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7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49505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7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7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7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7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目标要求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考点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叶片含有气体,上浮叶片下沉充满细胞间隙,叶片上浮。2实验变量分析(1)自变量的设置:光照强度是自变量,通过调整台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2)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观测单位时间内被抽去空气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或者是浮起相同数量的叶片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光合作用的强弱。3实验流程4实验结果分析光照越强,烧杯内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说明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5注意事项(1)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大于有氧呼

2、吸消耗的O2,释放氧气,使叶肉细胞间隙充满了气体,浮力增大,叶片上浮。(2)打孔时要避开大的叶脉,因为其中没有叶绿体,而且会延长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为确保溶液中CO2含量充足,小圆形叶片可以放入NaHCO3溶液中。考向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1(2023四川遂宁市高三模拟)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植物甲不进行光合作用Bc点时,植物甲和植物乙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样多Cd点时,主要是CO2浓度限制了植物乙光合速率的增大Db点时,植物乙的叶肉细胞中只

3、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产生ATP答案C解析光照强度为a点时,为植物甲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光照强度为c点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呼吸作用不同,因此植物甲和植物乙制造的有机物不一样,B错误;d点时植物乙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正确;光照强度为b点时,为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错误。2某实验小组为验证KHCO3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

4、甲、乙两组不同处理的实验,甲组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叶绿体悬液进行实验,乙组将等量植物幼苗叶片切割成1 mm2的叶小片进行实验,然后在适宜光照、20 恒温条件下用氧电极测量这两组植物的O2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无关变量为适宜光照、20 恒温条件BKHCO3浓度为0.05 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光合速率不同C由该实验可推断,随着KHCO3浓度的增大,叶小片的O2释放速率会一直增大D加入清水组的叶小片中无O2释放,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了答案D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以及对叶片

5、的处理方式,A错误;KHCO3浓度为0.05 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差速离心组测得的O2释放速率为总光合速率,而叶小片中测得的O2释放速率为净光合速率,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呼吸作用消耗O2,B错误。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1光照强度(1)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使暗反应中C3的还原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2)曲线解读项目生理过程气体交换生理状态模型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AB段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吸收O2、释放CO2B点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不

6、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点以后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3)应用: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2CO2浓度(1)原理:CO2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的形成。(2)曲线解读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B点和B点对应的CO2浓度都表示CO2饱和点。(3)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通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3温度(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制约暗反应。(2)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

7、低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4水分和矿质元素(1)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矿质元素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对光合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应用:施肥的同时,往往适当浇水,小麦的光合速率会更大,此时浇水的原因是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同时可以保证小麦吸收充足的水分,保证叶肉细胞中CO2的供应。(源于必修1 P106“拓展题”):下图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回答问题: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

8、原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大。10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此时温度很高,导致气孔开度减小,CO2无法进入叶片组织,致使光合作用暗反应受到限制。1417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断减弱。从图中可以看出,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依据本题提供的信息,提出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一些措施:可以利用温室大棚控制光照强度、温度的方式,如补光、遮阴、生炉子、喷淋降温等,提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5多因子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综合的。下面的曲线是科学家研究多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得到的结果。请分析回答:(1)这三

9、种研究的自变量分别是什么?提示光照强度、温度;光照强度、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2)图3的研究中,对温度条件的设定有何要求?为什么?提示需要保持在最适温度,这样可能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3)图1中P点光照强度下,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图2中P点温度条件下,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示提高CO2浓度;提高CO2浓度。(4)根据图1分析,在30 条件下,光照强度达到Q点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因素可能有哪些?提示光合色素的含量、空气中CO2浓度。(5)图1结果不足以说明30 是光合作用最适宜温度,为什么?如何改进实验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提示实验提供的温度条件

10、太少,需要在2040 之间增加温度梯度进行实验。(6)Q点之后,曲线会明显下降的是哪一个图?原因是什么?提示图2;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会下降,甚至失活。6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1)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如植物品种不同,以阴生植物、阳生植物为例(2)植物叶片的叶龄、叶绿素含量及酶(3)植物叶面积指数考向一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综合考查3(2023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高三期末)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某实验小组将长势及代谢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D点相比,B点对应条件下限制幼苗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BC点对应条件下,限制幼苗光合

11、速率的因素主要是施肥C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D合理密植能提高幼苗的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答案B解析B点光照强度为200 molm2s1,土壤含水量为60%,已施肥,D点光照强度为800 molm2s1,土壤含水量为60%,已施肥,因此光照强度是影响B点条件下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A正确;据图可知,C点和D点光照强度相同,而C点土壤含水量为20%,D点土壤含水量为60%,说明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B错误;不管光照强度是200 molm2s1,还是800 molm2s1,在土壤含水量为20%40%的条件下施肥和未施肥效果是一样的,而

