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55197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9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pdf(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一、原始社会1、农业始祖;“神农氏”制耒耜(我国最早的松土工具)教民农作2、农耕格局;南稻北粟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4、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5、手工业发展;以掌握制铜技术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是麻、葛和家蚕丝,开始人工育蚕彩陶和蛋壳黑陶工艺水平较高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一)夏朝和商朝1、夏朝始创王位世袭制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概念;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评价;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对立下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商朝;制度;内服和外服制度特点;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以血缘

2、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分配权力的制度)含义;封邦建国目的;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分封的诸侯国;鲁、齐、燕、宋,晋主要内容: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演变;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影响;积极;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消极;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消弱2、西周宗法制(分配权利的原则)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目的;保证王权的稳定实质;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

3、。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3、西周礼乐制度-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制度的稳定(三)夏商西周的经济夏商西周农业工具:耒耜、石刀、石镰原始灌溉技术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作物:“五谷”(麻、黍、稷、麦、菽)。,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施肥,畜牧业发达。种类:猪、牛、羊、马、狗等。种桑养蚕,酿酒实行井田制(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作物:“五谷”,少量使用青铜农具,懂施肥手工业 有铜器(未用于农业)青铜铸造业发达;玉器加工、纺织业有很大发展青铜铸造业发达;玉器加工、纺织业有很大发展能发现玉蚕;出现原始瓷器;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生产

4、斜纹提花织物;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大量用于车的制造和装饰商业商朝;出现职业商人西周;工商食官重视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善经商以贝作为货币,商都是繁荣的商业都市交通比商朝发达,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道路沿途设有旅舍。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政治形势;春秋诸侯争霸、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时期的改革背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封建制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大量私田出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并采用了新的剥削方式。一些诸侯国国君为适应争霸战争需要,重用人才,改革内政。代表;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鲁国实行“初税亩”,将公田交给耕者,按亩收税,实际上也是承认土地

5、的私有权。作用;一方面使诸侯国实力增强;另一方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使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背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出现(诸侯国的卿大夫、立功将士、大商人)。政治基础: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4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特别是法家思想的传播,为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代表;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变法运动。性质:封建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度而进行的改革。商鞅变法时间 公元前 356前 350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法内容政

6、治:为防范人民反抗,加强专制统治,实行“令民为什伍”的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军事:奖励军功,按功受爵,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作用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步强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有消极影响2、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农业;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农业发达地区)耕作技术;垄作法水利的开发;灌溉工具桔槔;兴

7、修水利工程楚国的芍陂,秦国的都江堰(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郑国渠。(2)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兴起(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进入市场)冶铸业:冶铁业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冶铜;石质工具、铜质工具,战国大量铁制工具冶钢;春秋有经过淬火的钢件战国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漆器制造方面出现了夹纻技术。纺织业、煮盐业和酿酒业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3)商业、城市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市场繁荣: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相互交流。出现市井的商业区:临淄、邯郸、郢等。以青铜为材料铸造货币、铁钱(4)土地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

8、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阶级学派代表思想主张评价没落的奴隶主道家老子春秋政治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哲学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其“无为”的主张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贵族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动的,事物具有对立面,并且相互依存,不断变化庄子战国发展了老子唯心主义哲学,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唯心主义哲学观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儒家孔子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礼”治国理念;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伦理观;性相近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对中国文化

9、及世界文化产生影响孟子政治;仁政,(治国理念)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伦理观;性善论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但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和统治新兴地主阶级荀子治国理念;强调仁义、王道民本思想;君舟民水伦理观;性恶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其主张具有唯物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的增强墨家墨翟“兼爱”(不分阶级差别);“非攻”“尚贤”墨子一书记载了许多关于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水平是战国初期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的反映,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人们和睦相处、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证生产发展、扩大权利、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法

10、家韩非子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法家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制度的要求,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影响(1)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各种政治力量在争论中,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影响:奠定了

11、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此后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起了影响深远的促进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技A诗歌(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2)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南方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B艺术;绘画;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C.科技(1)天文春秋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

