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2024届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654308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2024届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2024届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2024届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2024届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2024届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

2、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丽山河,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弘扬。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对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拂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

3、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摘编自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材料二:鲁迅所处时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文化自信一再遭受碾压摧残,部分国人自卑自弃,但是,鲁迅始终是一个“清醒的文化自信者”。围绕弘扬与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鲁迅曾提出一系列思想观点,学习与借鉴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们全面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鲁迅提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他看来,我们只有直面人生,发现畸形,揭示病痛,引起疗救者注意,方能促进社会改善与进步,也方能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为此他鼓励作家“大胆地

4、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他认为,一个作家“只要写出实情,即于中国有益”。他自己就曾以“立人”为目的,以小人物为对象,全面剖析与呈现了多疑、虚伪、好面子、冷血麻木、安于当奴才、喜欢当看客等“不长进的民族病态”。在学者们眼里,鲁迅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的第一个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他的创作,从总体上看不仅深入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凋敝与黑暗,揭示了妇女、农民与小知识分子等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彰显了改革与革命的必然性;更为重要的是他重新发现了中国与中国人,并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尝试培育与构建新型人格。鲁迅一直大力提倡并始终实践“拿来主义”。鲁迅的拿来主义强调“

5、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就是要以我为主,主动拿来,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不能被动地等待人家送来,因为人家“送来”的东西,未必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所要明白的,是要自己化自己,毋待他人来化我们。”他提出,我们要以“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不问新、旧,古、今,洋、土,只要有用,就先占有,拿来,然后再甄别,挑选。如果是鱼翅,就像萝卜白菜一样地吃掉;如果是鸦片,就送到药房;如果是烟灯烟枪,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大可毁掉;如果是姨太太,就请她们各自走散。他还举例说,我们民族一向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像汉唐盛世时那样,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将彼俘来”

6、“自由驱使,绝不介怀”。鲁迅这种对于民族文化的态度,无疑就蕴含着坚定而强烈的文化自信。鲁迅认为,自我检讨与反省对于民族的振兴非常重要,鲁迅关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就“建立在自我解剖的基础上”。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痛苦的一颗灵魂”,一个追求“精神独异”的个人,鲁迅在创作中并不是一个站在云端的“超人”,嘴角挂着庄严的微笑,一味指斥世人的愚劣;相反,他始终不忘聚焦自己的内在世界,冷峻地审视与呈现自己情感的伤疤与灵魂的暗斑,坦承自己的孤独与徘徊、迷惘与无奈。他对自我的批判是冷峻的、深广的。他明确意识到,自己曾无意间吃过几片人肉。而在以“立人”为目的,揭示民族劣根性的过程中,鲁迅始终不忘将自己也摆进去,视野

7、由外而内,将关注点更多地转向启蒙知识分子本身,在自我审视和自我剖析中,完成自我超越与自我涅槃,从而摆脱“彷徨于无地”的困境。作品里的人物因而常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而一件小事在酒楼上等作品,更是均以深入的自我剖析而著名,曾被研究者定义为“自剖作品”。(摘编自周甲辰鲁迅文化自信简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谈到,文学家、艺术家只要具备史识、史才、史德,就可以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B.材料二指出,鲁迅掏真心、说真话、写真事,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全面清晰、入木三分。C.材料一认为中华民族向来有文化自信的气度,这与材料二中鲁迅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一致。D.材料一和

8、材料二都认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勇于反映时代精神,为时代发出真实响亮的声音。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认为,直面人生、主动拿来、自我检讨与反省都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方法。B.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无论新旧、古今、洋土,要先占有,然后再挑选。C.在鲁迅冷峻严苛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剖析中,我们不难看到他追求浴火重生的意志。D.鲁迅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他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观点,可通过他的写作实践表现出来。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使用“观古今于须臾,拂四海于一瞬”这一道理论据,证明对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有利于

9、坚定文化自信。B.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运用比喻论证将深奥的道理浅易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材料二也使用了此种论证方法。C.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可以使用周杰伦对西方音乐进行本土化改造,引领华语流行音乐进入新时代的事实论据来支撑。D.材料一和材料二整体上都采用了并列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中心进行阐述。4.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5.请结合材料二分析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阿Q”和在祝福中塑造“我”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目的。(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细 狗周涛吐尔逊别克的父

