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福建专用)教学案-专题二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71034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福建专用)教学案-专题二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福建专用)教学案-专题二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福建专用)教学案-专题二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福建专用)教学案-专题二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功和能第1课时功功率和功能关系专题复习定位解决问题本专题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功能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重点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题型难度以选择题为主,一般考查功和功率的分析、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功能关系的理解,题目难度较大。1.几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

2、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不仅有相互摩擦的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2.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1)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即WGEp。(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即W弹Ep。(3)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WEk。(4)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他E。(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即Qfs相对。1.功和功率的求解(1)功的求解:WFscos 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可以用动能定理或者图像法来求解。

3、(2)功率的求解:可以用定义式P来求解,如果力是恒力,可以用PFvcos 来求解。2.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若运动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可以全程或者分过程应用动能定理。高考题型1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例1】(多选) 2021陕西宝鸡市高考模拟(一)商场的智能扶梯如图1所示,扶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扶梯没有站人时以较小的速度v1匀速向上运动,当质量为m的人踏上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时,扶梯会自动以加速度a向上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加速到较大速度v2后再次匀速向上运动。已知电梯在加速过程人上升的竖直高度为h,人手未接触电梯扶手,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1A.电梯在加速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B.加速过程中踏板

4、对人的摩擦力不做功C.加速过程电梯对人做的功为m(vv)D.当扶梯以速度v2匀速运动时,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mgv2sin 答案AD解析电梯在加速过程中,竖直方向上,人所受的合力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因此人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加速过程中,踏板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摩擦力对人做正功,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加速过程电梯对人做的功Wm(vv)mgh,C错误;扶梯匀速运动时,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因此支持力做功的功率Pmgv2sin ,D正确。【拓展训练1】(多选) (2021江苏徐州市大许中学阶段性考试)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

5、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B.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C.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6 WD.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答案BC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mg2 N,由题图可知,斜率表示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OA段的拉力F5 N,AB段的拉力F2 N,所以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在OA段物体所受的拉力为

6、5 N,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最大时,拉力的功率最大vat,sat2,a,代入数据得v3 m/s,拉力的最大功率PmaxFv15 W,选项B正确;在AB段,物体以3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PFv6 W,选项C正确。【拓展训练2】(2021山东省第二次模拟)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1、F2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vt图像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F1和F2大小相等B.F1和F2对A、B做功之比为21C.A、B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之比为12答案C解析匀减速运动

7、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A2maA,fBmaB;对于匀加速运动过程,两物体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A2maA,F2fBmaB,所以F1和F2大小不相等,A、B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A错误,C正确;两个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v0t0,s2v02t0v0t0,F1和F2对A、B做功分别为W1F1s1mv,W2F2s2mv,所以F1和F2对A、B做功之比为11;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全过程中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之比为11,B、D错误。高考题型2动能定理的

8、应用1.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2)进行“两个分析”,即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确定初、末速度和各力做功情况。(3)利用动能定理全过程或者分过程列式。2.应用技巧(1)动能定理是根据恒力做功和直线运动推导出来的,但是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2)在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问题时,常选用动能定理分析。(3)动能定理常用于分析多运动过程问题,关键是明确各力及各力作用的位移。【例2】(2021陕西西安市高考模拟猜想卷)学校科技小组设计了“e”字型轨道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如图4所示,该轨道由两个光滑半圆形轨道ABC、CDE和粗糙的水平直轨道EF组成,末端与竖直的弹性挡板OF连

9、接,轨道CDE半径r0.1 m,轨道ABC半径为2r,A端与地面相切。现将质量m0.2 kg的小滑块从水平地面P点以速度v02 m/s沿轨道上滑,运动到F点与挡板发生完全弹性相碰。已知直线轨道EF长为L0.5 m,小滑块与轨道EF的动摩擦因数0.5,其余阻力均不计,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求:图4(1)小滑块在ABC圆轨道运动时对轨道C点的压力;(2)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离F点的距离;(3)若改变小滑块的初速度,使小滑块能停在EF轨道上,且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则小滑块的初速度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2 N,方向竖直向上(2)0.3 m(3)m/sv04 m/s解析(1)滑块从P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

10、能定理可得mg4rmvmv在C点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联立解得N2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上。(2)从P点到EF轨道停止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2rmgs0mv解得s0.8 m(L0.3) m所以滑块最终停在离F点0.3 m处。(3)滑块刚好经过最高点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滑块从P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4rmv2mv联立解得v1 m/s当滑块第一次从挡板弹回时,到达小圆的圆心等高处时速度为零,滑块从P到D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3rmg2L0mv解得v24 m/s所以滑块的初速度范围为 m/sv04 m/s。【拓展训练

