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7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解析.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4955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7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7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7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7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1下列关于人类X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女性的X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B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伴X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D伴性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现象D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正确;只有伴X染色体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D错误。2“牝鸡司晨”是一种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变成了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叫。已知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

2、鸡的性染色体为ZW。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鸡的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B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C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D一只性反转的公鸡与母鸡交配,子代雌雄之比为21C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不会发生改变,仍然是性染色体组成为ZW。3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B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C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D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在于所有正常体细胞中,只是在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该病

3、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家系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B错误;母亲不患血友病,但她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并遗传给儿子或者女儿,导致儿子或者女儿患病,C错误;若男性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P,由于男性个体只含1个致病基因或者其等位基因,所以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也为P,D正确。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的正常子女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2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不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A错误;患者至少有

4、1条X染色体上携带该致病基因,而该X染色体必然由双亲之一遗传而来,由于女性有2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1条,因此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正确;女性患者可能是杂合子,所以与正常男子结婚后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患者,也都可能有正常的,C错误;男性患者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将Y染色体遗传给儿子,因此,其后代中,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D错误。5甲丁表示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家系甲中,该夫妇再生一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C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丁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B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不可能是

5、红绿色盲遗传家系,A错误;家系甲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情况下该夫妇再生一正常孩子的概率都为3/4,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家系甲不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C错误;家系丙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显性遗传或伴X隐性遗传,女儿可能是纯合子,D错误。6用纯系的黄身果蝇和灰身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亲本子代灰身雌性黄身雄性全是灰身黄身雌性灰身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A黄身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黄身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灰身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灰身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

6、显性基因D根据“灰身雌性黄身雄性子代全是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根据正反交的结果不一致,且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灰身的基因为B,黄身的基因为b,则题干两组的杂交组合为灰身雌性(XBXB)黄身雄性(XbY)灰身(XBXb、XBY)、黄身雌性(XbXb)灰身雄性(XBY)黄身雄性(XbY)、灰身雌性(XBXb),与题中信息一致,则假设成立,即灰身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黄身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7果蝇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为雄蝇翅正常、25%为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

7、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D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D若翅异常由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则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为雌性都为翅正常,雄性都为翅异常或雌雄都为翅正常。8果蝇的长翅基因(B)与残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R)与白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长翅白眼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4为残翅白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亲本长翅白眼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配子C翅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

8、翅亲本子代残翅应占1/4,因此亲本是杂合子,子代雄性全是白眼,因此亲本雌蝇是白眼纯合子,所以基因型是BbXrXr ,A正确;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亲本雄果蝇是红眼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不能产生含Xr的配子,C错误;亲本长翅白眼的基因型是BbXrXr,形成的配子基因型有bXr,D正确。9果蝇是遗传学的良好材料。现有果蝇某性状的纯种野生型雌、雄品系与纯种突变型雌、雄品系(均未交配过),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P突变型野生型 F1雌、雄相互交配 F2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80 82 76 77该性状仅受一对基因控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9、(1)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_。(2)从实验结果还可以推断突变型对野生型为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用B、b表示该基因,F1果蝇的基因型为_。(3)若要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断,可从F2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F2中表现型为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推断成立。解析(1)假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雌雄果蝇是杂合子,子二代果蝇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题图可知,该果蝇子二代果蝇的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是11,与假设矛盾,因此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设突变型对野生型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

10、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和XbY,那么F1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可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突变型雌果蝇(XBXB和XBXb)野生型雄果蝇(XbY)突变型雄果蝇(XBY)211,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符,因此突变型为隐性,可推断出F1基因型为XBXb、XbY。(3)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突变性状是隐性性状和子一代的基因型,如果假设成立,从F2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F2中表现型为野生型雌(XBXb)、雄(XBY)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11。答案(1)X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与结果不相符(2)隐性XBXb、XbY

11、(3)野生型雌、雄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1110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刚毛雌果蝇甲与刚毛雄果蝇乙交配,F1刚毛截毛3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中刚毛()刚毛()截毛()截毛()6721。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理由是_。(2)刚毛雌果蝇甲与刚毛雄果蝇乙交配,所得F1中刚毛个体为_(填“雌性”“雄性”或“雌性或雄性”)。(3)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4)等位基因B、b所在性染色体的情况有2种可能性,即_。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并判断等位基因B、b所在染色体的具体情况:_。(

12、注:不同时含B和b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解析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中雌雄的表现型比例存在差异,说明等位基因B、b位于性染色上。性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的2种情况为该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纯合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或XBY,纯合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两者杂交,若子代均为刚毛,则等位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刚毛均为雌性、截毛均为雄性,则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刚毛亲本均为刚毛果蝇,子代中出现截毛果蝇,说明截毛为隐性性状、刚毛为显性性状(合理即可)(2)雌性或雄性(3)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中雌雄的表

