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相信的力量.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562926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相信的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相信的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相信的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主题训练:相信的力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相信的力量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我一直记着这样一个场景:两个孩子在树阴下玩,这时,一个孩子好像发现什么似的,惊道:“咦,光会走呢!这片叶子刚才还在树阴里,现在却在光里。”两个孩子一会儿看看树阴,一会儿看看光,好像在探究着什么。当我的人生被“树阴”笼罩、被阴影笼罩,我就会想起这个场景,想起孩子说的那句话:光会走呢!不管眼前的阴影多么浓重,我都能始终保持一颗有“光”的心,相信光正在路上!相信光正向我走来!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表达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字形正确,字迹工整。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将迎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方志敏同志诞辰120周年。1935年5月,方志敏烈士在他的散文可爱的中国里写道:“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3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生活中,常常因为“相信”而使平凡成为卓越;也有时因为“相信”让坎坷化为坦途。相信一份真情,可以传递善良;相信一种预想,可以促进发展;相信一句忠言,可以矫正偏颇你对“相信”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3、请以“相信的力量”为题,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选择写记叙文体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涂“A”,选择写议论文体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涂“B”。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生活中,常常因为“相信”而使平凡成为卓越;有时也因为“相信”让坎坷化为坦途。相信一份真情,可以传递善良;相信一种预想,可以促进发展;相信一句忠言,可以矫正偏颇你对“相信”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相信的力量”为题,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材料,完成作文。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吾国吾民大多

4、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这样的价值观: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于是,人的精神亦渺小瑟缩,个人的价值被降低。“相信个人的力量”,应是健全的公民社会中,人的自觉的精神状态请以“相信个人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参考答案:1例文:拥抱阳光如同一株倔强却又稚嫩的幼苗,成长到蓊绿总要在风吹雨打中接受阴郁的代价。可是没有怨言,没有悲伤,我只有静静地蓄酝着成长。因为我知道只有在雨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更加珍惜拥抱阳光的日子!写给自己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想让自己尽量坠入书海。时钟的敲打慌乱了我的心跳,紧接着我的呼吸也乱了。天啊,我的双手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紧接着逗大的汗珠儿恶作剧似的全都蹿了出

5、来窗外,风拂过教室栏杆上的藤蔓,却带给了我汗流浃背。我用眼角狠狠扫了一下同桌,示意求救!和老班攀谈地兴高采烈的他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他看着紧张过度的我吃惊地大叫:“MyGod!有那么恐怖吗?摄氏16度,你哪来的汗啊?”我慌乱地说:“我我也不知道啊,但是,但是“我用手指向讲台上那一堆试卷,示意”大事不妙“!他立即明白了:“哦,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啊。不就是发考卷吗?有什么好紧张的,傻帽!”我轻轻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水。又孩子气地拽着他的衣角:“可是可是”他不耐烦了,拍拍我的肩,仗义地说:“镇定镇定!天塌下来,我扛着!哪怕四大金刚(我们班的四位老师)一起出动,有我在,轮不到你上“断头台“(进办公室挨批评)

6、。如释重负般,我深深呵了一口气,紧绷如弦的脑子也放松了一些。这时,我才觉得,原来教室里的空气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浑浊!可这时,王老师却突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刹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偷偷地看了看他的表情:是劳累?是生气?是担忧?我屏住呼吸,不敢再随意杜撰故事的结局了。反正现在所有的直觉都告诉我:这次考试,我砸啦果然,老师用低沉的语色吩咐老班发卷子。我的心要跳出来了吗?不!我没时间忐忑不安了。阿弥陀佛,阿门,圣母玛利亚,耶稣保佑,玉皇大帝,急急如律令保佑我天啊!我到底在说些什么呢?来不及祈祷,也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了。82!卷上的分数印入我眼帘。瞬间,我瘫软在座位上,只能竭尽所能平复失落的情绪了不

