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40926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GXPX-FS-20230803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二二三年八月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12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2表 4 射线装置12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物) 13表 6 评价依据14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6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0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6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32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 4 1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53表 13 结论与要求59表 14 审批62附件:附件 1:委托书附件 2:辐射安全许可证附件 3:关于成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领导

2、小组的通知附件 4:玉林红十字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附件 5:现状监测报告附件 6:安全防护管理制度附件 7:2022 年度个人剂量监测报告附件 8:发改委备案项目代码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建设单位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玉林市玉州区金旺路 1 号项目建设地点玉林市玉州区金旺路 1 号放射治疗中心一层直线加速器 1 室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 号/建设项目总投 资(万元)2864项目环保投资(万 元)66投资比例 (环保投资/ 总投资)2.3%项目性质新建 改扩建 扩建 其他占地面积 (m2)-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

3、 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类非密封放 射性物质 生产 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 销售/使用 乙 丙射线装置 生产类类 销售类类区使用区类类其他1.1 建设单位概述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五后方医院,1957 年 7 月奉命在广 西玉林建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83 医院。1987 年,因百万裁军移交玉林地 区行署接管,更名为玉林地区红十字会医院。1997 年玉林撤地设市,医院更名为“玉 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2000 年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增挂“玉林市肿瘤医院 ”,2004 年增挂“玉林市传染病医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

4、与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 599 亩,建筑面积 19 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 16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 张,开放床位 1800 张。现有在职员工 1950 人,卫生技术人员 1773 人,高级职1称专家 400 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2 人。医院设有 3 个院区 40 个临床科室 53 个病 区 12 个医技科室和 2 个门诊部,拥有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2 个(妇科、血液内科), 自治区临床重点(培育)专科 1 个(病理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 4 个 (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其中肿瘤、传染病、普 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

5、血液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科等专业实力居同行前列,2022 年门诊人数 65 万人次、出院人数 6 万余人次,手术台数 2.2 万台。医院近几年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现代化的门诊医技综合大楼,2020 年投入使用,为医院增加床位 800 张;并先后引进了美国瓦里安电子直线加速器、西 门子数字减影系统、美国 GECT 以及世界领先冠脉能谱 CT 、全身核磁共振等一批具 有现代领先水平的高科技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医院将以“严谨、求精、创新、奉献 ”的精神,深化医院内涵建设、营造清廉医 院氛围、依托学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强重点学科

6、建设,推进科 教研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将努力建设成为“大三甲综合、强肿瘤专科、面向桂东南 ”的广西区内一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 ”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2 项目建设目的、概况、规模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诊疗条件,医院拟 在本部北侧放射治疗中心一楼东面预留机房建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及配套设施,购 置一台/套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拟配加速器 X 射线能量档有 10MV 、6MV ,其中两档常规 X 线的最大剂量率均为 600MU/min ,6MV 档具备高剂量率模式(最大剂量率为 1400MU/min),属于类射线装置。根据中华人民

7、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 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021 年修订版)等国家辐射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须开展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本项目属于其中第 17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中“生产、使用类射线装置的” ,必须编制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办理辐射环境影响 评价审批手续。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委托广西品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2环评单位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论证的基

8、础上,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 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的要求,编制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3 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1.3.1 许可情况经医院核实,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证号为:桂环辐证 K0263 ,许可范围及内容为:使用类、类放射源;使用类、类射线装置; 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许可证见附件 2),许可证有效期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1.3.2 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医院在核技术项目应用过程中,基本落实了环评及批复的要求,制定了相关管理制

9、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医院现有辐射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机房屏蔽。各机房屏蔽防护措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控制室和机房间设置 对讲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沟通;每个机房周围外照射辐射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2)警示标志。每间机房防护门上方设有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护门上粘贴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3)机房内通风。各机房通风良好。1.3.3 放射性工作制度及放射工作人员(1)为了加强医院环境保护工作领导,规范射线装置与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安 全及管理,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岗位职责、人员培训、监测方案等)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2)医院每年均委

10、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现有射线装置与放射性同位素项目工作场 所进行辐射环境监测,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应的要求。每年按时向发证机构报送上一年度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报告。(3)医院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 剂量监测工作,并建立了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经医院核实,近几年未出现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 GB18871-2002 限值要求。2022 年度个人剂量监测报告见附件7。3(4)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现有 13 名辐射工作人员已取得了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合格证。(5)医院已定期安排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1.4 项目选址及周围

