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40873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3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 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国 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编制日期: 2022年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内容 15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30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6五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9六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66七、结 论 72专题一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专题二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建设依据、可研批复附件3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附件 4 项目选址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附件5路径协议附件

2、 6 监测资质及监测报告附件7类比监测报告附件 8 已有工程环保手续附件9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莆政办2016132号)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 本工程线路路径图附图3 项目生态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4杆塔示意图( 一 )(三)附图5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及敏感目标分布示意图(一)(三)附图6 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照片附图7 莆田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附图8220kV屋外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对侧东进变)附图9220kV 屋外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对侧栖梧变)附图10 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总图附图11 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12 生态保护措施

3、平面布置图附图13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图(一)(二)附图14 项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15 项目区域植被类型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代码2201-350300-04-01-903415建设单位联系人木工联系方式建设地点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东庄镇,城厢区灵川镇、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 胜利围垦湄洲湾湾顶东侧海域地理坐标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长度(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中扩建口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月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

4、批部门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项目审批文号莆发改审202220号总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万元)XX环保投资占比(%)1.12施工工期1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专项评价设置情 况专题一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2.1专题评价要求:“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其评价等 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标准有关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本工程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专题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附录B.2.1专题评价要求:“进入生态敏感区时,应设生态专题评价, 其评价等级、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

5、标准有关输变电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本评价设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规划情况本工程已纳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22年一体化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闽电发展202236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1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福建省“十三五”电网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工程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 供电公司规划建设的输变电工程,根据国网福建电力关于印发2022年一体化电网前期工作计划、招标计划及前期费用计划的通知(闽电发展202236号)(详见附件2),本工程属于福建省2022年电网规划建设的项目,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电网规划。2其他符合性分析1、工程建设与法律、法规符合性本工程线

6、路路径不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规定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迁徙鸟类的重要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以及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等生态敏感区。受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因素、乡镇规划及已有电力线路等条件的制约,项目需高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一级,同属沿海基干林及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红线),与有关政策条例符合性分析如下表。表1-1项目线路穿越林地敏感区与有关政策条例符合性分析政策条例及有关规定条款摘录本项目情况关于以改善环

7、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简称“通知”)中“一、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一)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受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自然因素、乡镇规划及已有电力线路等条件的制

8、约,本工程线路高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一级,同属沿海基干林及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红线)约60m,线路仅在空中架线跨越,不在其中设立塔基,不在其中动土、砍伐,不改变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用途,不减小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占地面积。本工程属于输电基础设施项目,不属于通知中的严控开发建设活动类别。本工程属于输电工程,工程选址选线在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环境敏感区等多方限制性条件后,仍不可能完全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于工程点状线性分布特点,对必需经过生态保护红线的部分,采取了架空走线、间隔立塔的无害化穿(跨)越方式,与意见要求相符。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

9、201886号)(简称“意见”)中“二、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激 发发展活力与动力(五)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服务, 提前指导,开展重大项目审批调度,拉条挂账形成清 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尽早开展环评, 合理安排报批时间。优化审批管理,为重大基础设施、 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 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审批时 限原则上压缩至法定的一半。实施分类处理,对符合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一律加快环评审批;对审批 中发现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输气 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化调整选线、 主动避让;确实

10、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无害 化穿(跨)越方式,或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鼓励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运行过 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固废等污染物,经采取生态防护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且选线已经取得各相关部门同意输电线路路径走向的原则性意3见(详见表4-10及附件5)。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 年修订)是国家引导投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以及审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

11、主要依据之一,项目属于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中鼓励发展的项目。项目已取得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电网项目核准的批复(莆发改审202220号)(详见附件3)。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3、与当地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工程线路路径由可研设计单位结合区域总体规划、征求相关部门对初选路径 方案的指导意见、对路径进行优化,经综合分析比较后,最终选定了本工程推荐线 路路径。本工程路径方案未经过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同时也不 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