12、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时我国历法已形成固定的系统,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2)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3)物理;墨经中有大量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等。关于光学的系统记载被称为“墨经光学八条”。(4)医学;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奉为“脉学之宗”。(5)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和算筹计数法(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计数法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2)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的确立,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3)社会动荡使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为文化的繁荣提

13、供了思想基础;(4)各国统治者基于战争和社会改革的需要,重用有才之士,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5)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夏、商、西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到220年魏国的建立,共400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1、秦朝的统一原因;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国力强盛(主要)民族的融合(兼并战争,诸侯国数目减少)统一条件成熟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本)策略正确;远交近攻统一;进程;从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

14、、燕,齐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拓展;北击匈奴,平定岭南,南征越族(修建灵渠)统一西南夷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一带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类别秦朝两汉中央官制皇帝制、三公九卿继承皇帝制、三公九卿制。西汉:设立内外朝制度;地方官制郡县制西汉:形成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东汉:州、郡、县三级制监察制度御史大夫西汉:设立刺史人才选拔制度军功制西汉:察举、征召等;依据:孝、廉;东汉:门第望族逐渐成为主要依据3、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和水利的发展;农业;牛耕普及全国。耕作工具;耦犁-一牛挽犁耕作技术;代田法水利工程;漕渠、白渠,龙首渠,坎井(井渠)

15、(2)手工业生产-冶铜;秦汉;青铜防锈蚀的技术先进冶铁;汉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冶铁工具水排(供风形势发生革命性变化)纺织;花色品种多,起绒棉技术成熟,丝绸之路盛行陶瓷业;青瓷制作技术成熟(3)商业;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仍有所发展,对外开放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秦朝;明码标价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汉朝;专门的管理机构,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至汉武帝铸五铢钱稳定下来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4,秦汉时期的文化项目内容数学成就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特列“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 500 多年东汉;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在最早的数学专著,记

16、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医学西汉;黄帝内经中过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医华佗;外科鼻祖,发明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宗教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兴起道产生于中国,把老子奉为教主,形成于东汉教儒学儒术;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春秋繁露儒家思想的新发展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汉代今文经学派杰出的大师。他对儒学的发挥主

17、要包括:(1)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2)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针对加强君权需要(3)三纲五常针对为人处事的标准根本目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外儒内法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两千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哲学王充,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代表作论衡,指出自然现象与祸福无关,否定人死变鬼的迷信思想,否定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史学西汉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东汉班固,史学家。代表作汉书,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18、断代史。文学汉赋;华丽,高雅的上层文学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政治制度的演变(1)三省体制的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2)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高低而不注重提高才能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民族歧视政策、宗主督护制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乐府诗;质朴、多彩的民间文学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艺术天文学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1)太初历;太初元年(前 104 年),汉武帝下令修订新的历法,编订“太初历”。这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2)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西汉淮南子中关于太阳黑子有详细的描述,留下了世界上公

19、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 900 多年。伽利略在公元 1610 年才观测到这一现象。(3)张衡创制了浑天仪和发明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农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造纸术西汉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鲜卑族拓跋部北魏的崛起与强大(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多年分裂混乱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439 年)黄河流域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内容;(1)均田制;主观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内容:国家把控制

20、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目的:A、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邻长里长党长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3)整顿吏治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影响: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

21、到迅速发展(4)迁都洛阳: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对中原的控制。(5)实行汉制与移民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改革的历史作用1)推动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2)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3)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4)鲜卑族逐渐汉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5)鲜卑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之中。2、社会经济的

22、发展农业;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使用耕耙技术灌溉工具:(曹魏)马钧:改进了翻车;开发了边疆地区十六国时期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手工业;丝织业:曹魏在襄邑、洛阳等设有专门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生产了闻名的蜀锦。冶炼技术;百炼钢、灌钢法制瓷业:烧出成熟的白瓷2、文化的成就(1)儒学、佛学,道学的相互影响(南北朝佛教盛行)儒学受冲击(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西晋的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出禹贡地域图郦道元的水经注综合性地理著作(4)数学:魏晋时期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的

23、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文学和艺术成就书法艺术的发展;第一阶段魏晋前自发阶段(重实用)第二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重审美)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艺术书法王羲之东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绘画(宫廷画)、士大夫画活跃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南北朝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三、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隋的建立和统一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定都长安。统一:589 年,隋文帝杨坚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灭亡(隋末农民起义)-原因:隋炀帝的暴政2、唐的开国贞观之治;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思想

