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96647285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试题单选题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我国建设()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标准农田。A.0.6B.0.8(江南博哥)C.1.0D.1.2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单选题2.根据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年。A.1B.2C.3D.5 正确答案:C参考解

2、析:根据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单选题3.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列关于生活圈居住人口规模说法,不正确的是()。A.15分钟生活圈的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100000人B.10分钟生活圈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20000人C.5分钟生活圈的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12000人D.居住街坊人口规模为10003000人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第2.0.2条规定,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

3、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约17000套32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第2.0.3条规定,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约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第2.0.4条规定,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五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约1500套4000套住宅),

4、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第2.0.5条规定,居住街坊。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人3000人(约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hm24hm2),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单选题4.城市停车规划规范规定,停车场应结合电动车辆发展需求,停车场规模及用地条件,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具备充电条件的停车位数量比例不宜小于停车位总数的()。A.25%B.20%C.15%D.10%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511492016)第5.2.3条规定,停车场应结合电动车辆发展需求、停车场规模及用地条件,预留充电设

5、施建设条件,具备充电条件的停车位数量不宜小于停车位总数的10%。单选题5.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提出,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不同、不同路线之间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米。A.300B.250C.200D.15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S13282018)第9.2.1条规定,集约型公共交通站点500m服务半径覆盖的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在规划人口规模100万以上的城市不应低于90%;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不同、环同路线之间的换乘距离不宜大于200米,换乘时间宜控制在10min以内。单选题6.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考古工作确需因建设工程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危险对

6、古文化遗址古墓急需进行抢救挖掘的。应当自开工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补办审批手续。A.5B.7C.10D.12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需要配合建设工程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发掘计划,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因建设工期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危险,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急需进行抢救发掘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发掘,并同时补办审批手续。根据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

7、门应当自收到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的发掘计划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决定。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抢救性发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开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补办审批手续。单选题7.依据城市环境设施规划标准,当生活垃圾运输距离超过经济距离且运输量较大,服务范围内运输距离超过()km时,宜设置垃圾运转站。A.5B.8C.10D.15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T503372018)第5.2.2条规定,当生活垃圾运输距离超过

8、经济运距且运输量较大时,宜设置垃圾转运站。服务范围内垃圾运输平均距离超过10km时,宜设置垃圾转运站;平均距离超过20km时,宜设置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单选题8.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A.500mB.600mC.700mD.800m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电气化铁路设施的行为:向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抛掷物品;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500米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体;攀登铁路电力线路杆塔或者在杆塔上架设、安装其他设施设备;在铁路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20米范围内取土、打

9、桩、钻探或者倾倒有害化学物品;触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单选题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C.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专项评价D.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版)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

10、价文件):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单选题10.根据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不得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取代经依法批准的详细规划许可B.经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予

11、收储入库或出让C.在不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在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D.历史文化保护线及空间形态控制指标和要求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不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开展经依法批准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以及适度的参观旅游和相关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合理利用。单选题11.依据民法典相邻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效率最大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B.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

12、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C.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D.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BC两项,第二百九十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D项,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单选题12.民法典关

13、于物权登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产生效力B.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登记设立所有权C.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D.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单选题13.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与周边地区相衔接B.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对起控制作用的高程不得随意改动C.同一城市的用

14、地竖向规划可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D.乡村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有利于风貌特色保护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第3.0.7条规定,同一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单选题14.根据城市供热规划规范,下列关于热网介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热源供热范围内只有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时,应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B.当热源供热范围内工业热负荷为主负荷时,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C.当热源供热范围内既有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也存在工业热负荷时,可采用蒸汽和热水作为供热介质D.既有采暖又有工业蒸汽负荷,可设置热水和蒸汽管网,当蒸汽负荷量小且分散而又

