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32084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36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检测(三十六)(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艺术不只存在于纸笔之间,我们可以用培养皿当纸,接种环当笔,各种形态、颜色的细菌和真菌当颜料,画出别具风格的作品。如在下列作品培养过程中,白色霉菌带有毛茸茸的感觉,可描绘大熊猫的皮毛,红色大肠杆菌可以描绘鹅嘴,假单胞杆菌可以描绘水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培养基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等步骤B图甲作品培养基的pH需为酸性,图乙作品培养基的pH则需为中性或微碱性C使用接种环接种时,取菌种前和接种后都需将接种环进行干热灭菌D培养成型的作品应低温保存,以免菌株疯长影响整体效果C解析:培养基

2、配制过程要经过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灭菌之前需要调节pH到适宜范围以利于真菌或细菌的繁殖,A正确;不同微生物培养时对pH的要求往往不同,培养真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B正确;每次使用接种环前后都要进行灼烧灭菌,灼烧待冷却后,才能置于菌液中使用,C错误;低温保存可抑制菌株的生长,以免菌株疯长影响整体效果,D正确。2(2022辽宁沈阳模拟)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获取纯培养物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纯化方法的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

3、微生物计数时,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值偏小C获取纯培养物的过程中,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D对10 mL土样样液稀释106倍后,取0.1 mL稀释液涂布,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218、266、305,则该10 mL土样中目的菌数为2.631010个D解析: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两种纯化方法的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A正确;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计数时,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数据偏小,B正确;因为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最适pH条件不同,因此,在获取纯培养物的过程中,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

4、基的pH,C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微生物的数量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错误。3(2022湖北襄阳一模)巴氏杀菌乳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杀灭了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保存了牛奶的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据国家标准每毫升合格巴氏杀菌乳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 000个。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新鲜牛奶合适的消毒温度的探究,下列相关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在121 、100 kPa条件下处理1530 minB将等量的新鲜牛奶分别置于60 、70 、80 、90 恒温水浴锅中处理30 minC对处理后的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后,利用涂布法接

5、种平板并在37 下培养24 hD统计培养基上全部菌落数,以菌落数最少组的处理温度作为牛奶最适消毒温度D解析:配制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即在121 、100 kPa条件下处理1530 min,将培养基彻底灭菌,以避免培养基上的微生物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新鲜牛奶应使用巴氏消毒法消毒,为了探究新鲜牛奶合适的消毒温度,可将等量的新鲜牛奶分别置于60 、70 、80 、90 恒温水浴锅中处理30 min,并通过检测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牛奶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比较,B正确;若要统计消毒后的牛奶中微生物的数量,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所以可对处理后的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后,利用涂布法接种平板

6、并在37 下培养24 h,C正确;由于温度过高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所以菌落数最少的组对应的温度不一定是最适的消毒温度,因为还需要考虑牛奶的营养价值不被破坏,D错误。4(2022东北育才学校模拟)屠宰场废弃血污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填埋法和焚烧法等。填埋法易造成地表环境、地下水资源污染。焚烧法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且废弃物中所含的蛋白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研究人员以屠宰场血污堆积土壤为分离基质,利用血平板培养基(添加了动物血液),分离出了高效降解血红蛋白的菌株,并初步用于降解废弃血液、生产氨基酸液态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菌株分离纯化过程中用到了稀释涂布

7、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B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培养后进行计数,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血平板培养基上透明水解圈小的菌落分泌的蛋白酶的活性往往较高D实验中废弃培养基因含有降解血污的微生物,可以直接填埋A解析:由图中两个培养基中菌落的分布可知,上述菌株分离纯化过程中用到了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A正确;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培养后进行计数,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B错误;血平板培养基上透明水解圈大的菌落分泌的蛋白酶的活性往往较高,C错误;实验中废弃培养基因含有降解血污的微生物,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后再填埋,避免污染环境,D错误。5利用微生物降解玉米秸秆,可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实现农业

