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6_T 28-2023 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467407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06_T 28-2023 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5106_T 28-2023 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106_T 28-2023 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06_T 28-2023 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1.020CCSC055106四川省(德阳市)地方标准DB5106/T282023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Regulationforthemanagementoffiberopticlaryngoscopyduringtheoutbreakofairbornetransmissiondiseases2023-11-01发布2023-11-06实施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06/T282023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管理要求.25纤维喉镜检查要求.26纤维喉镜及环境消毒.37患者转运要求.38培训和健康教育.

2、49工作人员管理和防护.410候诊区管理.411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改进.4附录A(规范性)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原则.5附录B(资料性)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诊疗工作流程.6附录C(资料性)经空气传播疾病确诊患者纤维喉镜清洗消毒处理流程图.7附录D(规范性)空气、物表清洁消毒登记表.8参考文献.9IDB5106/T28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德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德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什邡市中医医院、德阳肿瘤医院、德阳市经开区人民医院。本文件主要

3、起草人:吴林霞、何琳、钟晓莉、肖红英、陈晓芳、青莎莎、王杨、刘思思、尹媛、白帆、江小云、潘君、刘念、刘建英、赵天霞、张萌、刘建敏、曹蜀炜、黄忠柏、刘小芹、华静、曾尚琪、王中豪。IIDB5106/T282023引言近年来,规模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其所导致的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如2003年冠状病毒(SARS)、200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09年甲型流感H1N1大流行、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4年埃博拉疫情、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2019年以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和时有发生的流感暴发。此类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气溶胶、飞沫核和接触等方式传播,

4、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控制难度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极易出现疾病暴发或流行,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更易发生。而在纤维喉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喷嚏、恶心等情况,容易喷溅飞沫形成气溶胶,具有很高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在纤维喉镜的清洗消毒过程中,也同样容易形成气溶胶,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因此,对纤维喉镜检查场所进行有效的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管理是确保纤维喉镜检查正常开展、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控制疫情发展的重要保障。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建筑布局、仪器设备、人力资源等落实好疫情排查工作,同时应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及消毒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本文件为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间纤维喉镜检

5、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参考。由于不能准确识别患者是否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本规范在日常纤维喉镜检查质量安全管理中同样适用。IIIDB5106/T282023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包括新冠肺炎、开放性肺结核、流感等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场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要求、纤维喉镜检查要求、纤维喉镜及环境消毒、患者转运要求、健康宣教和培训、工作人员管理和防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疾病疫情期医疗机构纤维喉镜检查场所日常管理,胃镜、支气管镜检查室可参照执行,非疫情期间纤维喉镜检查场所日常质量安全管理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

6、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GB30689-2014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311-2023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466-2014消毒专业名词术语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T511-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

7、洁与消毒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纤维喉镜fibrolaryngoscope纤维喉镜是一种导光纤维内镜,其构造与其他导光纤维软式内窥镜基本相同,因它可以经前鼻孔插入而检查鼻咽、口咽、喉咽和喉部,故又称之为纤维鼻咽喉镜。3.2经空气传播疾病airbornetransmissiondiseases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痘)。WS/T511-2016,3.13.3消毒湿巾disinfectionwetwipes1DB5106/T28

8、2023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WS/T512-2016,3.73.4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WS/T466-2014,4.553.5高频接触表面hight-touchsurface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WS/T512-2016,3.53.6咳嗽礼仪coughetiquette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

9、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m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WS/T311-2023,3.164总体管理要求4.1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建筑布局、仪器设备、人力资源等制定相关防控制度及工作流程,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并定期检查与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改进。4.2在当地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未控制期间,应暂停纤维喉镜检查,危重患者设置绿色通道。4.3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4.4应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呼吸道传染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行期间,制定并落实特定的预检分