10、亲来看吐尔逊别克。当他来到连队的时候,这个哈萨克老人显得风尘仆仆,有些疲惫。他下了马,一直牵着那匹和他差不多苍老的马走到连部门口。他走过来的时候显得又矮又笨拙,仿佛不是一个完整的、行走的人,而是从马背上临时卸下来的一部分零件。老人茫然地注意着周围的一切,脸上现出一种类似野生动物的表情,他始终不说话,沉默而又顺从,仿佛是一个刚被抓来的俘虏。直到吐尔逊别克从屋子里出来,和他的老父亲见面的时候,老人低声地叽里咕噜了几句,脸上仍然没有绽开笑容。好像他不是骑着马翻山越岭走了三四天,而是从隔壁的屋里才走出来。他把缰绳交给吐尔逊别克,看着儿子仍然熟练地拴了马,就跟进屋里去了。当时连队院里站着好几个人,都在观

11、望着这对哈萨克父子的相见。我也站在院子里,我为看到的这一幕过于朴实平淡而心生感动。要知道,这位哈萨克老牧人可是骑马穿过了好几个县来的,大冬天的风雪,少说几百公里,就单人匹马地来了。他的狐狸皮帽子戴在那张苍劲的面孔之上,没有丝毫浪漫的骑士风采,只显得实用。我走过去看了看他那匹马,很一般的那种牧民骑的马,鞍辩也普通。马有些瘦,马毛杂乱,被汗湿了的皮毛上结了冰霜。它低垂着头颈,一动不动,眼睛微闭,任人们评价。这时我才发现连队门外游动着一条狗,它探头探脑,似乎想进来,但又犹豫不决,仿佛没有足够的信心确认它和这个院子的关系。它太瘦了,瘦得像一张弯弓,一个问号。但是它瘦得独特,甚至瘦得高贵优雅,一身白色,

12、四条长得离奇的腿,犹如一只仙鹤,它的嘴也是尖而长的。它的腰部像一张弓,背向上耸起。肚腹间仿佛被豹子挖空了,其凹处足可一握。这么一条狗,从哪儿来的呢?有人拿石头扔它,它灵巧地躲闪开,怯生生的。它对人有一种忍让的品格,决不吠叫。还有人看见它就笑了,说:“没见过这么瘦的狗哎,明天就饿死了,太可怜了。”但是这狗并不走远,也不进来,它很警惕,也很陌生;有可怜它的人扔馒头给它吃,它看也不看一眼。它的眼神是一种聪明、羞怯、丝毫没有凶相的少女似的眼神,黑而清澈,仿佛它什么都明白,就是不太好意思。我忽然对它产生兴趣,感到它有些不同寻常,我想起有些外国小说插图里画的猎兔狗,也是这种类似的样子。那是一些欧洲贵族围猎

13、时用的名犬,这条狗会是吗?我试着追逐了它一阵,果然,它跑起来轻盈得就像是没有分量,轻松极了,随意一跳就蹿出去一丈之遥。它跑起来就像一只豹子,不,比豹子更富有弹射力,它简直就是在把自己射出去!姿势太漂亮了,优雅极了。它是一条狗,然而它使自己具有了鸟类一般的轻灵,这真是奇迹。它的跑跳几乎就是飞行,因它身躯的奇异细长而伸缩自如、灵活有力。这不是瘦弱,而是犬中的某项天才!我知道了,它是细狗。细狗是草原上最受哈萨克猎人珍爱的一种名犬,专门用来捕狐。一般的牧羊犬粗壮凶猛,可以与狼搏斗。但是它们太沉重了,追不上狐狸,而狐皮是相当贵重的,价值远胜狼皮;只有细狗可以追捕狐狸,还能钻进狐狸的洞穴,细狗生来仿佛就是

14、为了对付狐狸的。吐尔逊别克朝我走过来了。他微笑着朝我打手势:“不要打它,我父亲的狗。”我问他:“是细狗吗?”“当然了,”他很骄傲地说,“这是我父亲最宝贵的东西,比马还重要;这样的狗,不是太多,人家拿十只羊换它,我的父亲不愿意呢!”“可是刚才还有人说它瘦得快死了呢!”那些人懂什么!他们不懂。哈萨克人一看就知道,最高级的狗啦!它从来不咬人,看起来老实得很,其实它厉害,一看到狐狸,没有跑掉的,一定抓住!”“公安局抓特务么?”我开玩笑。“比公安局抓特务还厉害!”我们俩都笑起来。吐尔逊别克的父亲第三天就走了,走的时候,我才看到那只白色细狗兴奋、激动的样子。它像一只白色的鸟儿盘旋、飞翔在主人前后,稍不留神

