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16654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18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18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 编制日期: 2014 年 4 月国家环境保护部 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 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 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

2、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 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卫生院场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 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 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 无主管部门项目, 不填。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1项目名称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法人代表联 系 人通讯地址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联系电话邮政编码646506建设地点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内

3、(行政街)立项审批部门古蔺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古发改200968 号 古发改2010160 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团 技改行业类别及 代码Q8520 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活动占地面积(m2 )8046绿化面积(m2 )500总投资(万元)711环保投资 (万元)33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4.64%预期投产日 期2014 年 6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及建设必要性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 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是重大民生问题。 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摆在十

4、分重 要的位置, 明确提出增加财政投入,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居民提供, 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随着双沙镇经济的发展,当地居民对医疗的需要日益增加,而卫生院各功能用房明 显吃紧,现有住院用房面积太小、无法满足当地群众双向就诊及对康复病房的需求,阻 碍了患者就医环境的改善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甚至严重影响卫生院的日常工作秩序, 并已成为阻碍卫生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投资 711 万元进行“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于双沙镇中心卫 生院现有占地范围内的空地上进行建设, 不再新增占地, 扩建住院大楼 4515 m2

5、 ,改扩建 完成后, 编制床位由原来的 40 张增加至 70 张, 医护人员 65 人, 不再增员。本项目不设 传染科及核医学科,不接收传染病人,放射科及放射科设备配置须另行环评。本项目已于 2013 年 9 月建设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 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且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表。为此,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委托巴中市绿叶环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古蔺县双沙 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

6、 积极 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 整理工作,在掌握了充分的资料数据基础上,对有关环境 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是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投资 711 万元扩建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 4515 m2。根据国家发改委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修正)的规定, 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三十六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第 29 条规定的“医疗 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同时,本项目已经在古蔺县发展和改革局立项备案(古发改 200968 号、古发改2010160 号,见附件)。因

7、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三、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于古蔺县双沙镇, 根据古蔺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批准书 (古蔺 县2013国土资建字第 02 号),本项目选址于双沙镇行政街(白沙村一社),土地用途为 医卫慈善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古蔺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3 年 1 月 4 日对本项目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 (地字第 510525201261 号, 见附件),项目所占土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 同时 古蔺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于 2013 年 6 月 25 日对本项目出具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证 (建字第 510525201317

8、 号,见附件),因此, 本项目用地符合城乡规划建设要求。四、外环境相容性与选址合理性分析1. 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古蔺县双沙镇行政街,主要服务于双沙镇整个场镇及各村的居民。项目 用地地块形状规则、地势较为平坦, 东面紧邻白沙村一社的集体土地(农田),南面紧邻 双沙镇场镇居民(约10户),西面紧邻古蔺双沙的道路, 道路对面为场镇居民及商铺(15户),北面紧邻场镇居民、商铺(3户)及乡村道路,乡村道路对面为白沙村一社的2集体土地(农田)。2.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已取得古蔺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批准书 (古蔺县 2013国土资建字第02号)、古蔺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的建设用地

9、规划许可证 (地字第510525201261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字第510525201317号)。根据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建标107-2008)乡镇卫生院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2) 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3) 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4) 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并与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有一定距离。(5) 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本项目位于古蔺县双沙镇行政街,主要服务于双沙镇整个场镇及各村的居民。项目 用地地块形状规则、地势较为平坦, 东面紧邻白沙村一社的集体土地(农田),南面紧邻 双

10、沙镇场镇居民(约10户),西面紧邻古蔺双沙的道路, 道路对面为场镇居民及商铺 (15户),北面紧邻场镇居民、商铺(3户)及乡村道路,乡村道路对面为白沙村一社的 集体土地(农田)。项目选址符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建标107-2008)乡镇卫生院 选址要求。项目交通相对较方便,场址符合古蔺县相关规划,符合乡镇医院选址原则,项目外 环境不存在明显的环境制约因素。因此,项目选址合理。五、工程概况(一)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内(行政街)建设单位: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性质:改扩建总投资: 711 万元(二)工程建设内

11、容及项目组成本项目是在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现有住院大楼部东面空地上新建 1 栋 4 层住院大楼, 本项目总投资 711 万元, 卫生院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8046 m2,本次新建住院综合3楼占地面积约为 580 m2 ,建筑面积 4515 m2。1. 医疗规模项目现有门诊日最大接待能力 70 人次,住院部日最大接待能力 50 人次;项目扩建 后,门诊日最大接待能力 70 人次不发生变化,住院部日最大接待能力增至 70 人次。2. 科室设置本项目设有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中西 医结合科、耳鼻咽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和口腔科。3. 项目组成具体的项目组成

