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9661949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7篇) 在大家的眼中,怎么样的家庭称得上为“最美家庭”呢?“最美家庭”有哪些事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1 张金云一家一直都是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看法对待对方,对待侄子、侄女,都亲生子女一样,一心一意。本着吃亏是福的心态使他们这个家庭和谐华蜜,让四邻艳羡,并且得到大家的交口赞扬。 张金云一向是乐于助人,看到别人家要是有了困难,他总是先跑去帮忙,为邻居分忧解难。邻居感谢时他总是说:“这没啥

2、,谁都有难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始终都相互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事情就坐下来共同商议,儿子儿媳特别孝顺。这样华蜜和谐的家庭不仅让全家人感到暖和,同时也带动了全村全部家庭争创文明家庭的主动性。尊老爱幼、重视学习。在众多的亲戚挚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社会孤寡老人,都能孝敬有加。对邻居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并常常教化子女,要敬重老人,礼让别人。对一些不文明的陋俗特别反感。能做到移风易俗,不铺张奢侈,勤俭持家,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开拓自己的.视野,激励孩子观看有助于学习的科学书籍和电视节目,注意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化,培育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做到言传身教

3、,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2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世荣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仔细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谐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同等、文明、和谐、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创建和美环境。 一、敬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丢失了劳动实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便利照看,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切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

4、切他们,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漫步、闲聊。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意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华蜜。 陈世荣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须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大量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弃治疗,不情愿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性劝导她。就在_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么也不情愿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

5、院,经过治疗病情现在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峻的腰间盘突出,平常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峻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平常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限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静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

6、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现在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育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化,教化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注意子女的学习成果,更注意培育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实力,时时教化子女沿着正道走,激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化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_年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

7、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丢失了信念,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愁闷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爸爸、妈妈”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难过时。面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乐观的看法去主动面对。从今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找寻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受后,也主动伸出救济之手,陈老师把政府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知她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有父母的关切,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他希望女儿鼓起志气,主动面对生活,把孩子

8、培育长大,回报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切爱惜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心情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_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信任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老师的女儿肯定会好起来的。 三、扎根山区教化,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老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化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特别优异的成果,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老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

9、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有,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仔细备课,仔细批改作业,主动钻研业务,探究教学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足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宠爱,所任班级各项成果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状况特别,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看法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毅,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谐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同等

10、对待,相互沟通,共同协商确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安逸。他们勤俭持家,合理支配家庭经费,从不铺张奢侈。夫妻俩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艳羡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有,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助,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所以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

11、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担当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打算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助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忱的双手,不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看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暖和。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起,彼此感到心情安逸。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谐,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

12、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四周人们的赞美。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3 他和爱人都是单位的骨干,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两个人相敬相爱,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相互照看,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事业上取得了胜利,在生活中尊老爱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是全部家庭的楷模。 他作为司法局的党支部书记,在爱人的支持下,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时时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司法局的业务工作是繁忙的,普法、律师、公证等各项业务工作他都能做好亲自支配,亲自过问,主动参加。他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始终牢记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自己在司法

13、行政工作方面的实力和水平,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严于律己,乐于奉献,为他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_年以来,连续三年他县司法局被评为司法行政工作第一名。对工作、对生活的高度负责,使他深受群众和干部的信任。 在家庭中,王军是一名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对于双方的老人,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买上养分品去探望,并常常与老人家谈心,不仅在生活上关切、爱护老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切老人,让父母生活的欢乐、健康。为教化好女儿,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无论工作再忙,回到家,总要抽出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化,教化她学会做人、学

14、会做事,做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他的妻子是一名人民老师,有着繁忙的工作,家里面的事情也大部分是妻子一个人在操劳,深知丈夫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不易,所以不管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赐予他百分百的支持。妻子赐予他的帮助与支持是最大的,无论是什么时候,夫妻俩都相互敬重,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照看。他和爱人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和家人,做到不收红包、不收礼品、不收非老枝酬、不利用职权为亲朋好友谋福利、不搞权钱交易、不参与影响正常工作的宴请活动。在处理家庭大事时,夫妻同等对待,相互通气,共同磋商确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安逸。结婚近十年来,夫妻俩从来

15、没有吵过嘴,他还发扬艰苦朴实的精神,把节约下来的钱帮助贫困生,在局里,只要是有捐款活动,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捐,捐的最多的一个。 在这个家庭里,他们夫妻恩爱,他们的子女敬重长辈,长辈更是关切爱惜子女,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建立着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党员模范家庭。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4 我叫羊亚要,来自海南省白沙县七坊镇长龙村委会长龙村,是一名一般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着一个华蜜的五口之家,爱人和我,还有三个活泼懂事的子女。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华蜜,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二十多年来,我和我的丈夫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

16、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丈夫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子女热忱上进,受到了乡邻们的一样赞扬和好评。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始终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实、孝顺和勤劳,不遗余力地做好一切,照看好老人和孩子,关切爱护丈夫。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赐予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的家庭变得更加暖和。为了让丈夫能安心工作,平日里,我会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同时帮助丈夫管理好家里种植的六百多株橡胶和几亩水田。每逢割胶时,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暖和而华蜜的家庭让我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虽然公公婆婆都已不在人世,但对于家里的老人长辈我都能尽责尽孝,每当看到

