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3259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4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建设单位: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环评单位: 广西群鼎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年 十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6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6表 4 射线装置6表 5 废弃物7表 6 评价依据8表 7 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10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5表 9 项目工程分析和源项19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24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30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43表 13 结论与建议46表 14 审批49附件I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建设单位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法人

2、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北流市日用陶瓷工业园区(民安镇兴上村大车堡)项目建设地点北流市日用陶瓷工业园区(民安镇兴上村大车堡)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25.8项目环保投 资(万元)9环保投资比例34.9%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他占地面积(m2)7.5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 V 类使用I 类(医疗使用) II 类 III 类 IV 类 V 类非密封 放射性 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 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II 类 III 类销售II 类 III 类使用II 类 III 类其他/项目概述:1.1 建设单位概况广西北

3、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厂址位于北流市民安镇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占地15000m2 ,成立于是 2007 年,地理位置见图 1- 1。当前的主要经营范围为:文化、办公设备制造;黑色金属铸造;有色金属铸造;五 金产品制造;金属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家具制造;家具销售;再生资源销售;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办公设备销售。为了满足生产工件质量检验的需要,本项目投资 25.8 万元,购置 1 台便携式 X 射线探伤,用于对其生产工件进行无损检测。1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图 1-1 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地理位置图1.2 项目由来2020 年企业主营业务重新定位,调整以黑色金属的铸造和机加工为主营方向,并开

4、工建设年产 7000 吨铸件及机加工项目。为满足机加工工件需求,需求对铸件产品进行 X 射线无损探伤,公司采用可移动便携式 X 射线探伤仪、在车间地下室场所进行作业的解决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 务院令第 449 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 18 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 3 号令)的规定和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本项目属于名录

5、中“五 十五、核与辐射 ”中“ 17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中“生产、使用类射线装置 ”类别,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委托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司接受委托2后,立即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基础 上,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特征,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T 10.1-2016)的要求,编制了美佳铸造厂探伤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见附件 1。1.3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新建一间探伤室,位于公司四车间无损探伤地下室,探伤室用于探伤机的贮存和使用。探伤机基本参数详见表

6、 1- 1。按照国家“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本项目工业 X 射线探伤机属于类射线装置。探伤工件为钢材质,厚度范围为 1550mm 。本项目仅开展室内探伤,无室外探伤作业。为了满足检测任务需求,购置使用 1 台 XXG-3005X 型便携式 X 射线探伤机用于开展 X 射线无损检测工作。探伤机具体情况见表 1- 1。表 1-1 探伤机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 kV)最大管电流( mA)备注1X射线探伤机1XXG-30053005定向注:本项目不设独立控制室,探伤时,控制器置于四车间厂房内,距离探伤室防护门或防护墙 不少于 1m 处,通过电缆与探伤机 X 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连

7、接。探伤室位于四车间地下室,该地下室已建设有四周墙体及顶板,均为混凝土。四周 墙体厚度均为 500mm,且四周墙体外无其他工作间或仓室;顶板厚度为 1000mm。探伤 室设置有 1 个进出口,入口大小 2m1.2m ,位于探伤室顶板东南角,用于工件出入以及人员进出;探伤室进出口防护门内衬 15mm 厚铅,表面为 100mm 厚度钢板。根据公司探伤需求,探伤洗片在地下探伤室内进行,拍片与洗片时间错开进行,废显(定)影液暂等均暂存于探伤室内废物桶内,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1.4 工作人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拟定员 3 人,其中管理人员 1 人,操作人员 2 人,年工作 365 天,每天 1 班

8、,每班 8 小时工作制度。由公司提供资料可知,年拍片量约为 1200 张,平均每次照射时间约 5min,则年照 射时间为 100h。本项目探伤机与控制台之间的电缆线为 25m,均设置有延时曝光功能、自动训机功 能,延时曝光时间一般为 1min-5min,自动训机时间约为 5min 。曝光时间与休息时间按1:1 进行。3本项目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探伤作业前均将参加生态环境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平台的学习、培训和考核,确保做到持证上岗。1.5 原有项目核技术利用和许可情况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公司无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1.6 项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位于广西北流市日

