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教材(通用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3178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教材(通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教材(通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教材(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教材(通用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51.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51.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51.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52.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2.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

2、、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53.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53.2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53.3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53.4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53.5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53.6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

3、稳态5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54.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5.4.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54.4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55.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55.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

4、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55.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55.4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56.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56.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56.3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56.4概述其他因

5、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第2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又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选择性必修1P3)()2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最终汇入血浆。(选择性必修1P3)()3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少。(选择性必修1P5)()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有关。(选择性必修1P5)()5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选择性必修1P6)()6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固定不变的。(

6、选择性必修1P7)()7生物组织匀浆中缓冲对(如HPO/H2PO)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选择性必修1P7)()8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选择性必修1P9)()9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选择性必修1P10)()10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选择性必修1P11)()1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选择性必修1P11)()(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

7、葡萄糖和无机盐等答案A解析心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进入内环境,因此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一体液的组成二内环境1内环境定义(1)定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2)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的转化2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深化拓展1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2明确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8、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H2CO3等物质有关。(3)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4内环境的作用(1)作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参与的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5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稳态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3)稳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5)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深化拓展(1) (2)内环境稳态反馈调节的实现三实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原理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H2PO)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2实验材料:肝匀浆、缓冲液、自来水、0.1 mol/L的NaOH、0.1 mol/L的HCl等。3实验步骤4实验

10、结果(1)自来水中加入HCl或NaOH,随滴数增加,pH下降或上升。(2)肝匀浆或者缓冲液中分别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随滴数增加,pH变化不明显。5实验结论:肝匀浆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肝匀浆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生物体内环境对酸、碱的缓冲作用是维持pH稳定的机制。考点1内环境组成及理化性质题型一 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成分判断1(2019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人体

11、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液)中,D错误。2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生活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载体蛋白、醛固酮、乙酰胆碱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引起组织水肿D抗利尿激素能通过体液弥散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答案B解析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组织液中,据此可推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B错误;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渗出,进而血浆渗透压下降,而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抗利尿激素能通过体液弥散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细

12、胞,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增强这些细胞的重吸收水分的功能,D正确。3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低于b处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分别表示淋巴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若为肝脏细胞,由于肝脏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会吸收O2,释放CO2,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B错误;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循环中,组织液中的物质能够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

13、中,但淋巴液中的物质只能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错误。 巧判4种体液的名称(1)模式图中,根据结构特点区分(2)概念图中,根据箭头方向区分解题突破口:单向箭头。淋巴液形成:组织液淋巴液,淋巴液流向:淋巴液血浆。即“单进单出”者为淋巴液。题型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4如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浓度单位为mEqL1,渗透压单位为mOsmL1)。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NaKClHCO蛋白质总渗透压血浆153.24.3111.525.716.0305.4组织液145.14.1118.027.01.0303.5骨骼肌细胞内液12.0150.04.012.047.030

14、4.0A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CHCO等物质有利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Na、Cl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即细胞外液中,A正确;根据表格可知,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正确;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2CO3、HCO等物质有关,C正确;根据表格可知,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错误。5(2017全国卷)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

15、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答案(1)血浆(2)增加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不变,进而使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16、降低。题型三 物质跨膜层数6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膜()A5层 B3层 C6层 D4层答案A解析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图所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需要跨毛细血管壁的一层上皮细胞,即穿过2层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彻底氧化分解,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膜有5层。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黏膜上

17、皮细胞(两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四层膜)进组织细胞(一层膜)7层。(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膜)进、出红细胞(两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膜)进组织细胞(一层膜)进线粒体(两层膜)11层。考点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题型一 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分析1(2021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月考)稳态是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以下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C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种群水平乃至生态系统等水平都存在稳态D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

18、内环境稳态的形成和维持答案B解析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2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包括抗体、细胞因子B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答案D解析病毒的侵入可能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也可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人体内检测到病毒不能说明其内环境稳态一定被破坏了,D错误。题型二 内环境稳态失调3(2021湖南适应性考试)稳态失衡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之一,下列恢复机体稳态的方法错误的是()A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

19、的药物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注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C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D炎症患者可输注蒸馏水配制的水溶性药物答案D解析脑水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脑水肿,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可使组织液中的水流向血浆,减轻症状,A正确;人在腹泻时会失去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注射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维持渗透压平衡,B正确;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注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输注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的正常渗透压,C正确;炎症患者输注蒸馏水配制的水溶性药物,会使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吸水涨破,D错误。4(2021广东深圳一模改编)某人到高原旅

20、游时,感觉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发热、排尿量减少等现象。医院检查发现其肺部细胞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患者发热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B该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会上升C尿量随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水减少而减少D该人可能因为供氧不足引起呼吸困难症状答案C解析该患者发热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是人体稳态失衡的表现,A正确;由于患者“肺部细胞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使得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B正确;尿量随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水增加而减少,C错误。 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如图所示:考点3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取甲、

