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类文本(两晋)老师版.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56310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传类文本(两晋)老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史传类文本(两晋)老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传类文本(两晋)老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传类文本(两晋)老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史传类文本(4)西晋东晋一、概述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定都洛阳,东晋定都南京(六朝之一)。关键词:司马篡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淝水之战、南朝宋灭晋淝水之战:东晋谢安谢玄仅以八万军力大胜苻坚率领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门阀制度:四大家族:王、谢、桓、庾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枝条繁茂,树干四处延伸,世上很少有与他相当的。王恺把这棵珊瑚树

2、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用铁制的如意击打珊瑚树,随手敲下去,珊瑚树立刻碎了。王恺之后感到很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说:“这不值得发怒,我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命令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拿出来,这些珊瑚树的高度有三尺四尺,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耀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二、代表文人: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魏晋风度的代表有才华,不拘礼法,笑傲竹林刘伶醉酒,刘伶在屋子里面光着身子纵情饮酒,人zhi进屋找他,见来人讥讽他此种窘态,他就傲然地说道:天地是我的房屋,屋子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来?嵇康:高大、喜欢打铁,精通音律,被定罪处死,三千

3、学生为他求情,仍然被处死,刑场上弹奏广陵散阮咸:与猪共饮三、 相关史书:晋书佳文赏析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时间】,会于会稽(绍兴)山阴之兰亭【地点】,修禊事也(缘由: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规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环境:清幽】,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喝酒)一咏【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酒作着诗】,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万物)之盛(定后),所以游目骋(使奔驰)怀,足以极视听(眼耳

4、)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世【眼睛一闭一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或取诸(之于)怀抱,悟(“悟”通“晤”,意为“面对面”)言一室之内【宅男】;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身体不受礼法拘束】之外。虽趣(通取)舍万殊(差别很大),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因乐忘悲】;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想到快乐易逝,死亡和衰老马上来临,乐而生忧】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未尝不临文嗟悼

5、,不能喻(明白)之于怀。【亲身感受,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彭祖活了800岁)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齐,都用作动词。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成书经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成书目的】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此文的思想意义: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主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作者在表现人生苦

6、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无论是对生之乐的积极体验、尽情享受,还是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 、对人生短促的感喟。都深刻的表现出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人生的极力求索。看清“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真相。这种惨烈的清醒却激发了其对生命不朽 、心灵安宁的更为坚定执著的追求。练习1: 难度:阮籍容貌瑰杰【大帅哥】,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作者的评价】。博览群籍,尤好庄、老【符合性格特点】。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身体,放浪形骸:身体不受礼教拘束,为褒义词)。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尝随

7、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之)相见,终日不开一言【不给面子,符合任性不羁的性格】,(王)自以不能测【抖M】。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同俊)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就是不搭理】,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劝说)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不多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介后)屏(躲)于田里/(介后)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侧面描写也是评价】籍乘驴到郡,坏(拆毁)府舍屏鄣(障),使内外相望,【断舍离,简约风】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定后),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老父亲瑟瑟发抖!】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

8、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不若之,宾前)。”【竟然圆回来了】众乃悦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深远的哲理),口不臧否人物【说话有分寸】。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一定要下完,看似和后文的吐血矛盾,实则体现其人不拘礼法】。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高兴)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怀带)酒挟琴造(

9、拜访)焉(代词),籍大悦,乃见青眼。【青眼聊因美酒横】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介后),而帝每保护之。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于是乡亲共喻之( 晓喻;开导;使明白;让明白;劝解;劝说 ) (2)口不臧否人物( 赞赏;称赞;说好话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乃就吏( B )A、参加 B、就职 C、趋向 D、靠近(2)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C )A、带领 B、举荐 C、援引 D、延请3、第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B、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C、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

10、时人服其远识D、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4、把第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等到嵇喜来吊丧(哀悼),阮籍露出白眼(翻白眼、做白眼),嵇喜不高兴地离开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这件事情,就带着(送、拿)酒携着琴拜访(造访、到)他(家),阮籍很高兴,才露出眼珠。(6分)5、文末提到“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分析皇帝保护阮籍的原因。(3分)不随便评论人物、有远识、有才干,1分;不拘礼教(或傲然独立、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1分;拉拢名士(或没有触及到权贵集团的根本利益)1分。(答到其中三点得3分

