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说课稿12篇(斑羚飞渡讲课).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589957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斑羚飞渡》说课稿12篇(斑羚飞渡讲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斑羚飞渡》说课稿12篇(斑羚飞渡讲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斑羚飞渡》说课稿12篇(斑羚飞渡讲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羚飞渡》说课稿12篇(斑羚飞渡讲课).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斑羚飞渡说课稿12篇(斑羚飞渡讲课) 斑羚飞渡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等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本文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关系结合本单元,本课特点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三维目标:

2、 知识与能力:夯实基础,扩大积累,品味欣赏,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大胆质疑,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斑羚身上所折射出的可贵精神和品质,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并生成群体意识和牺牲精神。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领悟文章主旨,赏析精彩片断,并有感情地朗读。(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传神,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很适合学生欣赏,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难点:领悟作者在叙述故事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中蕴含的精神。(本文虽蕴含丰厚,但哲理深奥。) (四)学情分析: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

3、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初一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中,利用激情的语言、歌曲、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还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4、,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因此学法具体如下: (一)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勤动笔勤动脑,积极主动读书。 (二)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欲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我的导言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选择的话题,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电影片段。(播放电影惊涛骇浪片段)。这组镜头体现了1998年中华大地上洪水肆虐的情形。洪峰中,曾有一对夫妻为了能够

5、逃生而抓住了一棵树,他们紧紧地抓住!水越来越猛,树渐渐地弯了下去,这棵树承载不了两个人的重量。这时妻子平静地看了丈夫一眼说:孩子们还等着你,多保重啊!还没等当教师的丈夫明白过来,妻子已从容地放开了抓住树干的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存?然而,妻子选择了牺牲!在这里,人类唱响了真情的绝唱。那么,在动物界中,当种群面临危险时,它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石溪先生的斑羚飞渡一课,来一睹斑羚飞渡这一堪称罕见的自然奇观! (二)自主学习,圈点勾画。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师生合作解决。 2、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圈点

6、出重要的词语,让学生生动地复述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默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提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师生合作解决。 2、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如,、彩虹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意义? 、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真实吗?(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品读赏析,再

7、现情境。 首先让自由选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在头脑中再现画面,然后带着丰富的感情放声朗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缘由。(在这个过程,师生共同点评,指导朗读和赏析)(如有谈到第9段的,用课件演示一对对斑羚飞渡的情景,形象地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语句和段落畅所欲言,不但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实现目标、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 (五)归纳主旨,联系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课本和生活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因此,本环节我创设情境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8、 1、 斑羚虽然没有人类丰富的语言,没有人类复杂的情感,但斑羚在面临族群生死危机的紧要关头能做出的完美处理,却不能不令我们惊叹,那么在斑羚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呢? 2、 悲壮的场面成就一段感人的故事,高尚的品格谱写了一曲豪壮的篇章。我们不能不惊叹斑羚在面临群生死攸关时所进行的近乎完美的处理,它们靠的正是顾全大局的群体意识,实在是太难得了!其实,我们人类在这方面也有杰出的表现,你能举出例子吗? (六)反思人类,提升主题。 1、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在斑羚飞渡的悲壮故事中,人类充当了什么角色? 2、(展示课件动物大观,教师配以精彩的解说。)迁移训练:雨果说动物生存,人则生存,请同学拟一则公益广

9、告,为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向全社会大声呼吁! (学生撰写广告词,然后交流,师生评价。) (此环节的设置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理性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表达能力。) (七)师生小结,作业设置。 首先,学生自发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系统完整的印象。) 其次作业设置:(习题三)试给狩猎队员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动物园是人类的朋友的立意出发,联系生活,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八)播放歌曲,激情结束。 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教师动情地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同根相残,等待我们的也必将是死亡,那么,就让我们像歌中的主人公徐

10、秀娟一样,珍视生命,关爱动物,还动物朋友一个自由、安全的生活空间吧,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这悲壮的一幕在自然界中重演,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保卫生命之彩虹的小卫士,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得最好!(让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陶冶情操,在激情的语言中,净化心灵,在优美的旋律中,放飞思想!) 附:板书设计: 语文板书,是一篇课文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和谐完美的统一,它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更是一种深入的思想启迪,令人久久回味。(解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那么类似因人类捕杀而演绎的斑羚飞渡的悲壮故事就不会重演!) 斑羚飞渡说课稿2 一、 教材分析 1、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的选材非常好,有以下特点

11、: (1) 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 (2) 课文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教材与学生 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仔细研究教学的对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因为这篇课文属于“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单元,可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号召全社会都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3、教学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篇课文可以拓宽学习面,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学习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

13、个方面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 通过复述斑羚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3) 通过总结课文中作者的暗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4) 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 5、教学重点 (1) 引导深复述故事 (2)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美,让学生领会文章深刻的主题。

14、 6、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 教学方法 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把班上的学生按照学习强弱的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小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1、 教师的导入不易太生硬,应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 教师可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展示有关要检查的预习情况如生字、斑羚简介、伤心崖、用画面生动再现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