12、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的条件下施肥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明显增加,即施肥效果明显,C正确;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提高产量,D正确。4下图是各种环境因素影响黑藻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t1前充CO2,则暗反应速率将显著提高Bt1t2,光反应速率显著提高而暗反应速率不变Ct3t4,叶绿体基质中NADPH的消耗速率提高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C5比值下降答案C解析Ot1,光照较弱,光合速率较慢,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若在t1前充CO2,则暗反应速率不会显著提高,A错误;t1t2,光反应速率显著提高,产生的NADPH和ATP增加,导致暗反

13、应速率也增加,B错误;t3t4,CO2浓度增加,叶绿体基质中生成的C3增加,消耗NADPH的速率提高,C正确;t4后短暂时间内,由于缺少光照,ATP和NADPH减少,还原C3的速率减慢,但短时间内C3继续生成,故叶绿体中C3/C5比值将上升,D错误。考向二光(CO2)补偿点、饱和点的移动问题5下图为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坐标图,当光合作用相关因素改变后,a、b、c点的移动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植物体缺Mg2,则对应的b点将向左移B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 和30 ,则温度由25 上升到30 时,对应的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C若原曲线代表阳生植物,则阴生植物对应的a

14、点、b点、c点将分别向上移、左移、左移D若实验时将光照由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则b点将向左移答案A解析若植物体缺Mg2,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更强光照条件,才能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故b点右移,A错误;温度由25 上升到30 时,呼吸速率上升,故a点下移;呼吸速率上升,光合速率下降,要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需要更强光照,故b点右移,B正确;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若实验时将光照由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上升,要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需要较弱光照即可,故b点将向左移,D正确。6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表示该植物处

15、于25 环境中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左移D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右移,c点上移答案C解析a点时光照强度为0,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b点时的光照强度为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正确;b点为光补偿点,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同等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只有更大光照强度的光才能使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b点将向右移,C错误;由于该植物光合作用和

16、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将温度由25 提高到30 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细胞呼吸强度增大,故代表细胞呼吸强度的a点上移,光补偿点b点右移,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值对应的c点上移,D正确。考向三农业生产中的应用7夏季大棚种植,人们经常在傍晚这样做:延长2小时人工照光;熄灯后要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半小时以上;关上门和通风口。对于上述做法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A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制造量B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C与时的状态相比,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增强D可积累棚内CO2浓度来抑制细胞呼吸,并对下一天的光合作用有利答案C

17、解析的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故与时的状态相比,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C错误。8在大棚栽培蔬菜过程中,不属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来增产的措施是()A适当提高光照强度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C适时增施有机肥D适时通风透气答案B解析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反应,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A不符合题意;夜间无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的目的是降低植物的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符合题意;适时增施有机肥、适时通风透气,都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C、D不符合题意。1(2022北京,2)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车前草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图。据图分

18、析不能得出() A低于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在一定的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可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CCO2浓度为200 LL1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小D10 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升高会持续提高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低于最适温度时,曲线呈上升趋势,所以,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A正确;由这三个曲线可以看出,当CO2浓度为200 LL1时,最适温度大约为30 ,当浓度为1 000 LL1时,曲线一直上升,我们并不能看出最适温度,所以,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会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B正确;CO2在200 LL1时,这个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幅度最小,所以,此时温

19、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最小,C正确;10 时,CO2浓度从200到370 LL1时,光合作用速率有明显的提高,但从370到1 000 LL1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小,所以当CO2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如果再提高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可能不变,D错误。2(2018江苏,18)下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答案D解析随着CO2浓度

20、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由于净光合速率最大时对应着一个温度,即最适温度,低于或高于此温度,净光合速率都将下降,所以无法确定在CO2浓度足够大时,甲、乙温度的高低,A错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存在最适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净光合速率减小,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应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由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相应光波长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存在峰值,不应呈现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状态,且光波长一定时,较高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不一定较高,C错误;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光强度足够强时,较高的CO2浓度下净光合速率较大,D正确。3(2022浙江6月选考,27

21、)通过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处理指标光饱和点(klx)光补偿点(lx)低于5 klx光合曲线的斜率(mg CO2dm2hr1klx1)叶绿素含量(mgdm2)单株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叶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果实光合产量(g干重)不遮阴405501.222.0918.923.258.25遮阴2小时355151.232.6618.843.058.21遮阴4小时305001.463.0316.643.056.13注:光补偿点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度。光合曲线指光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