11、)6、根据文本的内容完成表格。(3分)事迹性格拒绝官府的征召任命(王昶请他,他不说话;蒋济征召,他离开)蔑视权贵谢绝出任曹爽府上参军有先见之明(有见地、有见识)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不拘礼法(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自立,任性不受羁绊,且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嗜酒并能歌,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不顾自己的行为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阮籍曾经跟随叔父到东郡。兖州刺史王昶邀请他见面。阮籍一整天不答一句话,王昶认为阮籍深不可测。太尉蒋济听说阮籍有杰出才华,就召他去做官,派遣士兵迎

12、接阮籍,但是阮籍已经离去,蒋济大怒。于是,乡亲都劝阮籍要想清楚,阮籍才去做了官吏。后来以有病为由辞职回家。等到曹爽辅助皇帝,召阮籍做参军。阮籍以有病为由推辞,躲在乡下。一年多曹爽就被杀了,人们佩服阮籍有远见。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皇帝让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执掌审判的官员说有儿子杀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嘻!杀父亲还说得过去,竟然至于杀母亲吗!”在座的人怪他失言。晋文帝说:“杀父亲是天下罪大恶极的,而你认为说得过去吗?”阮籍说:“禽兽认识母亲,不认识父亲,杀父亲,和禽兽同类,杀母亲,禽兽不如!”大家才心悦诚服。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

13、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等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练习2: 难度: 刘毅,字希乐,桓玄篡位,毅与刘裕(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起义兵讨玄。俄进毅为都督荆宁秦雍四州之河东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四郡诸军事、卫将军、开府

14、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督交、广二州。 以毅贰于己(有二心),刘裕自率众讨毅,命王弘、王镇恶等率军至豫章口。众知裕至,莫有斗心。既暮,毅自北门单骑而走,去江陵二十里而自缢。【还以为是主角,结果出场没几幕就死了】 毅与刘裕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自大),不相推伏(推许佩服)。毅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刘邦项羽),与之争中原。”【好比某流量小生说没遇到四大天王】又谓郗僧施曰:“昔刘备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语出重耳,介子推)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同凌辱)傲不逊。诸葛长民,琅琊阳都人也。桓玄引(举荐)(诸葛)为参

15、军平西军事,寻(不久)以贪(贪婪)刻(刻薄)免(被动)。及刘裕建义(兴义军,举义旗),从裕讨桓玄。【叛变了】 及裕讨毅,以长民监太尉留府事,诏以甲杖(卫士)五十人入殿。长民骄纵贪侈,不恤政事,A多聚珍宝美色,营建第宅,不知纪极,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自以多行无礼,恒惧国宪(国家法制礼仪),及刘毅被诛,长民谓所亲曰:“昔年醢(剁成肉酱)彭越,前年杀韩信,祸其(推测语气)至矣!”谋欲为乱,问刘穆之曰:“人间论者谓太尉与我不平,其故何也?” 穆之曰:“相公西征,老母弱弟委之将军,何谓不平!”长民弟黎民轻狡好利,固劝之曰:“黥彭(黥布、彭越。二人同为汉开国功臣,后均遭杀戮)异体而势不偏全,刘毅之诛,亦

16、诸葛氏之惧,可因(趁着)裕未还以图之。”长民犹豫未发【犹豫就会败北】,B既而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凡尔赛,如同马云说,最后悔的就是成立阿里巴巴】裕深疑之,伏壮士丁旿于幕中,引长民进语,旿自后拉而杀之,舆(用车装)尸付廷尉。诸葛氏之诛也,士庶(泛指百姓)咸恨正刑之晚,若释桎梏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五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深自矜伐( 夸耀 自夸 ) (2)众咸恶其陵傲不逊(通“凌”,凌侮)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不恤政事( D )A.怜悯 B.体谅 C.周济 D.忧虑(2)老母弱弟委之将军

17、( C )A.抛弃 B.派遣 C.托付 D.任命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D )( 2分)A.以毅贰于己 因为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用B.昔刘备之有孔明 取独 蚓无爪牙之利 定后标志C.祸其至矣 大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自己D.可因裕未还以图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趁着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桓玄引为参军平西军事,寻以贪刻免。桓玄举荐诸葛长民做(担任)参军平西军事,不久诸葛长民因为贪污(贪财)刻薄(刻毒)被罢免。(引、寻、以、省略、被动句式为5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省略指“引”的宾语不能省略;横线处的“诸葛长民

