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2选择题提速练(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32900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2选择题提速练(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2选择题提速练(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2选择题提速练(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2选择题提速练(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豌豆的黄子叶(A)对绿子叶(a)为显性,将一批黄子叶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繁殖收获后发现子一代中黄子叶绿子叶111,若各种基因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豌豆的黄子叶和绿子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亲代中基因型为AA的种子数是Aa种子数的3倍C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之比为921D若将收获的种子种下,则子二代中绿子叶豌豆的比例为1/12答案C解析豌豆的黄子叶和绿子叶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将一批黄子叶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繁殖(自交),收获后发现子代中黄子叶绿子叶111,各种基因型的豌豆繁

2、殖率相同,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所以假设Aa所占比例为x,则1/4x1/12,故x1/3,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之比为AAAa21,B错误;子一代中Aa和aa是亲代中Aa自交而来的,子一代中aa个体占1/12,那么Aa个体应占2/12,进而推算出AA占11/122/129/12,即AAAaaa921,C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若将收获的种子种下,子二代中绿子叶豌豆的比例为1/122/121/41/8,D错误。2雌性杂合玳瑁猫的毛皮上有黑色和黄色随机镶嵌的斑块,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黑色)和b(黄色)控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正常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随机

3、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细胞中这条X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产生配子时又恢复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正交和反交出现玳瑁猫的概率不同B玳瑁雌猫的子代雄猫中黑色和黄色两种毛色大约各占一半C若偶然出现黑黄相间的雄性玳瑁猫,则其基因型可能是XBXbYD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导致转录过程受阻答案A解析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正交和反交出现玳瑁猫的概率相同,都是1/2,A错误;控制毛色的基因B和b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雌性玳瑁猫的基因型是XBXb,那么它的子代雄性XBY和XbY的比例是11,表型及比例为黑黄11,B正确;若偶然出现黑黄

4、相间的雄性玳瑁猫(XBXbY)可能是由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C正确;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转录,所以基因不能表达,D正确。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时,出现了非正常分离比现象。下列原因分析相关度最小的是()A选作亲本的个体中混入了杂合子B收集和分析的样本数量不够多C做了正交实验而未做反交实验D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有差异答案C解析孟德尔选用纯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若选作亲本的个体中混入了杂合子,会出现非正常分离比现象,A不符合题意;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根据对F2大量子代的统计学分析,发现了规律性的分

5、离比,若收集和分析的样本数量不够多,会出现非正常分离比现象,B不符合题意;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相同的,若只做了正交实验而未做反交实验,不会导致非正常分离比现象的出现,C符合题意;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正常分离比的必需条件之一,若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有差异,会导致非正常分离比现象的出现,D不符合题意。4囊性纤维化的诊断阵列是表面结合有单链DNA探针的特殊滤纸(其中“0”处放置正常基因的探针,“110”处放置不同突变基因的探针)。将#1#3 待测个体 DNA 用有色分子标记,然后将诊断阵列浸泡在溶解有单链标记DNA 的溶液中,检测结果如

6、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诊断阵列可应用于产前诊断中染色体的筛查B若#2与#3婚配,则后代携有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00%C诊断阵列上放置不同病毒的基因探针可诊断人体感染病毒的遗传物质类型D将标记的待测双链DNA 分子直接与诊断阵列混合后即可完成诊断答案B解析囊性纤维化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所以诊断阵列不能用于产前诊断中染色体的筛查,A错误;由分析可知,假设相关基因为A、a,#2的基因型是Aa4,#3的基因型是a2a5,则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a5、a2a4、a4a5,即携有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00%,B正确;若将诊断阵列上放置不同病毒的基因探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诊断病毒的类型,但是不

7、能诊断病毒的遗传物质类型,即不能诊断出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C错误;DNA分子杂交的原理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单链DNA探针特异性的结合,所以要将待测双链DNA分子加热,形成单链DNA分子才可以与诊断阵列混合后完成诊断,D错误。5先天性肌强直病有AD和AR两种遗传方式,AD由基因A显性突变成A1引起,AR由基因A隐性突变成a引起。下图是某一先天性肌强直病家系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1、A、a的显隐性关系为A1Aa,该家系最可能是AD病B据系谱图可推断2号个体不可能含有AR病的致病基因C若该家系患者为AR病,则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若父母表型均正常的患者与5婚配,

8、则子代不一定患病答案B解析AD由基因A显性突变成A1引起,AR由基因A隐性突变成a引起,因此A1、A、a的显隐性关系为A1Aa,该家族遗传病表现为代代相传,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所以该家系最可能是AD病,A正确;假设AD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2生出的 2一定为患者,与系谱图不符,则推测A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者假设AR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生出的3一定正常,与系谱图不符,因此,推测AD病和AR病同为常染色体遗传病。该系谱图中代代患病,无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都成立,故不能确定该病患病类型是AD型,还是AR型,若为AR病,则 2号个体含有AR病的致病基