15、,就远远地把自己射出好几百米开外它的身姿矫捷得令人赞叹!我在连队门外一直目送着他们,我想,一类天才式的人物在世间也是这样被误解的,和良种犬一样。它身上没有保留供人食用和役用所需的多余的肉,因而在一般人眼里,它毫无价值。但是吐尔逊别克的父亲了解它,知道它的本事,把它看得非常珍贵。吐尔逊别克的父亲不是名犬鉴赏家,不是生物学家,他只是一个骑着老马的草原猎人,看起来表情简单、缺乏激情。一双罗圈腿。笨拙迟缓。1995年1月6日(摘编自周涛散文精选,有删改)文本二:周涛的散文多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开掘、张扬在极度艰难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韧性,传达了一种真正的西部精神,格调雄壮冷峻,气势沉雄、意蕴深远、笔

16、力雄健。周涛的散文都贯穿了一个大的主题对生命的颂赞、崇敬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参悟。在周涛的散文中,对生命现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总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亦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周涛散文的魅力,正是在于他给我们展示了生命之树的翠绿色泽和精神风貌,加深了我们对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的认知和参悟。(摘编自邓跃东我自深秋与初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哈萨克老人牵着与他一样苍老的马走到连部时,仿佛不是“完整”“行走”的人,而是从马背上卸下的一部分零件,暗示老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B.与儿子见面后,哈萨克老人低语、不“绽”笑容,看儿子熟练地“拴”马等

17、朴实平淡的行为,可看出这个哈萨克老人面对这样的重逢不喜形于色。C.细狗出现在连队门外时,已饿得瘦弱不堪,它探头探脑,犹豫不决,被人扔石头只能灵巧躲闪,决不吠叫,表现出一种极能忍让的品格。D.文本一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聚焦日常平凡的人事,表现艰难生活之中的生命张力具有真挚情感与深沉思考自然融合的魅力。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苍劲”“实用”与“狐狸皮帽子”“骑士风采”形成审美反差,“狐狸皮帽子”与下文描写细狗是捕狐能手等内容形成呼应。B.句子是对细狗“瘦弱”的正名,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细狗的深度认知和对其捕狐技能的赞美,使文章达到先扬后抑的效果。C.句子故

18、意重提他人看法,突出那些人对细狗“瘦”的误解。单独成行,可以使表达的感情强烈。D.句子在结尾特写老人的腿,与开篇外貌描写照应,突显其平凡的外表下不凡的精神品质,语言朴实,余味无穷。8.文本一是如何从侧面展现出细狗的非凡的?请简要分析。(4分)9.文本二认为周涛散文的主题“贯穿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参悟”,你从文本一中能参悟到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子墨子游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谓公尚过曰:“先生苟能使子墨予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墨子。”公尚过许诺。遂为

19、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抑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巢也。钧之粜,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节选自墨子鲁问)材料二: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

20、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观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节选自孔丛子记义)【注】观:赏赐。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21、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子观越王之志何A若B意越王将听吾C言D用我E道F则G翟将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让游说,与归去来兮辞“请息交以绝游”中的“游”意思不同。B.安车,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高官告老还乡或征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C.因,通过,与苏武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中的“因”意思相同。D.辱,谦辞,表示承蒙。古文中表示谦辞的还有敢、仆、垂、窃、足下、不才等。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有诸侯采用自己的学说,墨子去效力只求食能饱腹、穿衣可身,而不会如群臣一样追求封地。

22、B.宰予观察老师的日常所用,考虑老师的志向所在,据此来推断老师是不会乘坐华美舒适的车子的。C.宰予认为,老师的志向就是重兴礼义道德并推行它,做官不为了积累财富,对官位没有眷恋之心。D.子贡认为宰予只说出了老师做的实事,没有说清老师的伟大之处,老师的道德境界似天高、如海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钧之粜,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2)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14.从两则材料来看,墨子和孔子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六幺令李 纲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23、。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栏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注】李纲:北宋末、南宋初名臣,一度起用为相,因其主张抗金遭罢免贬斥。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以写景开篇,长江千里奔流,浩浩荡荡,江面宽阔,意境壮阔雄浑。B.“古寺空有疏钟发”的“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的“空”表达的感情一样。C.“银蟾”指月亮,明月虽圆缺变化,但古今共存,用明月永恒反衬人事无常。D.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样,作