24、,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隋的奠基;政治统一和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 劳动。表现: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唐太宗的政绩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四方来效(“天可汗”)对外关系: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学习,水陆通达)3、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革新A、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隋朝确立;隋文帝综合魏晋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但未明确划分三省职权)唐朝发展完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

25、的职权运行规律;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相权被割,皇权加强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为后世所沿用;B、地方官制;隋朝州、县唐朝道、州、县-(节度使)C、选官制度;科举制-考试选拔官员创立于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于唐朝;唐朝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高官主持考试发展与宋朝;考试分乡试、

26、省试和殿试。改革考试方法(糊名法)鼎盛于明朝;开始采取八股取士的方式废除于清朝;1905 年,科举制被废除。影响;积极:扩大官吏来源和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消极:脱离了实际;箝制了思想3、隋唐时期的经济A、土地制度;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和兼并)B、生产工具;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形式的定性)C、灌溉工具;创制了筒车(立井水车)D、手工业;纺织业;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陶瓷业;陶制品;唐三彩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晚期首创釉下彩绘技术E、商业;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柜房、飞钱问

27、世唐朝;草市作用显著,出现夜市。市坊相分离著名的商业城市;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称为繁华的商业区(杭州、潮州)对外贸易;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营对外贸易4、隋唐时期的文化A、儒、佛、道的相互渗透;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挑战,韩愈先提出复兴儒学)B、印刷术和火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C、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医药学成果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天文学;唐代;僧一行-实测子

28、午线长度;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E、唐诗的繁荣;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代表;盛唐时期;李白,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千古绝唱。由盛转衰;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中唐时期;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F、书画艺术的发展;楷书;欧阳询(初唐)九

29、成宫醴泉铭(欧体)颜真卿(盛唐)颜氏家庙碑(颜体)柳公权(晚唐)玄秘塔碑(柳体)草书;盛唐;张旭、怀素绘画;隋唐;山水画、人物画展子虔游春图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阎立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四、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北宋的政治A、中央机构;二府三司制 二府 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三司 盐铁、户部、度支(掌管财政)B、地方机构;路、州、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转运使)C、监督机制;提点刑狱司、通判2、北宋的危机和改革A、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冗官、冗兵、岁币,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本原因)庆历新政;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

30、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结果:失败-原因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王安石变法;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宋朝统治内容、内容内容主要措施内容作用和成效局限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

31、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

32、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原本购买滞销商品,实际却抢购紧俏物资强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加强了农村封建统兵之法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将兵法每将置正副将各 1 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训练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

33、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惟才用人结果及原最终失败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因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评价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

34、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启示教训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特点:以理财为主,涉及军事、教育改革;注重人才培养与选拔;2、宋代的经济A、耕作技术;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

35、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B、灌溉工具;水利高转筒车C、手工业;纺织业;棉花的种植推广到闽、粤等地。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制瓷业;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E、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市;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开封、临安等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F、海外贸易;开展对外贸易,海外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理学的兴起开创者;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五位理学家,并称“北宋五子”,含义;“北宋五

36、子”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道性命”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宋明理学达新高度名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时间北宋南宋南宋明朝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集大成者)陆九渊“发明本心”王阳明“致良知”主张(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1)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即三纲五常;(2)“存天理,灭(1)“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1)人心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2)天理和人伦道德直接联系起来;(3)“格物致知”。人欲”;(3)“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7、,不是求科学之真(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3)“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2)“致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3)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方法论“格物致知”反省内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联系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评价消极: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

38、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注;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5、四大发明的完成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战国司南到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宋朝时期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武器意义;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6、科技的发展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全面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科

39、技成果。创制“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遭到封建势力的诋毁,并未行用。最早使用“石油”名称,并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于世”。7、文学和艺术的发展A、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可长可短,便于吟唱。词在唐已经出现。宋朝时,词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学形式。两宋时,词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词人代表作备注柳永雨霖铃北宋婉约派,以市井风光入词(浓厚的市民气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豪放派;豪迈奔放、气势雄伟李清照如梦今昨夜雨疏风骤两宋之交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南宋豪放派,婉约词也不少,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话本小说;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唐朝

