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441124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1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孟子〉三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23课《〈孟子〉三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孟子〉三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孟子〉三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子三章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思想家、教育家,是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孟轲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一、识其人论 语大 学中 庸孟 子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学习目标: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二、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三、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诵其文 通其意内容理解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一、诵其文得道多助,失道

2、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诵其文 通其意内容理解文言词句闯关图谈心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

3、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中心论点二、通其意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方圆三里的内城。古义:外城。今义:姓围句首发语词这七七里之里之郭郭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译

4、: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粮食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古义:离开。今义:到坚固精良。利:精良。充足故曰:域民不以 封 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翻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限制,这里指使.定居下来。凭,靠巩固国防

5、震慑,树立威望划定边疆界限山河险要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少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助之 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如果作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到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通“叛”,背叛。归顺,服从能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或者取得胜利诵其文 通其意理其思解其意闯关图主旨理解三、理其思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举例论

6、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议论文结构引论结论本论比喻论证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或材料作者的观点或看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了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用两个“不如”强调出了人和是最重要的,说明各种因素都不如“人和”这一因素,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其他客观因素,而是人。1、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找一找是什么?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用两个例子来证明论点。首先举出了包围起来攻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小城,却“不胜”的事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举一个战例,说明即使在“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等“地利”的情况下,有人却“委而去之”,进一步证明了“地利不

7、如人和”。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故曰”的意思是“所以说”,既对上文中的论述做出了总结,又引出下文议论。下文中的议论由战争推到了治国,用三个否定的排比句,推出要想得到“人和”必须先“得道”,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故曰”一词有什么作用?下文的议论又有什么作用?战战争争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治治国国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类类比比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诵其文 通其意理其思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4、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

8、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主张?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孟子其文:排比铺陈对比鲜明句式工整气势磅礴说理透彻5、本文在论证上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论证特点和语言特色。逐层论证,逐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逐层论证,环环相扣,有非常强的逻辑性。议论中用了排比、对比的手法。三个否定的排比句,

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句式工整。“多助”与“寡助”的鲜明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也使文章气势磅礴,结构工整严谨。诵其文 通其意理其思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6、请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哪些启示?示例一:“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要有团结意识,合作意识。示例二:不仅在战争中“人和”很重要,其他领域,如治国、治家也需要“人和”。这样才能达到“国昌盛”、“家兴旺”的效果。什么是丈夫?赤子:刚出生的婴儿。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两至三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下:“孩提之童。”始龀:六至七岁,孩子开始

10、换牙的时候。垂髫:八至九岁的孩子。总角:十三、十四岁的孩子。束发:男子十五岁。及笄:女子十五岁。丈夫:男子二十岁之后。何谓大丈夫?大丈夫顶天立地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丈夫学习目标: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二、体会本文说理的特点。三、理解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资料通其意内容理解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资料一:纵横家及其代表人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张仪、公孙衍、苏秦、乐毅、范睢、邹忌、毛遂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一、理资料资料二:对纵横家的评价 他们凭他们

11、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朱自清经典常谈资料三:景春其人昭明文选七发八首(卷第三十四):“景春佐酒,杜连理音。”译文:景春来调理酒,杜连来搭配琴音。(景春为孟子的弟子,杜连为伯牙之师)刘熙曰:“景春,孟子时人为纵横之术者。”理资料诵其文内容理解解

12、其意闯关图谈心得 景春曰:“公孙衍(y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qi)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y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二、诵其文富贵不能淫理资料 诵其文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三、解其意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

13、居而天下熄。”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真正、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曰:“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这怎么,哪里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父亲给予训导。命,教导、教诲。告诫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谨慎这里指丈夫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14、?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男子举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顺从准则、标准喻指仁喻指礼喻指义遵循实现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以顺从为常法,是妇

15、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服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理资料 诵其文解其意闯关图理其思7、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敬仰、崇拜、仰慕。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8、景春为什么称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请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总

16、结。景春是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的。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战争的纵横家,他们位高权重,崇尚强权,令人望而生畏。9、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是如何反驳的?首先,用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否定景春的观点;接着,直接批驳,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不能称为大丈夫,他们的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最后,正面立论:从三个方面提出“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景春(问):大丈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答):批驳以顺为正,妾妇之道提出观点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讲仁德,守礼法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坚守原则

17、富贵贫贱威武不能淫不能移不能屈外部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大丈夫的标准10、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和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接下来的“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补充,因此置于最后。1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要合乎礼仪之道,要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之间,

18、其本质是对内心仁、义、礼的坚守;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理资料 诵其文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品其言11、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富贵不能淫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示例一:“居天下知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了极致。示例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列举了大丈夫面对三种境遇时的表现,三个“不能”语气坚定,铿锵有力,形成一种刚毅之气。理资料 诵其文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品其言

19、1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1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

20、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走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寻找答案。学习目标: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二、在研读、品味中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把握文章的结构三、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灭亡的道理。诵其文 通其意内容理解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qun)亩之中,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x)/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ng)

21、乏/其身,行/拂(ff)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n)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诵其文诵其文 通其意内容理解文言词句闯关图谈心得二、解其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兴起,指被任用 田地 选拔,任用 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再用杵(chch)夯()夯(hnghng)实。)实。筑:捣土用的杵筑:捣土用的杵 狱官 集市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

22、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舜从田地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下达,交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责任,使命 这使.困苦 感情,意志 使.劳累 使.饥饿 躯体 财资缺乏 违背 扰乱 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 同“增”,增加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

23、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13、文章列举的六位古代贤能之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阐明了什么道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共同的特点人物出身卑微,历经苦难磨练,都被提拔任用,最终都有所作为。阐明的道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即“生于忧患”表达效果列举六个人物事例,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连举六个事例,构成排比,使文章气势磅礴,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1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需要经受哪几方面的磨练?目的:动

24、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思想2.生活3.行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常常 人恒 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犯错误 困惑 同“横”,梗塞,不顺 思虑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验,表现 脸色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人恒 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国内 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拂:同拂:同拂:同“弼弼弼弼”,辅,

25、辅,辅,辅佐。佐。佐。佐。在国外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势力、地位相当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个人主观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磨难、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15、除了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还有哪些因除了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还有哪些因素造就人才?素造就人才?16、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孟子认为一

26、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国内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17、试分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试分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磨难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然后从反面深入论证国家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和外患就会灭亡的道理;最后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诵其文 通其意解其意闯关图谈心得18、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什么?素是什么?客观因素: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说明只有经过艰苦

27、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人要成才,还要经受思想斗争的折磨,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19、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的的?(全文的论证思路)?(全文的论证思路)作者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方面论证。首先连续列举六个人物事例事例,从个人角度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这一观点;然后从正面论述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又从国家角度强调没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会导致国家灭亡。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诵其文 通其意解其意闯关图拓展延伸20、孟子的散

28、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孟子的散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生于忧患,死于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举例分析。安乐中举例分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21、请列举一两个事例证明请列举一两个事例证明“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这个观点。这个观点。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了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22、学完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居安要思危身处逆境要不气馁正确对待生活中各种磨难、挫折;一路有你不胜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