15、没有其他必须设置集中供应的理由时,可只设置蒸汽管网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510742015)第7.1.1条规定,当热源供热范围内只有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时,应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第7.1.2条规定,当热源供热范围内工业热负荷为主要负荷时,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第7.1.3条规定,当热源供热范围内既有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也存在工业热负荷时,可采用蒸汽和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第7.1.4条规定,热源为热电厂或集中锅炉房时,一级热网供水温度可取110150,回水温度不应高于70。第7.1.5条规定,蒸汽管网的热源供汽温度和压力应按沿途用户的生产工艺用汽要求确定。第7.1

16、.6条规定,多热源联网运行的城市热网的热源供回水温度应一致。单选题15.我国行政法渊源不包括()。A.地方性法规B.有权法律解释C.国际条约与协定D.技术规划标准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有权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其他行政法渊源。单选题16.决定行政立法在形式上多样性的是行政立法主体的()。A.多层次性B.强适应性C.灵活性D.有效性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国家行政管理事务的广泛性、多样性,决定了行政立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国家行政机关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或基于权力机关的授权,根据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制定行政

17、法规或规章。行政立法主体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行政立法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行政立法可以采用多样的发布形式,如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准主管部门发布,主管部门直接发布或联合发布等同时,行政立法在名称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条例、规定、办法等。单选题17.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房地产交易?()A.房地产评估B.房地产转让C.房地产抵押D.房地产租赁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以下简称国有土地)范围内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实施房地产管理,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所称房屋,是指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及构筑物

18、。本法所称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本法所称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和房屋租赁。单选题18.下列关于公共产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共产品是消费者排他性消费的产品B.公共产品是由以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C.公共产品体系构成政府所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D.公共行政的主要责任是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所有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由私人部门相互竞争生产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消费者排他性消费的产品。公共产品则是由以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所有消

19、费者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的主要责任是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因而,政府要建立科学、全面、公平的政府公共产品体系;公共产品体系构成政府所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单选题19.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下列关于城市主要功能区之间,轨道交通系统内部出行时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规划人口规模在500万人及以上的城市,中心城区市级中心与副中心之间不宜大于30minB.规划人口规模在150500万人的城市,中心城区市级中心与副中心之间不宜大于20minC.中心城区市级中心与外围组团之间不宜大于30minD.中心城区市级中心与外围组团之间为非通勤客流特征时,其出行时间指标不宜大于

20、20min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GB/T505462018)第5.1.2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效率,城市主要功能区之间轨道交通系统内部出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规划人口规模500万人及以上的城市,中心城区的市级中心与副中心之间不宜大于30min;150万人至500万人的城市,中心城区的市级中心与副中心之间不宜大于20min。中心城区市级中心与外围组团中心之间不宜大于30min,当两者之间为非通勤客流特征时,其出行时间指标不宜大于45min。单选题20.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不属于区域协调和规划传导的重点管控性内容的是

21、()。A.国家协调B.省际协调C.省域重点地区协调D.市县规划传导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区域协调与规划传导包括:省际协调、省域重点地区协调、市县规划传导和专项规划指导约束。单选题21.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行首席专家终身负责B.规划审查应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实行参编单位专家回避制度,推动开展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C.规划修改必须严格落实法定程序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实行集体决策D.下级国土空间规划不得突破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

22、“编”“审”分离机制。规划编制实行编制单位终身负责制;规划审查应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实行参编单位专家回避制度,推动开展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单选题2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B.国土空间规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C.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侧重协调性D.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侧重实施性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两项,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CD两项,

23、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侧重战略性,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侧重协调性,由省级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侧重实施性。单选题23.根据土地管理法,某县计划征收林地1000亩,需报()批准。A.国务院B.国务院下属自然资源系统C.国务院下属林业系统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D参

24、考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单选题24.根据立法法,下列关于国务院部门规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国务院部门规章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立法法有关规定执行B.国务院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命令公布C.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D.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地方政

25、府规章由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或者自治州州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单选题25.根据水法,下列有关水资源供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宏观调配B.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制定C.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D.全国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法(2016年修正版)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26、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地方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单选题26.根据森林法,对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负责登记的部门是()。A.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B.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C.所在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D.所在地林