9、用陶瓷工业园区(地理位置图见图 1- 1)。探伤室位于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厂房四车间东部地下室内,探伤机房四 周为墙体,四周墙体外无其他工作间或仓室;探伤装置正上方采用 1000mm 混凝土顶板,地下室上层工厂车间为四车间工作场所。公司平面图见图 1-2 、图 1-3。拟建探伤室上 1 层西南侧、西侧、北侧处为工厂车间四车间工作场所,其他区域 50m 范围内无居民区。探伤装置 50m 范围内公众人员活动较少,屋顶无人员活动,通过实体 防护和距离衰减,能够较好地减少电离辐射对曝光室四周公众的影响,使人员所受剂量 在尽可能低的水平。通过本项目外环境分析可知,该布局对环境和人员影响较小,本项目平

10、面布局合理。图 1-2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4四车间现状四车间内部现状拟建地下探伤室现状 探伤地下室顶板及出入口图 1-3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图5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 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和地点备注无/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何种核素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 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和地点无/注:操作方式按照“环办辐射函2016430号 ”的规定选取。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

11、B 18871-2002)表 4 射线装置(一) 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类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定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无/6(二) X 射线机,报告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 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 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X射线探伤机1XXG-30053005无损检测四车间地下室内1/(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贮存情况数量无/表 s 废弃物名称状

12、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废显(定)影 液液态/60L/分类收集后暂存于探伤室的专用危废暂存桶内定期委托资质单 位处理注 : 1 . 常 规 废 弃 物 排 放 浓 度 , 对 于 液 态 单 位 为 mg/ L , 固 体 为 mg/kg , 气 态 为 mg/m 3 ; 年 排 放 总 量 用 kg 。2 . 含 有 放 射 性 的 废 物 要 注 明 , 其 排 放 浓 度 、 年 排 放 总 量 分 别 用 比 活 度 (Bq/ L 或 Bq/kg 或 Bq/m 3 ) 和 活 度 (Bq ) 。7表 评价依据法 规 文 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席令第9 号,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2003 年 10 月 1 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根据 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 年 3 月 2 日经国务院令第 709 号修改;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7 月 16 日国务院令第682 号修订,2017 年 10 月 1

14、 日起施行;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 年 1 月 4日生态环境部令第 20 号)第四次修订;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 18 号,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2020 年 11 月 5 日,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9.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 6 日起施行;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 年第 29 号

15、令);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 号,自 2017 年 11 月 20 日发布并施行);1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 年第 9 号)。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8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GB1215-89);3.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4.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

16、B18871-2002);6.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7.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9);8.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清单(环保部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其他9表 7 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 目的和评价因子7.1.1 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评价内容,参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 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要求,并参考辐射环境监测技 术规范(HJ61-2021)

17、对射线装置使用的辐射监测技术要求,确定该项目辐射环 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以本项目拟建探伤室实体屏蔽体边界外 50m 的区域作为评价范围。7.1.2 评价目的通过对本项目内容进行分析和估算,以期达到以下目的:(1)对建设项目环境辐射现状进行调查及辐射环境现状进行监测;(2)评价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对工作人员及公众成员所造成的辐射影响;(3)评价辐射防护措施效果,为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提供依据;(4)对不利环境影响提出防治措施,把其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 ”;(5)为公司的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7.1.3 评价因子本项目评价因子主要为 X 射线。7.2 保护目标境保护目标为建设单位探

18、伤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使他们受到的辐射照射低于各自的辐射照射管理约束值。本项目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7- 1。表 7-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对象与探伤机房方 位与屏蔽体最 近距离( m)规模目标管理约束值职业人员操作台操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探伤场所监督 区13人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5mSv公众成员四车间生产工 作人员四周115人年有效剂量0. 1mSv107.3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该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 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19、2002)第 4.3.2. 1 款关于 剂量限制的规定: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 6.2.2 规定 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 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项目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该标准第 B1.1.1.1 款,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 不超过下述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 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次评价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出发,使职业人员尽 量避免不必要的附加剂量照射,取其四分之一即 5mSv作为职业

20、人员的年剂量管理约束值。该标准中第 B1.2 款关于公众照射剂量限值的规定,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 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制:年有效剂量,1mSv;本评价取其十分之一即 0. 1mSv 作为公众成员年剂量管理约束值。(2)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本标准规定了工业 X 射线探伤室探伤、工业 X 线 CT 探伤与工业 X 射线现 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使用 500kV 以下的工业 X 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 X 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标准第 3 款工业 X 射线探伤设备技术要求:3.1.2 控制台3.1.2.1 应设置

