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续*** 文档编号:96631443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篇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篇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当前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仍在流行,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冬季,今冬明春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冬春季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将有关方案如下:一、高度重视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冬春季是新冠、流感、诺如病毒胃肠炎等传染病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高发季节,将呈现多种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趋势。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综合考虑国内

2、外疫情形势、气温变化和人群活动特点、病毒变异等因素,冬季我国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弹的风险。2023年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多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统筹做好新冠和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切实落实口岸疫情防控口岸要严格落实入境人员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

3、等措施,按规定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重点加强对健康申报异常、检疫发现异常人员的检测,对测序发现的新型变异株及时通知属地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疾控、卫生健康、海关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加强主动健康申报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或已经诊断患有传染病的入境人员要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工作。三、持续开展疫情动态监测预警各地要统筹做好新冠、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加强对网络直报、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实验室检测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利用,动态掌握流行趋势、病毒变异、医疗资源使用

4、等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和分析研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做好应对准备。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开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综合监测,及时掌握不同病原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各地要强化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四、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各地要加强养老、托幼、学校、社会福利等机构以及空间密闭场所防控,督促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指导托幼机构、学校落实好晨午检、健康教育、卫生消毒、因病缺勤缺课追踪与登记等制度,指导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风险,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加强对各类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的摸底排查,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强化老年人、基础

5、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不断优化接种服务,保障接种安全,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免疫水平。加强65岁以上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和管理,及时提供健康咨询和转诊服务。五、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准备各地要针对冬春季传染病流行形势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态势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相关救治药品的生产供应保障,科学预测预判其他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加大药品的市场投放和储备。动态监测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物资供应情况,加强儿童用药适宜剂型保障。对此类结构性和季节性短缺药品采供用报等环节问题,各地要积极协调,建立机制,加强调度,在医保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做好供应保障。医疗机构要

6、增强儿科、呼吸科救治力量,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各类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治能力,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误诊漏诊。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措施。六、持续强化科普宣教各地要持续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开展新冠及其他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政策解读,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引导公众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按照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科学佩戴口罩,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倡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用

7、药,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要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和社会热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七、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各地要强化对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保持适度有序的防控力度和节奏,保持各级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转,做好平急转换准备,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处置。要坚持“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措施落实,统筹推进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充分发挥爱卫会、计生协、村(居)委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做好社区基层网格和家庭防疫。要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查找漏洞和风险点,对发现的

8、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2023年秋冬季新冠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假期,现将有关方案如下:一、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秋冬季疫情防控2023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目前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省份登革热处于高发季节,个别南方省份流感疫情呈上升趋势。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相连,群众出行意愿较强,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登

9、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扩散风险增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如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排除个别地区发生新冠、登革热等聚集性疫情的可能。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秋冬季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落实新冠“乙类乙管”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在充分保证群众正常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二、强化关口前移,进一步降低疫情输入风险海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入境人员体温监测、健康申报核验、新冠核酸抽检等措施,加强境外输入新冠病毒变异株动态监测,对测序发现的新型变异株及时通知属地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口岸检疫查验、病媒生物消杀,严防登革热

10、、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加强有猴痘样症状或相关异常健康申报的入境人员排查,及时发现猴痘输入病例。各地要引导出境商务、旅游等人员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境外感染风险;归国后应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诊,主动告知医生出境史。三、强化监测预警,确保及早发现疫情各地要加强秋冬季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假期前应强化疫情形势风险研判,查短板补漏洞,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假期期间应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实时发布疫情信息和健康风险提示。假期结束后应及时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做好学校、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疫情监测,严防疫情反弹。各地要加强法定传染病信息报

11、告管理,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四、强化重点环节防控,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一)加强旅途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单位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运输组织保障工作。客运场站要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增加或开放进站和安检通道,引导乘客有序进站乘车乘船,减少旅客拥堵和等待时间。做好客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倡导旅客在客运场站和乘坐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二)加强旅游活动疫情防控。各地旅游景区要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及时动态疏导客流,避免室内场馆大规模人员聚集。加强室内场馆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场所的通风换气,强化旅游景区饮用水、食品和环境卫生管理,适当增加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的清洁

12、消毒频次。餐饮服务单位要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有效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三)加强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各地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假期期间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加强日常防护和环境消毒,落实探视人员科学佩戴口罩等防护要求。学校要加强假期结束后返校师生的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病例报告等措施,对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师生做好排查,严防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四)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各地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及时清理卫生死角。要根据当地蚊媒、鼠类等重点病媒生物种类、分布和密度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蚊灭鼠工作,加强病媒防制和

13、源头治理,为防控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创造良好环境。(五)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各地要强化新冠和其他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处置,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传染源管理、疫点疫区消毒等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疫情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中国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地方聚集性疫情处置的技术支持,尽早阻断传播链条,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五、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科学防控意识各地要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根据本地疫情特点深入开展新冠、流感、登革热、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群众自我防护和及时就诊意识。提醒外出人员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

14、提醒前往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自然疫源地的人员不接触疫源动物及产品,提醒有可疑猴痘接触史的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倡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假期暂缓出行。六、强化诊疗服务,全力做好病例救治各地要统筹调配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加强门急诊、发热门诊、儿科、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力量,确保中秋国庆假期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鼠疫、猴痘、登革热等传染病的诊治能力,落实“四早”要求。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要求,加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管理,做好医患个人防护,有效避免院内感染发生。七、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压实“四方责任”。地

15、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保持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转,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间协调,坚持“多病共防”,确保群众健康平安过节。各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加强统筹调度和督促指导,推动行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各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倡导个人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二)加强应急值守。各地要加强中秋国庆假期值班值守,细化疫情防控措施,聚焦重点时段、重点环节,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处置。xx区要加强与相邻地区的疫情信息通报和联防联控,各地发现有关疫情信息和线索时,要第一时间向xx区通报,共同做好赛事期间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三)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强对宾馆、客运场站、商场超市、旅游景区室内场馆等公共场所消毒、通风换气的监督检查,强化旅游景区和餐饮服务单位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室内空气、公共用品用具、饮用水、食品等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