8、的循环生产。某研究团队通过富集培养从土壤中筛选出4种降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处理玉米秸秆降解率/%2代4代6代8代10代地点18.0018.6728.0033.3338.00地点210.0018.0028.6730.0041.33地点318.0026.6741.3344.0058.97地点419.3326.0040.0048.0050.10A所选土壤灭菌后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B培养基中应添加玉米秸秆提取物作为碳源C富集培养传代多次有利于提高目的菌的数量D培养至第10代时玉米秸秆降解率显著提高A解析: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9、,因此应将所选土壤制成溶液后直接进行富集培养,不可灭菌,且富集培养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A错误;本实验是筛选分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在培养基中应添加玉米秸秆提取物作为碳源,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B正确;人为提供适于目的菌的生长条件,经过富集培养传代多次,可增加目的菌的数量,C正确;由题表可知,培养至第10代时玉米秸秆降解率显著高于前几代,D正确。6(2022湖北武汉模拟)土壤中的溶磷菌能够把难溶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从土壤中筛选出溶磷能力强的溶磷菌制成菌肥,有利于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下列有关操作和分析错误的是()A土壤取样、称取土壤、稀释样品都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需

10、要用含难溶态磷的固体培养基进行目的菌株的分离C推测难溶态磷的分解可能与溶磷菌分泌的代谢产物有关D实验组与对照组可溶性磷含量差值最大的菌株适合制成菌肥A解析:土壤是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基,土壤取样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A错误;分离菌株需用固态的选择培养基,土壤中的溶磷菌能够把难溶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在此环境中生长,所以要用含难溶态磷的固体培养基进行目的菌株的分离,B正确;土壤中的溶磷菌能够把难溶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说明难溶态磷的分解可能与溶磷菌分泌的代谢产物有关,C正确;实验组与对照组可溶性磷含量差值最大说明菌株把难溶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

11、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的能力较强,适合制成菌肥,D正确。7(2022北京模拟)菜籽粕含有35%45%的蛋白质,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原料,但其中的单宁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菜籽粕的应用。研究者将不同菌种接种到菜籽粕与麸皮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48 h,测定菜籽粕中单宁的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菜籽粕与麸皮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B接种后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C黑曲霉菌对单宁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D对照组为不接种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B解析:菜籽粕含有35%45%的蛋白质,麸皮富含纤维素,菜籽粕与麸皮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A正确;对培养基灭菌应在接种前,接种后再灭菌,菌种将被全部杀死,B错误

12、;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黑曲霉菌发酵菜籽粕中单宁含量最低,说明黑曲霉菌对单宁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C正确;对照组为不接种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目的是作为对照,说明微生物去除单宁的作用,D正确。8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N2的细菌,将玉米种子用自生固氮菌拌种后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土样应取自当地表层土壤;步骤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 000倍B自生固氮菌是自养型生物,不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计数土壤悬浮液中的菌体数C步骤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

13、放到无菌水中D步骤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该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B解析:自生固氮菌是需氧型生物,步骤土样应取自表层的土壤,步骤中的稀释梯度分别为102、103、104倍,所以步骤中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 000倍,A正确;自生固氮菌是异养型生物,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步骤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C正确;步骤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该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自生固氮菌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氮气,D正确。9有机磷农药(如对硫磷,俗称1605)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毒性,且结构稳定,难以清除,易在土壤、果蔬中残留,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为了获

14、得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的土壤样品需进行灭菌处理B该方案中的CNFM是选择培养基C平板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微生物生长D根据检测结果,选出对硫磷浓度最低的锥形瓶内的微生物D解析:本实验是要从土壤样品中获得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土壤样品不需要灭菌,如果灭菌样品中可能就没有微生物了,A错误;该方案中的CNFM只含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不属于培养基,B错误;平板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和分离微生物,C错误;对硫磷浓度越低,说明分解越多,说明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最多,根据检测结果,选出对硫磷浓度最低的锥形瓶内的微生物,D正确。10一