11、3】(2021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如图5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的轻质细杆,一端可绕竖直光滑轴O转动,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木块相连。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出发,恰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图5A. B.C. D.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f2L0mv,解得f,故选B。【拓展训练4】(2021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6)一半径为R的圆柱体水平固定,横截面如图6所示。长度为R、不可伸长的轻细绳,一端固定在圆柱体最高点P处,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小球位于P点右侧同

12、一水平高度的Q点时,绳刚好拉直。将小球从Q点由静止释放,当与圆柱体未接触部分的细绳竖直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图6A. B.C. D.2答案A解析当与圆柱体未接触部分的细绳竖直时,小球下落的高度hRRR,根据动能定理有mghmv2,解得v。故A正确,B、C、D错误。高考题型3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守恒判断(1)利用机械能守恒的定义判断。(2)利用做功判断。(3)利用能量转化判断。(4)对于绳突然绷紧和物体间非弹性碰撞问题,机械能往往不守恒。2.解题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分析物理过程及状态。(2)分析受力及做功情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选取参考

13、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列式。3.应用技巧对于连接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常常应用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来分析和求解。【例3】(多选)2021湖南株洲市统一检测(一)如图7甲所示,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F的大小与小球离最低点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图7A.圆周半径为1.0 mB.小球质量为0.5 kgC.轻绳转至水平时拉力为30 ND.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 m/s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当h0时,绳的拉力为F241 N,当h1.0 m时绳的拉力为F111 N,可知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m

14、0.5 m,故A错误;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2,取最低点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mg2Rmv,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1mgm,F2mgm,解得m0.5 kg,v14 m/s,故B、D正确;设轻绳转至水平时物体的速度为v,从最高点到水平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mg2Rmv2mgR,解得v m/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轻绳转至水平时拉力为Fm26 N,故C错误。【拓展训练5】(2021重庆市高考模拟预热)如图8所示,小滑块P、Q的质量分别为3m、m,P、Q间通过轻质铰链用长为L的刚性轻杆连接,Q套在固定的水平横杆上,P和竖直放置的

15、轻弹簧上端相连,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横杆上。当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时,弹簧处于原长,此时,将P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时60。整个运动过程中,P、Q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滑块P始终没有离开竖直墙壁,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P下降过程中()图8A.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轻杆始终对Q做正功C.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2(1)mgLD.P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小时,Q受到水平横杆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g答案D解析由于不计摩擦,P、Q和弹簧三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而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A错误;在P下降过程中,Q一直沿着杆向左运动,P下降至最低点时,

16、P的速度为零,Q速度也为零,在P下降过程中,Q一定经历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由受力分析知,Q加速过程,轻杆对其做正功,Q减速过程,轻杆对其做负功,故选项B错误;P下降至最低点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P、Q的速度都为零,弹簧弹性势能即为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有Ep3mgL(cos 30cos 60)(1)mgL,故选项C错误;经分析可知,P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最小时,Q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轻杆对Q的作用力为零,水平横杆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Q的重力mg,故选项D正确。高考题型4力学中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例4】(多选)(2021山东临沂市等级考试模拟)如图9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为

17、30的斜面,质量为M的物块B静止于斜面上,B用不可伸长的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与沿竖直方向的弹簧连接,弹簧下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连接,初始时,用手托住物块A,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某时刻撤去手,物块A开始运动,物块B在撤去手前后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9A.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mgB.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mgC.A从释放到第一次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对A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A从释放到第一次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A机械能的减少量答案BC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释放A之前,B所受静摩擦力为f1Mgsin mg,释放A之后,物

18、块A从释放位置到最低点间做简谐运动,在最低点时,加速度为向上的g,弹簧的弹力为F2mg,在A之后的运动过程中,若B恰好不上滑,当A运动到最低点时,对B受力分析有FMgsin f2,联立解得f2mg,综上可知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mg,A错误,B正确;A下落过程中,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速度最大,然后开始减速,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故A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A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正确;A从释放到第一次速度最大的过程中,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知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A机械能的减少量,D正确。【拓展训练6】(多选) (2021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9)长征途中,

