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山西)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695453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一大联考(山西)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天一大联考(山西)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一大联考(山西)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一大联考(山西)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一大联考(山西)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根据当时文献,北宋山水以李成、关仝、范宽三家为主要代表。三家各有特征,今人曾概括说,“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杰,代表了宋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据说关、范、李三家都学五代画家荆浩。传说是荆浩继六朝谢赫关于人物画的“六法”之后,提出山水画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其核心是强调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表达出自然对象的生命,提出了外在的形似并不等于真实,真实就要表达出内在的气质韵味,这样,“气韵生动”这一产生于六朝、

2、本是人物画的审美标准,便推广和转移到山水画领域来了。它获得了新的内容和含义,终于成为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所以,一方面是强调“气韵”,以之作为首要的美学准则;另一方面又要求对自然景象作大量详尽的观察和对画面构图作细致严谨的安排。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画家精细准确地去观察、把握和描绘。但是,虽求精细准确,又仍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日有朝暮,并不计时辰迟早;天有阴晴,却不问光暗程度;地有江南北国山地水乡,但仍不

3、是一山一水的写实。无论是季候、时日、地区、对象,既要求真实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构成中国山水画一大特征。可见,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所以,它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的想象自由,毋宁是一种想象中的幻觉感。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均可,它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这一特色完整地表现在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的北宋(特别是前期)山水画中,构成了宋元山水的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画面经常或山峦重叠,树木

4、繁复;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洲渚掩映”。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的对自然的描绘,使北宋山水画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

5、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流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北宋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

6、,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但其中又并非没有情感思想或观念,它们仍然鲜明地传达出对农村景物或山水自然的上述牧歌式的封建士大夫的美的理想和情感。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还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都如此。他们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在前述北宋三大家中,当时似以李成最享盛名,但李成真迹早已失传。所传荆浩、关仝的作品均尚欠成熟。因此,实际能作为北宋画这第一种意境主要代表的,应是董源(他在后代也比李成更为著名)和范宽两大家。一写江南平远真景,“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沈括梦溪笔谈),以浓厚的抒情

7、性的优美胜(董源)。一写关陕峻岭,以具有某种戏剧性的壮美胜(范宽)。它们是显然不同的两种美的风格,这种不同并不是南北两宗之分,也非青绿水墨之异,而是由于客观地整体性地描绘,表现了地域性自然景色的差别。今天你游江南或去关陕,所得到的自然美的欣赏、感受,也仍然是很不相同的,正如看董源或范宽的画一样。但它们尽管有着风格上的重要差异,又仍然同属于上述“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仝、李成、范宽三家虽风格不同,但据说都师法五代画家荆浩,要尽力表达出内在风神,而不只是描摹事物的形态。B.中国山水画的视角并不固

8、定,营造的不是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是想象中的幻觉感,这与西画不同。C.艺术创作中的“无我之境”,指的就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创作者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的艺术意境。D.董源描绘的江南平远之景和范宽笔下的关陕峻岭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不同,但二者同属“无我之境”的美学范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围绕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征“无我之境”展开论述,追溯其来源,阐述其表现和呈现多义性的原因。B.文章在论述时引用了古人和今人的观点,为观点的阐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第三段使用“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但是”等关联词,使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D.文

9、章举陶渊明的诗歌和关仝、范宽的画作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诗、画艺术家的情感是不直接外露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物画的审美标准“气韵生动”产生于六朝,后推广到山水画领域,可见它在艺术领域处于核心地位。B.北宋山水画多是全景整体地描绘自然景物,富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人们一种宽泛、丰满而不确定的审美感受。C.陶渊明的一些诗歌情感表达没有直接外露,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其理想追求、思想感情。D.李成的真迹虽已失传,但根据现有的信息可知,其作品应该是通过描绘旷远的自然风景,营造了优美的“无我之境”。4.根据原文的阐述,下列作品中最不能体现“无我之

10、境”的一项是()(3分)A.北宋画家郭熙创作的早春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B.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是一幅工笔花鸟画,画了一只锦鸡飞临芙蓉枝头,回首翘望右上角一对翩翩的彩蝶,构图和技法皆精到,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极致。C.王维的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中辛夷花生于空谷,春来花开,春去花谢,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在自为的过程。D.谢灵运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描绘出一幅天光湖色辉映的湖上晚归图,在景物中融