24、者在对朝代兴亡的叹惋中,寄托对时政的忧虑。16.李纲有诗云:“谋身性虽拙,许国心独苦。”请结合本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虽“性拙”但一心许国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被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过。(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与十二章中“_,_”两句表达了相近的意思。(3)“门”是古诗文中常用意象,其“开”或“关”往往寄寓着不同的情感,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哦!太好了。”刘思扬

25、差点叫出声来。在这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竟有个图书馆,真是想不到的事。“成岗,你知道吗,这里有图书馆!”说完,刘思扬才看见成岗手里也拿着一本书。原来,成岗是从另一个人手中得到的。成岗微笑着,没有讲话。牢狱里一片寂静,_,刘思扬缓步走到牢门边,他发现,几乎每个牢房,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看书。他立刻醒悟了;这里不仅有复杂的斗争,而且有顽强的学习。在渣滓洞的时候,他就曾经想过,如果在集中营里能够读书,他一定要好好地把自己武装起来。失去自由,但不能失去思想。上午的放风时间终于到了,刘思扬和成岗一先一后地跟着胡浩,向图书馆走去。图书馆设在一间普通的牢房里。光线很弱,仅有一个很小的窗户,这间房在楼房的背面,很

26、不_,门是锁着的,管理图书的人还没有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在这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有个图书馆,真是想不到的事。成岗,你知道吗,这里有图书馆!说完,刘思扬看见成岗手里也拿着一本书”,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到火星上栖居是人类的梦想之一,人类已经在火星发现了水,但火星大气的含氧量很低,无法满足人类生存。_A_?在火星上利用太阳能发电,再用电从水中解析。而低温、出氧气,成为可行的技术方案之一。但是,“电解水”制氧_B_低气压、高辐射的火星环境,对人类登陆后“就地

27、研发”这种催化剂很不利。从地球运送催化剂的成本又非常高昂。针对这些问题,中科大和深空探测实验室科研人员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机器化学家”小脑,研制出一种火星制氧催化剂。火星陨石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从中提取成分研制催化剂,大约有376万多种组合配方。如果一个人类科研团队去逐一验证,则需要2000多年,不管小来只用了6个星期。成功的基础在于,小来是一个勤奋的“学霸”。小来学习了5万多篇相关的化学论文,思考并设计出一个基础配方,在此基础上既做模拟又做实验,根据结果数据建立智能模型,模型再指导不断调整配比,最终_C_。20.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和文段中的“就地研发”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修

28、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B.“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D.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摘自中央领导人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

29、议的演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 A.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的“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这句话可知,“有史识、史才、史德”是“文学家、艺术家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B.根据 材料二第二段的“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和“在学者们眼里,鲁迅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这两句话可知“鲁迅掏真心、说真话”是正确的,但“写真事”于文无据。D.材料二没有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反

30、映时代精神。2.B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思路点拨 依据原文,选项表述缺少“只要有用”这个条件。3.D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思路点拨D项错误,材料二整体上采用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创作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作为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要结合中华民族历史进行艺术再现。(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迁移运用材料内容观点的能力。答案通过塑造阿Q来

31、观人,揭示了国民劣根性和小人物生存的困境,彰显了革命的必然性,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尝试培养与构建新型人格。通过塑造“我”来观己,折射出启蒙知识分子的自我检讨与反省对民族振兴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答“以立人为目的,观人观己”可给2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6.C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 “已饿得瘦弱不堪”认为细狗因饿而瘦是错误的,瘦弱正是它的天才所在,瘦弱它才能飞如鸟射如豹善捕狐。7.B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重要语句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思路点拨 “先扬后抑”错误,应是先抑后扬。这句话前面主要是写对细狗初见时的印象,“抑”指外在的瘦

