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电力局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77334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电力局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建设单位:杭州市电力局环评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2011年10月1 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为满足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单元及其周围区域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解决电网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杭州电网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建设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根据国家及浙江省有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杭州市电力局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和征询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1.2

2、工程内容及规模该工程的建设规模详表1-1。表1-1 工程的建设规模表项目本期终期评价规模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变电所(全户内)主变250MVA350MVA350MVA110kV配电装置:GIS设备,户内布置;110kV线路2回 3回2回1.3地理位置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单元内,其中变电所拟建址位于滨江区长河西路西侧,在建的白马湖路北侧,白马湖生态创意城SOHO创意园东侧。根据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单元(BJ16)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知,本项目变电所拟建址所在地块为变电站用地,地块东侧为规划中学用地及商业金融业用地,南侧为白马湖路,西侧及北侧均为规划公园用地。110kV白马输

3、变电工程配套线路建设规模及路径走向方案见表1-2。表1-2 工程配套线路建设规模及路径方案表 项目 工程 建设规模路径走向方案评价规模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新建110kV电缆进线2回,线路路径总长约(0.280.22)km。其中:闻堰白马电缆段:长约0.28km;兴南白马电缆段:长约0.22km。 闻堰白马电缆段:长约0.28km。在白马变拟建址东侧,白马湖路北侧将110kV闻堰兴南(原闻湘1174线)已建电缆断开,新建电缆利用白马变东侧的中间接头井与已建110kV闻堰兴南线兴南变侧电缆对接,对接后沿白马湖路北侧人行道接入110kV白马变。兴南白马电缆段:长约0.22km。在白马变拟建址西侧

4、,白马湖路北侧将110kV闻堰兴南(原闻湘1174线)已建电缆断开,新建电缆利用白马变西侧的中间接头井与已建110kV闻堰兴南线闻堰变侧电缆对接,对接后沿白马湖路北侧人行道接入110kV白马变。新建电缆线路2回,路径总长约(0.280.22)km。2 污染因素分析2.1 施工期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设备的使用将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冲洗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将产生施工扬尘;施工期土石方的开挖 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为施工期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施工开挖亦将破坏施工区域的原有植被。2.2 运行期输变电工程建成

5、投入运行以后,在电能输送或电压转换过程中,高压线、主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设备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内通过强电流,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场。工频电场、磁场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高压线及其配件表面处对周围空气中的电晕放电,形成脉冲电流注入导线,并沿导线由注入点向两边流动;绝缘子污秽或损坏导致电花放电;绝缘子、金具触点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火花放电,该类影响为无线电干扰。它可能会影响其周围环境中的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及医疗仪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高压输电线及其有关配件构成电磁场源,其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运行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主变以及风机的运行。变电所若

6、干名值守人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110kV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3 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3.1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现状水平测量结果表明,本项目各监测点位中,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最大值为5.02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为0.17T。以上数据均未见异常,工程拟建址工频电磁环境质量良好;各监测点无线电干扰现场测量值均为一般环境水平;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1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广播电视发射台或雷达站等无线电敏感设施;工频电磁场及噪声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主要考虑人员密集区域等。根据

7、本项目建设特点,重点选取变电所周围100m、拟建电缆线路两侧10m的区域中所涉及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110kV白马变电所拟建址现状为绿化;场址东侧及南侧为在建的白马湖路,西侧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SOHO创意园,北侧为绿化。工程配套新建的110kV电缆线路很短,均沿白马湖路北侧人行道敷设。根据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单元(BJ16)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知,本项目变电所拟建址所在地块为变电站用地,地块东侧为规划中学用地及商业金融业用地,南侧为白马湖路,西侧及北侧均为规划公园用地。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表1-3 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名称环境保护目标备注环境保护要求110kV白马输变电

8、工程所址山一村民房离变电所最近的为山一村1号民房,距离所址南侧围墙约90m,该民房为2F坡顶房E、B、N规划中学位于所址东侧,目前尚无开工建设E、B、N线路无全电缆敷设注:E电场强度限值评价标准,4kV/m;B磁感应强度限值评价标准,0.1mT;N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4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电磁环境预测评价结论根据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测量及类比测量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110kV白马变电所建成运行时对围墙外20m处频率为0.5MHz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符合变电所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0.5MHz时不大于46dBV/m)。由类比监测结果分析,横河变所址周围各监测点的