11、环境、保护目标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位于玉林市玉州区金旺路 1 号,医院地理位置图见图 1- 1。(1)项目机房位置放射治疗中心位于医院北部,本项目加速器机房位于放射治疗中心一层东侧。(2)项目所在楼周围环境情况项目所在楼东侧为山坡 ,南侧为肿瘤大楼、放射科 ,西侧为 CT 室、科研楼 ,北侧为放射治疗中心 ,东北为供应楼、 门诊医技综合楼。(3)项目机房相邻环境状况项目机房相邻东侧为山坡 ,南侧为辅助机房、控制室,西侧为大厅,北侧为后 装机房、后装机房控制室、处置室,上层为办公室、机房、仓库、办公区,无下层建筑。(4)机房边界为起点 50m 范围内环境状况以项目所在的直线加速器 1 室四周边界为

12、起点 50m 范围:东侧 0m-50m 范 围内为院内山体;东北侧 0m- 11m 范围内为院内道路、11m-45m 范围内为供应 楼(5F, 最近距离约为 11m)、门诊医技综合楼裙楼(6F, 最近距离约为 48m); 南侧 0m- 18m 范围内为楼内直线加速器机房相关用房及医院相关业务用房 、 18m-39m 范围内为肿瘤大楼(7F ,最近距离约 18m)、39m-50m 范围内为放射 科(1F ,最近距离约 39m) ;西侧 0m-6m 范围内为直线加速器机房相关用房、 6m- 14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14m-38m 范围内为 CT 室(2F,最近距离约 14m)、 38m-50m

13、范围内为科研楼(7F ,最近距离约 38m) ;北侧 0m-7m 范围内为直 线加速器机房相关用房、7m-41m 范围内为放射治疗中心(7F,最近距离约 7m)、41m-50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本项目机房选址在医院内部相对独立区域,不在民居、写字楼和商住两用的建筑 物内,避开了儿科病房、产科等特殊人群及人员密集区域。综上 ,本项目符合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 1198-2021)中第 5. 1 的选址要求。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辐射工作人员、评价范围内医院其他工作人4员、就诊患者及陪护家属、其他公众成员。项目场所现状及周边照片见图 1-2 至图 1-6,医院总平面图见图 1

14、-7,放射治疗中心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 1-8 至图 1- 10。图 1-1 玉林市红十字会地理位置图5图 1-2 项目所在机房现状图 1-3 东侧环境现状图 1-4 南侧环境现状6图 1-5 西侧环境现状图 1-6 北侧环境现状7图 1-7 医院总平面布置图8图 1-8 放射治疗中心一层平面布置图(项目所在楼层)9图 1-9 放射治疗中心二层平面布置图(项目所在楼夹层)10图 1-10 放射治疗中心三层平面布置图(项目上方楼层)11表 2 放射源序号放射源名称总活度(Bq)/活度 (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以下空白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

15、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 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 作量(Bq)年最大用量 (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 地点/以下空白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4 射线装置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医用电子直 线加速器II 类1VitalBeam电子X 线能量(MV) :6、 10;电子线(MeV):6、9、 12 、16 、20。6MV 和 10MV 档常规模式 X 射线等中心最大

16、剂量率: 600MU/min;6MV 高剂量 率模式 X 射线等中心最大 剂量率:1400MU/min。放射治疗医院北侧放射治疗中心一层直线加速器 1 室厂家为瓦里安 医疗系统公司12表 s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 量排放口浓 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加速器废靶固态/由厂家拆除,满足清洁解控的按普通废物 处理,一般返回厂家处理;不满足清洁解 控的,由有资质单位回收或送城市放射性 废物库暂存。以下空白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未mg/L ,固体为mg/kg ,气态为mg/m3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

17、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m2 )和活度(Bq)。13表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修正,2018 年 12 月29 日起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颁布,2003 年 10 月1 日施行);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682 号令,2017 年 10月 1 日施行修订版);5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2019 年 3 月 2 日 修订版);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

18、21 年版)(2020 年 11月 5 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7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 5 日起施行);8 、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 的通知(环发(2006)145 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 年 9 月 26 日起施行);9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 年修订版);10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 号);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