10、诊制度。4.5应遵循WS/T311-2023的要求,做好疑似或确诊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工作。正确选用防护用品,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不同区域防护用品具体要求见附录A。4.6应遵循WS/T511-2016的要求做好疑似和确诊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安置和转运工作。4.7应遵循WS/T367-2012的要求,做好接诊或确诊患者检查区域的消毒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4.8医疗废物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5纤维喉镜检查要求5.1纤维喉镜检查前要求5.1.1在暴发期纤维喉镜检查应全面实行预约管理,避免人员聚集。5.1.2检查前须进行预检分诊,做好流行病

11、学史调查,可疑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经空气传播传染病暴发期诊疗工作流程图见附录B。5.2纤维喉镜检查中要求2DB5106/T2820235.2.1在患者喷麻药前,为其准备卫生纸,讲解咳嗽礼仪。5.2.2使用喷枪对患者鼻腔、口咽部进行表面麻醉,注意喷枪一用一消毒。5.2.3检查所用纤维喉镜非必须不使用中空的治疗镜,以减少清洗过程中气溶胶的产生。5.2.4检查过程要轻柔、快速、准确,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尽量减少患者的呛咳反应。检查中患者佩戴口罩,遮盖口腔等非检查部位,仅将鼻孔露出以便检查。5.3纤维喉镜检查后要求5.3.1患者检查结束后,操作者需更换手套及洗手,避免操作内镜的手套接触

12、电脑键盘、鼠标及检查报告单造成交叉感染。5.3.2如遇患者在表面麻醉或检查过程中剧烈咳嗽、打喷嚏、呕吐等,检查结束后需立即对物表和环境进行消毒。5.3.3纤维喉镜转运分污染和清洁通道,转运车清污标识清楚。5.3.4需送检的标本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中,由专人及时运送。6纤维喉镜及环境消毒6.1纤维喉镜清洗消毒6.1.1操作结束后,手工清洗与自动清洗消毒机操作流程均应严格遵循WS507-2016管理要求,登记规范、齐全、可追溯,无追溯系统应规范登记内镜清洗、消毒每个环节。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应符合GB30689-2014的规定。6.1.2手工清洗流程要确保彻底有效,酶洗液一用一更换。6.1.3消毒剂配

13、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6.1.4每次清洗前测漏,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一次。6.1.5手工清洗尽量保持在水面下操作,注意防溅。6.1.6清洗、漂洗用水可采用自来水,终末漂洗用水应使用纯化水或无菌水。6.1.7建议不在床旁进行预处理,纤维喉镜及可重复使用附件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密闭,标注传染病标识,专人转运至洗消间清洗消毒,按照先消毒再按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的原则对纤维喉镜进行再处理。经空气传播疾病感染者使用后纤维喉镜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流程图见附录C。6.2纤维喉镜室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管理6.2.1在纤维喉镜室地面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WS/T367-2012、WS/T5

14、12-2016的相关要求。当地疫情暴发期间,建议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清洁消毒登记表见附录D。6.2.2空气净化与消毒应遵循WS/T368-2012的相关要求,检查区、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疫情暴发期,建议对检查场所使用医用动态空气消毒设备持续进行空气消毒。6.2.3接诊急诊患者后的诊疗区域视为被空气传播疾病感染者污染的诊疗区域,每个患者检查结束后,均需对检查场所空气、设施设备、物体表面等进行终末消毒,具体方法可见及GB19193-2015。7患者转运要求7.1患者转运过程中应遵循WS/T511-2016的要求,科室应制定经空气

15、传播疾病患者院内转运与院外转运制度与流程。7.2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转运完成后,遵循WS/T367-2012及时对车辆做好终末消毒处理。3DB5106/T2820238培训和健康教育8.1科室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行时,应对该传染病防控进行宣传和教育。8.2应制定不明确原因空气传播疾病疑似病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8.3做好患者和家属的防护知识宣教,正确佩戴口罩、实施咳嗽礼仪、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8.4应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的重要性,取得理解及配合,避免隐瞒行踪及谎报信息。9工作人员管理和防护9.19.2

