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96497553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挖空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一、挖空训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x)、冉(rn)有、公西华侍坐【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子曰:“以【以:因为】吾一日长(zhng)【长:年长】乎尔,毋(w)吾【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以同“已”,是“止”的意思】也。居【居:平日,平时】则曰:不吾知【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也。如或知尔,则【则:连词,那么,就】何以【以:动词,用】哉?”子路率尔【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的样子】而对曰:“千乘(shng)之国【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

2、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摄【摄:夹处】乎【乎:于,在】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师旅:泛指侵略的军队】,因【因:接续】之以饥馑【饥馑:泛指饥荒】;由也为之【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比(b)及【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敢的精神】,且【.且:连词,并且】知方【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也。”夫子哂(shn)【哂:微笑】之。“求,尔何如?”对曰:“方【方: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六七十,如【方: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足:使动用法,使富足】

3、民。如【如:连词,或者。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其【其:那】礼乐,以【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s)【俟:等待】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能:动词,能做到,胜任】之,愿学焉【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宗庙之事,如【如:连词,或者】会同【会同:诸侯相见、共同朝见天子】,端【端:古代的一种礼服,这里名词作动词,穿礼服】章甫【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名词作动词,戴礼帽】,愿【愿:愿意】为小相【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焉【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点,尔何如?”鼓【鼓:弹】瑟希【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

4、接近尾声】,铿(kng)尔,舍【舍:放下】瑟而作【.作:立起来,站起身】,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n)【撰:动词作名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子曰:“何伤【伤:妨害】乎【乎:语气词,呢】?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春者【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春服既成,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风【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乎舞雩(y),咏而归。”夫子喟(ku)然叹曰:“吾与【与: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

5、哂由也?”曰:“为国以【以:介词,靠、用】礼,其言不让【让:礼让,谦逊】,是故哂之。”“唯【唯,难道】求则非邦【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也与(y)【与同“欤”,疑问语气词】?”“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小: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孰能为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大事】二、一词多义如(1)如或知尔(连词,如果)(2)如五六十、如会同(连词,或者)(3)如其礼乐(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4)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往)(5)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动词,比得上)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通“已”,停

6、止)(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6)为国以礼(介词,用)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三、文言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以吾乎尔长一日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毋以吾也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则以何哉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大国之间摄乎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以师旅加之,因以饥馑(加)之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乎三子者之撰异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状语后置,乎沂浴,乎舞雩风,咏而归9、夫三子者

7、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夫三子者之言如何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以礼为国四、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

8、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沐浴后,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叹息着说道:“我赞同曾皙啊。”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

9、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五、理解性默写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2.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

10、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5.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6.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7.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 ! ,。”8.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一句可以看出,冉有

11、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酒脱而又谦恭,从“,”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9.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 ”的目的。10.侍坐中,孔子评冉有志向的句子是: ? , ?11.侍坐中,孔子评公西华志向的句子是: ? , ? , ?12.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 , , , 。”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13.侍坐中,冉有认为在“ , ”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14.侍坐中,当孔子问曾哲志向时,曾皙说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15.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

12、治邦”的句子是: , , , 。16.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 ? 。17.侍坐中,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后,并怡然自乐”一句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句子: , , , , 。18.侍坐中,孔子评子路志向的句子是:,。19.侍坐中,描写其他弟子都离开了,唯有曾皙留下,因为他想知道老师对每个学生所阐述的志向的看法的句子是: , 。 : ?”20.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1.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体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

13、显其性格特征的一句是:。22.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句子是: , ? , ?23.侍坐中,孔子回答曾暂的问话时,连用三个语气词来强调弟子们都只是在谈他们的志向的句子是:!24.侍坐中,用动作描写来说明三个学生在述志时,曾暂一直在弹琴的句子是:,。25.侍坐中,曾皙描绘了“薯春咏归图”,它的具体内容是:, , , , ,。25.侍坐中,曾皙描绘了“薯春咏归图”,它的具体内容是:, , , , ,。【参考答案】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5.夫子哂之。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7.居则曰:不吾

14、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8.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9.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0.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1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4.异乎三子者之撰。1l5.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6.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19.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20.莫春者,春服既成21.子路率尔而对曰。2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2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2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