19、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战士在同一位置先后投出甲、乙两颗质量均为m的手榴弹。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h,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轨迹如图10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10A.甲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乙的长B.两手榴弹在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相等C.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重力势能减少mghD.从投出到落地,每颗手榴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mgh答案BC解析甲、乙两颗手榴弹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相同,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它们的运动时间相等,A错误;落地前瞬间,PGmgvymg2t,由于运动时间相等,故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B正确

20、;从投出到落地,重力做功为mgh,故重力势能减少mgh,C正确;从投出到落地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手榴弹的机械能守恒,D错误。【拓展训练7】(多选) (2021湖北恩施高中等三校4月联合考试)如图11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时,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速度为v,AB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则()图11A.由A到B过程合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ghB.由A到B过程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mv2C.由A到B过程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mv2D.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mv2答案CD解析由A到B过程,重力对小球做

21、正功,WGmgh,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所以合力对小球做的功小于mgh,故A错误;小球在下降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大于mv2,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弹mv2,所以由A至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W弹mghmv2,故C正确;克服弹簧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所以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mv2,故D正确。专题限时训练(限时:40分钟)1.(2021广东佛山市教学质检)质量为m的小鸟,以速度v沿着与水平成角斜向上的方向匀速飞行,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1A.小鸟处于超重状态B.空气对小鸟作用力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C.空气对小鸟作用力

22、的大小为mgD.重力对小鸟做功功率为mgv答案C解析小鸟匀速飞行,合力为零,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A错误;小鸟受力平衡,空气对小鸟的作用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大小为mg,故B错误,C正确;重力对小鸟做功功率为Pmgvsin ,故D错误。2.(2021湖南省高考模拟一)如图2,小物块P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固定光滑斜面匀速上滑。现将力F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仍使P保持原来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上滑。则变化后与变化前比较()图2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不变B.力F变大C.力F变小D.力F的功率变大答案B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受力平衡可得Nmgcos ,当力F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

23、,根据平衡可得Nmgcos Fsin ,因此支持变大,故A错误;在斜面方向,根据平衡可得mgsin F,当力F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可得mgsin Fcos ,因此F变大,故B正确,C错误;一开始F的功率为PFvmgsin v,变化之后功率为PFcos vmgsin v,拉力F的功率不变,故D错误。3.(多选)(2021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3月模拟)在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近400 m长的极速大滑梯是游客最喜欢的王牌娱乐项目。一名游客坐在雪橇上下滑了一段路程,重力对他做功3 000 J,他克服阻力做功500 J,则在此过程中这名游客()A.重力势能增加了3 000 JB.动能增加了3 000 J

24、C.动能增加了2 500 JD.机械能减少了500 J答案CD解析重力做正功,所以游客的重力势能减少了3 000 J,A错误;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所以动能增加了3 000 J500 J2 500 J,B错误,C正确;非重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阻力做负功,所以机械能减少了500 J,D正确。4.(多选)2021广东省选择考模拟(一)如图3所示,蹦床是一种既有观赏性又刺激的体育运动,蹦床的中心由弹性网组成,若运动员从最高点落下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运动员()图3A.机械能一直减小B.刚接触网面时,动能最大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

25、能的增加量答案AC解析运动员从最高点落下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以及空气阻力一直做负功,因此其机械能一直减小,故A正确;运动员和弹性网接触的过程中先加速然后减速,刚接触网面时的动能并非最大,故B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重力做功等于克服空气阻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也大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故C正确,D错误。5.(2021山东烟台市期末)在建筑工地,人们经常需要利用大型起吊设备将地面上的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某次起吊机通过钢丝绳将质量为100 kg的建筑材料吊起,在其最后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阶段历时10 s,建筑材料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此过程中建筑

26、材料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400 kgm/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此过程中()A.建筑材料处于超重状态B.建筑材料的机械能增加200 JC.建筑材料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D.钢丝绳拉力的最大功率为3 840 W答案D解析建筑材料在最后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此过程中建筑材料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400 kgm/s,则速度变化量为4 m/s,即速度由4 m/s减小到0,加速度大小为a0.4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ma,解得F960 N,上升的高度ht20 m,则拉力做功为WFh19 200 J,则建筑材料的机械能增加19 20

27、0 J,B、C错误;钢丝绳拉力的最大功率为PFv9604 W3 840 W,D正确。6. (2021广东潮州市第一次教学质检)轮滑等极限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欢,轮滑少年利用场地可以进行各种炫酷的动作表演。为了研究方便,把半球形下沉式场地简化成半圆形轨道,两轮滑少年可以看作光滑小球A和B,如图4所示。两小球分别从半圆形轨道边缘无初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A、B两小球在最低点都处于失重状态B.A、B两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方向相同C.A、B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重力的功率都是一直增大D.A、B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机械能都是一直增大答案B解析两小球在最低点时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