15、 三、学法 1、指导学生预习,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便于整理归类。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3、 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搜索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 4、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 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即主要教学环节,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题)活动能够 (一)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 朗读课文23遍。 2、 自学课后生字并制成卡片,写出重点词语的解释并造句,做在语系笔记上。 3、 准备复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4、 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一符号。 5、 搜集有关斑羚的有关资料

16、。 6、 根据预习课文时自己的感受,加上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想一想主旨和本文相似的人和事。 (二)课堂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 (学生们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故事给打动了,

17、课堂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稍作停顿,教师的叙述继续) 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2、 检查预习情况(大屏幕显示) 1)、生字(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2)、斑羚简介 斑羚又名青羊、山羊 分布:东北、华北、西 北、华南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 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 体长110130厘米左右 重4050千克。雌雄均 具黑色短直的脚,长15202X年轻斑羚的行列,后来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7、拓展迁移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讲述课文

18、主题相关类似的故事。 8、小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深为老斑羚在危急关头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的献身精神所震撼,那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情景引起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使我们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许多类似的人和事,他们默默无闻,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无穷的人格魅力,他们是时代中最可爱、可敬的人。 五、情感评价 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学生被蚂蚁的牺牲精神所打动。 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课前作好了预习,认真地完成了预习笔记。 通过让学生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19、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锻炼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谈自己身边的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也会暗示学生平时要留心生活、留心观察。 总之,这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主动,积极活泼,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珍惜生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堂课对我个人来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批评和指正。 斑羚飞渡说课稿3 我参加了镇江市第四轮市属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复赛初中组语文学科的说课比赛,比赛要

20、说的课文是斑羚飞渡,说完后觉得很有收获,现将说课稿整理出来,以期得到专家、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分四块: 一 教材分析 1.斑羚飞渡这篇课文选材非常好,有如下特点: (1)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2)课文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 教材与学生。 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关注 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仔细研究教学对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

21、计。我设想把这篇文章放在初一的下学期,因为初一下有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单元,可指导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跨学科专题活动。 3. 教学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22、课程。这篇课文可以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跨学科学习,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二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进行设计。我设计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的美,启发学生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3)通过设计“保护野生动物”跨学科专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

23、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的美,启发学生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2)教学难点:设计“保护野生动物”跨学科专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策略 (即教法、学法的设计,重点、难点的解决和突破。) 1. 教法: (1) 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纬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

24、同提高。 (2) 我设计这节课要领学生去微机房去上课,运用微机课学习的上网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进行“保护野生动物”跨学科专题活动的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语文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上网,进行资料的搜索。 (3)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4) 教师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板书课题,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的问题等,但不可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2. 学法: (1) 指导学生预习,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便于整理归类。 (2)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3) 指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 (4) 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的报告和小论文等。 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

25、,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 教学流程 (即主要教学环节,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 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词、写出重点词语解释并造句,做在预习笔记本上。 (3)找出你文中认为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加以赏析。 (4)准备复述文中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 (5)搜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有关资料。 注:以上预习作业学生尽力完成,不求面面俱到。 课堂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苏教版七年级(下)课本中的课文国宝大熊猫和金龟子等有关动物的课文导入。 同学们,我们非常喜爱国宝大熊猫、金龟子这些动物,今天我们来学习斑羚飞渡这篇课文,看看你是不是会更喜欢

26、?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斑羚飞渡) 2. 检查预习,重点检查生词、词语的整理。 学生的读书卡片用实物投影展示,或者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一些词语对学生的字词预习进行检测。 其他的预习作业将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检查。 3. 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时对课文的了解,头脑中快速地组织一下,准备复述主要的 故事情节,准备时间2分钟。 同学们思考后交流,发言2-3名学生。 4. 品味赏析。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的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行品位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如:(可用课件展示) 我喜欢文中的这句:, 理由是: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四人学习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四人学习小组要分工:一人组长,一人记录发言,一

27、人准备朗读欣赏的语段,一人整理发言准备交流。 5. 拓展迁移 教师组织开展一个“保护野生动物”跨学科专题活动。课堂上教师可指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思索质疑: (1)请搜索有关斑羚的资料,如生活习性等。 (2)文中斑羚飞渡是在人类的围捕下发生的事件,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你能从网上或图书馆等其他地方搜索到相关的资料吗? (3)设计一份“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小报或出版一期墙报,可以是某一种动物的专题介绍,也可以是多种动物的多方面资料的介绍。 (4)根据搜集的资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 题目示例(题目可根据小组研究的

28、情况自定,“示例”仅作参考) 如:镇江地区野生动物的现状调查 谈谈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谈“斑羚飞渡”中的美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资料,然后按学习小组综合,完成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这也是这节课的课后作业。 斑羚飞渡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雨后彩虹,绚丽多彩,令人陶醉。斑羚飞渡悬崖,用生命组成的彩虹更是那样的辉煌悲壮,令人惊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斑羚飞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四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生迅速