21、有 X 射线管电压及高压接通或断开状态的显示,以及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选取及设定值显示装置。3.1.2.2 应设置有高压接通时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3.1.2.3 控制台或 X 射线管头组装体上应设置与探伤室防护门联锁的接口,当所有能进入探伤室的门未全部关闭时不能接通 X 射线管管电压;3.1.2.4 应设有钥匙开关,只有在打开控制台钥匙开关后,X 射线管才能出束;钥匙只有在停机或待机状态时才能拔出。113.1.2.5 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3.1.2.6 应设置辐射警告、出束指示和禁止非授权使用的警告等标识。3.1.3 连接电缆对于移动式 X 射线装置,控制器与 X 射线管头或高压发生器的

22、连接电缆不应短于 20m。标准第 4 款工业 X 射线探伤室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4.1 防护安全要求:4.1. 1 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4.1.2 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成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4.1.3 X 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 100Sv/周, 对公众不大于 5Sv/周;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 2.5Sv/h。4.1.4 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探伤室上方已建

23、、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 4.1.3;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 30cm 处的剂量率参考控 制水平通常可取为 100Sv/h。4.1.5 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关 闭后 X 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 X 射线照射,关上门 不能自动开始 X 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4.1.6 探伤室门口和内部应同时设有显示“预备 ”和“照射 ”状态的指示灯 和声音提示装置。“预备 ”信号应持续足够长

24、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室内人员安 全离开。“预备 ”信号和“照射 ”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4.1.7 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 X 射线探伤装置联锁。4.1.8 探伤室内、外醒目位置处应有清晰的对“预备 ”和“照射 ”信号意义12的说明。4.1.9 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4.1. 10 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能立 即停止照射。按钮或拉绳的安装,应使人员处在探伤室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或拉绳应当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4.1. 11 探伤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排风管道外口

25、避免朝向人员活动密集区。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 3 次。4.2 安全操作要求:4.2. 1 探伤工作人员进入探伤室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配备个人 剂量报警仪。当辐射水平达到设定的报警水平时,剂量仪报警,探伤工作人员 应立即离开探伤室,同时阻止其他人进入探伤室,并立即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4.2.2 应定期测量探伤室外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或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率, 包括操作者工作位置和周围毗邻区域人员居留处。测量值应当与参考控制水平 相比较。当测量值高于参考控制水平时,应终止探伤工作并向辐射防护负责人报告。4.2.3 交接班或当班使用剂量仪前,应检查剂量仪是否正常工作。如在检查过程中

26、发现剂量仪不能正常工作,则不应开始探伤工作。4.2.4 探伤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配备的辐射防护装置,如准直器和附加屏蔽,把潜在的辐射降到最低。4.2.5 在每一次照射前,操作人员都应该确认探伤室内部没有人员驻留并关 闭防护门。只有在防护门关闭、所有防护与安全装置系统都启动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探伤工作。4.2.6 开展探伤室设计时未预计到的工作,如工件过大必须开门探伤,应遵 循 5.1“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 ”、5.3“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安全警 告信息 ”、5.4“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5.5“X 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边界巡查与监测 ”要求。(3)工业 X 射线

27、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本标准规定了工业 X 射线探伤室屏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 500kV 以下工业13X 射线探伤装置的探伤室。表 7-2 不同场所与环境条件下的居留因子场所居留因子示例全居留1控制室、暗室、办公室、邻近建筑物中的驻留区部分居留1/2 1/5走廊、休息室、杂物间偶然居留1/8 1/40厕所、楼梯、人行道(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版)及修改清单一般要求4. 1 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4.2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

28、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4.3 除 4.2 规定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4.4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 100mm 以上的空间。14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位于广西北流市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公司地理位置详见图 8- 1。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图 8-1 广西北流市美佳办公设备厂地理位置图8.2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监测目的掌握探伤机项目场址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为分析及预测项目运行时对职业人员、公众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2)评价对象依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

29、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 容 和格式(HJ10.1-2016)和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 本项目环境现状评价的对象为探伤室项目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现状水平。(3)监测内容15根据污染因子分析,评价单位委托监测单位对本项目厂址及周围环境进行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 2。(4)监测点位按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及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 技术规范(HJ1157-2021)中有关布点原则和方法,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测量离地面高度 1m 处辐射剂量率。对项目使用场址,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 点,项目拟建场址及周围环境

