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单元案例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58975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一年级单元案例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语文一年级单元案例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一年级单元案例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一年级单元案例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一年级单元案例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品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受到美的熏陶。 4、积累写月的诗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教育。 5、小练笔:月的畅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2、理解品味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教学准备: 搜集写月亮的诗句、片段。 朗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月夜图,你觉得这一幅月夜图怎么样?是的,太美了,

2、坐在月光下,陶醉在月色里,你会想起哪些描写月亮的词语或诗句,谁能说一说。 2、揭题:月亮悄悄地升上天空,它静静地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万物如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银纱,柔柔的,滑滑的,多美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赵丽宏一起去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朗读课文。(202X年龄,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于幻想。你觉得美丽的月亮像什么呢?学了本文,你也许受到了启发,又产生了新的想象,那就拿出笔来,试着写一写。 (像脸蛋,像小孩子的脸蛋。这是富于变化的脸,它和小孩子一样,有喜有忧,所以它常常把那圆圆的脸蛋笑盈盈地呈现给我们,有时又悄悄地偷偷进云层,似乎害羞似的,似乎要悄悄地向云姑娘

3、诉说自己的忧伤。而最终,它总会开心起来,一次次用圆圆地脸蛋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拥有美好的夜晚,甜蜜的心情小船、镰刀、眉毛) 4、交流,配乐朗诵月的畅想。 七、总结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1、师诵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我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提问:你觉得作者会想些什么呢?(思念家乡、亲人、妻子、同学) 2、我或许会想到那美丽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吧;我或许会想到几千年前,与我同站在月下的大诗人李白吧;我或许还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吧!总之,月夜已经美美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了!这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可以给我们多少遐思啊!让我们把这美妙的月色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记忆里吧! 八、作业

4、: 1、课后搜集写山或水的诗、文章阅读积累。 2、观察月,感受月,写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 设计者:李筱静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独特、充满童趣幻想的句子,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4、进行迁移练习:还可以将月亮比作什么?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步骤

5、: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喜欢吟诵月亮,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让我们也喜欢去品赏玩味。我们喜欢从小就熟背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们喜欢在苏东坡的诗句中追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喜欢在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中体会乡愁的味道;我们喜欢清幽旷远的江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们喜欢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品析张继的孤独;我们更喜欢用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来表达离别时对亲人的思念。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同人望月(板书课题),会有不同的体会。唐人张若虚写得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于古人眼中的月,我们只能从诗歌中体会了

6、。板书:诗中月。 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著名作家赵丽宏的笔下,一起去体会现代人的望月之美。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1、同学们,这篇散文中,写的是谁望月?板书:舅舅、外甥。 2、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对于舅舅和小外甥的眼中的月亮,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同时,对文章进行批注。 请同学来说说怎样作批注? 3、学生默读课文,进行批注。 4、讨论。 (1)讨论品析作者眼中的月亮 1)生1:安详,月光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结合学生回答,还有哪些让你感到美的词语。反复读。个读,齐读。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迷人,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师:对啊,我们在学习语文的

7、时候就是要抓住词语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谁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谁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3:朦胧,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生4: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同学们,你能否将这里的镀字换成其他的字?(洒、铺、罩、蒙) 同学们,你们觉得是镀字好,还是其他字好呢?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不能,人情味,拟人的写法,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谁能将这种传递出来,谁来读一读这美丽动人的月色。 (真清幽,真安详。真美丽。真灵动。) 2)太精彩了,让我感受到了那宁静旷远的美丽。你们想将这优美动人的月色记在心里面吗?请同学们小声自由背诵课文。指名

8、背。配乐。配乐齐背。 (2)品析小外甥眼中的月亮 1)生5:“像眼睛,天的眼睛。” a)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同学们,你们真有一颗可爱的童心,请问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从不假思索你体会出了什么?真好,能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吗?指导朗读。注意指导朗读一定要指出孩子的不足,要引导孩子去读。 2)生6:“是月亮把我叫醒了。”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3)“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是啊,引读,小外甥和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小外甥充满幻想的描述,本身就是一个童话。指