29、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又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课文内容与环保联系紧密,可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号召全社会都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领会动物之间互助友爱、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的美,启发学生领会文章的深刻主旨。2、通过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动物互助友

30、爱、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美,让学生领会文章深刻的主旨。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精确、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二、说教法 我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并采用激发兴趣法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

31、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并进行适当点拨。采用了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体做法是: (1)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便于整理归类。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3)指导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搜索有关作

32、者和斑羚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设计科学、合理、艺术的教学环节,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综合性。还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所以确定以下教学步骤: 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词、解释重点词语并造句,做在预习笔记本上。 (3)准备复述文中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 (4)找出你认为文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加以赏析。 (5)搜集作者和斑羚的有关资料。 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天,森林

33、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没。这时在一只大蚂蚁的示意下它们迅速地聚拢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了一个大球。大球快速滚出火势的包围,大火烧死了不少蚂蚁,但一部分蚂蚁因此得以存活。同学们,在这生死关头,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今天,我们将来看看沈石溪笔下温顺可爱的斑羚经历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壮的一幕。 2、检查预习: A、重点检查生词、词语的整理; B、作者及斑羚简介。 3、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时对课文的了解,头脑中快速地组织一下,准备复述主要的故事情节。同学们思考后交流,请2

34、3名学生复述。 4、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出示问题组) 质疑:(1)本文具体写了哪几只斑羚?其中哪只是主要的? 一只老斑羚(坠崖的斑羚)、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镰刀头羊)、灰黑色母斑羚、半大的斑羚。镰刀头羊是主要的。 (2)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在文中勾画出描写镰刀头羊的句子,重点写了它哪些表现?(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 (3)镰刀头羊“咩咩”发出的吼叫是什么意思?请你把“羊语”翻译成汉语。 A、我也无能为力。 B、回来,危险!听我命令:老少分别列队! C、为了群体的生存,咱们正当盛年的羚羊只能舍弃自己的生命了!包括我自己在内。 (4)文中有几次对彩

35、虹的描写,你知道它们对表现镰刀头羊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吗? A、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镰刀头羊之所以想出了办法,或许就受了彩虹的暗示,表明它具有聪明的头脑。 B、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烘托出飞渡的气势,渲染飞渡的悲壮美。 C、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5)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6)在斑羚飞渡的事件中,从斑羚身上反映出什么可贵品质?(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智慧、尊严) (7)人类在文中扮演什么角色? 自然的掠夺者、侵略者,残忍的屠杀者。 本环节的问题设置由浅入深,便于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抽丝剥茧,从

36、对镰刀头羊的分析逐步过渡到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5、品味赏析。 请学生从文中找出他们喜欢的精彩片段、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精彩片段:重点引导学生赏析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教师出示幻灯片要求学生用适当的动词补充完整语段。想想这些动词用得好在哪里,并让学生尝试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图画演示斑羚是如何在空中完成对接的。教师再出示图片形象的展示斑羚飞渡的空中对接过程。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斑羚飞渡过程中的恰到好处的动作描写的赏析,分析精确的语言对表现事物的作用,并把这种写作方法

37、用在实际的写作中去。 “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了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窜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

38、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航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象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以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了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了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2)优美语言的赏析。 例如:A、“山

39、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斑羚的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 B、“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都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作者为什么感到“震惊”?(因为“我”是猎人,参照人类在这种生死关头常常会有临阵脱逃的表现,但作为动物的斑羚却没有。可见动物的品德有时比人类还要高尚。) C、“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句话里,“灿烂”指的是什么?(“灿烂”不仅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四人学习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四人学习小组要分工:一

40、人组长,一人记录发言,一人准备朗读欣赏的语段或句子,一人整理发言准备交流。设置本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并在合作中品析本文的精彩片段和优美语言,领略祖国语言的美。 6、指导学生归纳主旨(赞扬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对人类的谴责)。 7、拓展迁移。 引导学生回忆讲述生活中曾见过或者做过保护小动物或残害小动物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本环节的设置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讲话。 8、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设计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 9、布置作业: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

41、你的看法。 斑羚飞渡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因此,从内容来看这篇课文非常具有情感性,又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有如下特点与作用: (1)课文体现了较强的时代的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2、。 (2)课文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一课时完成文本教学任务,并结合本课开展一课时的“保护野生动物”实践活动。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蕴含的哲理较深广,初一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所以感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学生已有两年微机操作的经验,已具备上网搜索与制作电脑小报的能力;并且社会课上及课后已做过比较规范的调查报告,只要稍加提点就能让学生自组分工开展第二课时的活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能力: 1、理清并感受文中生动、感人

43、的情节; 2、通过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于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斑羚精神”。 3、联系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读文本片段,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保护野生动物”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第二课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感受动物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形成良好的个性的教学目标,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于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斑羚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二、教法 关于教法,我想应当设法使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