12、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见表 1- 1。表 1-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备注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住院大楼4F ,4515 m2 ,一楼为门诊部、 药房、设备室;二楼为化验室、 手术室; 三楼为内科病房; 四楼 为外科病房。施工噪声 施工扬尘 施工废水 建筑垃圾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废水医疗固废噪声生活污水已建成行政综合 大楼4F ,1800 m2 ,由原门诊综合大 楼改造而成, 一、二楼为公共卫 生科;三、四楼为行政科。利旧供应大楼3F ,1000 m2 ,一楼为照射室、 洗浆房;二楼为 B 超室、公共 卫生间;三楼为会议室、食堂、 供应消毒室。利旧

13、辅助工程消毒供应室10m2 ,设置在原供应大楼三楼利旧配电房8m2 ,位于新建住院大楼东侧噪声已建成露天停车场共设置 15 个停车位,位于新建 住院大楼东侧汽车尾气汽车噪声已建成洗衣房10m2 ,设置在原供应大楼一楼废水利旧食堂20m2 ,设置在原供应大楼三楼生活污水食堂垃圾利旧公用工程供电系统由乡镇电网供电利旧供水系统由乡镇自来水管网提供利旧环保工程废水处理 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40 m3/d) +消毒池污泥、臭气新建化粪池100m2 ,位于项目南侧空地地 下,亦可作为预处理池污泥、臭气已建成医疗固废 暂存间2040m2 ,设置在原供应大楼 内医疗固废改造绿化绿化面积 500m2,绿化率

14、达 6.2%新增(三)主要仪器设备4本项目主要的生产设备见表 1-2。表 1-2 主要医疗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位置1生化分析仪1利旧化验室2血球计数仪1利旧化验室3监护仪1利旧护理部4牙科综合治疗机1利旧口腔科5血球计数器1利旧化验室6数字化台式 B 超诊断仪1利旧B 超室7双通道血凝仪利旧化验室8中药柜4利旧中药房9自动洗胃机1利旧护理部10电解质分析仪 1 台1利旧化验室11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 声诊断系统1新增彩超室12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利旧化验室13血液细胞分析仪1利旧化验室14胎儿监护仪1利旧妇产科15麻醉机1利旧手术室16分体式空调5利旧院内各科室本项目住院大

15、楼建好后主要用于住院部,待新的住院大楼建好投入使用后,将原住院病房内的设施设备搬至新的住院大楼, 原住院部改造成绿化用地,原门诊综合大楼改 造成行政综合大楼,设置行政科和公共卫生科,原供应大楼各功能不变,项目在彩超室 增加一台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四)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来源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 1-3。表 1-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类别名称单位年用量备注医疗一次性注射器(150ml)个/a36000外购口罩个/a4320纱布卷/a24棉球kg/a6手术刀片个/年180塑胶手套个/年2400输液器套/年28800输液瓶个/年51200其它纸制品kg/a360

16、头皮针个/年360能耗水m3/a15290市政供水电度/a96000市政供电柴油t/a2.5外购, 备用发电 机发电时用(五)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5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时间为 365 天,实行三班制,每班工作 8 小时。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 65 人,改扩建后不增员。六、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一)给排水1. 给水本项目用水来源于自来水, 由乡镇自来水管网供水。项目用水主要为住院医疗用水、 门诊医疗用水、医护人员办公生活用水,其次是食堂用水及绿化用水。2. 排水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附近地表水体。项目废水现有治理方式: 项目废水经“化粪池+消毒池”处理后, 直接经下水管道排放 到项目南

17、侧小河沟,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体。本次环评要求: 项目改扩建完成后,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后进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 理设施“二级生化+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中 排放标准后排放。(二)用电本项目用电由当地供电管网供给。(三)消防系统根据“以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的要求对本项目进行消防设计。消防系统 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和移动式灭火器。卫生院消火栓用水量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2h;自动喷水 一灭火系统用水量3

