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农业.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55119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农业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且不同的动植物需要不同的自然条件,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千差万别(不同地域的耕作习惯、发展历史不同;不同区域居民的食品爱好和需求不同,因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为此各地的农业区位因素有很大的差异。(一)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

2、.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气候、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例1,古巴的甘蔗-热带气候;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黑龙江省的大豆-黑壤或黑钙壤;江南丘陵的茶树-酸性土壤;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例2,农业生产时要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例如,天然橡胶由热带扩大到北纬22、玻璃温室的农业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

3、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

4、保持,但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地形复杂的则适合多种经营。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社会条件: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

5、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的培育,机械化耕作,化肥的广泛使用及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农业保鲜技术的发展(冷藏/保鲜船/车)工业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劳动力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之一,没有充足劳动力就不会有集约和发达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未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例如,水稻种植业,旱作谷物农业等,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地价地价水平也决定着该地区的使用与

6、价值,如果地租过高,就不会有人考虑在此种地,发展大规模的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主要产业 水稻种植业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终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热量、水源充足且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

7、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1、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土地很少。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田区一般都少于1公顷。2、单位面积产量高。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3、商品率低。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4、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

8、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5、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特点总结:“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发展措施1、适度规模经营。2、控制人口数量。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4、增加投入,兴修水利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这些国家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西北也有这类农业,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自然条件:发达经济条件:1、交通运输

9、便利:五大湖以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2、地广人稀:中部平原原来只是茫茫旷野,欧洲人到来之后才逐渐开发成谷物生产基地。由于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生产效率高,使得美国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美国人口虽然在增多,但是城市化水平很高,广大农村依然人烟稀少。3、发达的工业:美国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化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有的农场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还使用飞机作业。4、农科技术先进: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是

10、离不开美国先进的农业科技。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各洲有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业推广站并拥有一批农业推广员。这个系统免费向所有的农场主提供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5、市场广阔:农业生产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服务于产前、产后部门的人数和所创造的产值都比农场多得多。生产特点:1、机械化程度高,并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2、农业生产区域化、专门化、供销加工一体化。3、商品率高。4、生产规模大。美国农业农业一体化是指把农业生产以及产前、产后的所有环节(如农用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包装

11、、销售等)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美国,即使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都有专门的服务公司。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可以找到专门的公司代劳。农业一体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一些常年居住在城市中的城市农场主。比如美国前总统布什,就是一位农场主。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

12、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就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放牧。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逐渐被四周围有铁丝网的大型放牧场所分割,粗放的自给自足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畜牛业所取代。大牧场归牧场主所有,原先自由自在的牧牛人,被牧场主雇佣到牧场来放牧牛群。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供出口。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为了

13、保证潘帕斯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一方面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井机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另一方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潘帕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牧场放牧业的典型。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地势平坦,距海港近,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等。大牧场放牧业经营管理商品率高,规模大,培育优良种牛,先进冷冻保鲜技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发展措施1.培育良种牛潘帕斯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人带来的。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这样,大牧场的肉牛可以很方便的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3.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4.种植饲料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