11、入情感,不着痕迹。5.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_(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四世同堂(节选)老舍虽然已是秋天,钱诗人却只穿着一件蓝布的单道袍。他的白发更多了;两腮深陷,四围长着些乱花白胡子,他已不像个都市里的人,而像深山老谷里修道的隐士。静静的他坐在供桌旁的一个蒲圈上,轻轻的敲打着木鱼。听见了脚步声,老人把木鱼敲得更响一点。用一只眼,他看明白进来的是瑞全。他恨不能立刻过去拉住瑞全的手。可是,他不敢动。他忍心的控制自己。同时,他也要

12、看看瑞全怎样行动,是否有一切应有的谨慎。他知道瑞全勇敢,可是勇敢必须加上谨慎,才能成功。瑞全进了佛堂,向老人打了一眼,而没认出那就是钱伯伯。他趴下恭恭敬敬的给佛像磕头。他晓得怎么作戏,不管他怎么急于看到钱伯伯。他必须先拜佛;假若有人还盯他的梢,他会使盯梢的明白,他是乡下人,也就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迷信鬼神的傻蛋。老人,看到瑞全的安详与作戏,点了点头。他轻轻的立起来,嗽了声;而后,向佛像的后面走。瑞全虽然仍没认出老人,可是听出老人的嗽声。“钱伯伯”三个字,亲热的,有力的,自然的,冲到他的唇边。可是,他把它们咽了下去。他也向佛像后面走。绕过佛像,出了正殿的后门,他来到一个小院。钱诗人向瑞全一点手,拐

13、着腿,走进最北边的那间小屋。瑞全紧跟在老人的后面。一进屋门,“老三”与“钱伯伯”像两个火团似的,同时喷射出来。瑞全一歪肩,把行李摔在地上。四只手马上都握在一处。瑞全又叫了声“钱伯伯”,可就想不起任何别的话来。在他记忆中,钱伯伯是个胖胖的,厚墩墩的,黑头发的,安良温善的,诗人。他也想到,钱伯伯的左右应该是各色的鲜花与陈古的图书。他万想不到钱伯伯会变成这个狼狈的样子,和在这些个破小庙里。愣了一会儿,他认识了钱伯伯,正像他细看一会儿那被轰炸过的城市之后,便依稀的认出街道与方向。老人的眼正像从前那么一闭一闭的。老人的声音还是那么低柔和善。“我看看你!我看看你!”老人笑着说。他的深陷的双腮不帮忙使他的笑

14、容美好,可是眼角上的笑纹还很好看。“我看看你,老三!”瑞全看到屋中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非靠墙不能立稳的小桌,和一把椅子。老人坐在床沿上,瑞全把椅子拉过来,凑近老人,坐下。“伯伯,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瑞全打破了沉寂。老人的唇动了动。他想把入狱受刑的经过,与一家人的死亡,一股脑儿像背书似的背给瑞全听。可是,他以为瑞全刚由外面回来,必定看见过战场;战场上一天或一点钟内,也许有多少流血的与死亡的;他自己的一点苦痛有什么可说的价值呢?他坚定,勇敢,可是他还谦卑:“教日本人收拾的。”老人低声的说,希望就用这么一句话满足了瑞全。“什么?”瑞全猛的立起来,一双黑豆子眼盯住老人的脑门。瑞全万也没想到钱诗人,

15、钱伯伯,天下最老实的人,会受毒刑。在外面三四年,因为不肯想家,他冷淡了北平。他以为北平在这几年里必是一声不出的,一滴血不流的,用它的古老的城墙圈着百万以上的亡国奴。谁知道,连钱先生这样的老实人也会受刑呢,并且因受刑而反抗呢?现在,听到钱伯伯这一句话,他可是马上想起家里的人。假若钱伯伯会受刑,一切人都有受刑的可能,他家中的人也不能是例外。特别是他的大哥:大哥比钱先生更多着点下狱受刑的资格。他不由的问出来:“我家里的人呢?”钱老人低声的,温和的,说:“坐下!”瑞全傻乎乎的又坐下。钱老人不愿教瑞全刚一回到北平就听到家中的惨事。可是,他若不说,瑞全会不会到别处去打听?他决定实话实说。他的头低得无可再低