9、因,B错误,C正确;由于6表现正常,因此5是杂合子(A1A),与一父母表型均正常的患者(父母正常,子代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该患者是女性纯合子,基因型为aa)婚配,子代基因型为Aa时不患病,即子代可能不患病,D正确。6番茄(2n24)是二倍体植物,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将缺刻叶红果植株与马铃薯叶黄果植株杂交,F1中的缺刻叶红果自交,F2的表型为缺刻叶红果缺刻叶黄果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1814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缺刻叶为显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存在致死

10、现象B控制果实颜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将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4/9的株系F3的表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D若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Dd的植株A,作为父本与正常的马铃薯叶植株进行测交,F1全为马铃薯叶,则说明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异常答案B解析由分析可知,F1缺刻叶自交后代出现马铃薯叶,说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且后代缺刻叶马铃薯叶21,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A正确;由分析可知,F1红果自交后代中红果黄果97,说明果实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

11、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由分析可知,假设控制果实颜色相关基因为A/a、B/b,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_dd,分别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四种基因型,比例为1224,自交后单株收获各个基因型植株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可形成4类株系,理论上AABBdd形成的株系占1/9,F3表型及其数量比全为马铃薯叶红果,AABbdd形成的株系占2/9,F3表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AaBBdd形成的株系占2/9,F3表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AaBbdd形成的株系占

12、4/9,F3表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97,故所有株系中,有4/9(2/92/94/9)的株系F3的表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31,C正确;若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Dd的植株A,作为父本与正常的马铃薯叶植株进行测交,理论上植株A可产生2种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11,F1中表型及比例为缺刻叶(Dd)马铃薯叶(dd)11,现F1全为马铃薯叶,推测Dd植株产生含D的精子不能正常受精,其原因可能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异常,D正确。7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

13、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1),然后对1、2、3、2的这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条带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C对 1的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所得的条带应该是和D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4与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答案B解析3号和4号个体不患甲病,而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3),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图中 1、1、4、1是乙病患者,结合 1的电泳条带可知,是两种病的致病基因,3患甲病

14、,对比1的电泳条带可知,为甲病致病基因,为乙病的致病基因,根据4患乙病, 2未患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2不患甲病而3患甲病,因此电泳带谱中,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图中2、3和2均不患乙病,因此条带表示乙病的显性致病基因,B正确;由图可知,两病皆患的 1的带谱含有的条带为和,3患甲病,说明条带为甲病致病基因(假设用a表示),则条带为乙病致病基因(假设用XB表示),则为不患乙病的正常基因(用Xb表示),所以可推知为不患甲病的正常基因(用A表示),根据电泳图可知,2基因型为AAXbY,1基因型为AaXBXb,所以 1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故电泳条带为或 ,C错误;

15、就甲病而言,4、1均未患甲病,但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为杂合子;就乙病而言,4的儿子2未患病,则4为杂合子,1的母亲2正常,则1为杂合子,因此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4与1的基因型相同,概率为1,D错误。8某患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遗传系谱图如图1,与该病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图中序号只标注出该家族的部分成员。研究发现与该病相关的基因片段包含260 bp(bp代表碱基对),获取该家族中的几位家庭成员的基因,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BstU进行切割并电泳,电泳图谱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出现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B2、7、10的细胞中与控制该病有关的基因

16、不能被 BstU切割C在该家系中可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规律,若调査发病率则会偏大D若10与11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答案A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图2可知,患者10的基因片段(a)包含260 bp,与表现正常的11(A)含有一样数量的碱基对(16991),故致病基因的出现不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应该是替换导致,A错误;2、7、10都患病,但其被BstU切割后的DNA只有一种类型,说明2、7、10的细胞中与控制该病有关的基因不能被BstU切割,B正确;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规律可以在该家系中调查,但是调查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如果在该家系

17、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则会偏大,C正确;由11的凝胶电泳图可知,11只有一种类型的DNA,且其不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而10患病,基因型为aa,故10与11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D正确。9有甲、乙两种人类遗传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如图为某家族系谱图,系谱中6号个体无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5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C7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D若8号与9号个体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7/32答案A解析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个体无致病基因,其基

18、因型为aaXBY,则可推知10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Y,所以5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B错误;4号个体基因型为A_XbY,3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所以7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C错误;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可推知8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Y,而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AaXBXb或者1/2AaXBXB,若8号与9号个体婚配,生出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1/21/43/47/32,则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7/3225/32,D错误。10某品系果蝇号染色体上含展翅基因D的大片段发生倒位,抑制整条染色体的互换,展翅对正常翅为显性

19、,且DD纯合致死。另一品系果蝇的号染色体上有黏胶眼基因Gl,黏胶眼对正常眼为显性,且GlGl纯合致死。下图是两品系果蝇的杂交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的倒位改变了D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B子代展翅正常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展翅正常眼果蝇占1/3C子代展翅黏胶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均为展翅黏胶眼果蝇D根据本实验能够证明杂交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互换答案C解析倒位改变了D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但并没有改变D基因本身,A错误;子代展翅正常眼(D)果蝇可产生D、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致死)D121,除去致死个体,后代展翅正常眼(D)果蝇占2/3,B错误;子代展翅黏胶眼(DGl)果蝇可产生D、Gl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致死)DGlGlGl(致死)121,除去致死个体,后代只有展翅黏胶眼果蝇,C正确;本实验看不出是否可以发生互换,只能说明本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发生互换,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