21、乙两个试管,向甲试管内加入血浆,乙试管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测试pH。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测试pH。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错误的是()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该实验可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答案D解析“等量”排除了含量多或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A正确;“摇匀”有利于新加入的物质与试管中原有的物质充分

22、混合,使pH试纸检测结果更准确,B正确;甲试管的血浆中具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时,pH会有一定的波动,但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加入的是蒸馏水,无缓冲物质,在本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加入酸或碱时,pH会发生明显的变化,C正确,D错误。2(2021四川内江威远中学月考改编)图1表示向清水中滴加HCl、NaOH溶液后,清水的pH变化;图2表示向血浆中滴加HCl、NaOH溶液后,血浆的pH变化(图中HCl、NaOH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用HCl、NaOH溶液的浓度为无关变量B本实验的因变量为清水和血浆pH的变化C清水组随着滴加HCl量的增加,pH减

23、小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D实验结果表明,血浆对pH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答案C解析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清水和血浆能否调控pH。实验的因变量是清水和血浆的pH变化,无关变量为HCl、NaOH溶液的浓度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A、B正确;由图1可知,随着滴加HCl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清水组的pH逐渐减小,C错误;对比图1和图2可知,血浆对pH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D正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激素、血红蛋白和参与细胞呼吸的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变化对内环境的稳态都有

24、影响C肾上腺、胰腺、下丘脑、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和参与细胞呼吸的酶存在于人体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消化道即外界环境中,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前者可将合成的胰液通过导管排放到消化道中,C错误;尿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2(2022北京西城高三模拟)组织液是机体内占比例最大的细胞外液。过敏、炎症常引起局部组织水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B水肿部位组织液中所增加的水主要来源于组织细胞C细胞依赖内

25、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水肿部位组织液中所增加的水主要来源于血浆,B错误。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内环境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包括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代表食物经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经泌尿系统排到外界环境的过程,不需通过消化系统,A错误;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错误;代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包括养料和氧气,C正确;表

26、示外界环境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是间接的,故用虚线表示,D错误。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脏细胞内的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静脉注射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管通透性改变可能会引起组织肿胀D组织液中有CO2和蛋白质等答案A5(2022河南洛阳高三期中)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泡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液体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27、答案A解析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的含量最高,A错误。6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答案D解析清水组实验前是呈中性,但是加HCl后,溶液pH值下降,因此清水组预期结果明显不符合科学,B正确;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D错误。7(2021湖北选择性模拟考试)人体内含

28、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答案B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B错误;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增加,水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则组织液增多,D正确。8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9、()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D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答案C解析题图中分别代表淋巴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组成的,A错误;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中的物质,不应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血浆中的氧先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液,C正确;进食后短时间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进食后短时间内血液由右向左流经胰岛后胰岛素含量会升高,D错误。9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肾小囊壁细胞

30、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D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答案D解析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C正确;急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水肿,D错误。10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pH为7.357.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C多余HCO通过肾脏

31、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答案C解析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反应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故此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A正确;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B正确;体内多余的HCO是顺浓度梯度借助转运蛋白跨膜运输的,故多余HCO通过肾脏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排出体外的,C错误。11(2021湖北黄冈中学6月模拟)“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类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大致相

32、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HPO等离子有关C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暂时降低D内环境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答案C二、非选择题12(2022山东潍坊高三模拟)电解质的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通常所说的电解质紊乱指血液中的钾、钠、镁、钙等偏离了正常值的范围。电解质出现紊乱会造成人体代谢失衡,进而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疾病。生活中多数的电解质紊乱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的。(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其中_对渗透压影响更大,原因是_。(2)偶尔吃咸的食物_(填“会

33、”或“不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持续升高,理由是_。(3)钙离子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而镁离子会拮抗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当血镁浓度升高时,会_(填“抑制”或“促进”)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使肌肉_。(4)酸性体质论主张应更多摄入碱性食物身体才会健康的观点是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1)无机盐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血浆中无机盐微粒数目更多(2)不会机体会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对Na吸收减少,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3)抑制松弛(不收缩等)(4)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对,当一定碱性物质进

34、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13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2)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两方面来反映。(3)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血浆中的_(填“NaHCO3”或“H2CO3”)可以中和其酸性,并最终形成CO2和H2O排出体外。(4)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其原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NaCl溶液,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预期结果:试管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10.5a.体积变大或破裂20.7b.?30.9c.?41.1d.体积缩小51.3e.体积缩小、皱缩b、c处的结果分别是_。答案(1)(2)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3)NaHCO3(4)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体积变大、维持正常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