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doc

上传人:力*** 文档编号:96629463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全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全省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市以培养具有复合型思维、善用复合型方法、具备复合型能力的年轻干部为目标,创新实施复合型年轻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新平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紧扣事业发展长远需求,构建多维培训格局。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对我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质量办好传统主体班次的基础上,创新举办系列复合型干部培训班,以“为认识添高度,为思想添深度,为阅历添厚度,为人生添维度”为目标,鼓励我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努力成为博闻多

2、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干部。综合统筹调训。采取单位推荐、综合比较、择优调训的方式,每年面向市、县、乡镇(街道)选调100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正科职、30周岁以下副科职年轻干部和一定数量的县处级年轻干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七种能力”“八大本领”开展系统培训。强化分类培训。从经济(含经济管理部门、园区、国企)、卫健、教育等不同行业系统,以拓宽改革视野、增强攻坚能力、提升业务水平为重点,每年调训200名培养潜力大、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好的骨干力量,聚焦专业专长,突出实战教学,培训一批既有专业素养又有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注重跨班联训。建立党校同期主体班定期碰头协商

3、机制,整合各班优势特长,以班委会为纽带,以项目调研、文体竞赛、结业汇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年轻干部进行跨班级分享、跨行业观摩、跨领域交流,达到学学相长、互促共进的效果。锚定高素质专业化目标,打造复合课程体系。以政治过硬、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本领高强为培养导向,帮助年轻干部正“三观”、强“四力”。依托市委党校强理论。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作为年轻干部提升政治品格和理论素养的主课必修课,精心设计、开发教学内容,推动参训学员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用好红色资源强党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市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联动红旗

4、渠、通道等异地教学点,打造生动实践课堂,通过现场体验、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干部政治训练。联手知名院校强本领。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城乡统筹、民生发展等重点内容,放眼全国匹配优质师资,帮助年轻干部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完善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知识体系。做好内化深化转化文章,推动学用融合贯通。坚持实用、实效、实战原则,帮助年轻干部高效打通学、用环节,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蓄势赋能。灵活设置学制。根据年轻干部的岗位特点和不同需要,分别安排3个月、6个月和1年的

5、培训学制,以月为周期组织“集训+散训”,前3周在岗工作或跟岗锻炼,最后1周返校学习或异地考察,形成“工作日梳理问题学习日问道求解工作日验收提效”的良性循环,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实现学习效果、工作效能双提升。丰富培训方式。紧贴业务实操,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实战化培训,组织学员赴深圳、苏州等地开展行动学习,进行沉浸式项目调研和课题研究;把教学课堂搬到产业项目一线,邀请区县党政正职讲授答疑,对年轻干部进行“手把手”传帮带;编发经济基础知识300问学习读本,不断提升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促进学用结合。建立培训成果总结报告机制,做到每个培训班次均有策论性培训成果,每名学员均有针对性学习报告。定期举办学员论坛,汇聚学员集体智慧,一批“金点子”获省、市领导批示,转化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引导学员深度参与“高校学子我市行”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来长留长工作创业,目前已有74人落实单位,49人与我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