16、9.39.4医务人员应采取标准预防,防护用品的使用应符合WS/T311-2023的要求。手卫生应遵循WS/T313-2019要求执行。暴发期医院应建立工作人员疫情感染上报流程。应根据国家、省、市最新要求定期全员健康监测。10候诊区管理10.1候诊区避免人员聚集,进入候诊区前需戴口罩,并行手卫生。10.2加强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人群相对集中的区域尽可能开窗通风,出现空气传播传染病暴发期时应停止使用中央空调。10.3应遵循WS/T512-2016的要求,做好环境卫生,每日对候诊椅、预约台等各类物体表面以及人群相对集中的区域执行清洁、消毒。11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改进11.1医院应根据WS507-201

17、6要求制定纤维喉镜检查场所感染监测相关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包括纤维喉镜生物学监测、消毒液染菌量监测、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等。11.2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质量控制反馈方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每月开展自查、总结、讲评、改进与记录。对相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4区域(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类别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鞋套/靴套预检分诊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人员门诊患者佩戴口罩患者需摘除口罩有血液体液暴露注1:“”指需采取的防护措施。注2:“”指根据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护措施;隔离衣和防护服同时为“”,应二选一。注3:医用外科

18、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不同时佩戴;防护服和隔离衣不同时穿戴;防护服如已有靴套则不需另加穿。注4:医废处置等人员防护按所在区域的要求选用。DB5106/T282023AA附录A(规范性)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原则表A.1规定了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原则。表A.1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原则5DB5106/T282023BB附录B(资料性)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诊疗工作流程图B.1给出了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诊疗工作流程。图B.1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期诊疗工作流程6DB5106/T282023CC附录C(资料性)经空气传播疾病确诊患者纤维喉镜清洗消毒处理流程图图C.1规定了经空气传播疾病确诊患者纤维喉镜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19、流程。图C.1经空气传播疾病确诊患者纤维喉镜清洗消毒处理流程图7纤维喉镜室空气、物表清洁消毒登记表日期星期时间段湿式清扫高频接触表面设备物表、地面、医用织物、消毒液使用空气消毒门把手、开关预约台综合工站候诊椅检查床内镜清洗机屏幕体温枪、护目镜、面屏电话、电脑及键盘执行人纤维喉镜主机及屏幕空气消毒机治疗车、内镜转运车治疗柜、储镜柜内镜清洗机自身消毒清洗槽、末洗槽控制面板、干燥台面麻药喷枪药瓶检查室、准备室墙面(1次/周)消毒液浓度监测和更换消毒机滤网清洁消毒(1次/月)防水围裙、(1次/天)窗帘(1次/3月)开窗通风(2次/日30分钟/次)常规消毒(检查高峰时段)动态消毒累计时间护士签名地面检查

20、间准备间检查间准备间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下午上午下午护士长签名:备注1、高频接触表面、诊疗设备物体表面使用(含氯制剂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清洁消毒、内镜清洗机自身消毒使用含氯制剂1000mg/L终末消毒处理,所有消毒执行完毕就打。2、高频接触表面执行2次/日,其它除每周、每月、每季度执行外的,均执行1次/日,如遇多重耐药及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立即清洁消毒,可选用(含氯制剂10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DB5106/T282023DD附录D(规范性)空气、物表清洁消毒登记表表D.1给出了空气、物表清洁消毒登记事项。表D.1空气、物表清洁消毒登记表8DB5106/T282

21、023参考文献1国家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5年卫生部令第41号2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卫生部令第41号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令380号)(4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10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36号)5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医函(2021)238号6马久红.席惠君.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实践操作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6号8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清洗消毒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消化内镜中心清洗消毒建议方案J.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20,7(1):18-209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耳鼻喉科研究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内镜和喉窥镜检查工作流程及防护建议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