7、久,同桌也接过自己的考卷。也许是安慰我,他调侃地对我说:“唉!73,看来我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吧!失败,和你差了整整8分呐!”可我,再也笑不起了。那节课上,失落僵在了我的脸上。浑浑噩噩中,只听见老师说沉重地说“这次,我们班的平均分有所下滑“整整熬了一节课,放学铃声才有气无力地响起。拖着沉重的躯壳,我该怎么走回家呢?我无精打采地仰望着天空,哎,家乡的雨季就是太漫长了。阴霾阻挡了我寻觅阳光的视线,我想这样的天气也许很久都不会放晴了吧?【详解】试题分析:有材料可知,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读后可知,材料中的最后一句“不管眼前的阴影多么浓重,我都能始终保持一颗有光的心,相信光

8、正在路上!相信光正向我走来!”是本材料的关键信息。该句中的“阴影”可理解为挫折、困境;光,可理解为希望;“始终保持一颗有光的心”可理解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挫折、困境,相信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实现。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例文:相信未来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奄奄一息的中国,是万千志士怀着相信未来独立的不屈,以血泪拼得今日国民的自由;当面对百废俱兴,连一条能通铁路都没有的落后的中国,是无数最可爱的民众怀着相信未来富强的雄心,以拼搏铸就今日中国的发展奇迹。我辈青年也应永远如先辈般相信未来,怀揣希望。78年前面对山河破碎,国弊民穷,方志敏烈士以

9、赤诚之心祈盼着中国光明的未来。这份相信,背后是以身许国的爱国豪情,是绝不屈服,永远革命的战斗热情。这份相信,并不盲目自大,它是由无数志士仁人以不屈斗争的鲜血堆砌的民族未来。这份希望在艰苦的岁月闪耀着,同时在今天构成我辈民族精神,流淌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我们选择相信未来,其实是相信自己,相信每个中国人有骨气奋斗拼搏,为了祖国共谋发展蓝图。这份相信背后是无数的行动。你看,翱翔于天空的C919 ,深下九洋的蛟龙号,艳惊世界的神威太湖,中国人一直以行动证明着,我们相信未来不会遥远,中国的复兴指日可待。而我辈青年绝对不可放弃这种信念,要怀揣相信未来的希望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以行动达成未来。当前,

10、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任务将在最近五年完成,到2050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使命。那时我们再相会,天更蓝,水更清,阳光正明媚。但这种相信未来绝不可化为盲目自大。在祖国日益接近复兴之际,我们绝不能以为胜利在望就盲目自信,心生懈怠。就像主席所说:“我们这一代人更要走好新长征路”。新时代有新困难,新要求,我辈青年还应以踏实肯干的韧性与耐性,迎接新的挑战,绝不可盲目尊大。北大女生宋玺毅然投戎,用青春之热洒向祖国边防 ,和志虹投身维和,以羽毛方式承载和平心愿。我辈青年应同他们一样,投身激荡的时代洪流中,不畏困

11、难,将对祖国未来的期盼化为实际行动助力祖国发展。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绝不会忘记初心,会以踏实拼搏走好最后成功路。我们坚定相信中国未来定会光明!只要所有青年人以不懈奋斗之心砥砺前行,怀着对未来的相信,中国必将腾飞于世界!【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最关键的是做好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

12、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本题是一道单一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材料含义。方志敏的名言突出了对国家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因此,可以围绕“爱国情怀”这一主题,从对国家前途保持坚定信念、发扬爱国精神、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等角度进行立意。本题要求采用议论文文体,注意论点明确、论证清晰,语言明白晓畅、富有号召力。参考立意:1.奏响爱国的主旋律。2.青年人怀揣希望,实现中国梦。3.相信未来。参考素材:1.方志敏的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曾是秦皇汉武的骄傲,是变法英杰的正道,是革命烈士的寄遗,是海外同祖无乡之人的依靠。相信吧!孔孟之仁礼,老庄之哲思,将由我们践行于此地它地千万地。稻麦油盐将遍及万万家。可