12、境敏感区。本工程架空线路路径避开中心城区及 规划区范围,对沿线密集居民区进行了合理避让,线路走线不影响当地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线路工程已取得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详见附件4),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已同意线路路径方案,建设在线路工程设计期间设计单位已与相关部 门进行了沟通,莆田市城厢区太湖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莆田市秀屿生态环境局、莆 田市城厢区生态环境局等有关单位原则同意本工程线路建设(沿线主要部门原则协议情况详见附件5)。综上,福建莆田莆南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送出工程的建设符合当地规划要求。4、“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

13、定成果调整工作 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80号),福建省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包括:“1 国家公园;2.自然保护区;3.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4.风景名胜区 的核心景区;5.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区;6.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7.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8.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9.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等。以及“(五)调整生态公益林等其他需要纳入红线的保 护地纳入范围。此前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作为一个单独的红线保护类型,调整以后 不再单列。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 类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涵盖:国家一

14、级公益林、重要湿地、沙(泥)岸沿海基干林带等重要生态保护地。”4对照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内容,本工程线路须高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一级,同属沿海基干林及规划中的生态保护红线)约60m,线路仅在空中架线跨越,不在其中设立塔基,不在其中动土、砍伐,不改变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用途,不减小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占地面积。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简称“通知”)中“一、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一)生态 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 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

15、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 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 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 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 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本工程属于输电基础设施项目,不属于通知中的严控开发建设活动类别。根据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 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简称“意见”)中“二、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激 发发展活力与动力(五)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各级生态 环境部门要主动服

16、务,提前指导,开展重大项目审批调度,拉条挂账形成清单,会 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尽早开展环评,合理安排报批时间。优化审批管理, 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受理、 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审批时限原则上压缩至法定的一半。实施分类处 理,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一律加快环评审批;对审批中发现涉及生态保 护红线和相关法定保护区的输气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化调整选 线、主动避让;确实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或依 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穿越法定保护区的行政许可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 措施”,本工程属于输电工

17、程,工程选址选线在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环境敏感区等 多方限制性条件后,仍不可能完全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于工程点状线性分布特点, 对必需经过生态保护红线的部分,采取了架空走线、间隔立塔的无害化穿(跨)越方式,与意见要求相符。综上,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本项目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1年莆田市环境质量状况可知,项目区域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根据莆田市湄洲岛轮渡第二通道陆岛交通码头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5(送审稿)对项目区域湄洲湾海域的海洋环境现状调查可知,2019年湄洲湾秋季调查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指标除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类

18、海水水质标准,项目区域湄洲湾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根据本次环评现场调查项目的监测数据分析可知,本期东进220kV变电站 间隔改造工程及栖梧220kV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间隔处围墙外声环境现状监测点 位Z1、Z10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增容改造工程原线路沿线监测点位Z2-Z3(位于交通干线G228两侧35m范围内)昼间噪声监测值为(50.551.3)dB(A),夜间监测值为(40.141.3)dB(A),监测结果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应的4a类标准(昼间7

19、0dB(A),夜间55dB(A)的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增容改造工程原线路沿线监测点位Z4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8.3dB(A),夜间监测值为43.0dB(A),监测结果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应的2类标准(昼间60dB(A), 夜间50dB(A)的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拟建线路沿线各监测点位Z5-Z9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6.149.7)dB(A),夜间监测值为(38.441.3)dB(A),监测结果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对应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标准限值要求。从工频电磁场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本期东进220kV变电站间隔改

20、造工 程及栖梧220kV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间隔处围墙外测点D1、D12的工频电场强度 为158.7V/m252.2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6355T0.8831T;项目增容改造 工程原线路沿线各监测点D2-4的工频电场强度在88.78V/m413.7V/m之间,工 频磁感应强度在0.4147T0.9333T之间;项目拟建线路沿线各监测点位D5-D11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281V/m284.6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60T0.6562T之间。其中D4、D7、D11属于位于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 养殖水面,监测点位工频电磁场可以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中架

21、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离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 工频电场10kV/m及工频磁场100T的要求。其余测点的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的控制限值。本项目投产后正常运行不产生废气、生产废水,产生的噪声较小,虽然有一定 的电磁环境影响,在按照规程规范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电磁环境模式预测结果,采 取本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是可以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3)资源利用上线6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不属于