16、,极慢极慢的说:“你父亲和老二都完了!别人还都好!”看过敌人的狂炸都市,看过山河间的战场,看见过杀伤与死亡,瑞全的心仿佛,像操作久了的手掌似的,长了一层厚皮。听到老人的话,他并没有马上受到强烈的刺激。他问了声“什么?”仿佛没有听明白似的。可是,没有等老人再说什么,他低下头去,泪像潮水似的流出来,低声的叫着:“爸爸!爸爸!”老人十分难堪的,把一只手放在瑞全的肩上,轻轻的叫:“老三!老三!”他不敢劝阻瑞全,谁死了父亲能不伤心呢?他又不肯不安慰瑞全,谁能看着朋友伤心而不去劝慰呢?可是用什么话去安慰呢?老人一边叫着“老三”,一边急得出了汗。哭了半天,瑞全猛的一挺脖子,“告诉我,小羊圈怎样了?”他似乎忘

17、了中国,甚至于忘了北平,而只记得小羊圈,他的生身之地。老人乐得的说些足以减少瑞全的悲苦的事:简单的,他把冠家的,小文夫妻的,小崔的,和棚匠刘师傅的事,说了一遍。瑞全听完,愣了起来。他没想到,连小羊圈那么狭小僻静的地方,会出了这么多的事,会死这么多的人。哼,他走南闯北的去找战场,原来战场就在他的家里,胡同里!他不敢再正眼看钱伯伯。钱伯伯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敢在敌人的眼下,支持着受伤的身体,作复国报仇的事。“老三,说说你的事呀!”老人微笑着说。瑞全原原本本的把逃出北平后的所见所闻,都说出来。说着说着,瑞全感到空前未有的痛快,与兴奋。一直等老三说完,钱诗人才出了声:“好!你看见了中国!中国正跟你、

18、我一样,有多少多少矛盾!我希望我们用不灰心与高尚的理想去解决那些困难与矛盾!”“我们合作?”“当然!”老少的两颗心碰到了一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诗人没有急于和瑞全相认,就是想看瑞全行动是否有对敌斗争必需的谨慎,他对瑞全的表现很满意。B.瑞全和钱诗人非常熟悉,虽然钱诗人外貌变化极大,但一听到他的嗽声,瑞全就能立刻辨识出来。C.钱诗人很想说而未说自己和家人的遭遇,是觉得与战场上的流血与死亡相比,他的痛苦微不足道。D.小羊圈胡同是当时北平城的缩影,那么狭小僻静的地方,都会死这么多的人,足见侵略者的残忍。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19、项是()(3分)A.老舍描写人物外貌常以简洁的语言精妙地道出人物特征,而不作繁冗的铺陈,本文对钱诗人的描写就是如此。B.本文叙述了特殊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以小见大,展现出时代特征和国家变化,与小二黑结婚相似。C.本文紧紧围绕瑞全和钱诗人的重逢展开,家中和小羊圈胡同的变故通过钱诗人的讲述一带而过,使小说情节集中。D.老舍作品语言特色鲜明,本文同茶馆一样,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风趣幽默,充满浓浓的“京味儿”。8.请简要概括文中瑞全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答:_9.班级要举行四世同堂读书研讨会,请你围绕关键词“危难新生”,结合本文内容写出发言提纲。(6分)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

20、中指南答: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

21、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

22、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

23、人之为虑深矣!(节选自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注】赘旒:原指旌旗上的飘带。后比喻实权旁落、被大臣挟持的君主。葬原仲:原仲,陈国大夫。他死后,鲁公子季友没有得到国君的许可私自到陈国给原仲送葬。孔子认为这是结党营私的体现。翚帅师:翚,羽父,鲁国大夫。宋国伐郑,请鲁国一同出兵,鲁隐公不应,翚执意带兵而去。孔子认为这是目无君主的行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强秦A之暴B亟矣C今悉兵D以临赵E赵必F亡G则魏日且为之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诛,诛杀,