32、弱形象与羞怯神情,“扬”指内在的聪明、警惕、机智,以及特殊的弹射力,为下文写它的捕狐能力作铺垫。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用吐尔逊别克与“我”的对话,侧面写细狗看起来老实其实是捕狐高手,是最高级的猎狗。通过哈萨克老人对细狗的珍视,侧面写出细狗的珍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答案人不可貌相。哈萨克老人外表是极其平凡普通的,他矮小笨拙,甚至有一双罗圈腿,但他却能翻山越岭几百公里来找儿子,也是最懂和最能驾驭细狗的人。有伯乐才有千里马。有哈萨克老人的赏识,才有细狗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草原捕狐高手的可能

33、。极致的弱有时是极致的强。细狗瘦弱不够粗壮凶猛,但也因瘦弱才能成为捕狐的能手。换个角度看问题,无价值的也可能会变成无价之宝。一般人眼里有供人食用和役用所需的多余的肉才是良种犬,这正是扼杀细狗类的天才犬才能的原因,天才式的人物也常被误解而怀才不遇。(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B D F(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D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思路点拨“垂、足下”是敬辞。12.A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如群臣一样追求封地”理解错误,应该是“若采用他的学说,墨子便

34、把自己看得和群臣一样(为国效力),不是为了追求封地”。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案(1)同样出卖“义”,在中原地区就好了,又何必到越国去呢?(关键词“钧”“粜”“中国”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2)道义可以施行就以治理国家为乐,道义不能施行就以修身为乐,这就是他成为夫子的原因啊。(关键词“乐”“所以”及判断句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14.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案坚守理想(坚定地推行自己的治国之道)。不求名利。看重义。(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墨子让公尚过到越国去游说。公尚过游说越王,越王大喜,对公尚过说:

35、“先生如果能使墨子到越国来教导寡人,愿割原吴国的土地五百里封他。”公尚过答应。于是越王给公尚过准备了五十辆车,到鲁国前去迎接墨子。墨子对公尚过说:“你看越王的心志是如何的呢?如果越王听我的言论,采纳我的学说,那么我愿意前去。饭能饱腹就行,衣能可身就行,把自己看得和群臣一样,怎么能因为有封地才去呢?但如果越国不听我的言论,不采纳我的学说,如果我去了,就是我把义出卖了。同样出卖义,在中原地区就好了,又何必到越国去呢?”材料二:孔子派宰予出使楚国,楚昭王用象牙装饰乘坐的小车,想通过宰予赠送给孔子。宰予说:“夫子是不会坐这车的。”楚昭王问:“为什么?”宰予回答说:“我通过老师的日常用度,考虑老师的心思

36、所在来判断,所以知道他不会用这辆车。”楚昭王说:“说说看。”宰予回答说:“自从我侍候夫子以来,私下里见他言语不离大道,行动不违背仁。他重视仁义崇尚道德,清正廉洁喜好节俭。出仕享有俸禄,但是却不用来积累财富。不合于道义则离去,辞官的时候没有眷恋之心。他的妻子不穿华丽的衣服,妾也不穿丝制的衣服,车马器皿都不精雕细刻,不把谷物等粮食给马吃。道义可以施行就以治理国家为乐,道义不能施行就以修身为乐,这就是他成为夫子的原因啊。假如是看起来外观华丽的东西,听起来淫邪的歌声,夫子经过的时候不会去看,遇到的时候也不会去听。所以,我知道夫子不会使用这辆华丽的车。”楚昭王说:“既然这样,夫子想要什么呢?”宰予回答说

37、:“现在天下,道德被搁置,夫子的志向就是想重兴礼义道德并推行它。如果天下有想治理好国家的君主能推行夫子之道,夫子即使是走着去朝见,也一定会乐意去,何必劳驾您大老远地送给他如此贵重的礼物呢?”楚昭王说:“从今以后,我就知道夫子的道德是多么伟大了!”宰予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说:“诸位,你们认为宰予的话怎么样?”子贡说:“没有说尽老师道德的高美。夫子的道德与天一样高,与海一样深。像宰予所说的,不过是老师所作所为的一些事实罢了。”孔子说:“言语贵在真实,才能使人相信,舍弃了真实还有什么可称赞的呢?所以,子贡的浮华比不上宰予的真实。”15.B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思