40、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和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书画艺术;行书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五、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元朝的政治、中央机构;一省两院制;一省;中书省(废三省,实行一省)最高行政机构两院;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地方机构;省、路、府、州、县(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经济;手工业;纺织业;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量增多制瓷业;出现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的生产时期商业;交通发达,商业繁

41、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业城市;大都、杭州。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文化;、科技;郭守敬;授时历,测定一年为 365.2425 天,与现行公历相近,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约早 300 年。(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大帮助)、农学;王祯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中央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杂居和散曲;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代表作;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六、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明清时期的政治、明朝的中央机构;明太祖废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赋予内阁票拟

42、权(对奏章的处理意见)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明朝的地方机构;省(废行省,设布政司习惯上仍称省)府、县、清朝的中央机构;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中枢分权(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军机处(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根本目的;加强皇权军机大臣的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密折制清朝的地方机构;省、道、府、县、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平定三藩叛乱1681 年平定了三藩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清中央政府实现了对云贵、两广、福建地区的有效管辖,加强了对东南、西南边疆的统治。清军入关前后,明朝原

43、辽东边将耿仲明,尚可喜和吴三桂先后降清,为清政府东征西讨成为镇压农民起义,打击南明势力的先锋。由于他们对清王朝有功,所以被清政府封为潘王。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仲明的后代驻守福建。三藩。各自的封地拥有行政、收税、官吏任免等大权,统有军队。他们占地一方,称王称霸,欺压百姓,目无中央。三藩中,吴三桂的权势最大三藩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了清中央政权的巩固。康熙皇帝曾讲;三藩“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人,”于是 1673 年下令撤消三个潘王。此令一出,吴三桂首先举旗叛乱反对中央,其他两藩相继响应。康熙帝果断地调兵遣将,进行镇压。;设台湾府;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爽降清,

44、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平定准噶尔分裂叛乱势力;准噶尔汗噶尔丹暴露出分裂清朝疆土的政治野心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明清时期的经济、灌溉工具;风力水车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租赁关系;租佃制普及全国、手工业;纺织业;明蚕 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缎成为清代丝制品的代表制瓷业;清朝粉彩瓷,珐琅瓷。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商业和海外贸易

45、;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业发展出现新特点,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晋商、徽商)货币;以银为主,铜钱为辅商业城市;苏州和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对外贸易;走向衰落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在广州一处对外通商重农抑商;首倡;商鞅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直接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影响;积极;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对巩固封建统治和发展社会经济起过积极的作用消极;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海禁;对内的防御(倭寇猖獗,威胁统治)根本原因;保护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维护其统治直接目的;为对付东南沿海人们的

46、抗清斗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暂时维护国家安全,但扼杀对外贸易,是中国在近代落后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闭关锁国;严格限制(不是绝对的禁止)对外贸易对外的防范影响;虽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清时期的文化儒家思想再度活跃(批判地继承)出现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代表人物:代表思想内容著作备注李贽(明挑战儒家经典和孔子焚书藏书 反封建思后期)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想先驱黄宗羲(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反对“人治”;提“工

47、商皆本”;明夷待访录清初三儒顾炎武主张学以致用;抨击君主专制;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王夫之哲学思想;气一元论(气理相一)提出唯物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提出辨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读通鉴论、科学技术成就著作类别朝代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本草纲目药物学明朝李时珍记载药物 1800 多种,方剂 1000 多个。全面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农政全书农学明朝徐光启介绍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徐霞客游记地理学明朝徐霞客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天工开物农业和

48、手工业生产技术著作明末清初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注;数学;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文学艺术成就、明清小说长篇: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中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朝吴承恩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晚晴曹雪芹借文学形式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属于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短篇:儒林外史(清朝吴敬梓讽刺小说)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及腐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西学东渐的出现;、书画艺术;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戏曲艺术的成熟;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关键因素;乾隆末年。安徽徽剧戏班进京形成;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著名艺人“同光十三绝”传播;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兴起的条件;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北京的中心作用;广大艺人的努力;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