9、名读。齐读。(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能平淡无奇) 4)同学们,从作者和小外甥的对话中,我们体会到小外甥眼中的月亮是多么的调皮可爱啊,他们对话是多么有趣啊。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文章的14-202X年人早就忘却的。小外甥给一个成年人插上了幻想。所以,亚圣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板书:赤子之心。连舅舅都受到影响了,何况我们呢。同学们,请你也插上想象的翅膀,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到的月亮的景象,想象一下还可以将月亮比做什么?指名说。 完成评价手册上的仿写。 像什么?交流。 四、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同学们,我们在清幽旷远的月色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千古传诵的的诗句当中感受到对诗的

10、乐趣,我们还在无尽地想象中感受到一种创造的快乐,写出了我们的心中月。 五、布置作业。 拓展李白关于月亮的诗。 在古代大诗人中,李白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不仅生和月亮有缘,死也和月亮有关。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死时,又传说他去捉月亮而坠入水中。他一生写了许多关于月亮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出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同学们,将来你们也会像老师像父母亲一天天的长大,你们一定记住我们今天在课堂上赏月的快乐

11、、我们对诗的快乐、我们写诗编故事的快乐;不管我们长得多大,只要我们像大诗人李白一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就一定会永远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的小孩! 搜集并背诵有关月的古诗,看谁背得多。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2. 认识12个生字,一个偏旁“ ”(角字头)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区别“木”和“目”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在识字王国里,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今天,有一些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想和大家见见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耳 耳 目,认识一下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生字,读准字音。 2、看图读字,想一想字义。

12、 3、(出示注音字卡)读字卡。 师:你们知道这些字是怎么变化来的吗? 三、学习生字“口”和“目” 1、学习生字“口” (1)(出示图)图上画着什么?(嘴巴) (2)(出示生字卡片“口”)看着字读两边。 (3)谁知道“口”指的是什么? (4)(出示古文字)这是什么?(古文字) 师:古人一般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图做记号,他们所画的图就是最早的文字,叫古文字。这个“”字就是古人根据嘴的形形状写出来的古文字,后来为了好认好写变成了现在的“口“字。 (5)比字形。 比一比:图、古文字、现代字的形状(很像) (6)组词。 (7)引导学生总结学法:看图读字比形状组词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上述学法集体学习“目”。

13、 3.自学其余生字。(运用上述方法) 4.检查自学情况。 读去掉拼音的字卡并组词、说话。 注:鸟(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撇要看清)。 兔(认识“ ”,点就像兔子的短尾巴)。 竹(左右两部分很像,有何不同) 禾(木加上一笔撇变成禾) 5、 介绍文中分类情况。 四、分组比赛认字。(认对奖励智慧星一颗) 日月云 山田土 马牛羊 鸡鱼兔 爸哥弟 木禾竹 你我他 口耳目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心里一定很高兴,用一句话写出来。 例:我认识了很多生字,心里非常高兴。 教学反思 口耳目这篇课文,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初步了解和学习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口耳目是识字的

14、第二课,处于识字的入门阶段,这些字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如果是单纯的说教他们肯定不感兴趣,因此在这节课上我把那些象形字和事物制作成了卡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采用“扶放”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状组词”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探究、去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然后在反馈学习情况的时候有机地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给生字组词、说话。 另外在记忆字形时,我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学“鸟”时,编儿歌帮助记忆(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撇要看清);“禾”(木字头上加一撇)熟字加一笔的方法识记;“竹”用比较法(比较左右两部分

15、异同)等,使学生牢固地记住文中的字。 最后,我将学过的24个字词分类排列,通过两组同认字比赛奖励智慧星的游戏激起学生认字的兴趣,既巩固了生字又渗透了思维训练,效果很好。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两点不足之处:1.有两个“m”即“木”和“目”字音相同,容易混淆,课堂上我应该让学生注意区分,两字音同义不同。2.学生汇报识字情况这一环节时间长了点,导致后面巩固识字时间仓促,若能给学生留下自读、互读一遍的时间字会掌握得更牢固。 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出、见”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

16、学重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复习导入,将上节课认识的生字、词语通过大屏幕出示,先开火车读,后齐读。 2、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2个任务,去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学会一个道理。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 民主导学: 任务一: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任务呈现: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乌鸦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想到办法的?它想到了