18、”翻译时可以蒙前省略)(2)士庶咸恨正刑之晚,若释桎梏焉。 百姓们都怨恨诸葛长民被处死(执行死刑)太晚,百姓就像放开了桎梏(镣铐、脚镣手铐)一样。(士庶、咸、被动句式的翻译为3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士最低层的统治者、庶是最底层百姓,合在一起是百姓)20.推测晋书把刘毅、诸葛长民归类并列于同一“列传”的原因:(2分)(1)都是跟随刘裕讨伐桓玄而有很高功劳的人物;(2)都是因傲慢骄纵、心有不轨而招致祸患的人物;或者:都是建立功业而被疑忌招致祸患的人物。(1点1分;2分为止)21.依据第划直线句,分别用一四字短语概况诸葛长民的品格。(4分)(1)骄纵贪侈或骄奢淫逸 (2)虚伪不明或或不

19、明天道(事理)或至死不悟(1点2分。第1点“贪污奢侈”、“骄横放纵”只说一方面,1分。第2点“迷途知返”、“犹豫”等错,不给分;“优柔寡断”、“言行不一”、“不知悔改”等1分)刘毅刚猛沉勇果敢, 然而凶狠固执喜欢独断专行, 与刘裕协同合作完成恢复大业, 而功居其次, 但常居功自夸, 不愿推重佩服刘裕。及至做一方诸侯, 常怏怏不得志,刘裕每每以宽柔随顺他。刘毅因此骄纵跋扈越加严重, 每次读史书, 读至蔺相如屈让廉颇处, 便大为感叹, 认为不可能。曾说:“ 恨不能生在刘邦、项羽之世, 与他们争夺天下。”又对郗僧施说:“从前刘备之有孔明, 犹如鱼之有水。今天我与足下虽然才能不及古代圣贤,但事同此言。

20、”众人都厌恶其傲慢不逊。练习3: 难度: 王蕴,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身份】,司徒左长史蒙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蕴无所是非(公正处断不偏不倚)。时简文帝为会稽王,辅政,蕴辄连状白之,曰:“某人有地,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根据性格特点使人尽其才),故不得者无怨焉【心服口服,侧面描写】。补吴兴太守,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辄开仓赡恤。主簿执谏,请先列表上待报,蕴曰:“今百姓嗷然(“嗸然”。哀号貌),路有饥馑,若表上须报,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罪过),罪在太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于是大振贷之,赖蕴全(保全)者十七八(十有七八

21、,还是有两三成的人饿死了)焉。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士是读书人,庶是普通人)诣阙(宫阙,这里指朝廷)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复有惠化(惠民教化),百姓歌之。 定后立,以后父,【参见第一段第一句】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父凭女贵】。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朝廷敦劝,终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复固让【先谦虚一波】。谢安谓蕴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宜依褚公故事,但令在贵权于事不事耳。可暂临此任,以纾国姻之重。”于是乃受命,镇于京口。【最终还是接受了吧,谢安重赏!】 蕴素嗜酒,末年尤甚。及在会稽,略少醒日,然犹以和简

22、为百姓所悦。时王悦来拜墓,蕴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余日方还。蕴问其故,恭曰:“与阿太语,蝉连(连续不断)不得归。”蕴曰:“恐阿太非尔之友。”【为何?】阿太,悦小字也。后竟乖(断绝)初好,时以为知人【作者评价】。太元九年卒,年五十五,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三)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蕴辄连状白之 (禀告)(2)固辞不受 (坚决、坚持)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不抑寒素 (C) A.清苦简朴B.朴素简陋C.家世贫寒之人D.节俭朴素之人 (2)后竟乖初好(B) A.顺从 B.断绝 C.违背 D.分离19.下

23、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C)。(3分)A.蕴子恭往省之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B.以后父,迁光禄大夫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C.于是乃受命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D.故不得者无怨焉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C 副词,才;A代词,他/助词,的;B介词,凭、凭借/连词,因为;D代词,他/语气助词,呢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朝廷因为(王蕴)违反制度而免去他的官职,士人和百姓都到朝堂上替他伸冤,朝廷下召只是贬官为晋陵太守21.结合第段,简析作者是如何刻画王蕴仁义爱民的品性的?(2分)正面描写与侧面