22、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知,花生可适应弱光环境,原因是在遮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_,提高吸收光的能力;结合光饱和点的变化趋势,说明植株在较低光强度下也能达到最大的_;结合光补偿点的变化趋势,说明植株通过降低_,使其在较低的光强度下就开始了有机物的积累。根据表中_的指标可以判断,实验范围内,遮阴时间越长,植株利用弱光的效率越高。(2)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以_形式提供给各器官。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表明较长遮阴处理下,植株优先将光合产物分配至_中。(3)与不遮阴相比,两种遮阴处理的光合产量均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进行间种时,高秆作物一天内对花生的遮阴时间为_(A.4

23、小时),才能获得较高的花生产量。答案(1)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低于5 klx光合曲线的斜率(2)蔗糖叶(3)下降A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遮阴一段时间后,花生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在升高,提高了对光的吸收能力。光饱和点在下降,说明植株为适应低光强度条件,可在弱光条件下达到饱和点。光补偿点也在降低,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降的同时呼吸速率也在下降,以保证植物在较低的光强度下就能达到净光合大于0的积累效果。低于5 klx光合曲线的斜率体现弱光条件下与光合速率的提高幅度变化,在实验范围内随遮阴时间增长,光合速率提高幅度加快,故说明植物对弱光的利用效率变高。(2)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是以有机物(蔗糖)

24、形式储存并提供给各个器官。结合表中数据看出,较长(4小时)遮阴处理下,整株植物的光合产量下降,但叶片的光合产量没有明显下降,从比例上看反而有所上升,说明植株优先将光合产物分配给了叶。(3)与对照组相比,遮阴处理的两组光合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若将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间种,则应尽量减少其他作物对花生的遮阴时间,才能获得较高花生产量。4(2022湖北)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不同,研究证实高浓度臭氧(O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用某一高浓度O3连续处理甲、乙两种植物75天,在第55天、65天、75天

25、分别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注:曲线1:甲对照组,曲线2:乙对照组,曲线3:甲实验组,曲线4:乙实验组。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_。(3)从图3分析可得到两个结论:O3处理75天后,甲、乙两种植物的_,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_。(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

26、耐受力的关系,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若实验现象为_,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答案(1)增大(2)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3)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4)基因A过量表达与表达量下降时,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解析(1)限制光饱和点的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图1中,在高浓度O3处理期间,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大,出现了光饱和现象,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甲、乙植物的光饱和点会增大。(2)与图3相比,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

27、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表明高浓度臭氧处理甲的时间越短,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越小。(3)据图3可见,O3处理75天后,曲线3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1、曲线4净光合速率小于曲线2,即甲、乙两种植物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曲线4净光合速率比曲线3下降更大,即长时间高浓度O3对乙植物的影响大于甲植物,表明长时间高浓度臭氧对不同种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抑制效果有差异。(4)实验发现,处理75天后甲、乙植物中的基因A表达量都下降,为确定基因A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可以使乙植物中基因A过量表达,并用高浓度O3处理75天,比较基因A过量表

28、达与表达量下降时的净光合速率,若两种条件下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则说明基因A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一、易错辨析1光照强度只影响光反应,不影响暗反应()2只要有光照,植物就能正常生长()3镁可以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反应()4水分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光合作用()5整株植物处于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二、填空默写1参照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完成特殊点(段)对应的气体交换情况。2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施肥时,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答出

29、1点即可)。3请分析下图中限制P点和Q点光合速率的因素上述图1、2、3中的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达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答案B解析黑暗条件下,细胞只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

30、耗氧气产生的CO2扩散至细胞外,因此增大、减小,A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即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增大、减小,B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保持不变,C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减小、增大,D正确。2(2023陕西宝鸡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速率B“六月盖被,没有谷米”说明水稻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C“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植物“夏长”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温度D“合理施肥,粮食满囤”表明植物可直接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营养答案D解析“六月

31、盖被,没有谷米”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夏长”主要是因为夏季的光照、温度条件比较适宜作物生长,C正确;植物通过根吸收无机盐,并不能直接吸收有机营养,D错误。3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菠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与暗反应有关B此实验中CO2浓度是无关变量,各组间需保持一致和稳定C温度为40 ,光照为1 500 lx条件下菠菜光合速率为6 molm2s1D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答案A解析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光反应、暗反应均有关,A错误。4将桑树和大豆分

32、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D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答案C解析呼吸强度可用图中与y轴的交点表示,间作时两种植物图像中与y轴的交点都发生了改变,A错误;与单作相比,间作时大豆的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减小,B错误;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用图中与x轴的交点表示,由图可知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