19、境部令第 9 号),2019 年 11 月 1 日施行;1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2017 年 11 月 20 日;13 、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 年第 9 号),2018 年 5 月 15 日;1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订版);15、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6 、关于进一步优化辐射安全考核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114年第 9 号), 自

20、 2021 年 3 月 15 日起施行。技术标准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3 、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21-2020);4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 1 部分: 一般原则(GBZ/T201.1-2007);5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9);6 、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7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8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 2 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

21、放射治疗机房(GBZ/T 201.2-2011);9 、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10 、李德平,潘自强等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第三分册)原子能出版社,1987 年,1990 年;11 、李星洪等编的辐射防护基础。其他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 1);2 、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水平中关于广西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研研究报告;3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5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本环评报告表评价范围保守参照导则(HJ 10. 12016)中报告书的评价范 围:“第 1.5 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 常取装

22、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质边界外 50m 的范围。 ”,评价范围示意图具体见图 7- 1。P图 7-1 评价范围示意图7.2 保护目标本次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为:从事本项目的辐射工作人员、16医院内其他工作人员、就诊患者及陪护家属等。根据加速器工作场所布局及外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7- 1 所示。表 7-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对象方位及最近距离规模年剂量管理约束 值职业人员加速器项目辐射工 作人员加速器机房及周围5人5mSv公众成员放射治疗中心工作 人员项目所在楼内约25人0. 1mSv供应楼工作人员东北侧11m约80人门诊医技综合楼裙 楼工作人员东北侧48m约1

23、00人肿瘤大楼工作人员南侧18m约150人放射科工作人员南侧39m约30人CT室工作人员西侧14m约10人科研楼工作人员西侧38m约240人放射治疗中心 工作人员北侧7m约100人评价范围内就诊患者及陪护家属、其他公众成员机房边界外50m范 围内流动人口7.3 评价标准(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1)附录 B 剂量限值和表面污染控制水平B1 剂量限值B1. 1 职业照射B1.1. 1 剂量限值B 1.1.1.1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 )由审管部门

24、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B1.2 公众照射17B1.2. 1 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 )年有效剂量:1mSv。(二)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放射治疗相关活动中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第 4.9 款 从事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剂量约束值应符合以下要求:a)一般情况下,从事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剂量约束值为 5mSv/a;b)公众照射的剂量约束

25、值不超过 0. 1mSv/a。第 6.1.4 款 剂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a )治疗室墙和入口门外表面 30cm 处、邻近治疗室的关注点、治疗室房顶 外的地面附近和楼层及在治疗室上方已建、拟建二层建筑物或在治疗室旁邻近建 筑物的高度超过自辐射源点治疗室房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时,距治疗室顶外表面 30cm处和在该立体角区域内的高层建筑人员驻留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同时满足下列 1)和 2)所确定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 .) c:1)使用放射治疗周工作负荷、关注点位置的使用因子和居留因子(可依照附录 A 选取),由以下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H( .) c)求得关注点的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

26、 c ,d(Sv/h):机房外辐射工作人员: H( .) c100Sv/周;机房外非辐射工作人员: H( .) c5Sv/周。2)按照关注点人员居留因子的不同,分别确定关注点的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 c,max(Sv/h):人员居留因子 T1/2 的场所: H( .) c,max2.5Sv/h;人员居留因子 T1/2 的场所: H( .) c,max10Sv/h。18b)穿出机房顶的辐射对偶然到达机房顶外的人员的照射,以年剂量 250Sv加以控制。c)对不需要人员到达并只有借助工具才能进入的机房顶,机房顶外表面30cm 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可按 100Sv/h 加以控制(可在相应位置处设

27、置辐射告示牌)。第 8.4 款 气态废物管理要求第 8.4. 1 款 放射治疗室内应设置强制排风系统,采取全排全送的通风方式, 换气次数不少于 4 次/h,排气口位置不得设置在有门、窗或人流较大的过道等位置。项目建成后,全年治疗周数按 50 周,每周治疗 5 天,每天治疗 50 人次,每 人次出束治疗时长平均为 3 分钟,则每周治疗时长(工作负荷)为 12.5h ,全年 出束治疗总时长为 625h。由本项目场所平面布置图及参照 HJ 1198-2021 表 A.1, 机房四周及上层相邻场所除控制室外公众可能靠近区域居留因子取 1/4(公众),控制室内辐射工作人员居留因子取 1;使用因子保守均取

