否支持本小区开展宁静小区建设:单选题是否年月日12标兔准学兔下载昼间监测总点次100%夜间监测总点次100%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总人数100%设备总数100%小区内噪声源总数100%噪声投诉事件总数100%T/CI228-2023附录B(资料性)宁静小区建设评价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1.小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在昼间时间段内(6:00-22:00),小区各监测点位等效声级达到所属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的比例。计算公式:小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昼间等效声级达标点次之和2.小区夜间声环境质量达标

30、率:在夜间时间段内(22:00-6:00),小区各监测点位等效声级达到所属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的比例。计算公式:小区夜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夜间等效声级达标点次之和3.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满意率:反映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计算公式: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满意率=对小区声环境质量满意的居民人数4.低噪声设备使用率:小区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公用设施设备,以及小区居民家用空调、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破壁机等电器,符合噪声限值要求的设备所占比例。计算公式:低噪声设备使用率=符合噪声限值的设备数量5.小区噪声源排放达标率:小区内部交通、装修、施工、聚集活动等各类噪声源排放的噪声符合规定标准限值的比

31、例。计算公式:小区噪声源排放达标率=噪声排放符合标准限值的噪声源数量6.物业管理部门噪声投诉结案率:根据接到的噪声投诉事件,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投诉事件的比例。计算公式:物业管理部门噪声投诉结案率=妥善处理噪声投诉事件数量13标准学兔兔下载小区总建设用地面积100%小区建筑物内部监测总点次100%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总人数100%小区内要求设置标识标牌总数100%小区应安装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数量100%小区内部机动车道路路面面积100%小区停车位数量100%T/CI228-20237.小区绿化覆盖率:小区内植物和绿化景观覆盖面积与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用于评估小区绿化程度。计算公式:小区绿化

32、覆盖率=小区植物和绿化景观覆盖面积8.建筑隔声达标率:小区建筑物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隔音效果达到标准的比例。计算公式:建筑隔声达标率=建筑物内部等效声级达标点次之和9.声景观设置满意率:反映小区居民对小区设置的自然声景或人工声景的满意度。计算公式:声景观设置满意率=对小区声景观设置满意的调查居民数10.标识标牌设置完成率:小区内需要设置禁止车辆鸣笛、限制车速等标识标牌的点位,标识标牌类型和数量设置完成比例。计算公式:标识标牌设置完成率=已设置标识标牌数量11.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安装率:在小区特定区域是否安装满足数量要求的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计算公式: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安装率=小区噪

33、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安装数量12.小区道路沥青路面比例:小区内部机动车道路路面铺设沥青材料的面积与内部机动车道路路面面积比例。计算公式:小区道路沥青路面比例=小区内部机动车道路路面铺设沥青材料的面积13.机动车充电桩数量占小区停车位比例:根据小区停车位数量需要设置机动车充电桩数量的比例。计算公式:机动车充电桩数量占小区停车位比例=小区机动车充电桩数量14学兔兔标准下载声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频率=小区每年开展声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次数T/CI228-202314.声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频率:小区每年开展声环境(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宣传活动的次数。计算公式:1a15学兔兔标准下载T/

34、CI228-2023参考文献1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4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5HJ907-201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6T/CECS10195-2022宁静住宅评价导则7关于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大气20231号)8湖里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工作的通知(厦湖府201457号)9南京日照影响分析规划管理办法(宁规规范字20179号)10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关于印发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的

35、通知(中物协20041号)11吴艳聪.宁静小区的创建探讨J.厦门科技,2022(06):17-20.12刘月妍,叶菁,王鸿达等.城市绿地声景观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2022,42(03):16-20.13魏玫,宋艳蕾.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J.绿色环保建材,2021(07):41-42.14康健.从环境噪声控制到声景营造J.科技导报,2017,35(19):92.15周曙,张烜之.景观设计对降低小区环境噪声的实效研究J.美术大观,2013(04):124-125.16陈瑞珍,陈镇浩.建设宁静家园营造和谐环境厦门市思明区创建“安静居住小区”的做法和体会J.世界环境,2011(04):80-81.17裴烨青,陈东辉,通笑.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指标评价之四营造现代人宁静的绿色家园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声环境系统的构建和经济评价J.住宅产业,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