22、能源开发、利用项目,运营期不涉及能源消耗; 施工期和运行期耗水量也非常小,不会对区域水资源造成影响。项目架空线路新建塔基项目用地占区域资源利用总量很小,不会突破区域资源利用上线。(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为输电工程,为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 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对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闽政202012号),本项目不属于全省陆域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中禁止准入的建设项目,符合全省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项目位于莆田市境内,项目建设与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莆政综20211

23、12号)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1项目建设与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莆政综2021112号)的符合性分析莆田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 适用范围:莆田市陆域 准入要求 本项目情况7空 间 布 局 约 束1.木兰溪木兰陂以上流域范围和款芦溪南安陂以上流域范围内禁止新(扩)建化工、涉重金属、造纸、制革、琼脂、漂染行业和以排放氮氮、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污水深海排放且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工业项目除外)。2华林经济开发区纺织鞋服业禁止印染、染整及 鞣制工艺,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原 料和产品;机械加工、家具制造、工业美术等 产业禁止电镀工艺;

24、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制鞋、服装及化学纤维指导等产业只进行成品 加工,禁止引入原料合成企业;莆田湄洲湾(石 门澳)产业园控制石化中游产业发展规模,按照 规划环评要求,严格控制已内酰胺产业发展规 模,加大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延伸;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差别化纤维等资源型产 业应优先引进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下 游产业,除列入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电和符合相 关要求的等容量替代项目,以及以供热为主的 热电联产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电项目;仙游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的纺织鞋服业禁止印染、染整及鞣制工艺,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原料和产品,机械制造业禁止电镀和喷漆工艺,不得引进化工类项目,火

25、车站物流中心禁止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运输,南部片区重点发展低水耗、轻污染的石化下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项目为输电工程,为电力行业中“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不属于莆田市陆域空间布局约束中禁止准入的项目,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陆域空间布局约束要求。莆田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适用范围:莆田市近岸海域 准入要求本项目情况8空间布局约束1.严格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规定,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2.石化产业布局在湄洲湾石化基地的石门澳、枫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石化下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3.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管控,确保邻近的港口航运区

26、、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等功能区开发活动不得影响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功能。4.禁止炸岛、海岛采石、围填海、采挖海砂、筑坝等可能破坏特殊保护海岛生态系统及改变自然地形地貌的开发活动;禁止高噪音等惊扰鸟类的作业,禁止大面积使用栖息水鸟害怕的颜色。5.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清理整治超规划养殖,禁止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限期搬迁或关停。项目新建线路有3基塔涉及用海,用海方式为“构筑物用海”中的“其 他透水构筑物”用海,项 目不涉及围填海,项目 建设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用地,不改变生态保 护红线功能,项目建设 不属于特殊保护海岛生 态系统及改变自然地形 地貌的开发活动,项目 建设主要沿人类活动较

27、多的地区走线,乌类活 动较少,施工时将使用 降噪措施,减缓对鸟类 的惊扰,项目建设不涉及使用水域;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近岸海域空间布局约束要求。污 染 物 排 放 管 控1.加快推进环湄洲湾北岸尾水排放管道建设,实现北岸区域污水由湾外文甲外排污口深水排放。2.兴化湾实行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控制款 芦溪、木兰溪入海断面水质,削减氮磷入海量。3.全面完成各类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和溯源,系统推进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强化三江口沿岸超标、非法及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4.兴化湾沿岸积极推进污水治理管网改造工程实施,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沿海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5.近岸海域汇水

28、区域内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区污水集中处理厂应具备脱氮除磷设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及以上标准 并满足相关行业污水排放标准要求。6.建立海上环卫队伍,实现海滩海面常态化清理保洁,强化渔业垃圾等管控,强化重点岸段的监视监控,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7.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发展生态养殖,推进传统养殖设施的升级改造,强化养殖尾水治理和监管。8.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推动“ 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工程建 设,推进沿海岸线自然化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不属于排放污水的 项目,项目建设符合莆 田市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50

29、30230001环境管控单元名称:城厢区一般管控单元;管控单元类别: 一般管控单元9管控要求空间 布局 约束1.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通过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依法依规报国务院批准。严禁通过擅自调整县乡国土空间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2.不得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将已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纳入土地整治项目,不得擅自将永久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和坡改梯耕地纳入退耕范围。3.禁止随意砍伐防风固沙林和农田保护林。4.禁止在邻近基本农田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