17、什么办法? 展示交流:1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想喝水找不到水,找到水喝不着水) 2、他是怎么想到办法的?(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爱观察、细心) 4、他想到了什么办法?(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5、从这儿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有耐心,爱思考,聪明) 6、如果你像小乌鸦一样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办? 7、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小乌鸦?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

18、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图文结合,增加识字趣味,并且让孩子能够把字和实物相结合,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讲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提示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3、 我会说 说一说如果你面对困难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小结:今天小朋友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

19、问题的办法。而且,今天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种办法最好呢?明天与同学们来交流交流,好吗? 板书 14 乌鸦喝水 爱观察,爱思考 细心 耐心 聪明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篇4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一年级在学习中最先接触的是拼音,拼音学习的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此,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拼音教学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拼音王国里快乐的遨游,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一:a教学案例: 教具准备:一家人图画、写有儿歌的小黑板、字母

20、及音节卡片。老师在在大黑板上写好“一家人儿歌卡片海边”的路线图 。 一师:今天天气好极了,阳光明媚,拼音王国里的拼音宝宝们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到海边玩,你们想去吗? 想去!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请同学们坐上开往黄金海岸的汽车,由老师当司机,我们出发吧!(老师作驾车状,播放音乐) 师:嘟嘟嘟,到站了,让我们下车吧。哇,这里的空气真新鲜,景色真美呀!师:(老师出示路线图)看,我们现在到达这里了(指一家人图画),想到海边还要经过三次闯关游戏,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看,我们语文书里的一家朋友也想陪我们一起去海边,那我们首先认识一下图片上的朋友吧! 生:有爸爸、妈妈。

21、生:有女儿 二师:他们一家不仅要给我们当导游,而且可爱的小姑娘还说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呢。(出示儿歌) 师:那我们就快快来读一读吧,读完,我们就离海边更近了!生:好。(师生反复朗读儿歌家) 三师:小朋友们,海边附近正在举行答对有奖活动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生:太好了(拼读卡片上的音节词和韵母四声卡片) 四师:我们完成了这么多闯关大比拼,终于可以到达海边了(教师小节),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生:开心!(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师:让我们和拼音宝宝a说再见吧: 生:(挥手)再见! 师:小朋友们请坐好,老师就要开车了。 这是我在执教汉语拼音a一课中的几个片断,对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极其枯燥,创设

22、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拼音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爱玩是孩子的共性,也是孩子最感兴 趣的活动。片断 (一)是导入环节,我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去海边并结实一家新朋友的情境,为整节课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拼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片断 (二)中运用小女孩的儿歌这一情境引出儿歌的唱读,孩子们在闯关获胜这一强烈的感官刺激下拼读得更认真,更开心了。片断 (三)运用答对有奖游戏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看图拼读音节和四声韵母的环节,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有所收获,并且调动了全体同学小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片断 (四)是对整体情境设置的一个收笔,对此来总结收获,畅谈乐趣。情境式的教学模式使枯燥单调乏味的拼音教学更有趣味性。在

23、课堂上给学生创设生动的互动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着并快乐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轻松,练得扎实。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

24、“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

25、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

26、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写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

27、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 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 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看到他们的成绩,心中便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1、牧等12个生字,

28、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预设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背 给 大家听。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所见是什

29、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

30、(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牧童高兴地

31、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合作完成)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

32、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分辨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比较形近字,字

33、的偏旁归类。 3、读词读句,巩固识字和积累词句。 4、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以及字的偏旁归类。 (一)我会连 1、观察本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来巩固本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 1、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34、 2、选一组进行音形义的比较,突出字形的比较,然后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较,并组词。 4、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交流。 (三)我会找 1、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一)我会读 1、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展示独木桥,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2、把词语分成

35、几部分,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个人“过桥”。(一个读一排词语) (2)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游览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导学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 ”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小组赛读 3、背诵古

36、诗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习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习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

37、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习查字典 3、书空:善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篇8 13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8、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39、?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 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先记叙了地

40、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 1.课文共分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从整体认识课文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课文。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注意,讲到此问题时要给予解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12自然段。 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地球的什么知识。通过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表面积是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数字表明了什么?(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认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 2.练习朗读,体会地球并不大的含义。 3.默读课文34自然段。 (1)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请同学们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画出重点句、关键词语,然后谈自己的理解。说话时要按课文的先后顺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