24、描写相结合。通过语言和行为正面描写王蕴不拘泥规章制度,不怕获罪。敢于担当,坚持开放粮仓救济百姓;以“士庶诣阙讼之”、“百姓歌之”侧面烘托。或:运用对比手法,将王蕴坚持先开放粮仓救民与主簿“请先列表上待报”相对比。22.文章第段,王蕴两次拒绝朝廷的拜官赐爵是因为_王蕴认为所受恩泽不符合历代法令典章制度;_。在谢安的劝导下最终接受任命是考虑到_可以舒缓与皇帝结亲带来的重压。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参考译文:王蕴,字叔仁,是孝武定皇后的父亲,司徒左长史王蒙的儿子起初担任官职佐著作郎,多次升迁官职成为尚书吏部郎王蕴性格平和,不压制出身低微的人,每次空缺一个官职时,总有十多人相争,王蕴公正处断不偏

25、不倚当时简文帝为会稽王、主持朝政,王蕴总是接连不断去信报告,说:“某人有名望某人有才干”他尽可能地推荐人才,并根据性格特点使人尽其才,所以不被任用的人也毫无怨言他补任吴兴太守时,很有德政碰上当地闹灾荒贫困的百姓没饭吃,王蕴擅自开仓赈恤主簿坚决反对,请求先详细上报朝廷王蕴回答说:“现在百姓嗷嗷待哺,路边已有人饿死,如果等上报朝廷批准后再赈济百姓,怎么能救济快饿死的人呢?擅自开仓赈济的过失,罪责在太守,如果推行仁义而得罪,我没有什么怨恨”于是大规模开仓赈济饥饿的灾民,大多数人依赖王蕴的救济而存活下来朝廷以违犯制度免除王蕴的官职,各式人等到朝廷为王蕴伸冤,皇帝特例只将他降职为晋陵太守到晋陵后他仍旧推

26、行爱民、惠民政策,受到百姓称颂。 他的女儿被立为孝武帝的皇后,因为是皇后的父亲,他被升迁为光禄大夫,兼任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为建昌县侯王蕴认为因为恩泽被赐爵,不是古来的惯例,坚决推辞不接受朝廷再三督促劝告,王蕴最终还是拒绝,于是朝廷任命他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授予符节,他极力推辞,经谢安劝说他:“您居于皇后父亲的重要地位,不应该看轻自己,来有亏时运,应该依照褚公的旧例,只做到身处贵位并不做什么事,可以暂时担此重任,来缓解做国戚的重压”于是就接受任命在京口镇守。王蕴平素喜欢喝酒,晚年尤其厉害,在会稽内史任上时,常终日不醒但为政和简,为百姓所喜爱当时王悦来拜谒祖坟,王蕴的儿子王恭前

27、去探望,一向关系很好,于是就留了十几天才返回王蕴问缘故,王恭说:“和阿太交谈,连续几日不能回来”王蕴说:“恐怕阿太不是你的朋友”阿太是王悦的小字后来最终断绝当初的友好关系,当时的人认为王蕴能了解别人太元九年去世,年龄五十五岁,追封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练习4: 难度: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彝少孤贫,虽箪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处之晏如(安宁)。少与庾亮深交,赴齐王冏义【齐王司马冏,冏和囧同义,古义为光明,现在把这个字当作象形字了】【晋时期,上司死了去吊唁为赴义】,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寻(不久)辟(征召)丞相中兵属,累迁(多次升迁官职)尚书吏部郎,名

28、显(于)朝廷。【一路升官,前途无量】于时王敦擅权,嫌忌(猜忌)士望,彝以疾去职【上司是个SB怎么办】。尝过舆县,县宰徐宁字安期,通朗博涉【洞明事理情商高,博闻广记智商高】,彝遇之,欣然停留累日,结交而别。先是/庾亮每属彝觅一佳吏部/及至都/谓亮曰:“为卿得一吏部矣。”亮问所在,彝曰:“人所应有而不必有,人所应无而不必无。【常人都有的他不一定有,常人欠缺的他却不一定没有。绕口令啊,有这么夸人的嘛?】徐宁真海岱清士。”因(桓)为(庾亮)叙之,(徐宁)竟历显职。苏峻之乱也,彝纠合义众,欲赴朝廷。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屯兵不动)以须后举【打不过苟一苟】。彝厉色曰:“夫见无礼于其君者,

