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考点2 可遗传变异与育种-讲义(通用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33841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考点2 可遗传变异与育种-讲义(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考点2 可遗传变异与育种-讲义(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考点2 可遗传变异与育种-讲义(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考点2 可遗传变异与育种-讲义(通用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二可遗传变异与育种1突破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2“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3界定“三倍体”与“三体”4几种常考类型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5育种方式及原理辨析(1)诱变育种原理 (2)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关系(3)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6准确选取育种方案(1)关注“三最”定方向最简便侧重于技术操作,杂交育种操作最简便。 最快侧重于育种时间,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最准确侧重于目标精准度,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2)依据目标选方案育种目标育种方案集中双亲优良性状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对原品系实施“定向”改变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无中生有)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获得理想性状) 使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多倍体育种1(2021北京,7)研究者拟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将簇毛麦(2n14)的优良性状导入普通小麦(2n42)中。用簇毛麦花粉给数以千计的小麦小花授粉,10天后只发现两个杂种幼胚,将其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含28条染色体的大量杂种植株。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簇毛麦与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培养过程中幼胚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C杂种植株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正常联会D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后能产生可育植株答案C2(2021湖南,15)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

3、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B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C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D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答案C解析LDL受体缺失,则LDL不能将胆固醇运进细胞,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A正确;由

4、于密码子的简并性,PCSK9基因的某些突变不一定会导致PCSK9蛋白活性发生改变,则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B正确;引起PCSK9蛋白活性增强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数量减少,使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升高,C错误;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则apoB100蛋白减少,与血浆中胆固醇结合形成LDL减少,进而被运进细胞的胆固醇减少,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D正确。思维延伸判断与填充(1)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经典高考题)()(2)经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则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经典高考题)()(3)

5、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则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经典高考题)()(4)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2020天津,7)()(5)高等植物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020全国,4)()(6)(2020全国,32)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无同源染

6、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7)(2020全国,32)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子),甲的表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题组一变异的类型辨析及实验探究1(2021武汉模拟)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几种配子。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乙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7、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丙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D丁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甲形成过程中,在减数分裂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未分离,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a和b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而丙中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原因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丁的变异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2(20

8、21日照一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正常的染色体容易断裂,若断裂发生于染色体的两个末端,那么断裂下来的两个片段彼此可以粘合成无着丝粒片段,而带着丝粒的部分可通过两断端的粘合形成环状染色体(如图)。不带着丝粒的片段往往消失,而带着丝粒的部分能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已知基因型为Aa的细胞中含有一条环状染色体,下列关于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考虑其他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间期时可形成两条环状染色单体B其子细胞中可能不含有环状染色体C其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D其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答案B3某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纯合野生型红眼昆虫进行多次射线处理,得到

9、两种单基因隐性突变品系: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这两种突变品系均表现为白眼,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的突变基因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还是由不同对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请写出实验方案,并得出实验结果及结论。(1)实验方案:_。(2)实验结果及结论:_。答案(1)让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的昆虫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2)若后代都表现为白眼,则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若后代中出现红眼昆虫,则是由不同对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技法链接变异类型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模板题组二育种原理辨析及方案设计4科研人员以不耐盐的小麦组织细胞为原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10、耐盐小麦植株突变体(甲)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耐盐小麦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X为愈伤组织,该细胞分裂旺盛,更易发生基因突变CMRS选择培养基中可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以筛选耐盐植株D培育获得的耐盐小麦植株的耐盐性状都可以稳定遗传答案D解析若控制耐盐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则培育获得的耐盐小麦植株的耐盐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D错误。5(2021湛江一模)三交法是指三个品种间的杂交,即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F1杂种与另一亲本杂交,可表示为(AB)C。已知A品种玉米具有抗大斑病性状(TT),B品种玉米具有耐密性状(dd),C品种玉米具有早熟性状(ee),三种性状

11、是独立遗传的且A、B、C均为纯合子。为培育具有上述三种优良性状的纯合玉米新品种,理论上分析,下列育种思路正确的是()A(AB)C,F2均具有耐密、早熟性状B(AC)B,F2约有1/8的植株属于目标品种C(AC)B与(BC)A得到的子代均须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目标品种D抗大斑病耐密新品种的选育,只需要在高密度下种植并选育即可答案C解析品种A与B杂交,F1为TtDdEE,F1与C品种ttDDee杂交,F2不具有耐密(dd)、早熟(ee)的性状,A错误;品种A与C杂交,F1为TtDDEe,F1与B品种ttddEE杂交,F2中为抗病耐密早熟的纯合子(TTddee)的概率为0,B错误;(AC)B与(BC)A

12、得到的子代中有同时具有T、d、e三种优良性状基因的个体,但为杂合子,因此需要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目标品种,C正确;选育抗病耐密的新品种时,只在高密度下种植并选育,只能得到表型为耐密的个体,无法选育抗病的个体,D错误。6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1)第一步:_。(2)第二步:以基因型为_的茄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AaTt)。(3)第三步:_(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用遗传图解结合文字说明)。答案(1)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AATT的子代(2)aatt与AATT(3)F1自交得F2,从F2中选出表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并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纯合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遗传图解如下规律技巧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