30、焦化、电镀、制革等具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或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本项目情况项目东进太湖(莆南)东进侧线路增容改造工程位于城厢区一般管控单元,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项目线路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不涉及防风固沙林和农田保护林、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或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空间布局约束要求;项目不涉及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资源开发效率要求。资源 开发 效率 要求逐步引导单元内企业向华林经济开发区集中,提升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5030220005环境管控单元名称:城厢区重点管控

31、单元4;管控单元类别: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空间 布局 约束1.机械制造:禁止引进排放重金属污染物项目;禁止引入电镀工艺。2.食品工业:禁止引入含化学合成、发酵萃取类项目及动物体加工工序。3.轻加工业:禁止引进污染重的日用化学品、皮革、酿酒等行业。4.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应设置空间隔离带。项目天云木兰220kV 线路改造工程全线及栖梧东进接入太湖变 220kV线路工程部分线 路位于城厢区重点管控 单元4,项目属于基础设 施、公共事业、民生建 设项目,不属于工业项 目,项目建设符合莆田 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 求中空间布局约束要求;项目运营期不排放 废气、生产废水,项目 建设符合莆田市陆

32、域生 态环境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使用溶剂型涂料的工业涂装工序必须密闭 作业,配备有机废气收集系统,并安装高效回 收净化设施,有机废气净化率达到规定要求。 纺织印染行业应推广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溶 剂,加强化纤纺丝、热定型、涂层等工序VOCs排放治理。2.涉新增VOCs排放项目,VOCs排放实行区 域内倍量替代。3.完善工业园区内配套管网,园区内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业企业的污水接管率达到100%。10环境 风险 防控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制定环境风险应 急预案,建立完善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和 有效的拦截、降污、导流等措施,防止泄漏物 和事故废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33、和土壤环境。线路工程不涉及环境风 险,项目建设符合莆田 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 求中环境风险防控要求;项目不涉及资源开 发,项目建设符合莆田 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资源开发效率要求。资源 开发 效率 要求1新(扩、改)建工业项目能耗、产排污指标均应达到或优于国内先进水平。2.采用LNG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禁止新建用燃煤、重油、渣油锅炉等方式进行供热。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5030520010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秀屿区重点管控单元4;管控单元类别: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空间 布局 约束1.严禁在人口聚集区新建涉及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排放的项目,城市建成区内现有化工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项目须实行

34、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2新建企业原则上均应布局在工业集聚区。引导现有企业向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工业集聚区集中。项目栖梧东进接入太 湖变220kV线路工程部分线路位于秀屿区重点 管控单元4,项目属于基 础设施、公共事业、民 生建设项目,不属于工 业项目,项目建设符合 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 入要求中空间布局约束 要求;项目运营期不排 放废气、生产废水,项 目建设符合莆田市陆域 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线路工程不涉及环境风险,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加强区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及 配套管网建设,全面达到一

35、级A排放标准。2.县(市)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3.在城市建成区新建大气污染型项目,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应实行1.5倍削减替代。环境 风险 防控对单元内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具有潜在土壤污染环境风险的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库,成立应急组织机构。11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环境管控单元编码:HY35030020022环境管控单元名称:太湖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管控单元类别: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本项目情况空间 布局 约束1禁止在半封闭海湾、河口兴建影

36、响潮汐通道、行洪安全,以及明显降低水体交换能力的工程建设项目:2.对环保和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印染等重点产业要符合全省规划布局要求。3.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规定,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依法依规优化平面布局集约利用,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增加岸线曲折率和亲水岸线。项目栖梧东进接入太 湖变220kV线路工程部分线路位于太湖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重点管控单元,项目建设不影响潮汐通道、行洪安全,不会降低水体交换能力,不项目不属于对环保和生产要素要求较高的重点产业,项目新建线路有3基塔涉及用海,用海方式为“构筑物用海” 中的“其他透水构筑物”用海,项目不涉及围填