28、 1 。综上,本加速器应用项目机房周围关注点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 .) c 具体见表 7-2。.表 7-2 加速器机房周围关注点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 c关注点对应区域居留因子取值束向 因子控制水平(Sv/ 周)周工作负荷得出参考控制水平 H( .)c不同居留因子的 最高周围剂量当 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 ,max经比较后最终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 H( .)c机房南墙外 30cm(控制室内)111008Sv/h2.5Sv/h2.5Sv/h机房南墙外 30cm (辅助机房内)1/8153.2Sv/h10Sv/h3.2Sv/h机房防护门外 30cm1/8153.2Sv/h10Sv/h3.2Sv/h机

29、房北侧墙外30cm(后装机房内)1/8153.2Sv/h10Sv/h3.2Sv/h机房东侧墙外 30cm1/8153.2Sv/h10Sv/h3.2Sv/h机房西侧墙外 30cm1/8153.2Sv/h10Sv/h3.2Sv/h机房正上方办公 室1150.4Sv/h2.5Sv/h0.4Sv/h19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玉林红十字会医院位于玉林市玉州区金旺路 1 号,本项目场所位于医院北侧放射治疗中心一层直线加速器 1 室。医院地理位置图见图 1- 1 ,总平面图见图 1-7。8.2 环境现状评价的对象环境现状评价的对象为本项目场址周围辐射环境现状。8.3 环境现状辐

30、射监测玉林红十字会医院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场址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调查。(1)监测的目的掌握新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场址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为分析及预测项目运行时对职业人员、公众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2)监测内容根据污染因子分析,评价单位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核地质大队(广西壮族自治区 放射性核素检测中心)于 2023 年 8 月 10 日对本项目拟新建场址周围进行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 5。(3)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布设主要参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2021)和环境辐射剂量 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

31、,对项目场址,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设了 33 个测点。现状监测布点图见图 8- 1 图 8-4。(4)监测仪器与监测规范监测仪器的参数与监测所依据的规范见表8- 1。表 8-1 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监测项目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器名称X-辐射剂量率仪仪器型号FH40G+FHZ672E- 10出厂编号43328+17810生产厂家Thermo 公司能量响应40keV4.4MeV量 程1nGy/h100Gy/h校准证书校准单位:湖南省电离辐射计量站,证书:hnjlxz202250-516 ,有效期:202022 年 8 月 19 日2023 年 8 月 18 日。监测依据(1)辐射环境监测

32、技术规范(HJ 61-2021)(2)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5)质量保证措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在项目拟建场址内和评价范围内工作人员活 动区域、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充分考虑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参考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采用即时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监测仪器每年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本次监测委托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监测机构质量 手册、程序文件及仪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执

33、行,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校核、审核,最后由授权签字人批准。(6)监测结果项目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监测结果见表 8-2。表 8-2 项目场所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现状监测结果测点 编号测 点 位 置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nGy/h)备注平均值标准差1直线加速器机房92.01.01室内2后装机房(未开机)2052.49室内3控制室1821.96室内4处置室1960.95室内5处置室外走廊1462.99室内6楼梯口1542.11室内7直线加速器机房西侧外墙 30cm 处1090.43室内8控制室1411.90室内9辅助机房1451.58室内2110二层

34、夹层杂物间1251.42室内11二层杂物房1303.41室内12二层杂物房1362.41室内13二层办公室1421.79室内14二层值班室1572.13室内15二层物理室1441.07室内16二层病理科档案室1341.29室内17二层病理科档案室1201.81室内18信息科办公室1572.49室内19信息科机房1300.97室内20信息科仓库1421.55室内21信息科办公室1431.32室内22信息科办公室1391.45室内23信息科维修间1511.32室内24信息科办公大厅1361.73室内25直线加速器机房东侧外墙 30m 处1591.14室外26放射治疗中心大门1441.10室外27电

35、动车车棚1321.51室外283 号楼一楼候诊厅1572.27室内29科研楼一楼护士站1461.51室内305 号楼大厅1120.94室内317 号楼北侧门外通道1711.75室外3210 号楼外通道1301.48室外33供应楼 2 楼仓库1881.57室内室内测值范围92.0205/室外测值范围130171/注:1 、监测结果已按照 HJ 1198 的要求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值。2 、参照 HJ 1157-2021 ,X-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周围剂量当量率换算系数取 1.2 Sv/Gy。22图 8-1 项目建设场所( 一层)及周围环境(室内)监测点位布设图图 8-2 项目建设场所(二层)