24、与六国论“洎牧以谗诛”中的“诛”意思相同。B.悟,醒悟,与屈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中的“悟”意思相同。C.报,报答,与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中的“报”意思不同。D.植,树立,与归去来兮辞“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植”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盗窃兵符一事,评论者认为信陵君是有罪的;而作者认为当时天下形势危急,窃兵符来救六国,信陵君无罪。B.信陵君急于救赵的思想出发点是因为和赵国平原君有姻亲关系:否则,即使赵国灭亡,信陵君也不会救助。C.面对赵国的求救,参与此事的信陵君等三人都应尽力去说服魏王,这样信陵君既不会辜负魏王,也不会辜负赵王。D.最后一

25、段以穰侯、虞卿为例,揭示利害关系;又将君主比喻成“赘旒”,以此震骇警醒任君权旁落的君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窈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译文:_(2)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译文:_14.在救赵一事上,从魏王身上能吸取哪些历史教训?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将进酒贺铸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

26、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注】贺铸,北宋词人,出身贵族,耿介豪侠,喜论世事,不肯为权贵屈节,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汉高祖时商山的四位隐士。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山中,不肯做汉朝的臣子。后又应诏积极出来做官。曳长裾:指依附于王侯权贵。二豪:刘伶在酒德颂中,曾假设有贵介公子和缙绅处士各一人,起先反对饮酒,后来被痛饮的先生感化。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六句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27、寒烟衰草凝绿”,都表达了人事变迁、世事沧桑的感慨。B.“黄埃赤日长安道”五句,写烈日下黄尘飞扬的长安道上,关开关掩,即使改朝换代,依然到处都是颠沛流离的百姓。C.“六国扰”六句,写从七雄争霸到秦朝统一,从秦末战乱到汉朝建立,连隐居的“商山四老”都被卷进了政权的纷争。D.“高流”五句,作者认为酒徒能够摆脱人世的种种干扰,处于安稳的醉乡,流露出对“忘形”“忘名”之酒徒的肯定。16.本词和李白的将进酒表达情感的方式有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_,_”两句,交代了作者详细回信说明的

28、理由。(2)陈情表中,描写李密辛酸悲苦的命运世人和天地神明皆知的句子是“_,_”。(3)古诗词中常借“舟”的意象来寄托自得畅快之情,高中课本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是央视出品的又一档文化类节目,节目采用“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模式,从文学、思想、文化等方面揭秘一代宗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获得了极大的赞誉。人们纷纷表示:节目形质兼美,不愧是一场“文化盛宴”。当然,A_,与主创团队守正创新的理念密不可分。首先,有效输出知识,B_。节

29、目组建了一个高“文化浓度”的探访团,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探究文脉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到八大家在诗词、散文方面的卓越才华,还可以从八大家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关于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知识。其次,C_,是文化节目“化”之锁钥。节目运用多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如影视片段、现场表演、嘉宾访谈等;同时融入第一视角,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宗师的人生细节。作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支点,使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不仅让文化认知的途径更加多元,不断增长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为全社会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18.请在文中

30、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_19.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人们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在未来社会中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从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人工智能的不断迭

31、代发展有望保持平衡是因为人类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并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20.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段中的“成长”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航天员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B.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C.扮游击队长的演员挥枪一指,“叭”的一声,那伪兵就倒地而死,爬着钻进了后幕。D.如果一篇文章,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21.第二段中加点词“防止”“阻止”能不能互换位置?请阐述理由。(4分)答:_22.第三段画横线的语句

32、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网络普及,“短视频+直播”成为不少人生活中消遣娱乐的重要渠道。借助这一新兴的传播形式,一些优秀的主播迅速火出圈。比如,南京大学的张良仁教授将考古和美食相结合,通过认真吃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考古这一神秘的学科;同济大学退休的物理教师“吴姥姥”,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用衣架解释空间站运行原理,让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简单;新东方老师董宇辉直播时,边卖货边教英文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主播甚至平台为了吸引流量、追逐利益,游走在法律边缘,挑

33、战公序良俗,污染了网络空间,扰乱了社会风气。针对以上现象,作为青少年的你有何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答案(14题,67题,1112题,15题,20题,每小题3分)1. 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艺术 的无我之境,指的就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错误。原文说“所谓无我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原文有“主要”一词,选项表述过于绝对。2. 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

34、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思路点拨文章举陶渊明的诗歌和关仝、范宽画作的例子不是为了说明“诗、画艺术家的情感是不直接外露的”,而是为了说明诗歌和画作中都有“无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多义性。3. 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对文中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思路点拨“可见它在艺术领域处于核心地位”于文无据。4. 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思路点拨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属于工笔花鸟画,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了极致,而“无我之境”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宋元山水画家非常重视