29、若鹰鹯之逐鸟雀。【犯我大王者,人人得而诛之】今社稷危逼,义无晏安。”乃遣将军硃绰讨贼别帅于芜湖,破之。会朝廷遣将军司马流为贼所破,遂长驱径进。彝以(认为)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寻(不久)王师败绩(打败),彝闻而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使降峻,裨惠又劝彝伪与通和,以纾(缓解)交至(一起到来)之祸【指苏峻作乱和王师败绩】。彝曰:“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如其不济(成事),此则命也。”【坚决不与作乱之人调停】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峻遣将韩晃攻之。纵将败,左右劝纵退军。纵曰:“吾受桓侯厚恩,本以死报,吾之(取独)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侧面描写】”遂力战而死。晃因进军攻

30、彝。彝固守经年,势孤力屈。贼曰:“彝若降者,当待以优礼。”将士多劝彝伪降,更思后举。彝不从,辞气壮烈,志节不挠。城陷,为晃所害,年五十三。时贼尚未平,诸子并流迸(奔走),宣城人纪世和率义故葬之。(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四)【注】(1)海岱清士:海内清正廉洁的人。(2)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鹰与鹯:比喻忠勇的人。1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1)于时王敦擅权( 独占、专享 ) (2)以纾交至之祸( 缓解 )1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1)寻辟丞相中兵属A寻找 B不久 C继续 D谋求(2)因为叙之 DA依次序排列 B叙述,述说C记述,著述 D.按功提升17翻译第段画线的

31、句子。(5分)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我蒙受国君的深厚恩德,按道义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怎能忍受耻辱来和叛贼来往通话!如果这次平叛不能成功,这也就是命啊。18用“”为第段画线句断句。(3分) 先 是 /庾 亮 每 属 彝 觅 一 佳 吏 部/ 及 至 都 /谓 亮 曰19简析第段桓彝引用左传中语句的用意。(2分)说明清除背叛朝廷的人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并表明平定苏峻叛乱的坚定决心。20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桓彝这一人物形象的。(3分)(3分)【答案示例】通过桓彝自己“去职”却举荐徐宁,表现他的正直无私;通过平叛中的“厉色”“慷慨流涕”“辞气壮烈”

32、等神态的正面描写,体现出他的坚贞不屈。通过俞众的坚守兰石、力战而死的表现表明其作为部下深受桓彝影响,侧面体现出桓彝忠勇的品格。 【答题要点】正面描写(含神态、语言、动作等)、侧面描写(含反衬、正衬)。手法1分,事例1分,人物形象特征 1分。 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他年少时其父就已去世而家境贫寒,虽然只能过饮食不足而清贫的生活,但也安然自若地面对。他年少时与庾亮有很深的交情,向来又被周顗器重。当时王敦专权,厌恶猜忌下属有声望,桓彝就称病弃官而去。曾经过舆县,当时是徐宁担任县宰,此人性情豁达开朗学识渊博,桓彝接触他之后,很开心地在舆县停留了多日,并与徐宁结下情谊才离去。在此之前,庾亮常叮嘱桓彝

33、帮他留意寻找一个优秀的吏部人选,等到桓彝来到京都,就对庾亮说:“我替你找到一个合适的吏部人选了。”庾亮问及此人在哪,桓彝说:“常人都有的他不一定有,常人欠缺的他却不一定没有。徐宁真是海内清正廉洁的人啊!”于是向庾亮陈述了徐宁的相关情况,徐宁马上被擢升为吏苏峻作乱,桓彝集结义兵,想赶赴朝廷。他的长史裨惠认为本郡兵少力弱,山人容易侵扰,可以按兵以待机后动。桓彝神色严厉地说:“见到对君主无礼的人,如同鹰鹯追逐鸟雀。眼下国家危急,从道义上讲没有偏安一隅的道理。”于是派遣将军硃绰到芜湖征讨乱贼偏将,打败了敌方。不久,桓彝从石硊出发。恰逢朝廷派遣将军司马流抢先占据慈湖,被乱贼攻破,接着又长驱直入。桓彝认为