18、0L/S,火灾延续时间1h。室外消防为低压制,由城市消防车自室外消火栓取水加压灭火。(四)暖通系统该项目地处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不设中央空调,建筑内房间设分体式空调器,卫生 间设换气扇。除卫生间外,其余房间及辅助建筑均采用自然通风。(五)医用气体系统医用气体包括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 CO2 、N2 等。其中, CO2 、N2 仅供手术 室内部使用,以气罐形式供给。卫生院内存放有氧气和负压吸引,以待病房所用。6(六)消毒医疗器械均采用电热压力蒸汽锅进行消毒,不设锅炉房。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项目原有工程概况古蔺县双沙镇中心卫生院位于古蔺县双沙镇行政街, 成立于 19

19、79 年, 是集医疗、预 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乡镇卫生院, 规划占地 8046 m2。卫生院现有在职 职工 65 人,其中医技人员 56 人。医院编制床位 40 张,实际设置床位 50 张,设内科、 外科、中医科等 11 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设置有 B 型超声机、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医 疗设备近 10 台。食堂位于供应大楼三楼,每天供应 20 人左右的午餐和晚餐,目前未设 宿舍。目前职工人数 65 人,扩建后不增员。项目现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1-4 所示。表 1-4 项目现有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名 称内容及规模产生的环境问题主体工程门诊综合楼:4F ,1800 m2

20、 ,一楼为门诊室、药房、设备室; 二楼为化验室、公共卫生科; 三楼为库房、固废暂存间; 四楼 为行政办公室。接待门诊病人 70 人次/d。医疗废水、化验废水 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住院大楼: 4F ,1800 m2 ,一楼为内妇儿科病房、医生值班室; 二楼为手术室; 三楼为外科病房、医生值班室。住院部日最大 接待能力为 50 人次/d。供应大楼: 3F ,1000 m2 ,一楼为照射室、洗浆房、发电机房; 二楼为 B 超室、公共卫生间; 三楼为会议室、食堂、供应消毒 室。辅助公用工程供水:城市自来水管网提供/供电:城市电网提供/备用发电机房: 1 台 50KVA/h 柴油发电机, 电路检修、停电

21、时 使用,目前设置在供应大楼一楼。噪声消毒室: 1 台电加热高压蒸汽锅,设置在原供应大楼三楼/洗浆房: 10m2 ,设置在原供应大楼一楼废水、固废停车场:地上 5 个噪声、废气医疗废物暂存室:约 5m2 ,设置在原门诊综合大楼三楼风险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桶):设置在场地的中南部臭味化粪池:一个,地埋式,总容积约 50 m3 ,设置在场地门诊综 合楼和现住院大楼之间的平地下污泥、臭味贮运工程中药房:位于原门诊综合大楼一楼/西药房:位于门诊部一楼/办公生 活设施行政办公楼:位于门诊部大楼内生活废水、生活垃圾 生活噪声卫生间:在门诊大楼、住院楼第一层均设有公共卫生间其它绿化: 50m2/7表 1-5

22、 本项目改扩建前后总体规模变化一览表序号项目改扩建前改扩建后1占地面积8046 m28046 m22在岗员工人数65 人65 人3编制床位数40 张70 张4门诊日最大接待能力70 人次70 人次5科室设置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医疗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医疗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和口腔科6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消毒池预处理(化粪池) +二级生化+ 消毒池7停车场5 个地面停车位15 个地面停车位二、项目原有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分析1. 废水由于本项目目前没有确定的实际用水数据,故现有用水情况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 范中的设计规范进行分析。

23、原项目外排污水主要来自办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食堂废水和洗浆房洗涤废水等。双沙镇卫生院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在卫生院修建时,地方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医 院废水日产生量 13.07 m3 ,对医院废水进行了简单处理, 通过“化粪池+消毒”处理方式处 理后,经城镇下水管道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体。双沙镇卫生院现有医护人员 65 人, 病床 50 张, 日门诊量 70 人, 无职工宿舍, 食堂 供 20 人左右用餐(午餐和晚餐),根据表 1-6,卫生院现用水量为 16.74 m3/d (其中有 0.4 m3/d 的绿化用水),排放污水按用水量的 80%计,则产生的废水为 13.07 m3/d。表 1

24、 - 6 项目用水分析表用水对象人/床数用水量标准 (最高日)最高日用水 量(m3/d)小时变化 系数(K)最高时用 水量(m3/h)备注医疗 生活 用水住院病人 (含陪护人员)40 床300L/床d122.31.4424h/d门诊病人70 人15L/人次d1.051.30.178h/d医务办公人员65 人30L/人班1.952.00.498h/d食堂就餐人员20 人20 L/人餐2 餐/人d0.81.50.34h/d医技用水110 人0.002m/ (人d)0.222.30.068h/d洗衣房用水8kg40L/kg0.32其他 用水绿化用水200 m22L/m20.4总计16.74备注1.根