30、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环评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图详见图 8-2。图 8-2 拟建探伤室周围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示意图(5)监测仪器使用仪器参数见表 8- 1。表 8-1 监测仪器参数仪器名称X- 辐射测量仪仪器型号FJ1210型生产厂家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能量响应25KeV-3MeV量 程0. 1Gy/h500Gy/h校准证书编号检字第2022-R1452校准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计量站校准有效期2022年05月21日2023年05月20日(6)质量保证措施a 、制定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16比性。b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

31、有合格证上岗。c 、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d 、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e 、监测实行严格质量控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f、期间核查,定期用检验源检查测量仪器 K 值,k0.1 ,为合格;k0.1 , 应对仪器进行检修,并重新检定/校准。G 、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7)监测结果表 8-2 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检测位置检测结果(Gy/h)1地下探伤室内2探伤室东侧出入口处3探伤室东南侧4探伤室西南侧5探伤室西北侧6探伤室西南侧造型区7探伤

32、室西北侧浇铸区8四车间东北侧厂界9四车间东南侧厂界10四车间西南侧厂界11四车间西北侧厂界注:监测结果已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值。(8)结果分析由表 8-2 的监测 结果可知 ,项 目周边辐射剂量率监测 结果值 范 围为32.9nGy/h86.8nGy/h 之间(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根据中国环境天然放17射性水平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室内辐射剂量率范围在 11.0304.3nGy/h(扣 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内,原野辐射剂量率在 10.7238.7Gy/h(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范围内。本项目建设场址各监测点位辐射剂量率在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值情况下均在上述范围内,表明该场所室内辐射环境质量

33、状况未见异常。18表 9 项目工程分析和源项9.1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本项目拟购置 XXG-3005 型便携式 X 射线探伤机,为携带式探伤机,适于 流动性检验或大型设备的室内外探伤。主要由智能控制器、X 射线发生器、电源 电缆、连接电缆以及附件组成。其中控制器由前面板、侧面板以及内部电路等部 分组成,X 射线发生器由 X 射线管、高压变压器、温度继电器、气体压力表和 冷却风扇等组成。根据厂家提供资料,本项目拟使用探伤机设备外观及组成详见图 9- 1 所示,结构组成见图 9-2 ,相关设备参数见表 9- 1。图9-1 探伤机设备外观示意图图 9-2 X 射线探伤机结构示意图19表 9-1 本项

34、目拟使用 X 射线探伤机主要参数一览表X 发生器1 个 300kVX 射线管(最大管电压 300kV ,额定管电流 5mA)辐射剂量滤 过 条 件 3mm 铝 ; 距 靶 点 1m 处 主 射 束 剂 量 : 6.27 106Sv/h (20.9mGy.m2/mA.min );距靶点 1m 处 X 射线管组装体的泄露辐射剂 量率:5mGy/h。准直器1mm 厚铅,喇叭口锥体型。X 射线辐射角度不大于 45。连接电缆长度25m最大穿透厚度50mm 厚钢板9.1.2 工作原理在工业探伤上,产生 X 射线的装置主要由 X 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 射 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X 射

35、线管结构示意图见图 9-3 。 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 ”出来, 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 X 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 X 射线。图 9-3 X 射线管结构示意图X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透过被检验物质来发现其中是否有缺陷。射线的穿透 能力与被检材料的厚度有关,射线在被检物质中经过的路径越长被吸收得越多, 穿透被检物质的射线照射在感光材料(胶片)上,通过胶片的感光程度可准确地判断被检物质缺陷的位置

36、和程度。209.1.3 操作流程探伤作业具体由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探伤作业视工作任务而定。若探伤机长期未使用,则在使用前需进行训机工作。训机高压的设置根据实 际使用情况来选定,通常略高于曝光操作所要使用的高压值。该机未设自动训机, 只能手动训机。手动训机就是需要操作者来调节 KV 预置旋扭来达到训机的目 的。机器停用时间越长,训机时间也要加长。一般训机时间在 40 分钟左右,停 用一周以上或 15 天甚至更长时间,此时,训机时间要加到 90 分钟。训机过程产 生的主要产生 X 射线污染。训机完成后,首先将工件送入探伤室,设置适当位 置,在工件待检部位布设胶片并加以编号,检查无误,工作人员撤离探