38、路点拨“古寺空有疏钟发”的“空”字抒发的是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塞上长城空自许”的“空”抒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年华老大和报国无门的愤慨。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直抒胸臆。身为“迁客”,依然“老大伤名节”;尽管“岁寒途远”,但“此志应难夺”。直接表达了词人置自身境遇于不顾,不惧环境险恶、道路遥远,不改抗金复国之志的决心。用典。“独立渔翁满江雪”化用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以孤傲不屈的渔翁自况,表达矢志不移,坚持抗金的决心。(或:“岁寒”,化用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达了词人要像松柏那样青苍挺拔,不畏冰雪侵凌,不改高远之志。)(每点

39、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7.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答案(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示例: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每空1分,第(3)小题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1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鸦雀无声(悄无声息、悄然无声) 引人注目(惹人注目) (每空1分,若有其他答案,正确合理亦可给分)1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相似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答案原句在“有个图书馆”前加“竟”字,比改句更能表现出刘思扬知道在集中营中有

40、个图书馆时的惊讶;原句在“看见成岗手里也拿着一本书”前加“才”字,强调“看见”这个动作发生得晚,比改句更能写出刘思扬告诉成岗图书馆之事时的急切心情。(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20.C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思路点拨 C项和文中的引号都表示强调。A.表示引用。B.表特定称谓。D.“插曲”是比喻义,引号表示特殊含义。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情境补写的能力。A如何能在火星上制出氧气 B还需要使用催化剂 C快速找到最佳配方(找到了研制催化剂的最好配方)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2.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案大约有3

41、76万种(或“有376万多种”)组合配方。但是小来只用了6个星期(或:“不管”改为“但是”“而”等)。(每处2分。若有其他修改方式,合理亦可给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摘自中央领导人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写作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谈大江在奔向大海时,遇到逆流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任何逆流都不能

42、阻挡大江东去的意志,这是自然现象,却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二句话谈动力、阻力在大江前行中的作用,一助一促,都是正方向的力,都将成为大江奔向大海的有利因素。这句话是关键句,也是观点句。可以由此生发联系到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等方面,写作的宽度和深度都可以自由开掘。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可以思考人成长的必由之路如同大江奔向大海。要正确对待成长路上的动力与阻力,特别是要正确对待阻挡成长的逆流,也就是阻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要有国家意识与责任担当,要联系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作为当代青年要有

43、应对逆流的能力,要化阻力为动力,要做时代的弄潮儿。从思辨性思维的角度,一定要分析动力与阻力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在分析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确立观点,展开论述。可侧重阻力的作用,可二者辩证分析,但切忌不谈二者关系,只泛谈面对阻力的态度。参考立意:以动力助成长,借阻力促发展;无论是动力还是阻力都可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化阻力为动力,逆流而上;等等。逆流而上:动力与阻力的共舞人生如同一条大江,奔腾不息,向海而行。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逆流,那些来自外界的挑战和困难,就像险峻的山峰,阻挡我们前行的道路。然而,正如中央领导人所言:“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这是因

44、为,在逆流的冲击下,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前行的动力,更能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变得更为强大。动力,是我们向前的源泉。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机遇和助力,它们像潺潺流水,推动我们不断前行。这些动力可能来自于家庭的支持,朋友的鼓励,社会的认可,或是内心的渴望。它们给予我们信心,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不放弃,直到实现我们的目标。然而,仅有动力是不够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同样会遇到阻力和挑战,它们像巨大的石块,阻挡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些阻力可能来自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困难,人际关系的复杂,或是内心的挣扎。它们让我们痛苦,让我们困惑,但正是这些阻力,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勇敢。阻力的存在,并非是

45、为了阻止我们前行,而是为了让我们在挑战中成长。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次磨炼的过程。正是这些阻力,让我们学会坚韧,学会适应,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它们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正是这些曲折和坎坷,构成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应该感谢阻力,感谢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因为正是这些阻力,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勇敢,更加成熟。就像大江在逆流的冲击下,不仅不会停止前行,反而会变得更加汹涌澎湃,更加势不可挡。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动力的作用。动力是我们前行的源泉,是我们坚持下去的支撑。没有动力,我们可能会在阻力面前屈服,可能会放弃前行。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目标的追求和渴望,让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我们的内心。总的来说,人生就像一条大江,既有动力推动我们前行,也有阻力挑战我们的极限。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保持动力,勇敢面对阻力,我们就能够像大江一样,奔腾向海,无畏无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成熟,更加勇敢。这就是逆流而上的力量,这就是动力与阻力的共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