35、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会对自然景色精细准确地观察、把握和描绘。宋元山水画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给观众更多想象自由,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宋元山水画具有浓厚的意味,通过客观描绘自然,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6. 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钱诗人不急于和瑞全相认,除了想观察瑞全如何行动外,还因为斗争环境的复杂。7. 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思路点拨语言“风趣幽默”错误,本文的语言不属于“风趣幽默”的风格。“充满浓浓

36、的京味儿”也不明显。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能力。初入佛堂时小心谨慎。认出钱伯伯时的激动与克制。对钱伯伯的巨大变化感到意外。听到家庭的变故内心痛苦。听到小羊圈胡同和钱伯伯的经历,对钱伯伯深表敬佩。讲述自己逃出北平的见闻时痛快兴奋。两人决定合作时内心坚定。(每点1分,答出任意五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理解作品内涵的能力。外敌入侵,北平城惨遭蹂躏,百姓惨遭杀害或摧残,中华民族遭受危难。钱诗人原本安良温善,是最老实的人,也奋起反抗,像瑞全这样的青年是革命的新生力量,他们勇敢坚定地与侵略者斗争,必将给处于苦难中的民族带来新生。(每点3

37、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CEG(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 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的能力。思路点拨“诛”,文中是“责备”的意思:“洎牧以谗诛”中的“诛”是“诛杀”的意思。12. 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思路点拨A 项“窃兵符来救六国,信陵君无罪”错误,由原文“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可知,信陵君窃符是为救赵国而不是六国,而且作者认为窃符救赵这件事是有罪的。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

38、句子的能力。(1)盗窃魏国的兵符来解除魏国的祸患,借用一国的军队来分担六国的灾难,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关键词“纾”“分”“奚”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2)这是倾覆了魏国几百年来的国家命运来殉葬于自己的姻亲,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么来向魏王谢罪。(关键词“殉”“何以”“谢”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14.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魏王作为一国之君却大权旁落,以致“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不知唇齿相依的道理,没有果断救援赵国。(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评论者把盗窃兵符看作是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这一点还不够拿来怪罪于信陵君。那强大

39、的秦国的残暴很急迫了,如今率领所有的兵力来对付赵国,赵国必定会灭亡,那么魏国将要步其后尘。赵国和魏国,又是楚国、燕国、齐国等各国的屏障,赵国、魏国亡了,那么楚国、燕国、齐国就会步其后尘了。天下的形势,再没有比这更岌岌可危的了。因此救赵国,也就是用以救魏国;救这一个国家,也就是救六个国家啊。盗窃魏国的兵符来解除魏国的祸患,借用一国的军队来分担六国的灾难,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既然这样,那么信陵君真的就没有罪过吗?我回答:又不是这样的。我所责备的,是信陵君的心啊!信陵君只不过是一个(王室的)公子罢了,魏国本来有其君王。赵国不向魏王请求救援,而是很恳切地向信陵君求救,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还有

40、个魏王啊。平原君用姻亲情分来激发信陵君,而信陵君自己也为了姻亲的缘故,想赶快去救赵国,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自己的姻亲,不知道还有个君王。他盗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而是为了赵国罢了。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只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使祸患不在赵国,而在其他的国家,那么即使撤销了魏国的屏障,撤销了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拯救的。假使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灭亡了,信陵君也一定不会拯救的。这就是说赵王与其国家的重要性,还抵不上一个平原君,而且魏国所依仗的用来保卫自己国家的军队和武器,却拿来供信陵君的一个姻亲使用。如果侥幸战胜了,结果还算过得去;如果不幸没有战

41、胜,在秦国做了俘虏,这是倾覆了魏国几百年来的国家命运来殉葬于自己的姻亲,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么来向魏王谢罪。那盗窃兵符的计谋,原来是出自侯生,而由如姬来完成的。侯生教公子去盗窃兵符,如姬为公子从魏王卧室之内把兵符偷出来,这两个人也只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啊。我认为信陵君若为自己打算,不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强烈地劝谏于魏王,如果不听,就用他本想为赵国而牺牲于秦军的心愿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一定会醒悟的。侯生为信陵君打算,不如去朝见魏王来劝说他救赵国,如果不听,就拿出本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决心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一定会醒悟的。如姬既有意于报答信陵君,不如乘魏王的空闲时,日日夜夜劝魏王救赵国,如