36、及周围环境(室内)监测点位布设图23图 8-3 项目建设场所(三层)及周围环境(室内)监测点位布设图24图 8-4 项目建设场所周围环境(室内、外)监测点位布设图 8.4 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表 8-2 的监测结果可知 ,本项目场所及周围区域环境室内测点 辐射剂量率在 92205nGy/h 范围内(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 ;室外测点 辐射剂量率背景水平在 130 171nGy/h 之间(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根据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可知,广 西原野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 10.7238.7nGy/h 范围(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室内辐 射剂量率范围在 11.0304.3nGy/h 内(已

37、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由以上数据比对可知,本 项目建设场址各监测点位辐射剂量率在其相应范围内。由此可见,本项目拟建场所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未见异常。25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1.1 设备组成与工作方式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通常是以磁控管为微波功率源的驻波型直线加速器,它的结 构单元为:加速管、微波系统、调制器、束流传输系统及准直系统、真空系统、恒温 水冷系统和控制保护系统。电子枪产生的电子由行波加速波导管加速后进入偏转磁 场,所形成的电子束由电子窗口射出,通过 2cm 左右的空气射到金属钨靶,产生大 量高能 X 线,经一级准直器和滤线器形成剂量均匀稳定的 X 线束,再

38、通过监测电离室和二次准直器限束,最后到达患者病灶实现治疗目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内部结构见图 9- 1,外观示例见图 9-2,治疗模式示意图见图 9-3。9.1.2 工作原理加速器是产生高能电子束的装置,为远距离放射性治疗机。电子枪产生的电子由 微波加速波导管加速后进入偏转磁场把电子加速到近似光速后,直接引出用于治疗病 人。电子束具有一定的射程特性,穿透能力较低,用来治疗浅表肿瘤。当高能电子束 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韧致辐射,即 X 射线,其最大能量为电子束的最大能量。 因此,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既可利用电子束对患者病灶进行照射,也可利用 X 线束 对患者病灶进行照射,杀伤肿瘤细胞。医用电子直线加速

39、器可根据所诊疗癌症类型及 其在体中的位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各次给予剂量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最佳输出能量对人体肿瘤进行照射诊疗。9.1.3 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进行放射治疗时,患者在机房内,医务操作人员位于射线 机房外隔室操作。治疗时,射线机房可为医务人员以及墙外停留或通过的人员提供足够的辐射屏蔽防护,并可防止在开机过程中,无关人员误入射线机房。加速器治疗项目的操作流程如下:检测相关记录,确认机器无故障记录后,开启设备,将控制钥匙旋转到 ON 位置;医务人员带领患者进入射线装置机房,指导患者躺在正确位置,同时调整射线装置的相关参数;医务人员退出机房,关闭好防护门并确认无异常情况后

40、,开机治疗;26治疗结束,医务人员关闭加速器,并进入机房指导协助患者离开;当天工作结束后,将控制钥匙转到 OFF 位置,取出控制钥匙,同时记录机器使用情况。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见图 9-4。图 9-1 典型医用直线加速器内部结构框图图 9-2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外观示例图27图 9-3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模式示意、电子线图 9-4 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9.1.4 工作负荷本项目建成后拟由放射治疗中心现有 3 名工作人员负责项目运行,已取得生态环 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合格证,不再从事其他项目的辐射工作。本项目加速器设计治疗工作量为 50 人次/天(保守均按调强治疗

41、考虑),5 天/周,每人次出束照射时间 3min,则加速器周治疗照射时间 t=503 5=750min/周=12.5h/周。28一年按 50 周计算,则直线加速器年有效开机时间约为 625h。9.2 污染源项描述9.2.1 建设、安装过程的污染源项分析本次新建项目施工期主要影响因子有: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物等。(1)扬尘及防治措施主要为建设过程中机械敲打、钻洞墙体等产生的粉尘。为减小施工期间扬尘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应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2)废水及防治措施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医院的排水系统,进入市政污水网管。(3)噪声及防治措施主要来自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