13、见楼高车迅易瓦房牛马,森草丰饶改前时荒芜。这等成果由可爱的人民创造,也由可爱的人民共享。那时万民同乐,仰视宇宙之大,吾与子所共适。我能看见,是所有中国人,世界人,拉着手,咏而归2.武汉长春钢铁咆哮,炼就中华不坏筋骨;成都辽宁飞天霸海,御敌万里之外;嫦娥行空,玉兔落月,天涯共此时;天眼圆睁,放神虚空,遥见星河动!世纪之会,中华雄起,礼交和邦,系各国于一体,视亿民同一家,里应外合,左右逢源,组装人类共同命运,犹胜春秋之盟,战国连横。那又为何不信中国腾空之未来?巨龙的眼睛不需再次由鲜血擦亮!3.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

14、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结构示例:“奏响爱国的主旋律”,议论文文体。开篇对材料的三则名言进行分析,提出论点:我们需要奏响爱国的主旋律。接着从“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沉淀”“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指出我们需要继承爱国精神,奏响爱国的主旋律。最后结合“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等热点,号召广大青年奏响爱国的主旋律,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点睛】对于材料作文题,要注重关联材料,明示立意源起,体现思维过程。所谓“关联材料”是指扣住原材料,即从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展开论述;“明示立意源起”是指材料中有两个人物,两个观点,

15、均可作为立意的源起。“体现思维过程”是指议论文写作,要求搭建框架,理清思路:引:简引材料,提出论点;阐:阐释立场,辨而有理;议:议论说理,适而有度;联:关联现实,回扣论点;结:卒章显志,引人深思。3例文:相信的力量相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通向理想彼岸的帆船,有了它,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它,就走上了义无反顾地追求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人能在一生之中取得成功,亦必只有一个源头,而这个源头唯有相信自己。”所谓相信自己就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做成某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俗话说得好:“这个世界是由相信自己创造出来的,力量是成功之本,相信自己是力

16、量的源泉。”相信自己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具有巨大的推动力。一代文学宗师韩愈,他初次应试,就名落孙山。但当他再次应考时,面对相同的考题,竟然大胆地把原来的文章一字不漏的递到了同一位考官的手中。也正是这位考官,当即对这名斗胆呈来相同考卷的学生大为赏识,把他取为第一名。韩愈的这一举动,在某些“正统派”的眼中,大概是十分荒唐、十分放肆的。真是有点像“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然而,放肆也好,不自量力也罢,韩愈却偏偏成功了!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对!就是相信自己!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信心,持久坚定的信心是成功的保证。一旦拥有了坚定持久的信心,人就能爆发出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韩非子和氏篇中记述了卞和献美玉

17、的故事。卞和为了让美玉光耀人间,先失去左脚,又失去右脚,却始终不悔初衷,终于遇到慧眼识宝的人,使和氏璧成为稀世珍宝。倘若卞和被砍掉左足之后,对宝玉的真伪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将其抛在深山峡谷之中,纵然宝玉再好,也只能与乱石为伍。但令人们敬佩的正是卞和的相信自己:“只要是真正的宝玉,总会有慧眼识宝的人。”最终,他成功了!相信自己的人,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依靠着必胜的信心,在艰苦的搏击中,驶向成功的彼岸!欧洲大革命时代的拿破仑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敢当将军的士兵同样不是好士兵”。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在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爆发出无穷的勇气,才能有

18、战胜困难的力量。试问一个人如果连看一眼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都没有,谈何战胜困难,谈何走向成功?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相信自己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相信自己的人绝对不会成功。”所以要成功,首先便要相信自己。记住,相信的力量无穷大,一分相信自己,一分成功,十分相信自己,十分成功。撑起自己的风帆,让相信的力量助力我们驶向成功彼岸!【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1.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写作时严格按照要求,不能随意更换题目。所给材料提示了“相信”的内容,有“平凡成就伟大”,战胜困的勇气,相信真情传递善良,让梦想成为现实,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信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也可以是生活、自然、国家等等。要求写一