13、现型比例存在差异(合理即可)(4)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纯合刚毛雄果蝇与纯合截毛雌果蝇交配,若子代均为刚毛,则等位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刚毛均为雌性、截毛均为雄性,则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11将亲本果蝇放入3个饲养瓶中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分析正确的是()组别亲本F1甲瓶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雌雄果蝇均为直毛乙瓶直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雌果蝇均为直毛,雄果蝇均为分叉毛丙瓶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雌雄果蝇均一半直毛、一半分叉毛A甲、丙两瓶F1中直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不同B乙瓶的亲本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AaC甲瓶的F1自由

14、交配,F2中雄果蝇全为分叉毛D丙瓶的F1自由交配,F2雌果蝇中直毛占5/8答案D1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某个基因的纯合时导致受精卵死亡(注:只有Bb、XBXb视为杂合子)。现用一对果蝇杂交,F1共得到185只果蝇,其中雌果蝇122只。让F1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果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F1中一共有三种基因型C若致死基因为显性,则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D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则F2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10/11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致死对于雌雄数量的影响是相同的;若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

15、体上,亲本雄蝇存活,则子代雄蝇不会死亡,综合以上可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 XbY或XBXb XBY,若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两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 XbY,其后代共有XBXb、XbXb和XbY(XBY致死)三种基因型,且F1中雌性个体有两种表现型;若是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两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 XBY,其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和XBY(XbY致死),仍是共有三种基因型,且F1中雌性个体只有一种表现型,两种基因型,B正确、C错误。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则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让F1果蝇随机交配,F1雌性出现X

16、B的概率是3/4, Xb的概率是1/4,雄性出现XB的概率是1/2,Y的概率是1/2,因此F2中3/8XBY、1/8XbY(死亡)、3/8XBXB、1/8XBXb,因此F2种群XB基因的频率XB/ (XBXb) 10/11,D正确,故选C。13某植物的叶片表面积大小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A_XB_),表现为小叶;当只存在显性基因A时(A_XbXb、A_XbY),表现为中叶;当基因a纯合时(aa_ _),表现为大叶。现有两株小叶植株杂交,所得F1只有小叶和中叶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小叶雌株的基

17、因型是_。F1中中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2)请设计杂交实验来探究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实验思路:_。实验现象及结论:若子代植株_,则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_;若子代植株_,则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_。解析(1)依题意可知:小叶雌株(A_XBX)与小叶雄株(A_XBY)杂交,所得F1只有小叶(A_XBX或A_XBY)和中叶(A_XbXb或A_XbY)两种类型,说明双亲中,有一个亲本必含AA,另一亲本含有AA或Aa,而且雌性亲本必然含有Xb,进而推知:亲本小叶雌株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XBXbAAXBY或AaXBX

18、bAAXBY或AAXBXbAaXBY,F1中中叶植株(A_XbY)所占的比例是1A_1/4XbY1/4。(2)已知aa_ _表现为大叶。欲探究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还是AAXBY,可让亲本小叶雄株与多株大叶雌株杂交,观察子代植株叶表面积的大小。如果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则子代均为Aa_,不会出现大叶植株;如果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则子代约有1/2的植株为Aa_,约有1/2的植株为aa_ _,因此会出现大叶植株。答案(1)AAXBXb或AaXBXb1/4(2)用多株大叶雌株与亲本小叶雄株杂交,观察子代植株叶表面积的大小不出现大叶植株AAXBY出现大叶植株AaXB

19、Y14果蝇的长翅和短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B、b表示,长翅为显性性状),实验人员对雄果蝇体细胞中的基因B和b进行了绿色荧光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体细胞中均有4个绿色荧光点。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翅长短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_。(2)现有纯合的长翅和短翅雌、雄果蝇若干,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基因B和b的位置。实验方案:_。实验结果与结论:_。解析对雄果蝇体细胞中的基因B和b进行了绿色荧光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个绿色荧光点,说明翅长基因B或b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现有纯合的长翅和

20、短翅雌、雄果蝇若干,既现有果蝇的基因型为BB雌雄果蝇、bb雌雄果蝇或基因型为XBXB、XbXb 、XBYB、XbYb的果蝇,要判断B和b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的雌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F2果蝇的性状进行判断。答案(1)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2)方案一实验方案:选择纯合长翅雄蝇和纯合短翅雌蝇杂交得到F1,让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或观察F2中短翅果蝇的性别)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果蝇中长翅短翅31且翅的长短与性别无关(或短翅果蝇雌、雄均有),则B和b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中雄果蝇全部为长翅,雌果蝇长翅短翅11(或短翅果蝇全为雌性),则B和b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方案二实验方案:选择纯合长翅雌蝇和纯合短翅雄果蝇杂交得到F1,让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或观察F2中短翅果蝇的性别)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果蝇中长翅短翅31且翅的长短与性别无关(或短翅果蝇雌、雄均有),则B和b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中雌果蝇全部为长翅,雄果蝇长翅短翅11(或短翅果蝇全为雄性),则B和b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