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1588****650 文档编号:96676006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汇总2篇 实习小结:就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某个时间段的小范围的总结,对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有指导性的作用,时常的反省吧可以这样说。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内容 1.实习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 2.实习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 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 4.实习目的: 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驾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

2、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学问和实际的感性学问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学问,培育学生野外独立探讨与考察的实力。 5实习支配: 10月26日 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动身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 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习地点-桂林。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时常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 巡游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 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之后我们乘坐

3、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记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排休息。下午两点半我们动身前往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的义江缘景区。我们乘竹筏巡游风景如画的义江风光,

4、可以乘船领会壮族歌仙的曼妙歌声、红瑶传奇的长发表演、激情四射的苗家花鼓,欣赏沿岸特色显明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景观(木楼群、风雨桥、水车群、谷仓群、瑶山吊桥、高空溜索、古渡码头等等)。之后我们还在这里吃晚饭-美味的“风情百家宴”。 10月28日 前往桂林阳朔,游玩聚龙潭,遇龙河,夜逛西街 八点起床,半小时后楼下就餐,之后乘车动身前往桂林阳朔县城。历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么一句话,这也说明阳朔山水的秀美和重要地位。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聚龙潭景区。在景区前我们这个浩大的集体合照留念。聚龙潭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犹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

5、岩内多数条钟乳石如卧龙、盘龙、游龙、飞龙、舞龙、金龙、玉龙、青龙、黄龙、龙王、龙女、龙子、龙孙,数不胜数,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由此形成了“龙女迎宾”、“龙宫玉柱”等景致。 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都会知道广西桂林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聚龙潭作为它的典型标记,在这里一般溶洞全部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提到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有关学问。它的形成条件:1,地表旁边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水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当达到这些条件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削减,以及温度的改变都会使二氧化碳溶

6、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慢慢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假如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妙的石柱。 我们边看边照相留念,很快就到了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就在旁边的饭店就餐。我们还留有时间在那里观看月亮山,许多同学都登上望月台,摆出各种的姿态留影纪念。之后由于大榕树景区在修建,我们无缘一见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遇龙河,在那里我们两人一组乘坐竹筏,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平绿洲、情侣相拥、平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

7、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我们在竹筏上与河水密切接触,我们还相互用水枪来喷射其他伙伴,一片欢声笑语的场面至今留在脑海。 在阳朔县城的最终一点时间,我们夜逛了西街这条久负盛名的街道。西街夜景,来到阳朔不行不去领会的项目,这里街道整齐,店铺林立,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而且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哪怕过了十一黄金周,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哪怕此处已被高度旅游商业开发过,但她的美照旧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篇2) 。 一、实习概况 为了协作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问有更加感性直观的相识,我们山西师范高校城市与环境科学

8、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老师、郭老师和卫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部进行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暑假实习从8月7日起先,从山西师范高校动身,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_高原三大地貌单元。到8月20日结束,返回临汾市。主要相识了倒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丽,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学问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 1、翠华山倒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

9、。以“终南独秀”和“_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很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别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态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

10、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殊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倒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凹凸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自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_方公里的自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等。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 2、刘家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倒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_构造地貌。所谓“

11、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匀称的岩层叫做“砂岩”。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_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_、_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_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美丽。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

12、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倒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样的缓坡。崖面的倒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逝,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3、

13、青海省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_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_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四周山相接。距今20到200万年前形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柔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胡。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四周山地剧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快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于是青海湖渐渐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具有高原_性气候的特点,光照足够,日照剧烈;

14、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4、中卫腾格里沙漠、草方格沙障 _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_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_地交织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残丘及_地占22%。在沙丘中,流淌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0至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

15、丘链则见于沙漠东北部,高度约50至100米。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外围与湖盆的边缘,其上植物多为沙蒿和白刺。在流淌沙丘上有沙蒿、沙竹、芦苇、沙拐枣、花棒、柽柳、霸王等,生长较巴丹吉林沙漠为好。在沙漠西北和西南的麻岗地区还有大片麻黄,在梧桐树湖一带沙丘间有自然胡杨次生林,头道湖、通湖等地,有1949年后营造的人工林。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缘由,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凹地和低_地上。沙

16、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如_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_,属中温带典型的_性气候,降水稀有,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剧烈,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难,但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潜在优势。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

17、沙漠中扎成方格形态。在_的典型应用是宁夏的沙坡头的治理,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爱护此地铁路途(如旁边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淹埋。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爱护交通干线特别有效。 三、实_结 高校的第一次长途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学问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高了接着学习的热忱。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学问的了解,更深刻相识到了学习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肯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微环节。例

18、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肯定的了解,合理支配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充分相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的爱好,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主动的作用。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5 一、实习内容 1.实习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 2.实习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 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 4.实习目的: 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驾驭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

19、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学问和实际的感性学问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学问,培育学生野外独立探讨与考察的实力。 5实习支配: 10月26日 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动身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 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习地点-桂林。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时常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 巡游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 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

20、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记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排休息。下午两点半我们动身前往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的义江缘景区。我们乘竹筏巡游风景如画的义江风光,可以乘船

21、领会壮族歌仙的曼妙歌声、红瑶传奇的长发表演、激情四射的苗家花鼓,欣赏沿岸特色显明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景观(木楼群、风雨桥、水车群、谷仓群、瑶山吊桥、高空溜索、古渡码头等等)。之后我们还在这里吃晚饭-美味的“风情百家宴”。 10月28日 前往桂林阳朔,游玩聚龙潭,遇龙河,夜逛西街 八点起床,半小时后楼下就餐,之后乘车动身前往桂林阳朔县城。历来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这么一句话,这也说明阳朔山水的秀美和重要地位。 十点左右,我们到达聚龙潭景区。在景区前我们这个浩大的集体合照留念。聚龙潭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犹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岩内多数

22、条钟乳石如卧龙、盘龙、游龙、飞龙、舞龙、金龙、玉龙、青龙、黄龙、龙王、龙女、龙子、龙孙,数不胜数,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由此形成了“龙女迎宾”、“龙宫玉柱”等景致。 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都会知道广西桂林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聚龙潭作为它的典型标记,在这里一般溶洞全部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提到喀斯特地貌,不得不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有关学问。它的形成条件:1,地表旁边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水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当达到这些条件后,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削减,以及温度的改变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

23、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慢慢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假如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妙的石柱。 我们边看边照相留念,很快就到了吃午餐的时间。我们就在旁边的饭店就餐。我们还留有时间在那里观看月亮山,许多同学都登上望月台,摆出各种的姿态留影纪念。之后由于大榕树景区在修建,我们无缘一见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情的地方。 紧接着我们来到遇龙河,在那里我们两人一组乘坐竹筏,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平绿洲、情侣相拥、平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我们在竹筏上与河水密切接触,我们还相互用水枪来喷射其他伙伴,一片欢声笑语的场面至今留在脑海。 在阳朔县城的最终一点时间,我们夜逛了西街这条久负盛名的街道。西街夜景,来到阳朔不行不去领会的项目,这里街道整齐,店铺林立,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而且随处可见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哪怕过了十一黄金周,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哪怕此处已被高度旅游商业开发过,但她的美照旧能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