19、篇记叙文或议论文。2.要点: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说“我相信相信”,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凤凰传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你相信什么,便会成为什么”,相信,往往可以让人坚守理想,创造奇迹,获得成功,相信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善良、纯真.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雪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自信永远。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不是吗?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唐太宗自有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

20、”,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立意】1.相信自己,相信未来;2.相信别人,尊重别人,是双赢的智慧;3.选择相信,让生活充满阳光;4.相信,收获友谊,收获成功。【素材】1.人生,是一场战斗的过程,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谁也不能卜知自己的命运,要想前进,要想成功,自信是必备的。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人生又像一座险峻的山峰,只有自信地向上攀登,才能无限风光尽览眼底。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参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已定的事实也有翻身的希望。自信是一种力量

21、,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历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困难,要像那无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这股激情,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2.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

22、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平常走到辉煌;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绝望看到希望;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暗淡走向光芒。自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3.一个人就像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一样,与大海的宽广相比,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也许经历蒸腾成为云后再次落下,它能滋润一片干涸的土壤;也许经过一束阳光的照射,它也能折射出不一样的光芒。我们总以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往往忽视了它。其实当你相信它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

23、反而会发挥到极致,而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为学中的二僧一样向往去南海取经求学,然而富者总因担心钱粮不够而迟迟不动身;看似柔弱的贫者,却满怀自信的上路了,凭着决心毅力,靠着一双脚,他成功抵达了目的地,最终学有所成。贫者完全没有物质上的优势,没有外物的辅助,仅仅凭借个人的力量,却同有着强大物质基础的富者取得的结果天差地别。王安石说成功的要素有志、力、物,外物的辅助固然重要,但成功的决定权还是自身的力量。缺乏外物的辅助,若是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力量,一样能为实现成功加码。4例文: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考生首先应该结合材料理解“相信”的含义。“生活中,常常因

24、为相信而使平凡成为卓越;有时也因为相信让坎坷化为坦途”“相信一种预想,可以促进发展”是相信自己,“相信一份真情,可以传递善良”“相信一句忠言,可以矫正偏颇”是相信他人。“相信一份真情相信一种预想相信一句忠言”更提示考生写作时可以将“相信”化大为小,化宽为窄。标题是“相信的力量”,所以作文内容除了有相信的内容、过程外,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力量”,例如因为“相信”而激发内心深处的潜能,因为“相信”才全身心调动自己的信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相信”而成就了友谊等等。最后,题目规定了作文的体裁为记叙文,考生注意文体要明确。立意:1.相信,让我们的脚步更坚定。2.相信,让平凡成为卓越。3.相信,让坎坷化

25、为坦途。4.相信,让世界充满真情。5例文:相信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就像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一样,与大海的宽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也许经历蒸腾成为云后再次落下,它能滋润一粒干涸的土壤;也许经过一束阳光的照射,它也能折射出不一样的光芒,所以请相信个人的力量吧。我们总以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往往忽视了它。其实当你相信它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反而会发挥到极致,而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为学中的二僧一样向往去南海取经求学,然而富者总因担心钱粮不够而迟迟不动身;看似柔弱的贫者,却满怀自信的上路了,凭着决心毅力靠着一双脚,他成功抵达了目的地,最终学有所成。贫者完全没有物质上的优势,没有外物的辅助,仅仅凭借个人的力量

26、,却同有着强大物质基础的富者取得的结果天差地别。王安石说成功的要素有志、力、物,外物的辅助固然重要,但成功的决定权还是自身的力量。缺乏外物的辅助,若是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力量,一样能为实现成功加码。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人类拥有连自己都无法预料的巨大潜能。海因斯在百米赛道上第一次冲破十秒大关之前,没有人相信人类能突破这一生理极限,但后来相继有好几位运动员又打破了纪录。力量难道真的存在极限吗?曾经艾迪生发明电灯泡,一个人的力量照亮了整个地球的黑夜;瓦特发明蒸汽机,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了所有现代人生活方式;居里夫人发现镭,一个人的力量唤起了千万绝症病人的希望。更令人瞠目的是我国古代辩士纵横之流,寥寥数语