27、业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森林法第十五条规定,林地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登记造册,核发证书。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单选题27.以下关于行政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程序必须向利害关系人公开B.行政程序根据其环节分为法定程序和自由裁量程序C.行政程序的基本规则由行政部门自行设定D.行政程序的价值是保障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行政程序的基本内容:行政程序的基本规则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由行政部门自行设定、变更或撤销。行政程序必须向利害关系人公开,并设

28、置适当的程序规则予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某种行政行为而受到影响时,在该行政行为做出以前,应当有适当的程序规则保障其获得陈述意见和提供证据机会,还必须设定必要的程序规则,保证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和证据能够得到行政部门的充分尊重。行政程序具有中立性原则,保障行政裁判人员的独立性,建立回避制度,引入分权制衡机制等。凡是可能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都必须设有效的行政救济程序,并预先告知行政相对人寻求救济的渠道和方式。行政程序的设施应是以最下成本尽可能获得最大收益,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充分体现合理原则。单选题28.下列选项中对于行政法制监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B

29、.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等C.行政法制监督是对行政主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D.行政法制监督的方式有审查、调查等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和国家公务员,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B项,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行政机关以外的个人和组织;而行政监督的主体正是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即行政主体。C项,行政法制监督主要是对行政主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和对公务员遵纪守法的监督;行政监督主要是对行政相对人遵守法律和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进行监督。D项,行政法制监督主要采取权力机关审查、调查、质询和司法审查、行政监察、审计、舆论监督等方式

30、;而行政监督主要采取检查、检验、登记、统计、查验等方式。单选题29.关于行政法学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法主体是行政主体B.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C.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行政法主体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恒定性,其中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而行政相对人是同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包括外部相对人和内部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处于原告地位。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存在的基础,是行政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处于不对等地位,行政机关一方对行政相对方处于领导、命令、单方面行为产生行政法律关系的地位。单选题30.根据

31、行政复议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该法规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应书面告知申请人B.对符合该法规定;但不属于本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C.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D.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认为需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

32、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单选题31.依据行政许可法,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期限,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B.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检验、检测、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计算在本届规定的期限内C.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D.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

33、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B项,第四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节规定的期限内。行政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C项,四十三条规定,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D项,第四十二条规定

34、,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单选题32.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内容不包括()。A.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设立B.行政主体应当在法律授权的时间、空间限制范围内行使国家行政权力C.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D.实体合法优先于程序合法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行政主体合法。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相应资格。行政主体合法是依法行政

35、的基础,也是依法行政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行政权限合法。行政权限,是指行政权力的边界。行政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整的行为应当有法律依据,应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包括时间、空间范围限制;职能管辖范围限制;手段、方法限制;权力运用程度(即范围幅度上)限制;目的、动机限制等。超出授权范围的行政是越权行为;而越权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行政行为合法。即行政行为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手段、方式、程序进行。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程序合法。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

36、和。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公正的保障。侵犯公民的程序权利,同样是违法。程序的作用在于有效防范行政权力的专断和滥用,保障行政机关做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决定,提高公民接受行政决定的能力。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决定是无效的。单选题33.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下列不属于城市变电站结构形式分类的是()。A.户外式B.户内式C.固定式D.移动式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第7.2.1条规定,城市变电站结构形式分类应符合表7.2.1(见表)的规定。由表可知,城市变电站结构形式有户外式、户内式、地下式和移动式。表城市变电站结构形式分类单选题34.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

37、规划工作的意见,关于村庄规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集聚提升类等建设需求量大的村庄加快编制B.城郊融合类的村庄可纳入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编制C.搬迁撤并类的村庄应单独编制D.要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规划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C三项,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在县、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合理优化村庄布局。结合考虑县、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节奏,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集聚提升类等建设需求量大的村庄加快编制,城郊融合类的村庄可纳入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编制,搬迁撤并类的村庄原则上不单独编制。D项,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规划。以第三次国土调