17、老人犹如孩子般童真的笑脸,我犹如吃了蜜糖一样的甜。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华蜜欢乐,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我始终主见主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作进取来共同发家致富。在2024年,村里办了一个竹编企业,我很幸运地成为了竹编厂的技术骨干,并且有幸接待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这次经验让我深刻地相识到农村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我的经验也鼓舞和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妇女努力提高素养,实现自我追求。 我的丈夫是村委会书记,工作特别主动努力,肃穆、敬业、奉献是群众对他的评价。连续三届当选村委会书记以来,团结带领着村两委班子,专心做实服务,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联合当

18、地群众办起了一个集养猪、养鱼为一体的养殖合作社,每年包本包利收入三十多万元,带领着全村村民发家致富。由于工作比较繁忙,丈夫照看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但我并不埋怨他,看到丈夫为村民办实事,看到四周的村民一个个富有起来,我的心里也特别傲慢,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喜悦和华蜜。对于丈夫的工作,我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为丈夫能够有机会为村民服务而感到荣幸,希望我的支持能成为他努力工作的动力,也希望我的静默付出,能使得他把村委会的工作做得更优秀、实在。虽然他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会主动地帮我,担当起丈夫在家应担当的责任,对于孝敬老人、教化孩子等大事小事,他总会主动与我商议,相互协作,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两人

19、相处得特别融洽。 我育有一子二女,说起儿女,是我和丈夫最大的傲慢。子女们特别地听话懂事,平常他们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不用我操劳,若是碰上割胶的时候,他们也都会主动地去帮我收胶水,大儿子有时候还会主动和我一起去割胶。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儿子2024年考上了政法学院,大女儿幼师毕业后边工作边自学函大,小女儿正在上高三,立志向一本、二本冲刺。虽然儿女们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他们总是常打电话回来提示我和丈夫留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我们。看到孩子们都如此孝顺和有出息,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我关于如何教化孩子的问题,其实我也没什么诀窍,但我觉得言传身

20、教,做好行动表率特别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仔细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我们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所以平常哪怕再苦再累,我也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争取做到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教化孩子要付出很多,但是也可以获得很多华蜜。 华蜜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谐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我们全家人都始终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我们知道的,就肯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华蜜了,才是真正的华蜜。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谐的家庭,之所以和谐

21、,我总结出一条阅历就是“真诚待人、和谐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我常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我的努力也让我收获了华蜜和暖和。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5 蔡林花,女,1965年诞生,是新林村一名一般的农夫,她的丈夫现担当村党总支书记。一向以来,她们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谐相处,欢乐美满,把小家庭支配的井井有条。全家人团结和谐,遵纪遵守法律,坚信科学,专心进行,乐于助人,深

22、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党爱国、诚恳信用 她丈夫礼貌,有着多年的党龄,且一向在村里工作,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专心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途、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遵守法律,而且专心帮忙和教化村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作人。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 二、爱岗敬业、专心奉献 礼貌在职这些年,他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较好地协作了镇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带领新林村多次取得镇年度考核前五名的好成果,并且两次获得县级优秀村班子称号。家中其他人也能自谋职业、自食

23、其力,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 三、家庭和谐、邻里团结 男女同等、夫妻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相互敬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敬重、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惜,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联非常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谐在家庭。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爱幼、重视学习 在众多的亲戚挚友关联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车上,常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专心帮忙村里须要帮忙的孩子,并常常教化子女,要敬重老人,礼让别人。 该家庭的思想较为开明,对一些不礼貌的陋俗非常

24、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不铺张奢侈。同时,该家庭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不会正因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6 杨有库,男,现年45岁,是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名一般村民。年轻有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谐。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备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胜利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暖和下强壮成长。 平常邻居经常能望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密切无间

25、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谐 杨有库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一般农夫,有着农夫与生俱来的朴实,为了村民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别人都不愿做的掏粪工。他一心一意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刚好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没有时间照看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化和照看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聪苗一个人肩上,她不紧不嫌气丈夫的工作不风光,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样做得特别精彩。 常聪苗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担当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几个妯娌

26、相互走动,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轮到她们家照看老人,她总是在打发走丈夫和上学的儿女后就连忙往婆婆家赶,帮婆婆做家务。为料理好两家的家务,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齐舒适,给丈夫、女儿和公婆创建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同等对待,相互通气,共同磋商确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安逸。他们勤俭持家,合理支配收入,从不铺张奢侈。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育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妻子常聪苗独自担当,从不让丈夫操劳。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为民做事。 二、重视教化,悉心培育子女成

27、才 为了培育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化,教化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聪苗一个人担当。子女教化、管理又是一件特别艰辛的事情,特殊是对一个一般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她开心地担当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注意子女的学习成果,更注意培育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实力。时时关切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主动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切子女的成长状况。杨有库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

28、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忠诚信任,相互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学习成果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敬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常聪苗能合理支配,克勤克俭,该花的肯定花,不该花的,从不奢侈。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不遗余力赐予帮助。他们对年迈体弱的老人,能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去探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养分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特别好。对双方的老人都能做到常常去关切照料,并掏钱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常教化子女要关切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