42、果不听从,就拿出她本想为公子而死的决心死在魏王面前,魏王也一定会醒悟的。像这样做,信陵君就不会辜负魏国,也不会辜负赵国;侯生和如姬二人不会辜负魏王,也不会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用这样的计策呢?信陵君只知道有作为姻亲的赵国,却不知道有魏王。内部有宠幸的侍妾,外边有邻国,低贱者则有像夷门监侯生等鄙野之人,又都只知道有个公子,却不知道还有位君王。那么这样魏国只有一个孤立的君王罢了。啊!自从世道衰败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背离公道而甘心死于私党的行为,而忘掉了坚守节操、奉公行事的道理。(于是就形成了)只有权势很重的宰相而没有权威的君王,只有私人的仇恨而没有出于道义的愤怒。像秦国人只知道有穰侯,而不知道有秦王;

43、虞卿只知道贫贱时的老朋友,而不知道有赵王。君王就像连缀在旗上的装饰品一样,大权旁落的现象已经很久了啊。因此信陵君可以作为人臣结党营私的鉴戒,魏王可以作为人君失去权力的鉴戒。春秋记载了季友私自送葬原仲和翚领兵伐郑这两件事。哎!圣人的思虑是多么深远啊!15. 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思路点拨B 项“依然到处都是颠沛流离的百姓”说法有误,应是“依然到处都是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这几句词的意思是:尽管连年战争,朝代不断更替,人们仍在苦苦奔波、你争我夺,不肯停歇。1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的能力。用典抒情。如贺词使用“商山四皓”的典故讽刺了有些所

44、谓的隐士表面上很恬淡,实则非常热衷于功名的虚伪李诗使用“曹植设宴平乐观”的典故表达人生失意的感慨。直抒胸臆。贺词表达了对“忘形”“忘名”的酒徒们的肯定,批判世俗的名利观念;李诗则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和舍我其谁的高度自信。对比抒情。贺词将以“商山四皓”为代表的假隐士与真正的高流形成对比,表达对历史上那些追名逐利、贪得无厌之徒的鄙视,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李诗中将“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与“饮者”形成对比,表达自己的愤慨。(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7.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

45、不宜卤莽(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3)示例: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1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A 节目能获得好评(成功)B是文化节目“文”之基础(宝库)C 拓宽输出途径/创新输出方式(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更多试题与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1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第句,去掉“使”;第句,修改为“不断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修改对一处给2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亦可给分)20. 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辨析标点符

46、号的作用的能力。思路点拨A 项和文中的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引用。C.表强调。D.表反讽。2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不能互换。“防止”是指预防和制止某些情况或事情发生,与上句的“禁止”配合使用,能突显出前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学术欺诈和剽窃”连用,表意更精准。“阻止”则是不让事情进行,指不让学生用AI写作业,承接上句“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的做法,语意联系更为紧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2.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人类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所以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有望

47、保持平衡。(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网络普及,“短视频+直播”成为不少人生活中消遣娱乐的重要渠道。借助这一新兴的传播形式,一些优秀的主播迅速火出圈。比如,南京大学的张良仁教授将考古和美食相结合,通过认真吃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重视考古这一神秘的学科;同济大学退休的物理教师“吴姥姥”,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用衣架解释空间站运行原理,让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简单;新东方老师董宇辉直播时,边卖货边教英文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主播甚至平台为了吸引流量、追逐利益,游走在法律边缘,挑战公序良俗,污染了网络空间,扰乱了社会风气

48、。针对以上现象,作为青少年的你有何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写作提示:材料取自当下的热点话题“短视频+直播”,并就此话题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阐述。对于时评类作文,写作时要“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就事选材”,即就这个热点事件生发开来,透彻分析现象的本质,提出完善的措施,是成功立意的关键。正面现象与知识、文化的输出密不可分,内容厚重,形式亲民。不良现象与追逐名利相关,内容低俗,方式卑劣。而这些现象的传播,不仅涉及主播、平台、受众,还有监管部门、社会舆论、技术支持等等。参考立意: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