33、物时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C正确;间作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提高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错误。5红松(阳生)和人参(阴生)均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植物。如图为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人参干重不变,红松干重减少B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限制红松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C光照强度为c时,红松和人参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若适当增加土壤中无机盐镁的含量,一段时间后B植物的a点左移答案D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对于人参(B)而言,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为1,白

34、天12小时没有积累有机物,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一昼夜干重减少,A错误;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限制红松(A)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仍然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限制其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才是CO2浓度,B错误;阴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更低,光照强度为c时,二者的P/R值相同,但呼吸速率不同,故净光合速率不同,C错误;对于人参(B)而言,a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为1,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若适当增加土壤中无机盐镁的含量,B植物合成叶绿素增多,达到光补偿点需要的光照强度变小,故一段时间后B植物的a点左移,D正确。6(2023河南驻马店市高三期末)下图

35、一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图二表示将植物甲置于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若种植密度过大,则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植物乙B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水的光解为其细胞代谢提供O2和HC若图二中光照强度由d点升高至e点,则短时间内ATP/ADP的值会增大D与图二中的e点相比,限制f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答案A解析甲、乙两种植物中,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更低,对光的需求少,更适合光线弱的环境,而植物甲对光的需求多,过度密植时,植物甲受影响更大,A错误;光合作用中水的光

36、解会释放2,产生H,2可参与有氧呼吸,H可供暗反应利用,B正确;当光照强度由d点升高至e点时,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增多,消耗的ADP增多,所以,细胞内ATP增多,ADP减少,ATP/ADP的值会增大,C正确;图二中的e点与f点在同等的光照强度下,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且光合作用强,说明与图二中的e点相比,限制f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D正确。7取生长旺盛的天竺葵叶片,用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并抽取叶片细胞内空气,均分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记录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结果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YZ段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光

37、照强度BY点比X点细胞内的C5含量高CZ点后曲线上行,可能是叶片细胞失水,代谢受影响导致DY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B解析YZ段平缓,说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则限制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A正确;与X点相比,Y点CO2浓度较高, CO2的固定加快,则Y点细胞内的C5含量低,B错误;Z点后光照不变,CO2浓度高,而曲线上行,说明光合作用减弱,原因可能是叶片细胞失水,代谢受影响导致,C正确;Y点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则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正确。8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

38、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等于P时,突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突变型的叶肉细胞内H和C5含量都减少B光照强度等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大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突变型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照下生活答案B解析图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呼吸速率相等,P点时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突变型与野生型暗反应强度的大小相等,B错误。9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

39、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最适宜在林下套种的品种是S2,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S3B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可能产生了过剩的H和ATPC在原光饱点的光强下,影响S3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D光强为100 molm2s1时,S1叶肉细胞会释放出O2答案C解析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在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影响S3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不是CO2浓度,C错误。10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

40、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答案D解析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净光合速率)相等,均大于0,D错误。11(2023宁夏银川高三检测)下图表示在最适CO2浓度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紫罗兰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已知OT3段为最适温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实验过程中给紫罗兰提供14CO2,14C3先于14C5出现B由适宜光照变为较低光照时,短时间内C3与C5的含量比值将减小C若T3时刻改为降低温度,之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图中大致相同DT2时刻后,叶绿体中ATP与ADP相互转化

41、的速率加快答案B解析若实验过程中给紫罗兰提供14CO2,首先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14C3,随后被还原的14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14C5,A正确;由适宜光照变为较低光照时,短时间内C3含量增多,C5的含量减少,故C3与C5比值将增加,B错误;已知OT3段为最适温度,若T3时刻改为降低温度,酶活性降低,之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图中大致相同,C正确;T2时刻后,给予适宜光照,光合作用增强,叶绿体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加快,D正确。12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

42、数量B图乙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ATP的生成量多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图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走势将稳定不变答案D解析图甲a点在外界各种因素最适情况下,光合速率受到限制,可能是内因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限,A正确;图乙中与c点相比,d点光照强度较大,故光反应较强,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ATP的生成量多,B正确;图中M、N点限制因素是横坐标光照强度,P点限制因素是温度,C正确;图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受酶活性下降等因素影响,曲线趋势将下降,D错误。二、非选择题13为提高作物产量,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光合作用的研究。研究人员以水稻、大豆、花生、甘薯

43、、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 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 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 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作物固定CO2的场所是_。乙组和甲组相比,光合作用速率变大,但作物光合作用速率并未随着CO2浓度的倍增而倍增,此时限制因素可能是暗反应中_(填两点)。(2)图1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有人推测可能是因为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而降低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_,因此会表现出比大气CO2浓度下更低的光合速率。(3)图1实验的结论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