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球表层”为例.docx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96668947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球表层”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球表层”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球表层”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球表层”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地球表层”为例一、教材依据“地球表层”是基于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内容提炼的一个“大概念”,包含“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四大章节的内容,分别对应地球表层上的不同地理要素,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大概念,了解各大地理要素的相关属性和现象分布,深入理解地球表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探讨大概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探究价值。二、设计思想(一)教材简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共包含五个章节,分别为“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第一章节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地球仪、

2、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以及地形图的判读,是地理学习的入门知识。然后,通过“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四个章节,详细介绍地球表层上的各个不同地理要素。因此,“地球表层”这一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局的视角,使我们可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地球表层的各个方面。将四个小主题纳入“地球表层”这一大概念框架下,有助于强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位置和角色,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各个小主题的理解,还能为其提供宏观、系统的视角,助力其对地球表层的全面认识。(二)学情简析初中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地球表层”这一概念的了解相对浅薄,更多基于直观和感性。他们的

3、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渴望,且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尚处于形成与调整阶段。同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与天气、气候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切入点。综合而论,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知识引导,确保“地球表层”的相关知识既能被深入理解,又能得到有效应用。三、教学目标在“地球表层”的教学内容中,四个单元各具特色,但又相互并列,统一展示了地球表层的各种地理元素,围绕不同的地理特性和现象进行了探讨。现在以“居民与聚落”这一板块为例进行深入的教学设计研究。鉴于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4、”四大素养,据此制订本课程的目标。(一)人地协调观学生需要明确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识别人口变化、空间分布和其背后的自然原因。同时,强调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全球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和自然特色。(二)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各种工具,如地图和图文资料等方式分析地球上的人文环境要素。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三)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通过对不同人种、语言、宗教和风俗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差异和多样

5、性,加深他们对“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情感主线的体会,鼓励他们探索和欣赏不同文化。(四)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如通过“世界旅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应能从人口、文化到活动场所,探索人的活动产物的特征和分布。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人文地理建立初步的感知和认知。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世界人文环境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这一大概念;掌握人口分布、城镇与乡村景观特征以及世界各地的人种、语言、宗教和风俗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如何将散碎的人文环境知识整合,形成连贯、系统的认知框架;培养学生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并将其应

6、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明确预习目标: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预习的目标是什么,如“了解全球人口的大致分布”或“识别不同的聚落形态”。2.提供资料清单: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预习资料清单,列出推荐的书籍、文章或网站链接,确保学生能够查找到高质量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3.建议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主题学习、思维导图、笔记等方法,系统地组织和整合所学知识。4.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预先挑选一些在线视频,如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口、聚落和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师推荐使用地理信息软件或应用程序,让学生可以互动地

7、探索人口分布、聚落类型等。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个在线讨论区,如论坛或微信群,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分享发现、提问或讨论。5.设置预习任务:为了确保学生真正进行了预习,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预习任务,如提交一份简短的人口分布报告;制作一个聚落形态的小册子或幻灯片;分享一个他们觉得有趣的文化现象,并解释为什么。6.提醒与鼓励:在预习阶段结束前,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短信、邮件、学校通知等)提醒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同时,强调预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有深度地探索和学习。这样的预习设计旨在确保学生在正式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对“居民与聚落”这一主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为课堂交流和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8、新课导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1.情境创设:教师提前布置教室,摆放一些与旅行、探索世界有关的物件,如地球仪、旅行手册、国外的纪念品等,在学生进入教室时播放与旅行、探险相关的轻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2.情境引入:开始课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探索一个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让他们体验一下身处异地的感觉。3.激发兴趣:挑选一段有关“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主题的短视频,如一些各国的风景、人文纪录片片段等,让学生对世界的各种聚落形态有更直观的了解。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引发他们的共鸣。4.提问与分享:设计一些

9、与预习内容有关的问题,如“你知道世界上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哪里吗?”或“你了解过哪些特色鲜明的聚落形态?”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预习阶段所学到的知识,邀请几名学生先主动分享,然后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大家看到每个人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5.知识串联: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他们所说的内容点出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并与即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连接。这样的新课导入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分组讨论为确保分组讨论的效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确定小组结构:为了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教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利用

10、分组卡片或数字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分组名单。每个小组45名学生为宜,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并能深入参与讨论。2.明确任务与角色:每组都会被分配一个子主题,如“人口数量与分布”“城乡差异”或“文化特色”。教师还应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讨论指导纲要,列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和关键概念。为确保讨论的高效进行,教师可以设定小组内的不同角色,如“组长”(负责组织与引导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关键信息)和“发言人”(后续在全班面前汇报讨论结果)。3.提供资源与工具:鼓励学生利用预习时收集的资料,如图表、文献、在线视频等,作为讨论的参考。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便利的工具,如白板、记号

11、笔、便笺纸等,帮助他们在讨论中更好地组织和记录信息。4.监督与引导: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巡回各组,聆听他们的讨论内容,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建议,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和问题给予及时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或者哪里需要进一步思考。5.时间管理:为每个小组设定一个讨论的时间限制,如1520分钟。在时间快到时提醒学生开始总结讨论内容,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通过以上步骤能够确保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充分发挥,深入探讨,并为后续的展示和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四)实践应用1.情境创设:给学生一个情境“你们被选为某旅行社的旅行规划师,需要规划一次世界旅行”,但这不仅仅是一

12、次普通的旅行,你们需要在规划中融入所学的地理知识。2.任务分解:学生需要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旅行目的地,分析其人口、聚落和文化特色,并为选择提供合理的地理解释。同时,学生需要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文化因素,为这些目的地制订合理的旅行路线。基于地理知识,学生需要找出每个目的地的独特亮点,可能是人口特色、文化景点或特殊的聚落形态。3.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使用地图、互联网资源和预习资料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还可以制作一个旅行手册或宣传册,详细介绍他们的旅行规划,包括旅行路线、目的地亮点、预计的文化体验等。4.整合反馈:学生要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世界旅行”规划,这不仅可以让其他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规划思路,还可

13、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新的地理知识。5.展示结束后组织一个简短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规划过程中的体验,讨论他们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并为他们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法。6.评估总结:基于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反馈,指出他们的规划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讨论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在未来更好地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六、教学反思(一)概念深化而非广泛涉及优势:将教学焦点放在核心概念上,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而不是浅尝辄止。挑战:如何确保所有学生都真正掌握了这个“大概念”是一大挑战。我需要找到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深入理解。(二)鼓励主动学习与思考优势: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探索、思考和应用核心概念。挑战:如何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观点是我需要考虑的。(三)实践应用的真实性优势:通过“世界旅行”项目,学生能够将“大概念”应用到真实情境中,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挑战:设计出既有深度又具有广度的实际应用项目是不容易的,需要在未来教学中不断优化。总之,大概念教学的确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然而,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仍然是我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