29、在他们夫妻的教育下,孙子、孙女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去探望老人,并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助老人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 四、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杨有库夫妻俩都是热心肠。邻居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的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喧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杨有库的妻子常聪苗主动上门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象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她却说:都是邻居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

30、事,相互帮帮就都过去了。一般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在家里,他们是好儿子、好媳妇、好父母,在外面他们是好邻居、好家庭、好村民。他们创建了和谐的家庭,他们做到了邻里的融洽,他们更点燃了和谐的希望。 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宣扬和谐家庭先进事迹正是希望利用我们四周触手可及的榜样力气来推动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 2024年“最美家庭”典型事迹材料精选篇7 在平日奔波劳碌的生活中,我们很简单忽视内心的感受这里的一篇篇文章帮您舒缓压抑的心情,释放心灵的压力!请快快砸稿到后台吧,编辑部会为您带来一场精彩的文章+音乐+朗诵的盛宴!爱投稿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一起动身吧! 李稳肖,

31、一个一般的农村妇女,她用四十五年的艰辛和苦难,支撑起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她识字不多,不懂得什么高深的道理,却在一颗和善之心的指引下,挥洒出令人感动的人性之光。 一九六九年,二十岁的李稳肖走进了她现在的家。在这之后的四十五年里,她和她的家庭遭受了种种不幸,李稳肖靠着对老人、对丈夫不离不弃的信念,辛苦照看着家人,一步步走到了今日。李稳肖的婆婆从60岁上生活就基本不能自理,李稳肖出门干活,回家照看婆婆和家人;十三年后,73岁的婆婆又因不慎跌倒,从今彻底瘫痪在床,使这个原来就贫瘠不堪、只有李稳肖夫妇两个劳力的家庭雪上加霜,李稳肖经常为自己不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收入而难过,为自己没本领给婆婆看病而煎熬。生

32、活尽管困难,但是李稳肖并没有破罐子破摔,她对婆婆悉心照料,每天不管自己有多苦多累,都要定时给婆婆擦洗身子,翻身按摩,端屎端尿人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李稳肖这一服侍,就是几十年。她从来没有埋怨过,用她的话说,这是她的命。生活好像是有意和李稳肖开玩笑,就在李稳肖悉心照料婆婆的日子里,她的丈夫又莫名的患上了视神经萎缩综合症,多方求医无效,而家里仅有的积蓄也花光了,生活似乎一下子将李稳肖一家人抛入了谷底,李稳肖看着还躺在病榻上的婆婆,望着双眼失明的丈夫,不止一次的流泪。但是李稳肖知道,这个家庭全部的重担,从今都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了。有人偷偷劝过李稳肖,叫她离开这个家庭,可是李稳肖从没想过要离开。她知

33、道,这个家庭的华蜜,在自己手里。于是,李稳肖日夜操劳,无微不至地照看着婆婆和丈夫。婆婆和丈夫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照看的间隙逗老人说笑,连医生都说这么大年纪了,又瘫痪了,能活这么多年,简直是个奇迹,婆婆乐得合不拢嘴,逢着探望她的人就说,亲闺女也不换。她坚信,总有一天,日子会好起来的。 在苦痛无望的时候,李稳肖经常这样激励自己。可是这个贫困而多难的家庭,年复一年没有变更,而李稳肖的娘家母亲又重病不愈。李稳肖背负着苦难,行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怎么办,两边都是自己的亲人,舍弃谁都不是李稳肖的性格。日渐消瘦的李稳肖,毅然选择了一条常人不可思议的路。她在家里服侍好婆婆,安排了丈夫,自己经常顾不上吃喝,就

34、又步行着翻山越岭跑到娘家照看母亲,把母亲饮食起居都照料停当,又快马加鞭的奔回自己家中。 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李稳肖从来没有迟疑过。去年,李稳肖的婆婆和母亲都华蜜的离世了,她的丈夫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了。李稳肖肩上的担子慢慢轻了。生活的曙光在向李稳肖招手。回顾过去的岁月,李稳肖为了照看好亲人,尽自己最大实力给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带来阳光和暖和。她静默忍受了十多年的关节炎的熬煎,舍不得花一分钱给自己看病。多少年了,她没给自己添过一件衣服,买过一件像样的生活用品。李稳肖无疑是平凡的,而谁又能说她平凡呢!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因为李稳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而美妙华蜜。谁又能说这个家庭不是最美家庭呢!我们去采访李稳肖的时候,六十五岁的李稳肖正在自家的窑洞里做饭。他的丈夫则坐在一旁,用耳朵捕获着李稳肖锅碗瓢盆碰撞中带给他的甜蜜和华蜜。当笔者问及李稳肖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期望的时候,李稳肖不言不语,静默地笑着我们临走的时候,男主子吹起了小号,李稳肖又起先了她一生未了的劳碌。奇妙和谐的号声中,女主子劳碌的身影更显庄重。这就是她的生活,简洁、平凡而欢乐。阳光照进屋里,洒满一地华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