37、海,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空间布局约束要 求 ;污染物排放管控1.严格控制向海湾、半封闭海域及其他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2.在水质不达标、封闭性较强的海域,新(改、扩)建设项目实行本海域超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减量置换。3.科学论证、合理设置排污口,重点监督和控制沿海工业集聚区污水达标排放及入海污染物总量。不得对周边滨海湿地等海洋环境造成污染。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不会向海域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工程建设不向海域排放污染 物,项目建设不会对周 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近 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 求中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环境 风险

38、管控1.强化沿海工业区和沿海石化、化工、冶炼、 石油及危化品储运等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2.建立和完善海上溢油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等 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线路工程不涉及环境风险,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环境风险防控要求由表1-1可知,项目位于莆田市陆域、近岸海域,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总体准 入要求中空间布局要求、符合莆田市总体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对照莆 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项目位于城厢区一般管控单元、城厢区重点管控单元4、秀屿区重点管控单元4,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空间布局约束要求、符合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39、、符合莆田 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环境风险防控要求、符合莆田市陆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对照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项目位于太湖工业12与城镇用海区重点管控单元,项目建设符合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空 间布局约束要求、符合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符合莆田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中环境风险防控要求。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5、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新建栖梧东进接入太湖变220kV线路工程在湄洲湾海域管辖范围内(胜 利围垦湄洲湾湾顶东侧海域)路径长度约745m,新建塔基3基,用海面积约495m,项目宗海位

40、置图见图1-1。图1-1项目宗海位置图(1)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本项目位于“太湖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图1-2)。图1-2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图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对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管理政策的规定:“应体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原则,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相衔接”。太湖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用途管制要求为“保障工业与城镇建设用海,限制污染 项目用海”。用海方式控制要求为“允许适度改变海域自然属性,控制填海规模,集 约节约用海,优化人工岸线布局,尽量增加人工岸线曲折度和长度”。海洋环境保 护要求为“维持海域自然环境质量现状,尽量避免和减小对周围

41、海域自然环境的影响”。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路径方案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城市规划,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不会向海域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工程建 设不向海域排放污染物,在施工和运营期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有限,项目不占用岸 线。项目为输电线塔基和临时钢栈桥,用海方式均为透水构筑物,对周边海域的潮 流、冲淤基本不会造成影响,不会改变太湖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水动力和冲淤现状,不会影响其主导功能的正常发挥。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占用海域面积小,用海基本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在加强 环境管理,在认真实施污染控制排放措施情况下,项目建设基本可以维持海域水质 现状;项目用海与周边其他海洋功能区可相协

42、调,不会影响它们基本功能的正常发 挥。因此,项目用海可以满足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要求,项目用海符合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与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13根据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本项目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亦不占用大陆自然岸线,见图1-2。周边的红线区主要为项目新建线路西侧约600m的“湄洲湾重要滨海湿地生态 保护红线区”,其管控措施为:维持海域自然属性,保持自然岸线形态、长度,保 持海底地形、海洋水动力环境的稳定。保障渔业资源自然繁殖空间,兼容道路交通 等民生基础设施,严格限制改变海域的自然属性。限制沿岸生产养殖活动。在受损 的滨海湿地,综合运用生态廊道、

43、退养还湿、植被恢复、海岸生态防护等手段,恢 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湄洲湾顶湿地的花蛤等贝类的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湿地 开展渔业生产。环境保护要求为: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要求进行 管理,禁止排放有害有毒的污水、油类、油性混合物、热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和废 弃物,禁止新设污染物集中排放口和垃圾倾倒区,已建集中排污口适时退出,改善海洋环境质量。项目建设不涉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也不会对西侧“湄洲湾重要滨海湿地生态 保护红线区”造成影响。因此,本项目用海符合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图1-3 项目所在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图(3)小结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加快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莆政办2016132号),“架空线路涉及用海的免办海域使用权证”(见附件9),本工程已取得莆田市自然资源局的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见附件4)。项目用海理由充分,用海面积合理,与周边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相适宜,对所在海域的环境影响可控,对周边用海活动影响较小,相关利益可以协 调;项目用海符合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及相规划;其工程平面布置、用海方式、用海 面积合理。因此,在建设单位切实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措施,切实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