38、查的行政村界线为规划范围,对村域内全部国土空间要素作出规划安排。单选题35.根据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建筑日照是指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物(场地)上的状况B.日照标准日是用来测定和衡量建筑日照时数的特定日期C.日照时数是指在有效日照标准日内,建筑物(场地)计算起点位置获得日照的连续时间值或各时间段的累加值D.建筑日照标准是指在日照标准日的有效日照时间带内太阳光应直接照射到建筑物(场地)的最低日照时数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509472014)第2.0.2条规定,建筑日照: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物(场地)上的状况。第2.0.3条规定,日照标

39、准:用来测定和衡量建筑日照时数的特定日期。第2.0.6条规定,日照时数:在有效日照时间带内,建筑物(场地)计算起点位置获得日照的连续时间值或各时间段的累加值。第2.0.7条规定,建筑日照标准:根据建筑物(场地)所处的气候区、城市规模和建筑物(场地)的使用性质,在日照标准日的有效日照时间带内阳光应直接照射到建筑物(场地)上的最低日照时数。单选题36.依据广告法,下列设施和场地可以设置户外广告的是()。A.交通工具B.交通安全设施C.交通标志D.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广告法(2018年修正版)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

40、志的;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在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建筑控制地带,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设置的。单选题37.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规定,下列车辆转换系数不正确的是()。A.铰接式公交车4.0B.拖挂货车3.0C.摩托车0.4D.电动自行车0.3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第A.0.1条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车辆转换系数为0.2。单选题38.下列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是()。A.荆州、随州、赣州、雷州、惠州B.襄阳、安阳、成阳、辽阳、邵阳C.乐

41、山、巍山、砀山、佛山、中山D.上海、南海、临海、通海、北海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截止至2017年7月,我国一共有133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于1982年2月8日确定。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承德、大同、泉州、景德镇、曲阜、扬州、苏州、杭州、绍兴、荆州、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第二批3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于1986年12月8确定。商丘、天津、保定、济南、安阳、南阳、武汉、襄阳、潮州、重庆、阆中、宜宾、自贡、镇远县、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呼和浩特、上海、徐州、平遥县、沈阳、镇江、常熟、淮安、宁波、

42、歙县、寿县、毫州、福州、漳州、南昌。第三批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于1994年1月4日确定。正定、邯郸、临淄区、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雷州、柳州、琼山区、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县、巍山县、江孜县、咸阳、汉中、郑州、天水、同仁、新绛、代县、祁县、吉林、哈尔滨、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前三批”之后的不定时增补。山海关、凤凰、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无锡、南通市、北海市、宜兴、嘉兴、太原、中山、蓬莱、会理、库车、伊宁、泰州、会泽、烟台、青州、湖州、齐齐哈尔、常州、瑞金、惠州、温州、高邮、永州、长春、龙泉、蔚县。单选题39.自然

43、资源主管部门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认不属于()。A.具体行政行为B.依申请行政行为C.单方行政行为D.确认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单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单方意思的表示,无须征得相对人同意即可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A项,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对特定的人或事件做出影响相对方权益的具体决定与措施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B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有相对方的申请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如颁发营业执照、核发建设用

44、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D项,确认法律地位。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依法对某种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存在和存在的范围予以确认。如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认。单选题40.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盐田属于()。A.人工湿地B.工矿用地C.自然湿地D.沿海滩涂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用地用海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工矿用地包括:工业用地、采矿用地和盐田。单选题41.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机关组织听证会费用承担,正确的是()。A.申请人承担B.利害关系人承担C.共同承担D.都不承担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

45、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单选题42.根据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下列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B.其他经评估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但目前不能确定的区域,不能划入生态保护红线C.对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整优化,评估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地应划入生态保护红线D.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

46、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其他经评估目前虽然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对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整优化,评估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地应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发生调整的,生态保护红线相应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单选题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B.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C.坚持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