27、便使春秋战国的局势刹那间翻天覆地,凭一双口舌将一场巨大的战争浩劫化为和平,亦或者重燃起烽火,陷黎民百姓于战火。然而我要说的是,个人的力量再强大,终究势单力薄。“相信一切和怀疑一切的人,其错误是一样的。”相信自己的力量固然没错,但不能因此否定集体的力量。湖泊河流最终都要汇入大海,当流水汇集到一定数量,积蓄了一定能量,共同喷薄而出时,它的力量便是一滴水滴无法望其项背的。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也许就会像项羽一样,因刚愎自用而毁灭了一代英雄,最终在乌江用悲剧结束自己壮丽的一生。他不是缺少力量,甚至拥有比刘邦更配得上“英雄”两个字的力量。然而他对自己过高的定位,过分的相信,使他听不到贤者的谏言,看不到能人

28、的脱颖,而他的军队当没有他这位灵魂将领之时也再难成气候。那么项羽岂不是早就开始孤军奋战了吗?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战胜拥有强大智囊团的刘邦呢?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的奋力攀登积蓄力量。但也要明白,只有在团队中,个人的力量才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到极致。团队才是帮助个人这颗小水珠完全发挥力量成为彩虹的那一阵微风一束阳光。【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加话题作文,材料是解释话题的。由材料可知,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是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的价值被降低。而作者却认为应该相信个人的力量,个人的价值应该被肯定。其实该作文题是在说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真正的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应为先承

29、认个人的价值,个人再组成集体,但是不能否认集体的重要性,要体现二者的思辨性。立意:1、相信个人的力量才能创造奇迹。2、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3、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素材:1、阿里木,路过一个艰苦闭塞的山村,当他看到一些孩子因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他内心顿生悲悯,他想要资助他们,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于是,形单影只,靠自己单薄的力量,他在山村里卖起了一串只有一块钱的羊肉串,他让自己生活在狭窄晦暗的屋子里,省吃俭用,一点一点地攒钱。于是一百块、几百块再到几千块,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积蓄献出,先后资助了当时几百个学生。在经济实力面前,阿里木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但他坚信只要尽力,凭自己的力量也能帮助

30、身边的人,改变身边的人的命运。正如那位捡起海星的男孩:“我的努力不是改变了这颗海星的命运吗?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没有个人力量的汇聚,哪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如果忽视个人的力量又何以成就众人“力挽狂澜”的力量。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在强大无情的灾难面前,日本军民万众一心,企业家献出自己的资金优势,普通平民维持秩序,志愿者的队伍是庞大的。于深重的灾难,个人确实不能改变什么,但力量的积聚,让他们在可怕的灾难面前不再那么惧怕,坚定了他们战胜灾难的决心。不要忽视个人的力量 ,个人力量同样可以是强大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改变身边的人的

31、命运,因为个人力量的积累,便是奇迹的产生。3、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女儿,不愿利用父亲的名声来取得方便,她认为这些帮助能使自己获得金钱和声誉,但并不能获得成功。她认为成功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来达到。于是,他毅然改掉自己的姓名,并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了一名很受欢迎的服装设计师。这个事例说明从小学会依靠自己的奋斗去创造自己的生活,长大后一定能驾驭好自己的命运。朋友们,相信个人的力量吧!因为只有相信个人的力量,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真正的成功。结构分析:本文开头通过自然界的现象引出相信个人的力量这一观点。然后紧扣材料说到我们总以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往往忽视了它。其实当你相信它的时候

32、,一个人的力量反而会发挥到极致,而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文章虽然强调要相信个人的力量,但是又不能过于强调个人的力量。最后总结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但只有在团队中,个人的力量才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到极致。【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

33、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答案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