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阅读题.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9666764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先进)阅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先进)阅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先进)阅读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先进)阅读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先进篇)阅读练习题一、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1)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是什么?(3分)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3) (1)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从教的方面来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任选

2、划线中的一人,结合读本,对他的某一方面作简要评析。(3分)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8)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1)【注释】椁:古人所用棺材,内为棺,外为椁。恸:哀伤过度,过于悲痛。(1)下面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渊死了,孔子悲痛至极。跟随孔子的人说

3、:“您悲痛过度了!”B、别人以为孔子哭得太悲伤了,但孔子却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这句话看出孔子对颜渊的重视,把他看成自己学说的继承者。C、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也同意这样做,与学生们一起隆重地安葬了他。D、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2)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同意了吗?为什么? 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 ,不可徒行也。”(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4、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不同意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B孔子认为颜渊的葬礼不能超过自己的儿子。C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夫,不能没有车。D孔子并不是因为节俭而舍不得卖掉车子给颜渊买椁(2)结合上面的语段,分析下面选段中孔子对待颜渊的葬礼持什么态度。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五、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论语先进第十一)【注】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兼人:好勇过人。(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B.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C.本段对话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D.孔子认为做学问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下面选段孔子说的这句话,说说孔子何以这样主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六、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24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

6、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1)孔子这样评价子路的理由是什么?(1分)(2)请就第章内容,谈谈你对孔子认识。(3分)七、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1分)(2)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3分)八、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7、”子曰:“过犹不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孔子认为师的不足是“” 商的不足是“”,两者都未能做到“”。(2)孔子是如何评价师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九、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1分)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

8、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十、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注释】诸:“之乎”二字的合音。兼人:好勇过人。(1)下面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话间接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B、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C、本段对话生动得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D、孔子认为

9、做学问要谦虚敬慎,不能骄傲自满。(2)结合上面的选段,练习下面选段孔子说的这句话,说说孔子何以这样主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21)【注释】语(y):告诉;讲话;谈论。 十一、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第二十四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第二十三章)(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对君主的缺点错误要忠言相劝,谏而不听,就不必再劝,可以辞职不干。B.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是有限度的,对朋友如果他不听劝告就算了,没有必要发展到对抗性矛盾,使以后的事情更不好办。C.“不可则止”也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孔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D.孔子认为为官.交友关键是要坚持正道,不能跟着国君.朋友一起做坏事,否则,便是自取其辱。(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怎么理解论语?泰伯中孔子所说的“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的?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