25、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用水定额, 住院病人用水量标准为每床位每日 250-400L,门诊病人用水量标准为每人每次 10- 15L,医务办公人员每人每班 30-50L,洗衣房用水标准为每公斤干衣用水 40-60L。医院用 水量根据上述用水定额计算。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用水定额的 8解释,医疗建筑用水定额计算中已经包含了医疗用水。 2.医技用水人数以“住院病人数+门诊病人数”计算。 3.门诊人数中包含中医院门诊人数 5 人/天,中医院无住院病人。原有消毒工艺:双沙卫生院目前采用直接向废水出水中投二氧化氯沸腾片的方式进行消毒,二氧化 氯沸腾片于当地市场上购买,不在医院内制取消毒剂。现有项目水量平

26、衡图自来水9.612消毒池吸收、损耗 2.4住院病人(含陪护人员)门诊病人1.05吸收、损耗 0.210.84医务办公人员1.95吸收、损耗 0.391.5613.07化粪池医技用水0.22吸收、损耗 0.040.1816.74下水管食堂用水0.8吸收、损耗 0.160.64直接排放洗衣房用水0.32吸收、损耗 0.060.26绿化用水0.40.4 渗入地下或蒸发损耗图 1-1 现有项目水量平衡图医院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氨氮、粪大肠菌群,类比古蔺县 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其他地方同等规模的卫生院的住院废水,本项目废水中各污染物浓度 分别为: COD :300 mg/L

27、 ,BOD5 :200 mg/L ,SS :200 mg/L,氨氮: 35 mg/L,大肠菌 群: 16000 个/L,废水经过简单处理,直接排放,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医院污水产生 及排放情况见表 1-7 所示。9表 1-7 医院原有污水产生及排放量污染物种类产污 源点处理前处理措施处理后排放去向产生浓度 (mg/L)产生量 (t/a 或 m3/a)排放浓度 (mg/L)排放量 (t/a 或 m3/a)废 水废水量医疗 用房 办公 用房/4770.6化粪池+消毒池处理后,经城镇下水管直接排放/4770.6下水管,最终汇入项目西侧800m 左右的白沙河SS1200.57600.29NH3-N30

28、0.14220.10CODCr2501.192000.95BOD51500.721200.57粪大肠 菌群16000 个/L/500 个/L/2. 废气(1) 汽车尾气卫生院现有地面停车位 5 个。机动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 CO 、NO2 和 HC。尾气排 放量和汽车出入频次和数量有关。根据有关资料,汽车在怠速和低速行驶状态下,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约为: CO 为 4.0% ,NO2 为 170ppm ,HC (以己烷计)为 700ppm;排气量约为 460L/min 辆。 则污染物排放系数为: CO 为 20. 13g/min 辆, NO2 为 0. 16g/min 辆, HC 为 1.

29、24g/min 辆。 按每辆汽车运行时间 2.0min 计,则卫生院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放量见表 1-8 所示。表 1-8 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地下机动车库位置车 数进出车辆数污染物排放量(t/a)CONO2HC (以己 计)地上机动车库5100.150.0010.009地面停车场地形较开阔,机动车尾气易于扩散,且其排放量小,可实现达标排放。(2) 恶臭卫生院现有污水通过“化粪池+消毒”处理方式处理后直接排放, 化粪池埋于地下, 处 理后的污水经城镇下水管道排放,在地面上未闻到恶臭。(3) 其他废气食堂油烟废气: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项目食堂主要给工作人员提供午餐和晚餐, 每天以 20

30、 人计, 本项目食用油量按照 0.03kg/餐估计, 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2%4% 之间,取其平均值 3%计算。在炒菜过程以 3 小时/d 计,引风机风量以 1500m3/h 考虑。 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净化效率以 80%计),则油烟产生量为 0.036 kg/d , 排放量为 0.007kg/d,排放浓度为 1.56 mg/m3 ,能做到达标排放。食堂燃料废气: 双沙镇中心卫生院食堂使用燃煤作能源,由于所用燃煤中硫分、灰10分较高,导致燃煤废气中烟尘、 SO2 浓度较高,未采取任何治理措施,直接通过排风扇 抽排出去,超标进入大气环境中,污染大气环境。备用发电机燃料废气: 备用