37、伤室,并 将探伤室门关闭,然后根据探伤工件材质厚度、待检部位、检查性质等因素调节 相应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等,检查无误即进行曝光,当达到预定的照射时 间后,关闭电源。待全部曝光摄片完成后,工作人员进入探伤室,打开工件门将 探伤工件送出探伤室外,从探伤工件上取下已经曝光的 X 片,待暗室冲洗处理后给予评片,完成一次探伤。9.1.4 X 射线探伤项目运行管理X 射线探伤项目运行管理部门为公司质量保证部,建设单位从事 X 射线探 伤工作人员共计 3 人,2 人负责操作设备,1 人负责现场警戒和辐射检测。探伤机存放在探伤室内,由专人负责管理。9.1.5 X 射线探伤工作参数探伤对象主要为承接的安装

38、工程中小型压力容器、焊接试板、管件等,工件 材料一般主要为不锈钢、碳素钢、合金钢,工件厚度为 1550mm 。平均每张片 照射时间为 5min,年均拍片量 1200 张。为了更好的对工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公司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开展室内探伤时,主射束水平朝向。9.2 污染源项描述9.2.1 主要污染物根据工艺流程可知,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为探伤工作中产生 X 射时的 电离辐射影响、废气(臭氧、氮氧化物)、显(定)影液及废胶片。本项目主要关注 X 射线探伤机曝光时产生的电离辐射影响,其他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1)X 射线由 X 射线探伤机工作原理可知,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21生和

39、消失,本项目使用的 X 射线探伤机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曝光状 态)才会发出 X 射线。因此,在开机曝光期间,X 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根据项目 X 射线探伤工作流程,X 射线探伤机与电离辐射危害有关的辐射 安全环节主要为 X 射线球管出束照射工件期间,它产生的 X 射线能量在零和曝 光管电压之间,为连续能谱分布,其穿透能力与 X 射线管的管电压和出口滤过有关。辐射场中的 X 射线包括有用线束、漏射线和散射线。有用线束:直接由 X 射线管产生的电子通过打靶获得 X 射线并通过辐射 窗口用来照射工件,形成工件无损检测的射线。探伤机射线能量、强度与 X 射 线管靶物质、管电压、管电

40、流有关。靶物质原子序数,加在 X 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越高,光子束流越强。漏射线:由 X 射线管发射的透过 X 射线管组装体的射线。散射线:由有用线束及漏射线在各种散射体(检测工件、射线接收装置、 屏蔽体各面等)上散射产生的射线。一次散射或多次散射,其强度与 X 射线能量、X 射线机的输出量、散射体性质、散射角度、面积和距离有关。(2)废气本项目使用的 X 射线探伤机工作时的最大管电压为 300kV ,最大 管电流 5.0mA ,当电压为 0.6kV 以上时,X 射线能使空气电离,因此探伤机运行时产生的 X 射线会使空气电离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3)废液及固体废物在探伤作业时用胶片照相时

41、,需对拍摄的感光片进行 显(定)影,在此过程产生的一定数量显(定)影液及废胶片。根据相关资料, 现场探伤废片率约为 5% ,估计年废胶片数量约为 60 张,显(定)影液 60L 。查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可知,该废液及废片属于 HW16 感光材料废物,公司产生的废显(定)影液、废胶片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9.2.2X 射线辐射污染途径(1)正常工况X 射线探伤机属于 X 射线机,由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 射线是随机 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射线装置在非诊断状态下不产生射线,因此主要污染因子为开机诊断时产生的 X 射线,没有剩余辐射和空气活化问题。(2)事故工况22事故工况可分为人为原因导致和不

42、可预见的客观原因导致两类。由 X 射线 探伤机的工作原理可知,X 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本项目使用的 X 射线探伤机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曝光状态)才会发出 X 射线。因此,在开机曝光期间,X 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1)人为原因探伤工作结束后,X 射线单元没有关闭(或屏蔽窗没有关闭),而操作人员未能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发现 X 射线管还继续工作发射射线。人为解除或未安装探伤室门机联锁装置,导致 X 射线探伤机探伤时人员误入探伤室,使其受到不必要的照射。人为解除或未安装探伤室门机联锁装置,导致 X 射线探伤机探伤时防护门未关闭,致使 X 射线泄漏,使周围活动的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工件搬运人员未撤离探伤室,工作人员开机进行探伤,导致探伤房滞留人员受照射。2)不可预见的客观原因由于设备突然失灵、损坏或安全系统失效、外界条件突然变化等,以及探伤 室结构不稳定导致裂缝、铅沉降或者封孔铅帽掉落等误照射,引起的意外照射或 辐射事故。发生上述情况时应按辐射事故情况下的应急程序进行操作。平时应加强管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23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10.1 项目安全设施10.1.1 辐射工作场所分区为了更好实行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