9、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远低于评价标准限值(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故可预测白马变电所建成投运后,所址各侧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将符合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由于经过墙体、距离衰减,全户内变电所各侧围墙外的电磁场强度已与一般环境水平相当,同时根据电磁场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特性,可预测,评价范围内距离变电所围墙更远位置的环境保护目标(东侧规划中学、南侧山一村民房)的电磁场强度更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由类比测量可知,本项目新建的110kV电缆进线按规范设计建成运行后,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将符合对

10、居民区的评价标准(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2生态影响(1)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110kV白马变电所、配套线路均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境内。根据杭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图,本项目位于重点准入区内。根据110kV输变电工程的项目特点,本项目的影响范围均相对较小,且不属于高污染工业项目,配套输电线路均采用地下电缆敷设。因此分析,本项目不会对所在生态功能区产生影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110kV白马变电所总用地面积约4086m2,所址区域现为绿化。变电所建成后将永久占有土地,建设单位在施工结束后,将在所区内进行绿化复种,因此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增添不

11、可接受的影响。配套的110kV线路为电缆进线,线路路径总长约(0.28+0.22)km。电缆沟的开挖将破坏一定的植被,但由于本项目线路基本沿道路人行道敷设,且线路长度很短,线路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对电缆沟将进行场地恢复(场地的清洗以及固体废物的清运),不会对道路绿化产生大的破坏,因此分析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会影响周围生态环境。3噪声预测评价结论声环境预测结果可知,110kV白马变建成投运后各侧围墙外1m处的噪声预测贡献值均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符合声环境保护要求。4废水、固废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变电所运行期无生产污水

12、,值守人员(每个变电所1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所区外市政污水管网。所区雨污分流,雨水可设置雨水井汇集后排入所区外市政雨水管网;变压器事故排油采用集油坑经自流式排至事故油池贮存,定期检查,最终集中回收利用。(2)运行期产生的垃圾为变电所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量每人每天约0.5kg,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有偿清运,废旧蓄电池由原厂家负责回收。5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4。表1-4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类型内容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变电所施工施工扬尘增湿作业施工管理每日增湿作业5次以上,减少70%施工扬

13、尘运行期变电所运行无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人员泥浆废水沉淀池充分停留上清水回用,淤泥妥善堆放生活污水简易化粪池充分停留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运行期变电所值守人员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当地环卫清洁单位清运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建筑垃圾运行期变电所值守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当地环卫清洁单位清运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根据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按本报告要求落实各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运行期在设备招标时,对主变、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应有声级值要求(主变噪声级55dB、风机噪声级60dB等),选择

14、低噪设备。其他电缆沟施工挖掘后弃土可统一运送至所址或附近道路施工作为填方用;无线电干扰和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的污染防治措施见电磁专项评价。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变电所内空地广泛种植草皮等绿化植物。2.施工场地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原有植被较容易恢复的区域,以便能在施工结束后恢复土地的原有植被,在施工过程中场地内的表层可先集中堆放,后用于场地植被的恢复。6 污染防治措施6.1施工期(1)施工期分时段、分不同施工设备进行合理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场地。(2)110kV进线均采用电缆敷设,且合理选择路径。(3)科学文明施工,减少对施工区域植被的影响。6.2运行期(1)变电所采用全户内布置,配电综合楼布置在

15、所区中央,通过墙壁隔档及距离衰减,以减小所区围墙外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2)对变电所周围、线路途径区域居民进行高压输变电和环保知识的宣传、解释工作。(3)变电所建成后空地应种植草皮等绿化植物。7 公众参与本项目公众参与采取媒体公示的方式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公示已于2011年1月30日在杭州日报上刊登,详见附件3。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本工程概况(新建110kV全户内变电所一座,本期主变容量250MVA,终期主变容量350MVA;配套新建110kV输电线路2回,全电缆敷设,线路路径总长约(0.280.22)km)、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等,公示时间为2011年1月30日起的十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建设单位、行政审批单位及评价单位均未收到社会各界或个人的任何反馈情况和意见。为使周围群众更加支持本项目建设,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建设时仍需做好各方面的解释工作,并切实落实各项可行措施,将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8 结论经评价分析,110kV白马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及环境管理措施,其各项环境指标均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三同时”,并在运行期间内严格落实管理和监测计划,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其建设可行。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