31、发电机燃烧废气产生量较小,经排风处理后达标排放。3. 噪声医院噪声主要为医疗设备噪声和医院进出车辆的噪声。医疗设备噪声源强值比较低, 加之设备置于室内,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车辆噪声通过加强管理、限速、禁鸣等措施进 行防治。医院现有产噪设置治理措施见表 1-9 所示。表 1-9 卫生现有设备噪声治理措施设备名称噪声源强dB(A)数量(台)治理措施医疗设备4050/达标, 同时设备设置在专用的房间内, 选用低噪 声设备,采用隔声、减震、降噪等措施进入医院的车辆5070/加强管理、限值车速、禁止鸣笛4. 固体废物卫生院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医疗垃圾(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污水处理站的 污泥,生活垃圾

32、,医院现有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措施见表 1- 10 所示。表 1-10 医院原有固废产生及处置措施项目产生量(t/a)处置措施处理效率医疗废物2.5医院内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室,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100%化粪池污泥1.1定期清掏后由有资质单位处理100%办公生活垃圾11.9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100%本次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为住院大楼(4F),建筑面积 4515 m2 ,一楼为门诊部、药房、 设备室;二楼为化验室、手术室;三楼为内科病房;四楼为外科病房。这些科室设置均 从原有住院部搬迁至住院大楼。本项目改扩建完成后,编制床位由原来的 40 个增至 70 个,不新增医护人员。原有住院部搬迁后

33、改造成绿化用地,原门诊综合大楼改造成行政 综合大楼,设置行政科和公共卫生科,原供应大楼各功能不变, 项目在彩超室增加一台 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三、拟建工程用地原有污染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于现有的双沙镇卫生院内,新建住院大楼建在场地中部空地上(现有住 院部东面),截至 10 月 11 日看现场时,住院大楼主体已完工。根据现场踏勘,医院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 医疗废物暂存间位于原门诊综合大楼三楼,未按规范设置,且没有将不同医疗废 物(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分开堆放;仅以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类收集。112. 现有双沙

34、镇卫生院废水经过“化粪池+消毒池”处理后,直接经城镇下水管道排 放,最终进入项目西侧约 800m 左右的白沙河,没有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表 2 中的标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地表水体。医疗废物暂存间地埋式化粪池图 1-2 医院现有医疗垃圾暂存间、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按环评要求,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应做到以下改进措施:1. 医疗废物暂存室应设置不同医疗废物收集桶,医疗废物暂存间定期消毒和清洗, 清洗废水与其他医疗废水,生活废水一起进入到院内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同时加强 医疗废物暂存点防渗措施以及分类收集塑料桶的维护、更新,避免清洗废水或者医疗垃 圾产生的渗滤液下渗地

35、面,污染地下水。2. 医疗废物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集中暂存,最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3. 建设污水处理站对医疗废水进行处理,达到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表 2 中的标准方可排放,杜绝项目污水处理工艺出现运行问题时废水 不能实现达标排放,从而污染水体的情况发生。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一、地理位置古蔺县位于四川南缘,隶四川省泸州市。县城双沙镇距泸州市中区 170 公里,距 四川省会成都 500 公里。地理位置介于北纬 27412820,东经 1053410620之

36、间。 南东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等五市(县)相连,西面与泸州 市叙永县接壤。本项目选址位于四川省古蔺县双沙镇行政街,地理位置见附图 1。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古蔺位于四川最南缘, 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乌蒙山系大娄山西段北侧, 全县呈半岛状伸入黔北。境内海拨 3001843 米,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 “七山一 水两分地”,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古蔺县县境内地形起伏较大, 山峦耸立, 沟壑纵横, 最高海拔 1843 米, 最低海拔 300 米,相对高差 1543 米,平均海拔 772 米,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地层古老, 构造复杂,灰岩出露广泛,有大小山体 486

37、 座。三、气候特征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向贵州高原过度地带,具有四川盆地气候和贵州高 原气候特征。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寒冷。 气温差异大,无霜期长,年降雨量偏少,湿度适中,日照较充足,常年多夏伏旱。全 县垂直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 20.5;气温年际变化, 16.818.6;年平均最高气温: 27.5(7 月);年平均最低气温: 7.0(1 月);全年极端气温大于等于 35 度的日数: 26.7 天;夏季日照 564h,占年日照时数的 43%,冬季日照 123h,占年日照时数的 9.6%; 全县年平均无霜期: 300.1 天。四、水系及水文特征本项目所