15、次性口罩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PP),某科研团队准备从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细菌。图甲表示PP分解菌分离与计数的过程,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50、601、688;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8、73、97;8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8、15、28。图乙表示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图乙所用培养基分别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都以PP作为唯一碳源B图甲、图乙所用接种方法分别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都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1 g 土壤样品中含有PP分解菌的估算数目是7.61010个,

16、此数值一般偏小D可选择图乙培养基中D/d比值大的PP分解菌作为目的菌种推广使用B解析:图甲是筛选PP分解菌的过程,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图乙表示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PP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鉴别PP分解菌的过程,所以图乙所用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都以PP为唯一碳源,A正确;图甲、图乙所用接种方法都为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错误;由于平板计数范围为30300,故取7号试管中的菌落数,7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1108,则1 g 土壤样品中含有PP分解菌的估算数目是(587397)30.11087.61010(个),此数值一般偏小,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C

17、正确;可选择图乙培养基中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越大说明单个菌株分解PP的能力越强,所以可作为目的菌种推广使用,D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22广东茂名一模)为获得高效产酸的醋酸菌用于果醋制作,某兴趣小组以苹果皮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流程如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培养基:米曲汁乙醇碳酸钙培养基米曲汁1 000 mL,CaCO310 g,95%乙醇30 mL(灭菌后加入)。在该培养基上,醋酸菌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1)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处理,培养基无菌处理的方法是_,培养皿、锥形瓶的无菌处理方法是_,上述_不能进行无菌处理。(2)过程通常需在_进行_(填“静置”或“振荡”

18、)培养,原因是_。(3)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的pH_,原因是_。(4)过程需采用_接种,应选择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一步培养。解析:(1)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处理,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皿、锥形瓶需要保持干燥,一般用干热灭菌法。以苹果皮为材料获得高效产酸的醋酸菌,果皮是菌种的来源,不能进行无菌处理。(2)醋酸菌为好氧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035 ,过程应满足醋酸菌生长的条件,通常需在3035 进行振荡培养,振荡可增加培养液的溶氧量。(3)培养基中含有乙醇,在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变为醋酸,所以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的pH(明显)下降。(4)图中过程进行了梯度稀释,过程

19、需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米曲汁乙醇碳酸钙培养基上,醋酸会使碳酸钙分解,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所以透明圈大的菌落即为高效产酸的醋酸菌形成的,应将此菌落作为菌种进一步扩大培养。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苹果皮(2)3035振荡醋酸菌为需氧菌,振荡可增加培养液的溶氧量(3)(明显)下降在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变为醋酸(4)稀释涂布平板法透明圈大12(2022湖南衡阳模拟)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

20、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_。根据用途分类,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2)进行过程培养前,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_(填“基本”或“完全”)培养基上,原因是_。(3)利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不同培养基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所以挑取_(填“菌落A”或“菌落B”)即为所需的氨基酸缺陷型菌株。(4)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 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_,或培养时间太长导致_。鉴定菌落种类的重要依据是_。解析:(1)完全培养基是一种在基本培养基内加入一些富含氨

21、基酸、维生素和碱基之类的天然物质,即加入生长因子而制成的培养基,可用来满足微生物中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生长需要,所以图中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氨基酸。选择培养基是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特殊需求或抗性而设计的;鉴别培养基能产生特定的颜色或其他变化,所以根据用途分类,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进行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从完全培养基带入基本培养基。(3)在基本培养基中,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因此图中菌落A应该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4)为了防止培养时间较短或过长造成的影响,所以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 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目的就是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或培养时间太长导致,菌落粘连影响计数、培养基表面干燥脱水、微生物衰败菌落特征不易观察。鉴定菌落种类的重要依据是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答案:(1)氨基酸选择(2)基本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从完全培养基带入基本培养基(3)菌落A(4)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菌落粘连影响计数、培养基表面干燥脱水、微生物衰败,菌落特征不易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