34、宣城不可坚守,于是退据广德。不久朝廷军队大败,桓彝听说后慷慨流泪,进驻泾县。当时大多数州郡派人向苏峻表示投降,裨惠也劝桓彝假装与苏峻通和,用以缓解纷至沓来的祸患。桓彝说:“我蒙朝廷深厚的恩泽,义在以死相报。怎能含羞受辱与叛贼通和呢?如果不能度过难关,这是命数注定。”就派遣将军俞纵驻守石兰。苏峻派韩晃攻打石兰。俞纵眼看要失败,他的手下劝俞纵退兵。俞纵说:“我蒙桓公厚恩,义当以死相报。我不可辜负了桓公,就像桓公不愿辜负了朝廷。”于是奋力抵抗敌军而战死。韩晃乘势进攻桓彝。桓彝坚守宣城一年多,势孤力单。叛贼劝降道:“如果桓彝投降,我们会以礼相待。”桓彝手下大多劝他假装投降,再考虑日后举兵。桓彝没有听信

35、,言辞壮烈,表现出不屈的意志和气节。宣城被攻陷后,桓彝被韩晃杀害,年仅五十三岁。(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20分)始兴忠武王憺字僧达。武帝起兵,憺为相国从事中郎,与南平王伟留守。天监元年,封始兴郡王。时军旅之后,公私匮乏,憺厉精为政,广辟屯田,减省力役,存问兵死之家,供其穷困,人甚安之。憺自以少年始居重任,开导物情,辞讼者皆立待符教,决于俄顷。六年,州大水,江溢堤坏,憺亲率将吏,冒雨赋丈尺筑之,而雨甚水壮,众皆恐,或请避焉。憺曰:“王尊尚欲身塞河堤,我独何心以免?”乃登堤叹息,终日辍膳。邴洲在南岸,数百家见水长惊走,登屋缘树。憺募人救之,一口赏一万。估客数十人应募,洲人皆以免,吏人叹服

36、,咸称神勇。又分遣诸郡遭水死者给棺槥,失田者与粮种。七年,慈母陈太妃薨,水浆不入口六日,居丧过礼,武帝优诏勉之,使摄州任。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憺性好谦,降意接士,常与宾客连榻坐,时论称之。九年,拜益州刺史。旧守宰丞尉岁时乞丐,躬历村里,百姓苦之,习以为常。憺至州,停断严切,百姓以苏。又兴学校,祭汉蜀郡太守文翁,由是人多向方者。十四年,迁荆州刺史。同母兄安成王秀将之雍州,薨于道。憺闻丧自投于地,席稿哭泣,不饮不食者数日,倾财产赙送,天下称其悌。十八年,征为侍中。薨,二宫悲惜,舆驾临幸者七焉。赠司徒,谥曰忠武。憺有惠西土,荆州人闻薨,皆哭于巷,嫁娶有吉日

37、,移以避哀。(节选自南史萧憺传)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使摄州任(代理,兼理 ) (2)由是人多向方者(正直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憺厉精为政( C ) A.磨练 B.严肃 C.振奋 D.通“励”,劝勉(2)旧守宰丞尉岁时乞丐( B )A.辞职 B.索取钱物 C.请求 D.专靠要饭要钱过活的人17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憺闻丧自投于地,席稿哭泣,不饮不食者数日,倾财产赙送,天下称其悌。萧憺听到(兄长的)死讯后自己扑倒在地,卧在禾秆上哭泣,几天不吃不喝,花尽财产帮助办理丧事,天下人称赞他对兄长的敬爱之情。(投、席、定后、倾、悌)18

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B.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C.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D.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乳我19后人评价南史“叙事较为醒目”,请结合本文分析。(4分)事例概括1;“醒目”理解(内容展现典型、鲜明、生动、形象;形式结构简洁明了、清晰,一点即可)1,结合文本分析2。【例】时间线索清晰醒目,鲜明地展现了萧憺的“忠武”。从“天

39、监元年”受封始兴郡王,大力为政百姓安乐,生动体现其强大的政治魄力;“六年”救治水灾,鲜明塑造其爱民形象;“七年”哀母丧,孝子形象跃然纸上;“是冬”入朝“降意接士”,细节描写生动体现其谦逊品质;“九年”益州刺史任上除官吏“乞丐”旧习,有力展现其廉洁方正;“十四年”悼念亡兄,兄弟深情令人动容;“十八年”死后殊荣,以“两宫”和“荆人”的哀伤侧面表现了对他的肯定。20文中多次提到萧憺不思饮食,请找出原句并分析其作用。(4分)第一次“终日辍膳”,突出了萧憺忠于朝廷,心忧百姓;第二次“水浆不入口六日”,突出了萧憺孝敬父母;第三次“不饮不食者数日”,突出了萧憺敬爱兄长。三次提及,鲜明地塑造了萧憺忠义的形象。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