38、在区域为赤水河流域。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北山岭, 沿途流经川、13黔、滇三省 12 个县, 于泸州市合江县注入长江, 为长江的一级支流。赤水河自入境后 环抱古蔺县域的南、东、北三面边界, 长 276 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100 毫米,主要集中于 69 月(约占全年的 70%)。赤水县宝源站(1965 年)年降水量为 1643.6 毫米,是流域内年降水量最大记录;干流毕节县赤水河站(1960 年)年降水量仅 534.8 毫米,是域内年降水量最小记录。本项目废水最终排入项目所在地西侧约 800m 的白沙河,白沙河的水体功能主要 是农灌、双沙场镇用水。项目周围居民较多, 饮用水均为

39、市政供给的自来水, 下游 5km 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分布。五、物产资源1. 矿产资源古蔺县矿产资源丰富,无烟煤、硫铁矿、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尤以无烟煤 储量最多,古叙矿区是全省尚未规模开发的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大型优质无 烟煤矿区,全县已探明煤炭储量 44.4 亿 t,煤层气储量达 1001 亿 m3 ,煤炭储量占古 叙矿区煤炭总储量的 70%以上。古蔺矿段已列入国家 13 个大型煤炭开发基地之一。2. 野生动植物资源古蔺县两栖动物共计 8 种, 分属 1 目 4 科; 爬行动物共计 23 种, 分属 2 目 7 科;鸟类 134 种,分属 14 目 33 科;兽类共计 47

40、种,分属 8 目 21 科。古蔺县野生植物乔木类树种有 10 个科、 150 个属、 250 多种,灌木类有乌 泡、山茶、火棘、碎米柴等数十种。蕨类有 23 个科、 30 多个属、 100 余种。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选址位于双沙镇行政街。项目评价区域范围内不存 在国家及省规定的需要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六、生态系统项目选址地处场镇上,周边环境受人类影响多年,生态系统分布主要为城 镇生态系统及农田生态系统。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古蔺县全县幅员面积 3184 平方公里, 辖 26 个乡镇(其中民族乡3 个),269 个行政14村,总人口 85 万人,境内

41、居住有汉、苗、彝、回等 13 个民族,是全省杂散居少数民 族人口较多县之一。下辖镇 12 个: 古蔺、太平、二郎、德耀、双沙、永乐、丹桂、龙 山、大村、石宝、观文、水口。乡 14 个(其中民族乡3 个):桂花、东新、土城、鱼化、 护家、白泥、石屏、金星、大寨(苗族乡)、黄荆、椒园、马蹄、马嘶(苗族乡)、箭竹(苗 族乡) 。古蔺镇所辖 33 个社区、村(居委会):西城街社区、胜蔺街社区、东新街社区、 城北社区、奢香社区、崇文社区、兰馨社区、 飞龙村、火星村、太平街村、长沙村、 映月村、联合村、建国村、香山村、成龙村、三道水村、头道河村、龙坪村、枣林村、 漆山村、保灵村、芭蕉村、长岭村、光辉村、

42、小水村、广惠村、玉田村、王塘村、青 阳村、北朝村、金山村、朝阳村,幅员面积 284 平方公里。双沙镇地处古蔺南缘,赤水河北岸,西与叙永毗邻,南临贵州毕节,幅员 198.9 平方公里,距古蔺县城 34 公里。辖 15 个行政村,一个社区, 135 个村(居)民小组。 总人口 46715 人, 户数 11645 户, 其中农业人口 43913 人, 城镇居民人口 2802 人, 总 耕地面积 43625 亩,其中:田面积 16456 亩,土面积 27169 亩。双沙交通优越,能源 保障,通讯畅通,矿产资源丰富,旅游景点状观,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镇城内主要矿 资有煤、高岭土、大理石、石膏、方解石、石灰岩和磷矿等。二、人文古蔺县古代为西南夷地,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区。唐元和元年(公元 806 年) , 纳溪县以南设置羁縻蔺州,古蔺属羁縻蔺州地域。宋乾德三年(公元 965 年),古蔺属 潼川府泸州。元代,古蔺先属四川行省永宁路,后属四川行省永宁宣抚司。明代,古 蔺先后属永宁长官司、永宁安抚司、永宁宣抚司和四川布政使司叙州府叙永军粮厅。 清雍正五年(公元 1727 年),裁叙永军粮厅并入永宁县, 古蔺属永宁县。光绪三十四年 正月二十五日(公元 1908 年 2 月 26 日),永宁县从叙永迁至古蔺场。宣统元年(公元 190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