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32235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检测(三十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位于河北省中部的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使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2006年起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已连续出现。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捕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大鸨种群密度一般可采用标记重捕法B水域生态修复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大鸨在白洋淀生态系统至少占有4个营养级D植食性昆虫同化的能量可高达植物同化量的20%D解析:大鸨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适于采用标记

2、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水域生态修复是从存在生物繁殖体开始的,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根据题目信息,大鸨所处的食物链至少包括:植物大鸨;植物植食性昆虫大鸨;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大鸨;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大鸨;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大鸨,至少占有4个营养级,C正确。由于输入某营养级的能量最高有20%流到下一营养级,而第二营养级除植食性昆虫外还有大鸨及其他生物,所以植食性昆虫同化的能量一定小于植物同化量的20%,D错误。2(2022江苏南通三模)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形成了垂直落差30 m的人工消涨带,冬季水位175 m左右,夏季水位145 m左右。研究发现人工消涨带的植被与蓄水之前相比

3、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复杂了B出现了原来没有的新的物种C生存下来的植物不耐旱D淹水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解析:蓄水后部分地区被水淹没,生物种类可能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A错误;人工消涨带这一特殊环境中可能出现原来没有的新的物种,B正确;人工消涨带环境中夏季生存的植物可能是耐旱的,C错误;淹水后的演替在一定土壤、植被的基础上进行,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3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

4、统中属于生产者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最高D河虾与水蚤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解析:小球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错误。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四两个营养级,鱼甲处于第三、四、五三个营养级,因此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鱼甲,C错误。河虾以水蚤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河虾和水蚤都能以小球藻为食,二者又有种间竞争关系,D正确。4(2022湖南衡阳三模)下图是夏季某温带落叶林中,一个淡水池塘不同水深处测得的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固定量呼吸量)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池

5、塘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垂直结构B固定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处植物长势最好D净初级生产量大小只与光照强度大小有关D解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净初级生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而光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由此推测该池塘群落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垂直结构,A正确;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被生态系统里所有的生产者固定的能量,B正确;净初级生产量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可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处净初级生产量最高,此处植物长势最好,C正确;净初级生产量大小不只与光照强度大小有关,还与能量利用率等有关,D错误。5(2

6、022天津宝坻三模)红火蚁食性杂,能够以多种动物、植物及腐肉为食,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破坏力强。研究发现,蚤蝇可在红火蚁体内产卵,其幼虫可使红火蚁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红火蚁与蚤蝇的捕食关系是通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建立起来的B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入侵红火蚁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C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D红火蚁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解析:“蚤蝇可在红火蚁体内产卵,幼虫令红火蚁死亡”,说明红火蚁与蚤蝇之间为寄生关系,A错误;因红火蚁活动能力弱且个体较小,一般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B错误;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直接

7、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是影响红火蚁种群数量的间接因素,C错误;据题干信息“红火蚁食性杂,能够以多种动物、植物及腐肉为食”,说明红火蚁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其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6(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细叶榕的种子被鸟吃掉后随同鸟的粪便一起排出,落在红壳松的树干或枝丫处后,种子就会萌发生根,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之后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缠绕在红壳松上,依靠红壳松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光照,最终将红壳松缠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叶榕借助红壳松争夺更多的光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细叶榕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种间竞争C鸟粪便

8、中的能量会随着分解者的作用再次进入植物体D红壳松被细叶榕缠死后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物质循环C解析:细叶榕借助红壳松争夺更多的光照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细叶榕可以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生产者,同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所以是消费者,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种间竞争(竞争光照等),B正确;鸟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但不能被植物体利用,也就没有进入植物体,C错误;消费者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所以红壳松被细叶榕缠死后分解,自身物质会被分解者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物质循环,D正确。7(2022湖北襄阳模拟)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生物均

9、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此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B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的种类是海星和荔枝螺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增加D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成为优势种,进而导致石鳖、石槭数量减少C解析:题图中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A正确;题图中海星和荔枝螺都以藤壶为食,二者有种间竞争关系,同时海星以荔枝螺为食,所以二者又有捕食关系,B正确;题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

10、种类生物所占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海星全部死亡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成为优势种,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D正确。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中的所有能量B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平均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7%C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的能量输出均为三条途径D消费者的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B解析:A中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呼吸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不会被分解者利用,A错误;图中

11、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 80016 000100%11.25%、2501 80013.9%、40250100%16%,平均值约为13.7%,B正确;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的能量输出途径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级消费者不含此项)、流向分解者,C错误;消费者的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少,D错误。9(2022河南郑州模拟)茶树菇味道鲜美,常野生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C套种技术可以

12、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D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A解析: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B错误;茶树菇属于分解者,不能直接利用阳光,C错误;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传递效率,D错误。1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其中P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代表未被利用的能量,C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等于A1、A2、A3之和B若该生态系统一年内干物质总量基本不变,则其抵抗力稳

13、定性也不变C图中B1C1D1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储存在植物体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2C2D2)/D1100%C解析:P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所以P大于A1、A2、A3之和,A错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中干物质总量不变,无法体现出上述情况的变化,B错误。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根据题目信息及图中所示

14、能量分配关系,B1C1D1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储存在植物体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它们同化量的比值,因此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D1/P100%即D1/(A1B1C1D1)100%,D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22北京卷)北极圈附近的A群岛由众多生态环境相似的岛屿组成,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极狐被引入到一些岛屿上定居。几十年后发现,无北极狐岛(W岛)的植物群落无明显变化,而有北极狐岛(Y岛)上较高的草本植物明显减少,苔藓增加。为分析北极狐的引入是否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生态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Y岛的生态系统由岛

15、上所有的生物与_共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_。(2)研究者调查了若干Y岛和W岛的海鸟密度,统计结果如图。由图可知,Y岛上的海鸟密度比W岛_。(3)进一步调查发现,Y岛上单位面积的植物干重及土壤氮、磷含量均低于W岛。研究者选择Y岛上的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施肥实验证明了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所致。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4)综上所述,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北极狐的引入导致的植物群落变化。A岛屿土壤肥力降低B北极狐捕食海鸟C土壤中的鸟粪减少D海鸟数量减少北极狐引入并定居_植物群落变化解析:(1)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消费者。(2)由题图可知,Y岛的海鸟种群密度低于W岛。(3)为验证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否由土壤肥力低所致,需对Y岛植物进行适量施肥,观察Y岛植物干重是否恢复,如果有所恢复说明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导致的。(4)由此推断,Y岛植物干重之所以低,是因为北极狐的引入定居,海鸟被北极狐捕食,导致海鸟数目下降,进而使得土壤中的鸟粪减少,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2)低(3)在Y岛选择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适量施肥实验后发现Y岛植物干重有所恢复,与W岛差异不显著(4)BD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