28、心力,则支持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A、B两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即速度方向相同,B正确;小球在初位置重力做功的功率为零,在最低点,由于重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重力做功的功率为零,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两小球从边缘滑到最低点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错误。7.(2021山东日照市期末校际联考)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5甲所示,曲线上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个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叫作A点的曲率圆,其半

29、径叫作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着与水平面成角的方向以某一速度从地面抛出,如图乙所示,其轨迹最高点P离地面的高度为h,曲率半径为,忽略空气阻力,则tan 的值为()图5A. B.C.2 D.4答案C解析在P点时,重力恰好作为向心力,满足mgm,又由题意可知R,联立可解得vP,vP即为抛出时速度的水平分量,设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y,抛出时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2mghmv,又v2vv,联立可得vy,物体抛出时速度v与水平面所成角满足tan ,代入数据可得tan 2,C正确。8.(2021重庆市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一质量为m的物块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物块位于高度h1和h2时的

30、重力势能分别为3E0和E0(E00)。若物块位于h1时速度为0,则位于h2时其速度大小为()A.2 B.C.2 D.4答案A解析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E1E2,代入已知条件为3E00E0mv2,解得h2处的速度为v2,故A正确。9.(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一小球从地面上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在上升过程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小球的机械能E随上升高度h的变化规律(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的是()答案C解析设小球运动的速率为v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为f,根据题意可知fkv,由功能关系得EWffh,则EE0EE0fh,因为

31、速度逐渐减小,所以f逐渐减小,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故C正确。10.(2021四川资阳等六市第一次诊断)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vt图像如图6所示。若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则()图6A.在03 s内汽车的位移为24 mB.在12 s内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逐渐减小C.在12 s内阻力的功率保持不变D.汽车发动机在t2.5 s时牵引力的功率为其在t0.5 s时的功率的一半答案D解析vt图线与时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3 s内汽车的位移为s81 m(84)(21) m4(32) m18 m,A错误;在12 s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牵引力恒定,B错误;在12 s内,阻力恒定,但速度变化

32、,故阻力的功率也发生变化,C错误;瞬时功率的公式为PFv,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在01 s和在23 s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大小均等于阻力大小,在t0.5 s时汽车的速度是其在t2.5 s时的速度的2倍,则汽车发动机在t2.5 s时牵引力的功率为其在t0.5 s时的功率的一半,D正确。11. (多选)(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3月第一次调研)如图7所示,固定斜面高6 m,倾角37。质量为150 kg的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1 500 N拉力作用,物体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图7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B.

33、当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300 N拉力时,物体能够沿着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自由滑下,滑到下端点时的动能为3.0103 JD.物体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自由滑下,滑到下端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4104 W答案BC解析物块向上做匀速运动,则Fmgsin mgcos ,解得0.5,选项A错误;当物体能够沿着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mgsin mgcos F,解得F300 N,选项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Ek(mgsin mgcos ),解得Ek3.0103 J,选项C正确;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2 m/s,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Gmgvsin 1 800 W,选项D错误。12.某

34、同学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测量一个凹形木块的质量m,弹簧的左端固定,木块在水平面上紧靠弹簧(不连接)将其压缩,记下木块右端位置A点,静止释放后,木块右端恰能运动到B1点,在木块槽中加入一个质量m0800 g的砝码,再将木块左端紧靠弹簧,木块右端位置仍然在A点,静止释放后木块离开弹簧,右端恰能运动到B2点,测得AB1、AB2长分别为27.0 cm和9.0 cm,则木块的质量m为()图8A.100 g B.200 g C.300 g D.400 g答案D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mgAB1Ep,(m0m)gAB2Ep,联立解得m400 g,D正确。13.(2021广东新高考八省大联考模拟)如图9所示,质

35、量m2 kg的滑块以v016 m/s的初速度沿倾角37的斜面上滑,经t2 s滑行到最高点。然后,滑块返回到出发点。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图9(1)滑块的最大位移s;(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滑块从最高点返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P。答案(1)16 m(2)0.25(3)67.9 W解析(1)小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st得s16 m。(2)滑块上滑的加速度大小a18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mgcos ma1解得0.25。(3)滑块下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mgcos ma2,解得a24 m/s2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22a2s解得v8 m/s重力的平均功率mgsin 48 W67.9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